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京城的条件好一点,无论是生活还是医疗都不错,其次老头年龄大了,身边总得有人照顾。
再说养儿防老,现在老头年龄大了,还让老头一个人住,也显得他这个做儿子的不孝顺。
只是于老头坚决不去,据小道消息说,是因为于老头和儿媳妇不对付,他一辈子就是个脾气,总不能到老了还得迁就儿媳吧!
其实他也知道京城条件好点,哪怕有个病灾去医院也方便,但还是也有些舍不得这群老伙计们。
“屁,老子都是要死的人,哪里也不去!”老头口气很冲地说道。
于老头虽然说的很刚烈,但总让人感觉有些底气不足。
于老头其实也不愿意提这事,人老了,总有很多身不由己,不能老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让孩子们天天担心。
若是有个万一,跟卫老头一样,死在房间里都没人知道,那才惨呢!
“我是说,这几天门口多了不少人,搞的乌烟瘴气,你是不是要搬走了,我看那些外国富豪不都是住城堡吗?”于老头接着道。
“于老,你放心,你不走,我指定不走,再说我也没有城堡住呀!”李卫东一语双关地说道。
不知道于老头是没听出来,还是听出来故意不说,“那就好,没想到黄头埋脖子了,还机会和世界首富做邻居!”
“什么首富,都是虚的!”李卫东难得谦虚地说道。
相对于那些古老的家族,他这个首富的确是有些水分,估计在那些人心中已经把他归结为暴发户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就成了世界首富了,不是暴发户是什么?
而且李卫东有的也只是纸面财富,与那些传承百年底蕴深厚的家族肯定不能比。
“不简单!”于老头简单的评价了一句,就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在于老头看来,李卫东有这个觉悟,以后肯定不会摔跟头。
这些老年人看李卫东也没有什么变化,心里也的好奇也少了很多,寒暄了一会也就离开了,家里也清净了一些。
只是在胡同口的还是有不少的陌生人守着,李卫东虽然佩服他们的毅力,但还是让李卫东有些不舒服。
不舒服归不舒服,马路又不是他家开的,这是人家的自由,他也不好表现的太跋扈,不然明天就有一些自诩公开自由的媒体谴责他了。
李卫东回来的第二天,就以瑞博斯控股董事长的身份,在汉东大厦拜访了汉东省的多位领导。
这个接待规格不低,足以显示汉东对李卫东的尊重,和拉拢之心。
李卫东是瑞博斯控股所有者的身份暴露对汉东省来说忧喜参半,李卫东的名声让他们汉东省也跟着响亮了一次。
同时暴露出的财富,让这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的地方负责人意识到,李卫东就是人形的助推剂。
招商引资,招的是商人,引进的是资本,现在有现成的商人,现成的资本,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隆重的招待欢迎都是应有之意!
而且以前的世界首富也不是没有来过中国,现在“官方版”的世界首富微软老总就来过中国多次。
而且每一次都有政商界的高端人士接待并举行隆重的活动,商务会议,高校演讲,战略合作会议,总之都很高调。
按说有现成的惯例,对李卫东来说照办即可,但是李卫东不同,他是国人,受到的待遇有些不一样,毕竟说到底是回家。
太隆重不好,但是若真的没点表现,就有可能产生一丝误解。
毕竟国内适合新盛控股总部的城市很多,比齐州合适没有十家也有八家,自己留不住,人家有的是地方。
这就有了微妙的不同,或许有一丝不可意会,甚至有一丝尴尬!
所以就出现了,欢迎瑞博斯控股董事长的名头,我们欢迎的不是中国身份的李卫东,而是瑞博斯控股的李卫东。
港商是一个独立的身份,虽然也是中国的,但身份就是比国内的商人要“高贵”一点。
虽然国内对外资的企业有各种政策限制,但是在准入的行业里,外资企业所获得优势不是内资的民营企业所能比的。
就比如用电高峰期,若是需要断电,断电的顺序是:居民用电、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
这是时代的产物,哪怕是到了后世,这个顺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最多也只是把居民用电提高了几个等级。
所以在这个时候,还有这么多的领导参加,接见国内的民营企业家,总没有接待港商好。
会议上,领导对李卫东的到访表示了热情的欢迎,与会的领导围绕汉东优势与机遇,详尽的介绍了投资环境、产业政策、要素保障等情况。
还承诺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政务环境,尤其是宜居环境,并努力打造成全国创业和投资发展的首选地,并欢迎瑞博斯控股来汉东投资发展。
领导说的很隐晦,你放心在这住着吧,我们肯定会打造一个宜居的环境,肯定不会让别人打扰你的。
李卫东对领导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并对汉东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产业基础表示了高度认可,并对汉东的发展,尤其是新产业的发展表示浓厚的兴趣。
最后双方签署了投资备忘录,瑞博斯控股投资三亿美金成立第一期的创新创业基金,投资汉东的高新技术的创业企业。
双方的会面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结束。
汉东新闻是这么汇报的。
其实晚上的招待酒会上才热闹,尤其是各个闻到腥味的地方领导,本身他们就和李卫东不陌生,甚至有些还挺熟悉,拉近和李卫东关系成为必然。
这次会议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反正在此之后,李卫东家胡同口巡逻的人多了不少,“闲杂人等”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片区域本来就毗邻省府,治安状况本就挺好,这样一来就更好了,果然是比较“宜居”,至少是熄了李卫东搬家的想法。
当然名头不能是因为李卫东,而是因为这附近是文化旅游区,市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要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
第586章 牢骚
随着齐州市政府建设宜居城市活动的启动,李卫东周边的环境开始变的平静,他的生活也开始趋于稳定,又重归于低调,只是现在的低调和往日的低调完全不同。
而且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帮助他,最近这段时间媒体上关于李卫东的报道也开始变的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正常,一些乱七八糟的消息也慢慢的消失。
李卫东也知道,这是有贵人相助,国内对媒体的监管很严,即便是一些网络媒体也必须在监管下运行。
有些是要怕他高处不胜寒,这是在保护他,这很符合李卫东的做派,太多的聚光灯会让他很不自在,人无完人,会让哪怕是微小的问题无限放大。
活在聚光灯下的人,一般都是与各种正邪相反的消息一路相随。
相比于外界的平静,公司内部也似乎有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现在公司从上到下,似乎都已知道,公司的变革就在眼前,各种版本的消息都有。
不过在这个时期,公司上下最希望的就是稳定。
这件事能够在波澜不惊之中到来,完成。
只是这件事一直没有个具体的施行日期,不知道李卫东是如何想的。
一些熟知内幕的公司高层心里也很疑惑,最终的方案他们早已经讨论过,事业部和部分高层的名单都已经有了,甚至李卫东已经找他们分别谈过话了,任命书都在李卫东手里,只等李卫东签字了。
就算是缺少的那部分高管,大家也心知肚明,李卫东也多少点过几次,而且这也在李卫东的权责内,无需讨论即可直接任命。
但是这份递交给李卫东多日的方案,已经过了好几天了,但始终不见李卫东有什么动静。
其实此时最紧张的莫过于那些因为这次改革而获得重任的,即便是谈过话了,表过态了,但任命一刻不下来,就会有变动,他们就会紧张。
不过这一天终究要到来了。
六月底的一天下午,李卫东皱着眉头,在办公室里看着手上的信,旁边也已经放了两个纸箱,里面也有不少。
这是李卫东模彷后世的意见箱弄的董事长信箱,若是对公司有意见或者建议,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
当然公司专门开发的内网邮箱也可以,相对于来说会更方便一些,只是有些人会担心暴露自己的姓名,还是选择邮寄这种普通的方式。
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公正,李卫东承诺这些信件他会亲自打开阅读,有些还会回复,或者在公司网上发布,以便形成一个畅通的渠道。
只是最近这段时间,李卫东觉得这件事情的工作量有些太大,占用了他太多的时间,关键做的还是无用功。
只是既然是自己立下的flag,总得要执行下去,粗略的看完最后一封信,李卫东把这些信件按匿名与否分类放到旁边的纸箱里。
叹了一口气,李卫东按响了办公桌上的电话,对面那头连着的是他的秘书办公室。
“董事长,您好!”陈军听到电话声音,第一时间接了起来。
“让邹总和徐总过来一趟!”李卫东说完之后,就挂了电话。
现在这个关键时期,几乎所有的高层均在齐州,距离又不远,老板召唤必须要立马到。
李卫东没有等太久,陈军带着邹毅和徐德海敲门进来,说道:“董事长,徐总和邹总到了!”
“进来,坐下说!”李卫东起身迎了两步,并让他们坐到旁边的沙发上,自己坐到主人的位置上。
本来就很熟,邹毅也没有客气,顺从的坐到沙发的另一侧,与李卫东隔着茶几斜对面。
徐德海也坐到对面的沙发上,与邹毅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与李卫东隔着茶几斜对面,三人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邹毅今天穿了一件肤色的半袖衬衣,一条黑色阔腿裤,脚上穿了一双肤色高跟鞋,虽然保守,但也清凉,显得很气质,很有总经理的范。
可能与性格有关,徐德海穿的比较简单沉稳,皮鞋、西裤、衬衣加领带,典型的白领四件套。
可能是外面天气太热,也可能是时间比较赶,两人的额头上仍然有些汗渍,毕竟两点多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这个点连农民都不下地了。
陈军先把李卫东的茶杯放到他面前的茶几上,又给徐德海和邹毅各自倒了一杯茶,示意了一下他们用茶才离开办公室。
目前为止这是公司行政地位最高的三个人,一位董事长,一位是即将上任的监事长,一位任命前的董事兼总经理。
他们讨论的问题自然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李卫东没让他留下来旁听记录谈话内容,说明不需要。
李卫东端起茶杯装模作样地喝了一口,才说道:“公司的这次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很多具体细节应该流露出去了吧,大家都有一些意见了吧!”
邹毅和徐德海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邹毅模棱两可地说道:“董事长,目前我还没有得到相关反馈!”
改革方案虽然还属于未公布状态,应该保密,但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坐到绝对保密,不过既然是秘密自然就不应该公之于众,更别说讨论了,李卫东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坑。
李卫东看了他们两人笑了笑,摇头说道:“不说实话!”
徐德海说道:“小道消息肯定有一些,但是都做不得准,只是一些人发牢骚罢了!”
邹毅也跟着附和道:“公司这次现代化改革,调整了不少的中层,有些中层升职了,有些中层因为能力稍微差点可能没有机会,甚至还被降职了,有些牢骚也正常!”
“是呀,发牢骚都发到我这里了!”李卫东感慨地说了句。
两人心里一惊,不知道这牢骚是谁发的,能够传到董事长的耳朵里。
徐德海作为即将要上任的监事长,对公司负有监察和审计的责任,这件事情和他无论如何都会有些关系。
邹毅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有事情她不知道,关键刚才还告诉李卫东没有,绝对有些失职。
“最近我收到了不少信,有匿名的,有实名的,发牢骚的有,检举的也有,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个公司就没有好人了,包括我这个董事长在内!”
李卫东还是温和地说道,不过语气里的也有一丝不快,若是言之有物也罢了,实名举报李卫东也敬他是条汉子。
搞的那些匿名的,还都是捕风捉影的东西,还有就是一些单纯的发牢骚,说他李卫东不念旧情的。
以前公司初建的时候,因为规模和地位问题,招人是个大问题,很多时候瘸子里拔将军,有些中层可能不怎么称职。
没想到有些人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