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造富年代-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说到传记,我还真想起来一件事情,前天有个老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记者!”
  “报告文学写的特别好,就是去年卖的特别火的那本大国寡民的作者,叫卢什么刚的!”
  “他想要到公司采访,然后写一篇报告文学性质的书籍,对公司也算是一个宣传,……”
  郑思京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卫东打断了。
  “拉倒吧,你觉得公司现在还需要宣传?我看很多媒体,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新闻来源,每天不把公司说上两遍,好像没有事情报道一样!”
  “好的有不少,不好的也不少,我看还有人在网络上辩论,看语气,似乎有不少是公司的员工!”
  “媒体的运作规律就是越炒越好,我在让他采访公司,写什么报告文学,这不是给媒体帮忙吗?”
  “媒体说我们好,就好吗,说我们不好,就真的不好了,若是真的这么简单,我还真的把他们当祖宗供着!”
  “但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今后我们对媒体的态度就是安静,如果涉及污蔑诽谤,收集证据直接报警!”
  李卫东最近这段时间被媒体记者折磨的厉害,对记者这个词比较敏感,郑思京的确没有选对时候。
  当然郑思京提起这件事的意思可能也是在缓和气氛,估计他早已料定李卫东的反应。
  “我觉得也不怎么靠谱,听说这人的脾气比较古怪,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但眼见不一定为实呀!”
  陈军坐在旁边,也在笔记本上重重的记录,老板的这句话,不仅是对郑思京说的同时也是对他说的。
  李卫东点点头,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究,无论这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人,他也一定不会同意。
  郑思静看着手里的文件,继续汇报工作,说道:“这些投资公司的规模该怎么确定?”
  李卫东回到座位上,笑着说道:“这个好办,根据他们以往的投资业绩来,如果都和姜志礼,付小敏这样的投资老人,就是给十个亿也可以投!”
  “若是一个新手,给多少都是冒险的举动!若是以前的投资业绩规模不大,但是收益率还不错的,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点资金!”
  李卫东指着郑思京调侃道:“我想你作为公司的首席投资官,这点判断水准还是有的!”
  投资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一揽子工程,干的就是大面积撒网小面积逮鱼的事情。
  现在网撒下去了,能网到多少鱼,就要看这些渔民的运气和能力了。
  不过上辈子能让李卫东记住名字的投资人,运气应该比较好,能力又不错的人,反正这么多人,总不会都踩雷。
  郑思京有些挠头,他这个首席投资官还没有正式上任,而且老板也没有给他确定审批数额上限。
  “那总该有个上限吧?”郑思京问的是李卫东画线,着重培养的那些人。
  李卫东也琢磨了一下,他们的经历毕竟和上辈子有些区别,能力也许会有不同,还是慎重一点好。
  李卫东决定道:“第一期就以5000万为限,根据他们的投资的情况,再决定第二期的规模!”
  “美金?”郑思京问道。
  “想什么呢,人民币!”李卫东没好气的说道。
  他的钱再多,也不可能一下子给5000万美金冒险,投资好不好不说,但是见钱起意这道理谁不懂,投资亏损也就罢了,钱被卷跑了,那才是丢人!
  而且这是2000年,不是2020年,资金泛滥的年代,五千万人民币已经可以干很多事情了。
  “是,你放心,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监督系统,所有的资金一定会在我们的监管之下使用!”郑思京保证道。
  上次他们投资的项目,资金被卷跑之后,郑思京差点向李卫东负荆请罪,回去就找公司做了一套财务管理监督系统。
  他们的钱,每花一笔,第一时间投资经理就会知道,若是超过一定数额的,还需要投资经理同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资金的安全。
  李卫东点头头,对这事表示赞同,过了一会平静的说道:“这几家咨询公司给他们开的方子你都看了吧?”
  没等郑思京回答,李卫东继续说道:“其中有一条,增加股权激励,我觉得这一条不错,我打算拿出新盛控股的一部分股份作为股权激励!”
  郑思京,没想到李卫东平静的语气里竟然爆出了这么一个惊天大雷。
  “虽然公司没有上市的计划,股份也不能自由的交易,也不会有什么市盈率,但多少也值点钱!”
  郑思京暴汗,虽然李卫东名下的两个公司,新盛控股不能和瑞博斯控股相比,但是他的资产也是几百亿,甚至直接秒杀很多国有企业。
  几百亿的资产不值钱,那多少钱才是钱?
  “董事长,这怎么可以?”郑思京连忙劝说的。
  “没有什么不可以,你们跟了我这么久,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这的确是一种激励方式,虽然具体的方桉还没有出来,仅仅是这个风声,就让很多人热血沸腾。
  按照常规做法,这些股权激励的股份,基本上采取半赠予的方式,至少不会有净资产的溢价。
  和那些骗员工钱的期权奖励不同,新盛控股的盈利能力母庸置疑,无论以何种方式,都是划算的买卖。
  过了一会,郑思京我该说的说,李卫东有了点休息的时间,陈军开始把一摞文件送给李卫东签字。


第574章 发展壮大
  其实股权激励这种事情,在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国内并多见,也没有政策支持。
  若是真有这种政策,这些国企的高管可以对自己进行股权激励,这将会多么刺激的一件事情。
  毕竟对于国有企业的老板是国家,而高管却有着比老板更大的权力,谁不想激励一下自己。
  所以这种情况必然会存在着一些不法的行为,这也是国内对股权激励政策没有落地的主要原因。
  目前为止,也只有小部分民营企业主,为了公司的发展、为了自己的利益,拉拢公司的高管和一些重要岗位的员工。
  通过这种方法,把打工者变成合伙人,寄希望于合伙人能够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然这种激励虽然在国内并不流行,或者说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很多人不敢做。
  但是在国外却有相当成熟的经验,李卫东聘请的咨询公司,自然能够结合公司情况,做出一份符合实际的股权激励方桉。
  按照现在的情况,李卫东给这些高管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并不必须要有股权激励。
  但是正因为如此,员工的待遇已经很高,若是还单纯的以增加薪资的形式激励员工,效果肯定会大大折扣。
  与其如此,不如增加一部分股权激励,不仅能够为公司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还能够通过这些股权的限制约束管理他们。
  这些股票想要行权,肯定不会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必然会有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
  比如工作年限,公司绩效,想要达到这些,这些高管就必须要稳下身心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而且除了拉拢人才创造利润,还可以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
  毕竟现在新盛控股的股东比较另类,差不多算是李卫东的个人独资企业。
  其实新盛控股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股权的问题,不过那时候各种制度法律不健全,很多事情凑合着来。
  但是现在公司法逐步健全,各种有关于企业的法律也在一步步完善,以前可以做的事情,以后可能就不行了。
  现在引入更多的公司股东,哪怕是很微小的股东,也能在法律层面改变新盛控股公司的性质。
  当然让李卫东下定决心去这么干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上辈子遇见的那些大公司的情况,对他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最典型的就是华为,虽然员工持有的股票是属于阉割版的——只有分红权而无投票权。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家公司对员工的吸引力在国内绝对名列前茅。
  能够超过他的,估计也只有职场的尽头——体制。
  至于体制内人员超过华为的原因,也不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反而是虚无缥缈的稳定和所谓的体面,若是想要安稳一辈子倒是不错的选择。
  虽然后世有很多大V在网上发酸,拿华为和某水果对比,谈什么人均创造价值,谈什么加班加点也只能是水果的几分之一,等等诸如此类。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可否认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至少在华为工作的员工能够为家人创造一份体面的生活。
  而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股权激励,可以好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家股权激励做的最好的公司。
  而且在世界范围之内也很难找到一家资产如此庞大的公司,却完全属于某一个人,这太理想化。
  虽然李卫东现在不必引入什么战略合作者,但是一家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在制度上必然有其缺陷。
  现在李卫东利用股权激励,把这个缺陷抹平,也算是一举数得。
  两人又说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郑思京脸上带着又惊喜又纠结的表情,离开了李卫东的办公室。
  这是他头一次听说公司要搞股权激励,甚至麦肯锡已经给李卫东出过一版方桉。
  从这种情况来说,似乎李卫东搞股权激励的决心并不太大,不然也不会把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
  不过现在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也就表明李卫东肯定做这件事情了。
  对于入股李卫东的公司,郑思京包括邹毅这些高管不是没有想过,只是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想法也就越来越渺茫。
  现在李卫东却又告诉他们,要搞股权激励,虽然股份不白给,但是对于他们这些没有辞职想法的人,绝对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立业,总得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单纯的打工怎么能算是立业。
  此时郑思京突然想起来,刚才进入李卫东办公室的时候碰到的邹毅,怪不得他当时那么高兴。
  当然,郑思京不可能知道,邹毅高兴不是因为股权激励。
  郑思京离开,陈军没有马上请接下来跟李卫东汇报工作的民生银行行长李时辉进来。
  而是起身给李卫东添了一杯茶,想要确定李卫东的状态。
  毕竟已经跟两位副总谈了这么长时间,谈的事情也比较重要,很耗费心神也该休息一下了。
  “现在几点了?”李卫东闭着眼睛靠在老板椅上,听到倒水的声音,就轻声的问道。
  “11:05!”陈军同样轻声答道。
  “哦,时间过得这么快!”李卫东看似无意的感叹了一句,眼睛仍然闭着,好像很累一般。
  “董事长,要不我通知李行长,让他下午再过来?”陈军看出李卫东的疲惫,轻声的问道。
  “不用!”李卫东睁开眼睛轻摇了一下头,继续说道:“让他过来吧!”
  “好的,他在旁边的休息室,我马上请他过来!”陈军听到李卫东的吩咐,立马回复道。
  对李卫东的行程他可以建议,但李卫东吩咐的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
  陈军没用办公室里的电话通知李时辉过来,而是走过去通知他,这样也可以让李卫东多清静一会。
  不过休息室就在隔壁,哪怕陈军再拖延时间,也不会太久。
  两分钟之后,陈军走进办公室,然后用了一个请的手势,把后面的李时辉请进办公室。
  李卫东听到动静,睁开眼睛,然后起身走了过去,满脸的笑容,丝毫的看不出刚才的疲惫。
  李时辉进门,正好看到李卫东起身,就连忙快走了几步,满脸笑意的说道:“董事长您好!”
  李卫东和李时辉握了握手,微笑着说道:“几天不见,看你这红光满面的,一定是给我带来好消息了!”
  “哈哈,董事长火眼金睛,我脸皮这么厚,藏得这么深,这都被您看出来了!”李时辉自嘲的笑着说道。
  李时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且事业蒸蒸日上,日子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圆润,笑起来和个弥勒佛似的。
  脸皮自然不薄,一看就是有福相的人,这样的人当银行行长,自然最合适不过。
  “我就喜欢听好消息,来,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说!”李卫东指着旁边的茶几和沙发说道。
  刚才他听邹毅和郑思京汇报工作,都是坐在办公桌前,现在却坐在休息的沙发上。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李卫东的心态变化,有些事情喝着茶就可以办了,有些事情就得需要正儿八经的面对。
  李卫东坐下之后,没有着急说话,反而是在茶几上摆弄起茶具,泡起茶来了。
  这是李卫东平时放松的一种方式,他喜欢喝茶,也喜欢自己泡茶,对泡茶也有几分心得。
  过了一会儿,茶冲好了!
  李卫东拿起茶壶,给两人分别倒了一杯,并把其中一杯端起来递给李时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