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都来了,还能怎么样,不过一个姑娘,晒成啥样了,女孩子还是爱惜皮肤一点。
不像老爷们,皮肤糙一点还显得有男人味,总不能弄的唇红齿白娘们唧唧的。
在厨房忙活的杨老师听见李卫东的声音也出来,李卫东赶紧打了个招呼,“妈,做的什么好吃的,闻着味儿就香!”
李卫东做了人家两辈子的女婿,称呼上非常自然。
“回来了,卫红带了两只老母鸡过来,我给炖了一只!”接过刘锦慧手中的菜篮,继续去厨房忙活去了,老母鸡好,可以给她女儿补一补。
杨老师是个聪明人,来到李卫东的家中,基本上就是又聋又哑的家翁,对于李卫东和刘锦慧之间的事情从来不插手,也不插嘴。
“还不错,还知道带两只老母鸡来给你嫂子补一补!”一个姑娘带着两只老母鸡坐火车,想想这场景都感觉胃疼。
“你还说,你知道我这一路多不容易吗,大热天的,又担心闷死了,还怕跑了!”
李卫红也无奈,老娘要求带的,她能有什么办法,再说空手来也不合适,不仅有嫂子,嫂子的老娘也在这里呢。
李卫东抱着李谦,和刘锦慧走进堂屋,李卫红很自觉的,没有跟着进去,是进了厨房帮着杨老师一起做晚饭。
“想我了没有?”李卫东问刘锦慧,反正屋里也没有人,杨老师和李卫红分别住在东西厢房,屋子的隔音效果也极好,关上门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
“你小点声,你妹还在外面呢,卫红这事是不是我弄错了,老太太不会嫌我多事吧?”
李卫红打电话,本来就是闲聊问问孩子,她就说了句等李卫红回来帮她补习一下微积分,李卫红立马来劲了,她刚考完,成绩还不错,自然有这个能力。
“没事,我娘还能不知道是李卫红作妖,心里很明白,能在家里帮忙把自家的花椒摘完就不错了,弄这点花椒可够费事的!”
还有些话李卫东没和刘锦慧说,老太太是觉得自己不来看孩子,反而让亲家母来看孩子有些理亏了,李卫红若是能来也算是个弥补了。
有时候这种自我觉得理亏,很多都是为了以后不被找后账,或者说是减少因某一方父母做的多或者少成为孩子日后生活中成为一个拌嘴的由头。
很多夫妻吵架,不是因为两个人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两个家庭的原因,更多的会以父母来看孩子的事情为由头,而且这能说一辈子。
上辈子李卫东自然经历过,都是普通人,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吵架拌嘴自然会有。
晚饭不知道是因为李卫东回来,还是因为李卫红的到来,做的很丰盛,刘锦慧喝老母鸡汤,李卫东自然跟着吃点肉补一补。
毕竟晚上是要进行肉搏大战的,吃过晚饭,都回自己的房间吹空调了,对于李卫东来说,自然是小别胜新婚。
一夜的奏了好几曲,李卫东感叹年轻就是好,当年四五十岁力不从心的感觉已经一去不复返。
不过天天这种日子,就是铁打的也熬不住呀,年轻人要节制啊!
第158章 齐州总舵开业
八月初,李卫红开学了,金工实习,学工科的必修课,不修不毕业,谁都跑不了。
车铣刨磨钳等等十几个工种都要接触一遍,至于学东西,一个月要学习十几个工种,想想就知道能学到什么了,能做一把小锤子就不错了。
地点在汉东工业大学的实习基地,齐州轻工学院没有自己的实习工厂,只能租借别人的,因为他们自己也需要实习,李卫红就只能被安排在八月。
因为距离不近,为了路上安全,学校借用了实习工厂的宿舍,环境不怎么好。
李卫红赖赖唧唧的不愿意住这,早听学长学姐们讲过,环境糟糕,蚊虫特别多,所以想要每天回来住。
“这环境是不怎么好,不过还得好好学习,别偷懒!”李卫东看着环境,也理解李卫红的抱怨,但是也比正经工厂好多了。
“这都是床板,怎么睡呀?”李卫红怀念哥哥家里的西厢房,早忘了农村的苦。
“这么远,来回好十几里地呢,再说你同学都能住这,你回去住算怎么回事?”李卫东不能惯着,上学期间千万不要特立独行,不然容易被排斥。
不合群绝对是个大问题,一个宿舍住着,肯定有关系好的,不好的,但是要接受关系不好的,这是人情历练,如果处理不好,到了社会能有什么出息。
现在这个时候还好点,大部分都是家里好几个孩子,独生子女极少,适应能力要强不少。
等过些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生子女们开始上学了,各种新的问题就开始出现了,自我,不合群,偏执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李卫红认命了,她哥哥什么事情会惯着,什么事情不惯着,她心里有数,像这种事情,说破天也没用,至于花钱从来都大方的很。
李卫红上学后,李卫东也开始忙碌起来,他的公司装修已经进入尾声,以后这里就是他的草原他的马,想咋耍就咋耍,自然得装修布置的合心意才行。
八月八号,大吉大利,新盛控股正式挂牌成立,以前在李卫东家里的那段时光不作数,公司注册地址都在这里呢。
这座楼是街道办事处的一个乡镇企业办公楼,公司前几年经营不善,黄了,厂房早已经拆除了,现在只剩下三层的筒子楼还在。
院子挺大,李卫东第一眼就相中了,价格也不贵,以后建个办公楼,作为公司的总部那是太没问题了。
最关键的是距离李卫东的家极近,步行五分钟就能到,上下班的油费都省了,还能健身。
旁边就是风景区,出门左转就能到售票处。
只开业没典礼,不过李卫东公司的头头脑脑,基本上能来的都来了。
虽然很多公司和新盛控股是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李卫东有意无意的透漏增资的事,毕竟美元的价值还是比较高的,有人民币还用什么美元,脑子秀逗了吗?
就算没这事,他们也得来,大老板是一个人,公司不公司的无所谓。
门口的花篮摆的太多,争奇斗艳,完全可以开个花卉市场了,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李卫东觉得太高调,赶紧让他们把这些东西摆院子里。
院子里规规矩矩地停了一排各品牌的小汽车,不乏皇冠、奥迪,看了一眼不起眼的小普桑,李卫东感觉自己有些太低调了,该换车了。
放过鞭炮,拍照,录相,不搞仪式也得留个纪念,不然等以后公司搞百周年庆典的时候,照片都找不到就不合适了。
搞完这些,才算彻底的结束,呼啦啦的一群人进入到办公楼,三层楼,房间五六十间,以现在的公司人员自然宽敞。
李卫东来到自己的大办公室,旁边相连的会客区更像是个小型会议室,容纳十来人不成问题,这样符合他的身份嘛!
“都坐,不用客气!”李卫东自己先坐下,然后招呼大家都坐。
“不要拘束,坐下聊聊天,你们这也都是公司老总了,还和小媳妇一样害羞!”李卫东看着大家虽然坐下来,但是都比较拘谨,开了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
“哥,这不是都想听您讲两句。”眼看要冷场,刘大椿赶紧说道。
刘大椿最小,但是和李卫东的接触多,知道李卫东的脾气,好的时候很好,不好的时候一般也就是不搭理人。
李卫东也意识到,这和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不一样了,和跑苏俄的时候有变化了。
“我有什么可讲的,你们只要好好的干,别让我亏钱就行了!”李卫东抽了口烟,吐着烟圈笑着说道。
他意识到这就是孤家寡人的感觉,和这些人坐一起,还不如和邻居老头一起聊的开心。
他的邻居们没有几个在意他的身价,当然前提是不了解李卫东身价。
“咱们都认识不短了,虽然都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但是现在的节奏那么快,哪里有这个时间,两三年足够了!”李卫东看着他们。
“我能够走到这一步,多亏了几位,在苏俄都是冒着生命危险!”
“咱们也算是生死与共,这个我一直记着,虽然现在不需要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干倒爷,干投机倒把的事,但是比以前更不好干!”灰色地带收入才高,正规了收益自然少。
“你们各个腰缠万贯,都自以为聪明了,这个社会不缺聪明人,比我们聪明的人多的很,我们只是适逢其会,先走了一步罢了!”
“若是你觉得可以衣食无忧了,那还是趁早把钱存银行里,现在利息还是蛮高的,肯定能达到你的愿望,若是你想做人上人,你还得夹着尾巴!”
“我以前就说过,几千万身家的人,以后肯定大有人在,比起他们来,我除了先走一步,什么优势都没有!”
都不说话,但是脸色明显不信,只是没有勇气反驳李卫东。
开会的时候,领导讲话,哪里容你讨论,更不用说反驳了!
有些会议是统一思想的,不是让你讨论的,这点觉悟都没有,那就不要混职场了,最多也就是个科室领导了。
李卫东说的是实话,若不是他重生的先知,估计这群人都还苟着呢!
“我知道你们不信,毕竟谁会承认自己比别人笨呢!”李卫东不生气,继续说道。
“不过智商碾压这东西,你承不承认,都在那里放着,可能我们在那些优秀的人面前还不如条狗聪明!”
大家听到李卫东话,都笑出声来了,但是接下来的话就让他们感觉到压力。
“而且你会发现,靠蛮干发家的那批人慢慢的消失,而知识型老板开始增多!”
“而我们差不多就是那批蛮干的人,不信你就看着吧!”
李卫东担心有人掉队,现在他的队伍里,低学历是个大问题,很多人的学历只有初中,高中。不加强学习,很难适应大公司的管理。
第159章 中餐连锁太难
现在这些人都有他一部分的资产,公司的管理者如果掉队了,损失不只是他们自己,还有李卫东投进去的资金。
九零年代,机关单位的人开始下海创业,尤其是南巡之后,下海成了时髦词汇。
在这个年代,大学,把智商拔尖的人选出来,而下海,又把这群智商上有优势,情商又高的人选了出来。
一批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在慢慢的改变社会的运行规律,改变这个社会富有层级的组成部分,只具有勇气的壮士开始落伍。
大量的有能力有关系的人开始创业,靠知识的一代企业家开始启航。
他们经历过机关单位关系网的人情历练,明白未来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这些人对于人心的把握比空有勇气的壮士莽夫更精确,他们靠心智,笼络一批有相同想法的人共同前进。
肖继辉说:“李董的话,我们一定铭记,我们一定会兢兢业业,加强学习!”
他年龄最大,社会经验丰富,人情更为炼达,最先领会到李卫东的意思。
李卫东很满意,领导讲话就得需要有人附和,推波助澜。
肖继辉继续说:“今年,我们按照您的办法,在岛城和省内几个地市都已经开分店了,目前营业的已经五家,还有几家正在装修,力争赶上国庆节营业!”
一年为数不多的节假日里,国庆算一个,再过两年,黄金周概念就会出现。
肖继辉看李卫东满意,开始汇报自己的工作,虽然李卫东经常在齐州,但是这么多人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不多。
春节后,他按照李卫东的方法,到各地找那些有能力、没背景的百货公司中层领导,在理想与未来的诱惑下很容易就拉出一伙人。
是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脚?在利益面前,谁在乎,只要有本事的,就要使劲挥舞锄头挖。
靠自己培养人,等市场饱和了,你都培养不出合格的人员来!
一个片区成了一个子公司,期权分出去,肖继辉就不用辛苦的劳作,反而比自己辛苦还合适,现在都有些上瘾了。
金钱诱惑的下,这些人唯有拼命的干,不吃不喝盯着装修、摆货、培训,这才是调动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其他的都是白扯,哪有给钱来的实惠。
李卫东高兴地说:“干的不错,不仅要在省内开花,还要开到外地去,尤其是京沪这样的大城市!”
对于肖继辉的操作他很满意,这才是劳智者,若是当个劳力者,李卫东要他干什么?
若是想要发展,就得让他们有这个觉悟,靠他们自己那百十斤,何时才能致富?
舍得,没有舍哪有得,想把期权都留手里,最后啥也没有,放出去一点,收获更多,
最后大家才能双赢。
“郭总,四季饭店的步子有些慢了呀!”李卫东对万家商场满意,对四季饭店就不满了。
四季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