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造富年代-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那不得赔死,一个月挣一两百块钱容易吗?
  李卫东试探只用身份证,有些证券公司银行可以,但是有些不能。李卫东开始大量的采购,换不同的人,拿着不同的身份证在不同的证券公司,银行。
  一天就购买了两万多本,也亏他把钱都存到沪城的各大银行,每张存款单就几万块钱。
  五天的时间,李卫东采购了近三十万本,手里的钱去了七八成,这可是全部家当的七八成,若无意外,剩余的钱是不会了,报纸上说今天截止,他也没有时间了。
  李卫东劝陈谷他们买,这种赚钱的机会,一定要分享的,陈谷虽然嘴上应承着,但是手里的钱还是大部分都留了下来,只买了几千块钱的,照顾一下李卫东的情绪,甚至他们都认为李卫东是不是疯了,三十块钱一本的废纸,这玩意能中几张股票。
  市场早就有传言,这买中股票的概率很低,能保本就不错了。
  次日一早,报纸上刊登,股票认购证继续销售的消息,李卫东心里一动,看来是卖得数量太少了,要加量了。只是手里的这一百多万是用来买股票的,要是中了,没钱买那不是瞎胡闹吗,他当然知道这认购证本身就有炒作的空间。
  一咬牙,买了,大不了等以后没钱的时候卖这个股票认购证得了,再说现在暴富的机会就在眼前,不梭哈不是傻子吗?
  一直到二月初报纸才刊登消息,总共卖出了二百五十万本股票认购证,李卫东吓了一跳,他这是买了八分之一,这也太危险了,虽然他用了一百多个身份证,但是平均起来仍然恐怖的,李卫东感觉自己不能出门了。
  他要守着他的财富,至于身边的人是否靠谱他都怀疑了,但是不好表现的太过,只好让陈谷带着一部分人继续做边贸生意,至于买什么卖什么李卫东一概不管,全部放任。
  车间里做小零件加工的工人,一日三餐那是极好,甚至都有些乐不思蜀了。至于工钱,老板说了,第一个月的要押着,最后全部结清,到了第二个月果然如约的发放了工资。
  本来拿到工资想要出去放松一下,结果老板又说了,这钱要是存到老板这里,每月给五厘的利息,这么一算一个月又有好十几块钱,赶紧存起来,李卫东刚发下去的钱就又回来了大半,好在边贸生意的分红到位,不然就成了非法集资了。
  李卫东中间回过几次齐州,只是待了极其短暂的时间就回来了,弄的刘锦慧不高兴,丈母娘不高兴,最后连父母都不高兴了。
  一连四五个月的时间李卫东就在沪城郊区的工厂里靠着。闲的无聊李卫东根据上辈子的记忆,做一些造型奇特的小零件进行组装,弄点小工具,或者家居用品的图形让工人加工。弄到沪城的市场上卖,因为造型新颖,还挺受欢迎。
  第一次摇号前,市场上传来了一种消息,因为南巡的原因,今年要发行五十多只股票,这下子认购证中签的概率就极高。认购证一下子就火了,一张就炒到了五六百,至于个别的黑市一千也是有的。
  李卫东就知道这把稳了,啥也不干,就是把认购证卖了都够他赚大发的了,不过这玩意和市值一样,这么多认购证一出现自然会让价格直线下跌。
  第一次摇号,李卫东就中了几百万的股票。少部分中签的认购证出现在市场,价格一下子就炒到了一千多一张,李卫东要回笼资金。


第66章 港岛炒家
  真正让股票市场火爆的起因是取消涨跌停,当天沪指一天涨了一倍,这下连嘲笑大陆的港岛佬都坐不住了,这才是股票该有的样子,尤其是取消涨跌停限制后,股票一日翻几倍更是常见的事情,这么容易挣的钱,哪有不参与的道理。
  股票可以买,限量的股票认购证是不会再多的了,股票认购证一下子成为了热点,一本股票认购证可以翻上百倍甚至更多。
  整个沪城都沉浸在疯狂的氛围之中,到处都在讨论认,到处都在打听,一些不理智的已经把价格出到了上万。
  最后悔的莫过于陈谷他们了,哪里想到这当初不屑一顾的东西能这么值钱,与此同时,他们都在默默地计算李卫东到底能赚多少钱。
  不只是他们就连李卫东自己都在算,他的钱放在上百个账户里面,里面的钱都不少,刚开始每日里的乐趣就算到底有多少钱,到了后来就不算了,算不过来。
  时间到了七月底,沪城最热的时候,热不只是天气,还有股市,成功的当了第一茬韭菜。李卫东上辈子是炒过股票,亲身经历了两次牛市,总结了一个教训就是所有的牛市散户都是要赔钱的,牛市就是机构联合起来割散户的一次盛宴。
  第三次摇号已经结束了,不知道是否还有第四次,第五次,甚至第六次,毕竟从时间上来看,还有半年的时间呢!
  “李先生,有钱大家赚吗,你说个价格,这认购证转给我,绝对没有二话!”一个港岛佬趾高气扬地对着李卫东说道,当然他不知道李卫东手里有二十多万本股票认购证,但是他隐约猜到李卫东是这次大赢家。
  最近在沪城有一个传言,有人用了上百个马甲,购买了几十万张股票认购证,虽然是传言,但是说的人多了就有人信了,李卫东不知道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但是有一个可能不能避免,交易所泄露出去的,总共两百多万张,若是去掉那些三五本的小散,剩余的人并不多,经历几次摇号之后,自然就更容易判别了。
  一百多个非常陌生的账户,如果有这么多的钱,沪城应该不是毫无名声的,而且这些人从来不出现在各种沙龙里面,除了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没有人认识他们,而且身份证地址都是郊区的,要是没有鬼那就太巧合了。
  除了李卫东,肯定还有这么干的,雇佣本地人,用他们的名义来买卖股票认购证和股票,所以这个传言不会是空穴来风的,肯定有人分析出来了。
  闻着腥味的几个港岛佬联袂北上,也想着收割一茬韭菜,只是他们的体量太大,要是想要顺利入场势必要找大户,用后世的话叫大宗交易,一点点地进那得哪年才能完成,股票的价格得拉的多高才行。
  港岛佬现在算外商,在沪城的待遇那是相当的牛掰,至于证券交易所也不敢怠慢,要是这些港岛佬真地进入了沪城股票市场,算不算是提前开通了沪股通,与国际接轨了。
  至于想看看股票的大股东是谁,那还不得全力配合,再说这样的事情并不算违规,必定也是要定期公布的。
  他们在股票的股东里似乎找到了某些规律,这不得不承认,人家的水平高,很容易就在刚要上市的几只股票中找到了蛛丝马迹,按照地址挨个的找了一遍,但是都是没有人在家,而且还是那种无亲无故的人,这就是问题了。
  分析来分析去,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有人提前下手了,在股票认购证的时候就下手了,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找到这伙人,他们不信这是一个人所为的。
  报警是不行的,第一没有理由,良心市民,朝阳群众,那不行,他们不是来结仇,而是来发财的。
  警察找到了又能怎么样,对方有什么样的底牌他们不知道,要是底牌太硬是块水泥板把自己砸死了怎么办,人家的地盘,低调点!
  李卫东作为这个市场上的大户,要是对于这些事情还不知道那就是棒槌了,这些港岛佬来了没多久他就知道了,毕竟在大户室里不算啥秘密了,港岛佬想要入市的传闻早就有了。
  最后还是李卫东主动找上门去的,这么弄下去,风声越来越大,对谁都不好,他们的意图李卫东摸得差不多了。
  不过这群港岛佬看到李卫东的时候并不相信,这么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是这大笔资金的幕后人,但是他们会想象的,猜测李卫东肯定是某些人的代言人。
  这群港岛佬认为这个国度内,还是有很多有势力的,又不方便出手的人,但是他们的消息非常灵通,现在有这种好事他们自然是要插手的,自己不方便出手,选个代言人那自然是应有之义。
  刚开始李卫东还迷糊着呢,后来听明白了,那就假装是了,所以谈判就硬气起来,李卫东现在想着怎么脱身了,这么一大笔钱,绝对算得上主力中的主力了。
  现在的股票市场还很弱小,就几十只股票,其中还有很多没有开始上市的。如果李卫东一锤子砸下去,绝对能砸破水泥地板。
  “杨先生,这个好说,只是我们要求你应该知道了,要用美金交易的,汇率不能低于官方的百分之十,股票可以不溢价!”
  买卖吗,多大的生意都得讲价,现在官方兑换美元的价格五块多,但是外汇调剂市场汇率都六块多了,李卫东这提议就有些扯淡了。
  现在实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直到94年,国家一次性贬值到市场汇率才算稳定下来。
  “李先生你这就为难我了,你也知道你们的官方汇率并不具备参考价值,这可不是十万二十万的,这么一大笔钱,这汇率损失我们太大了!”
  经过讨价还价,中间两人还都各自出去打过电话,最后终于成交了,汇率还是市场汇率,而证券的价格要溢价百分之十,认购证也一同转让,价格就低了很多,但是李卫东觉得值了。
  “李先生,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的美金,得到港岛汇兑才行!”杨大中对于能够成交,也很满意,到现在他才知道李卫东手里的股票和认购证如此之多,这还不能排除所有的可能,马甲实在是太多了。
  最终的商议结果是,李卫东在港岛开立银行账户,让后杨大中他们直接用港币转入到该账户中,减少了中间的各种兑换关系,手续费还会省不少,对于他们两方来说都是有利的。


第67章 变现
  李卫东股票成交价格都不是最高的,但是体量这么大,这么快变现,对于他来说已经很好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担心会不会赔钱,到后来是担心这么多的钱怎么处理。
  这可不是二十年三十年以后,这个年代百万富翁都不多见,别说这亿万富翁了,在落后的国内绝对是出头的椽子。
  把资产转移到港岛是他最好的办法,这么多钱,就算是银行也会注意他的,曝光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人民币贬值的速度还会很快,与以后几年长期维持在八块左右的价格想比现在绝对高估了,但是一个不开放汇市的国家,汇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索罗斯再牛逼,他敢来大陆吗,明知道大陆的人民币高估了,但是他也不敢来,也来不了,我们是政府说了算,你就是再炒也只能在私底下而已。
  杨大中团队聘请了很多金融法律界的专业人士,对这些人李卫东是羡慕的不得了,相比于他们,国内的金融界就太稚嫩了,也许还有等十几年二十年,才能有这水平。
  “哥,你这不是吃了大亏了,咱们就该坚持官方汇率,这亏吃大了!”对于李卫东的这个交易能参与的也只有陈谷和陈伟与谢明,刚出来,陈谷就开始抱怨,这汇率可是差了老鼻子了,他也不懂为什么要用港币交易,人民币不挺好吗,可是折了多少钱进去。
  “你这话说得,你怎么不提你在苏俄弄回来的那些美金按照官方汇率换出去,不是还是按照市场价来,市场经济,就得有市场经济的样子!”
  这还是现在证券法不健全,要是到了后世,李卫东这样的早就被监视了,只要一动,就会被证券交易所发询问函了。
  李卫东的入港签证办的极快,毕竟现在是沪城股市极为火爆,每耽搁一天都是损失,这么大的交易每一天的利息都是惊人的,李卫东也损失不起。
  有杨大中的邀请,李卫东一行的入港证办得非常顺利,现在陈谷一门心思地跟着李卫东,边贸生意他上个月就交给了胖子经营了,这辛苦大半年不如一本股票认购证,他是服气了。
  李卫东一行刚下飞机,就被资本主义的世界迷住了眼界,只是李卫东稍微欣赏了一下,就淡了,这才哪到哪,穿那么多不热吗。
  随行的是杨大中团队的三个律师和一位啥也不管的合伙人,只是负责监督。这是他们专门用来搞金融法律合同的团队。
  “李先生这里是港岛国际机场,新的机场正在建设,不久后您就会从新机场下飞机了!”
  一个律师一直很客气,秉承着金融法律界人士的严谨,李卫东很喜欢这样的人。
  “郑律师是港岛人,普通话说得很标准?”
  “李先生,我父亲是京城人,后来才到的港岛,所以我们兄妹几个都能说普通话,就是京城话也会两句,只是父亲一直说我们不正宗!”郑思京,小心地说道,有些事情虽然过去了好久,还是不好说出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