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这声音就知道这高脚杯的质量极好,只是这红酒的感觉多少有些欠缺,体现不出中国人的豪爽来,白酒好是好,但是这些港岛人的水平有限,陪不了李卫东。
精卫投资和蚍蜉资本的人慢慢的放开,都来给李卫东敬酒,李卫东是来者不拒,每个人都给足面子,勉励了一番。
这些都是他手下的精英,都是花高价挖来的,每一个人在到李卫东这里之前都是在各行业有些名气,都是各公司骨干。
以后的很多事情都得需要他们去做,只要不掉队,以李卫东的资产增值速度,在座的这几个人以后手里掌握的资产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两家公司的中层,李卫东没有那个精力去掌握,这也不符合用人原则,在说了公司高层不能决定自己下属的使用,怎么管理下面的人。
但是高层李卫东是一定要抓到自己手里的,给你推荐的权力,我也有否决的权力,想要爬到高层没有李卫东的首肯是不可能的。
不然郑思京和邹毅他们这些人心里也不踏实,带着镣铐跳舞,虽然舞姿不好看,但是动作不会太大,即使摔倒了也不会摔得太重。
“李先生,感谢您的信任,敬您一杯!”郑思京带着精卫投资的几个人一起给李卫东敬酒,他们是一个团体的,和蚍蜉资本虽然有关系,但是又彼此独立。
精卫投资的几个副总级领导,财务总监崔培全、资产管理总监李光明、法务风控总监姜宗涛,再加上郑思京这个总经理构成了公司的决策层。
“老郑,你办事我放心,精卫投资这半年干的不错,继续努力,内地的优质公司多的很,你们要做中国的风投界的鼻祖!”要是不在国内砸出几个千亿级的企业,都算他白来!
李卫东的要求,在几人看来不难,但是对内地的公司如此看好,还是有些疑惑的,而且风投的投资对象都是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内地的企业很多财务报表都弄不明白!
陪领导喝酒,喝好是一定的,但是要喝多了,出了洋相那就不好了,酒局进行的并不热烈,人数也不多,主要还是以高级知识份子为主,溜须拍马的少,这酒局要是能热烈起来那就有鬼了。
哪有如陈谷他们一样,不喝死就不算完的气势,那白酒都成箱往包厢送,这倒好,八个人两瓶红酒都还有剩的。
当然这和大家知道今天晚上可能要谈事情有关系,都不敢多喝。李卫东看着大家吃的差不多了,就提议结束这次小聚。
“李先生,您说的事情,我们几人讨论了几天,觉得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大!”邹毅小声的说道。
第118章 计议
出了门,邹毅和李卫东上了车,谢明开车,丁原开着郑思京的车在前面带路,两家公司距离极近,就隔着一条马路。
李卫东认为郑思京值得信任,平时还是要给郑思京树立威信的,而且这还是他以后布局的关键,所以他要求郑思京也一并参加。
这让姜宗涛、李光明、崔培全三人羡慕不已。
“听说你在和夫家打官司?”李卫东上了车没有说工作上的事情,而是问起邹毅的私事!
他虽然不能干涉员工的私事,但是到了郑思京,邹毅他们这样的位置和高度,那就是不得不关注了,给你开着几百万的年薪,你要是不能安心工作,那怎么行!
这也是行业常态,普通员工不要说是私事了,就是上班时间摸个鱼又能怎么样,最多是工作效率低而已,但是公司高层要是因为私事缠身,怎么能安心思考公司的决策问题,决策错了,损失就没有小的,尤其是金融类决策。
“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只是老太太想要拿走我先生在卓家的股份!”邹毅皱了皱眉头,这种事情她不希望影响到工作,但是最终还是多少影响了点。
“那就好,咱们按照法律办事,不该要的,一分不要,该要的一分不能少!”李卫东不能干涉太多,点到为止,让员工明白,这事我知道了,你要快点解决就行。
宽严相济,刚柔并蓄,不能崩的太紧,也不能一味求全。
“您放心,我一定会处理好!”邹毅知道李卫东的意思,几亿的美金由她掌管着,若是不能安心工作,那造成的损失将会有多大,不用想就知道。
邹毅本来还没有打算彻底与卓家撕破脸,多少还对夫家留着几分面子,他们的女儿还是姓卓的,这种血缘怎么也不会隔绝,以后肯定还会来往。
但是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能速战速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安心的给李卫东打工了。
“你自己的私事,处理好就行!”李卫东不好再有什么要求,人家都已经这么说了,再有要求那就有点不近人情了!
几人来到怡和大厦的17层,这里是蚍蜉资本的总部,刚刚装修好,搬过来并没有多长时间,进去还能闻到一些新办公桌的味道。
李卫东还是第一次来这里,怡和大厦五十多层,有一半是怡和洋行的地盘,对这个公司李卫东一点好感都没有。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就没有不知道鸦片战争的,知道鸦片战争就应该知道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屈辱史,这个靠卖毒品起家的公司,即使再怎么美化,也改变不了这段历史,一个公司主导了一场战争,脚下的这块地的殖民,和这家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能是在中国吃了大亏,许是认识到了自己的末日要来了,公司注册地迁走了,主要业务也从港岛开始向周边国家转移。
几个人在一间小会议室坐定,就开始了今天的议题。
“抱歉了各位,大家辛苦加个班,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丝毫看不出李卫东有任何抱歉的地方,资本家的本性暴露无遗。
再说加班对于他们这些搞金融、搞外汇的人来说,都是常事,毕竟全球的时差不同,你不能只按你的作息时间来。
“李先生,在接到您的命令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一致认为日元的升值空间很大,您的的提议非常准确及时!”邹毅的一通马屁,让李卫东很诧异,又很舒服!
“说你们的理由!”虽然高兴,但是也得故作镇定!
李时辉接过话说道,“李先生,日本目前的一系列操作,其目的所有人都知道,就是要日元国际化,但是货币国际化自然会遇到一个问题,特里芬难题!”
他是信息部的资深专家,对于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是专家,由他来汇报再核实不过!
李卫东表情淡定,但是内心有些蒙了,特里芬是什么东西,但是还只能继续装逼,我看好你,继续你的表演,心底已经下定决心好好补习一下金融知识了!
“日元想要国际化,必须要保证一定的贸易逆差,不然货币必然会升值,我们分析了近几年日本的贸易和货币状况,虽然看似日元升值速度和贸易顺差增速相当,但是最近两年贸易顺差激增,而日元并没有太大的升值。”
“据最近两年的信息,然后进行整合,分析,我们大胆的预测日本去年的贸易盈余会超过1300亿美元,而这些盈余大部分产生在对美贸易上!”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日本公布今年的贸易数据后,日元的升值压力将会很大,而美国很有可能放任不管!”
管你才怪呢,你挣着我的钱,还要挑战我的地位,想什么呢,不只是日元,任何货币走向国际化都会经历这个特里芬难题,除非你经济体量大,内循环比较牛!
李时辉通过一张张图表,一张张减下来的报纸给李卫东详细的介绍。还有各大投行对于日元的预测都有,五花八门的,比大A股的预言家还多。
这些李卫东是不懂的,他的自信来源于发生的事实,日元是铁定对美元升值的!
他之说以如此一是为了找个理论支持,二是为了练兵,他花了大价钱请来的人不是来当提线木偶的,是要自己会思考的,不然他怎么放心呢。
“你们预测会有多大的升值空间?”这是李卫东关心的问题,他知道会升值,但是最终能升值到多少心里是没有数的!
“这是最近的日元汇率,前几天虽然有个比较大的波动,但是最近几日已经磨平,目前汇率在124上下浮动,我们预测,在公布数据后短期内会有20%左右的升值空间!”
“如果我们现在买入日元,摩根或者高盛能给我们多大杠杆?”李卫东侧头问了一下坐在旁边的邹毅!
邹毅思量着说道,“以我对摩根的了解,他们给的杠杆都不会太高,毕竟资金量太大,而且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摩根也在打日元的主意!”
这次不同于李卫东做空英镑那次,摩根也不敢肯定能不能成功,而日元的升值,肯定有专业的摩根分析师对此提议。
“现在蚍蜉资本还有多少现金?”
第119章 买入日元
邹毅打开身前的一个文件夹,拿出一张表格,递给李卫东。
“这是目前的资金归集表,主要为期货,部分股票,还有一部分是现金,两天内能归集的资金折算为美元汇兑为美元差不多有一个多亿,剩余的两亿多美金几天内可以慢慢的回笼!”邹毅指着表格告诉李卫东。
自从她前两天得到李卫东的消息计划买入日元,就把资金进行了归集和分类,这么多钱肯定不会是一次就进入,这么多的资金如果一下子进入肯定会造成一定的金融动荡。
“就三亿多?这有点少呀!”李卫东挠挠头,看着表格里面最后一栏,清晰的写着资产总和三亿六千万,单位美金。
这有点少呀,这次他不打算用太大的杠杆,他虽然知道日元升值是个必然,但是保不准中间会有反复,杠杆太大,说不定就GG了。
几人都不说话了,这个时候不是说话的时候,得深呼吸,再呼吸,不然得气死,你这三个多亿美金要是叫少的话,他们这几个人和乞丐有什么区别!
“老郑,你那里还有多少现金?”李卫东把目光瞄准了坐他旁边的郑思京。
全程当聋哑人的郑思京,没想到李卫东会和他说话,他对于这些虽然有过涉猎,但是毕竟行业不同,当时学习的早已经作废了。
“李先生,扣除您预留的两千万港元,大约还有九千万美金!”楞了两秒钟,郑思京感觉有些慌。
他对精卫投资的钱非常的清楚,每花出去一部分他都心里有数,他来这里没有想到还要出血的,也就一个月前,李卫东刚刚划给他五千万美金,现在可能要收回去了!
“你先借给蚍蜉资本四千万美金,这样凑成四亿美金!”李卫东抽了一根烟,琢磨了一下,还是干了,他还有后路,大不了这钱回收期慢点,亏钱是不会的。
“这次不要和一家投行合作,港岛能融资的投行那么多,摩根不行就换一家,谁给的佣金低就用谁的,这些都是利润呢,而且分散开来风险相对也小!”蚊子再小也是肉,再说这蚊子可不小,这么多资金下去佣金都高的吓人。
李卫东还有钱,但不能梭哈,得给自己留点后路。陈谷那里的钱是不能着急的,而且在国内想要弄到国外难度很大。而且这也是他的保底资金,这是他敢赌一把的底气。
还有精卫投资的公司,以后即使没钱了,就这些公司的分红也足够他苟一辈子的了。
“好的,李先生!”邹毅和郑思京都同意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们都是打工的,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尤其是在老板定调子之后。
“行了,抓紧时间弄,弄好了通知我,我过来签字,宜早不宜迟!”这种投资,肯定是需要李卫东签字授权的,不然到时候出了问题算谁的。
而且李卫东也不放心这么多钱让他们瞎搞,他要保持这些钱一直在他的眼中。
两天的时间,邹毅和徐彦登待着一摞摞的文件来到李卫东的家中,这些都是蚍蜉资本在各大投行开立的账户,李卫东是蚍蜉资本的唯一股东,也是当然的法人代表。
“李先生经过与摩根和高盛等投行的沟通,他们可以给我们十倍的杠杆,但是费用最低是万分之三!”邹毅在一旁汇报。
这费用不算高,她在摩根经手的最优质的客户,日利息最低也就是这个数了,李卫东想要更低的费用,太难了,人家也是要挣钱的,一年才百分之几的收益没有人会干的。
“咱们这么优质的客户怎么还这么高,上次不也是这个费用吗,没谈成,还是遇到问题了?”李卫东挺诧异,他一个愣头青都能谈下来的费用。
“李先生,这几家投行的资金有限,而且现在的社会利率普遍较高,太低了没有人愿意干的!”邹毅不得不解释一句,不是他不尽心,而是率上升了。
“那好吧,你们努力,争取明年都换辆平治!”李卫东签完字说道。
做完这单,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