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造富年代-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陈呀,那我进去!”夏国强笑呵呵地说道,只是眉宇间多了一丝愁绪。
  “您请!”
  夏国强敲了下门,走进李卫东的办公室,笑着说道:“董事长,您可真是沉得住气,现在全网都在议论您呢!”
  “谁爱议论,就让他议论吧,我又不少二两肉!”李卫东站起来,没好气地说道,然后走到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夏国强还是笑着说道:“要不您是老板呢,要是我早就急得不行了!”
  然后也坐到旁边的沙发上,这时陈军端着茶水从外面走了进来,放到茶几上,给夏国强倒上一杯,然后又给李卫东续上,走了出去。
  “有事说事!”李卫东说道。
  “今天一早接到重型汽车重组工作组的电话,让我来拿拍卖推荐函!”夏国强喝了一口茶,痛快地说道。
  “按照工作组定下的流程,为了体现公平、公正、透明,汽车厂要对外拍卖,所有想要拍买的公司都要拿到工作组的推荐函!”
  “需要保证金?”
  “对,为了筛选出一部分人,这是最好的办法,不然谁都想要参与一下,岂不是乱套了!”夏国强如实地说道。
  “多少?”李卫东邹着眉头说道。
  “按照常规的做法,根据上一年度财报净资产的30%缴纳保证金或银行保函,汽车厂上一年度的净资产为7。3亿!”夏国强有些无奈地说道。
  “怎么会有这么多,不是说资不抵债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净资产?”李卫东诧异地问道。
  “可不是嘛,这是他们去年上交的财务报表,胆子也真大,而且这里面的窟窿还不知道有多大呢,你说咱们真的要买下来?”
  到了关键时候,夏国强反而犹豫了,只要他们接手,就不能指望政府填补这个窟窿,在这种情况下,让他起死回生可得不少钱往里砸。
  又要应付债权人的追债,还得应付数以万计可能要淘汰工人的生计,想想都觉得这种系统性的工程太复杂了,可比当初建设齐州斯柯达的时候难多了。
  “老玩笑呢,到这个节骨眼了,你想要撂挑子?”李卫东眯缝着眼睛说道,这个时候打退堂鼓,李卫东的脸可丢大了。
  “没有,没有,只是这个预算太多,只靠齐州汽车厂的那点资金,肯定不够!”夏国强连忙摇头说道。
  “没有最好,资金的事情,你打报告,我签字!”李卫东澹澹地说道。
  “唉,这就好办了!”夏国强笑着说道。
  “嗯?”李卫东看着夏国强,看他眉开眼笑的样子,合着是跟他演戏呢!
  “还有事吗,没事去干活,公司一小时给你发好几百,在我这喝茶呢!”李卫东没好气地说道。
  “还真有个事,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消息,桑塔纳可能要降价,估计是想要和我们几家打价格战!”


第522章 战吧,谁怕谁
  李卫东皱着眉头问道:“降价,降多少?”
  “根据我们从内部得到的消息,上汽工业销售总公司和方润科技系统公司在京沪广深等十几个城市,其中也包括了齐州,搞了一个月的品牌联合促销活动。”
  “活动内容是,凡是购买最新款的桑塔纳2000轿车,可以获得一台价值5000元的方正卓越电脑,购买风险的可以获得一台价值4000元的电脑。”
  夏国强看了一眼一卫东,然后继续说道:“这么算起来,他们这三款桑塔纳的价格已经和我们中端产品的价格差不多了,针对性非常明显!”
  李卫东沉吟不语,上汽工业的这套操作不用任何怀疑,他们就是在针对斯柯达,把斯柯达当做了潜在对手,看来他们从今年的数据中已经看到斯柯达的威胁。
  目前的小汽车市场,远没有后世那样,种类繁多的品牌,数之不尽的车型,若不考虑数量极少的五花八门的进口轿车品牌,数量就更少了。
  不要说品牌了,就算是把所有的型号加起来,也不一定有后世的品牌多,就连后世大名鼎鼎的本田雅阁国产也仅仅是预宣布,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辆本田雅阁真正意义的上路。
  现在市场上能看到的高端车品牌也就是一汽和大众合资刚出产的奥迪,有四缸和六缸之分,但也仅仅实现生产,从预定到能够提车至少要六个月的时间。
  除了奥迪之外还有就是刚上市的新款红旗和别克新世纪了,只是情况比奥迪还惨,压根就是有价无市,没有车出售。
  而且这些高端汽车的售价动辄30万上下,一款六缸的奥迪要40多万,一款别克新世纪35万,就算是最差的红旗也需要20大几万。
  有这个钱买车,一般不会是小生意人,也就不在乎多花几万买原装进口。
  普通人想要买这种高端车,恐怕还要多思量一下自己的腰包是否有那么鼓?
  以现在国人收入,高端车还是有些曲高和寡,能消费得起,而且愿意消费的人并不太多,所以各大汽车厂商都在中低端市场发力。
  而中端车的品牌就稍微多一点,也成熟一点,品牌主要是四大合资车,上汽桑塔纳、一汽捷达、二汽神龙富康,也就是后世的雪铁龙,另外一个就是齐州汽车厂的斯柯达轿车。
  这三个品牌,
  每个品牌又有各自的小品牌,买东西自然要分个三六九等,所以坐汽车自然也要分普通型、豪华型和至尊型。
  但是价格一般从10万~20万之间,还是比较符合现在的消费能力,当然主要是比较符合企事业单位和一些刚富起来的小老板。
  不难看出,这四款车有三款都是和德国大众有关,包括斯柯达用都是大众的发动机技术,说起来大众的前总裁卡恩博士是大功臣。
  在其他国家品牌的轿车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大众已经率先看中国内的市场,和中国进行合作建厂,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等到其他的国际品牌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满嘴流油,在想要进来的时候,大众已经把品牌打开,形成了品牌效应。
  就算是李卫东投资建设的斯柯达汽车,在宣传的时候,也是凭借的大众发动机成熟的品牌效应,让这款新型的汽车,快速的被市场接受。
  至于低端轿车就是国内的自有品牌,或者和国外一些小众品牌合作的汽车,主要的代表品牌就是夏利和奥拓。
  目前的售价一般比较低,主要只能在六七万元人民币左右,当然这个价格也不便宜,可以在齐州的郊区买一套小的两居室。
  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买车和买房的不同的。
  据说前几年,沪城有家商场开业,增加了购物抽奖的一环,为了商业宣传,也为了一炮打响,奖项特别大,一等奖一套二十万的小房子,二等奖一辆十八万的桑塔纳。
  抽中一等奖的不想要房子,非得想要二等奖的那辆桑塔纳,最后经过双方的友好协商,一等奖得主加了点现金,和二等奖的桑塔纳交换。
  几年过去了,十八万的桑塔纳已经变成二手车,估计价值没有几万块钱就不错了,虽然二十万的房子也变得旧了,但价格已经要四十万了。
  当然这事在李卫东看来有很大的炒作嫌疑,甚至商场老板觉得一辆商场和一套房子都不足以吸引眼球,让他们交换一下是不是更轰动?
  尽管如此,但是中国不缺钱的主还是有很多,对汽车的销售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五年的时间,中国汽车销量大增。
  从95年的三十一万辆,连续五年的快速增长,年销售量成功的翻倍。
  据中国物资流通中心的统计,去年小轿车的销售量为六十六万辆,中端的销量占比虽然因为低端市场的发力,而出现下滑,但占比仍然高达60%,也就是四十万辆左右。
  但是中端汽车品牌的差距比较大,桑塔纳是引进最早,技术最成熟,认可度最高的品牌,销量自然也最高,高达了19。08万辆。
  其次是建厂最短的斯柯达,去年的销量为8。5万辆,然后是捷达7。64万辆,最后是神龙富康4。38万辆,剩余就是一些进口车辆或者其他品牌。
  桑塔纳的销量已经遥遥领先,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按说应该是最为稳坐钓鱼台的。
  不过看一看他们这几年的销量,恐怕就不会这样想了,工作钓鱼台的绝对不是桑塔纳。
  前年,也就是98年,整个国内的汽车销量五十八万辆,而桑塔纳本身就占据了21。3万辆,基本上占据了国内汽车的半壁江山。
  但是99年,随着斯柯达厂房建设完成,开始全面投产,硬生生的从桑塔纳的嘴里撕下来一大块肥肉,让他们奇迹般的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
  这还是上汽工业与大众合作以来,第一次出现销量下降的年份,这样的数据不得不让他们的管理层有危机感。
  而且斯柯达十五万辆的产能还是去年二季度完成的,也就是说,对于斯柯达来说,这8。5万辆的销售可能是生产的极限了。
  如此推算,今年的销量必须会出现大增,桑塔纳不得不着急,必须要想办法,好的办法没有想到,但是馊主意却不少,这是变相的降价。
  市场就这么大,有一方降价,其他方想要占据市场份额也必须跟着降价,这就必然会形成价格战,而且现在也比较流行打价格战。
  前有彩色电视机,国内几个厂家联合起来降价,把国外的品牌都干趴下,赶出国内市场,本来已经胜利了。
  但是贪心无止境,结果没收住,打完卫国战争,还要打内部战争,大有一副不把对方干死就誓不罢休的姿态,阴招层出不穷。
  几大彩色电视机厂正打的火热,长虹电视机的老大一琢磨我把彩色显像管都买了,让你们没有货,只能买价格高的进口货。
  先给你来个釜底抽薪,然后再降低价格,来个火上浇油,这套连环计下来,就不信你们还能活,以后的彩电市场还不都是我长虹的天下,真正实现长虹。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这场战役以基本上接近于尾声,估计长虹的董事长先生快要宣布辞职了!
  除了彩色电视机,还有DVD的市场,现在PDA也在开始打价格战,青岛啤酒也在这么干。
  到处收购厂子,跑人家地盘上,先收购一个啤酒厂,然后打价格战,把同行搞死,好在局部地区形成垄断市场。
  反正这两年国内到处贴着价格战的字样,现成的例子,现成的操作,桑塔纳有样学样,想要打价格战很轻松。
  而且对于这个结果,李卫东一点都不稀奇,而且事实上,中国入世的前两年,的确是国内打价格战最热烈的时候。
  上辈子,他就记得,当时想要买夏利,一年降了好几次,从年初的六万五,先是降到六万,然后五万五,最后一步到位四万八千九。
  中间还有很多人维权的,闹事的,反正挺热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降不到的。
  只是最后李卫东还是没有买,做生意的老板,你买一个不到五万的车像话吗?
  现在这事发生在他身上了,感觉又不一样了,按照年产十万辆汽车计算,每降低一千块钱,就等于利润少了一个亿。
  本来做汽车,算起来利润率是挺高,也经不住这么折腾,而且降低的每一分钱都要乘上10万,这可都是他的利润呀。
  也不怪夏国强来找李卫东,这事他不敢决定呀,给公司少挣多少钱,把他卖了也不够赔的!
  但是现在别人已经出招,虽然只是针对京沪广深,但是这几个城市却是中国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拿下这几个城市很具有标志。
  李卫东琢磨了一下,这件事情无可避,而且现在的价格也的确有些过高,当然这个时期的汽车配件成本也比较高。
  国内的配件厂并不太成熟,很多的关键性零部件国内做不了,必须要原厂进口,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垄断,也是合资车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
  若是能通过外部的销售价格降低,倒逼公司产品的成本下降,也是公司发展的一种方式。
  不过李卫东还是问道:“其他几家有什么反应?”
  夏国强说:“据我所知,捷达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在开会商议对策,据说是要降价3000元,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说明通过。”
  看李卫东没有说话,夏国强感叹着说道:“看来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
  销售额最大的桑塔纳,为了保住销售量,不得不干这种杀敌1000,自损800的事,岂是你想不应战,就可以不应战的。
  李卫东决定道:“战吧,谁怕谁呀!他们三家国有企业的成本,还能比我们的成本低,你就瞄准桑塔纳,他降多少,我们就比他多降一点!”
  夏国强一脸的苦涩,这能一样吗,人家是国有企业,不怕亏损,降价保的不仅仅是份额,更多的是这个面子。
  那李卫东决定降价,降的可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