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系统之校长来了-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卖了多年衣服的人,杨兰销售这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和女子交谈了一会儿,便让女子买下了这件衣服。开票、包装、找零的工作甘双双能做,所以她又回来继续吃饭。
  见那年轻女子出去,刘猛问道:“店里面这段时间生意还好吧?”
  杨兰道:“刚开业那段时间很难,最近开始慢慢好转了。”
  刘猛听了心里一笑——丰城不过是个小县城,杨兰又是刚回来,服装生意肯定是没有在羊城那边好做的。但随着后面杨兰适应丰城这边的行情,再加上受到学校光环作用,自然慢慢的变好。
  杨兰吃完了饭,刘猛也不急着回去,就带着甘双双、甘飞飞在旁边帮着打些下手,也跟杨兰聊聊天。别说,有了刘猛这个大帅哥,以及甘飞飞这样可爱的女孩,下午的生意还不错。
  就这样,刘猛带着两个女孩开始了悠闲的暑假生活。
  但在这个暑假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刘猛过得这么舒心惬意的。
  在湖省之外的某个小县城中,刚从学校拿通知书回来的付新敏坐在饭桌前低着头一言不发,他老爸则是坐在对面愁眉不展。
  付新敏的老妈端了菜放在桌上,看了看这父子两,道:“我说付东,你就别摆脸色给小敏看了。他从小到大学习就没好过,全靠平时努力才能把高中上完,已经尽了力了。”
  “你看他这都复习了一年,考试却又没发挥好,才考238分,你还真指望有哪个大学能录取他?依我说,就该照去年我的想法,让他找个技校学个手艺,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早些娶老婆生孩子。”
  付东道:“我知道你说得对,可我就是不甘心。你看左邻右舍哪家没出个大学生,难道我付家就不能出?再说这上大学可是关乎到一生的事,怎么能就这么轻易地放弃?本科没指望,他给我考个小专科回来也好啊,结果才考两百多分!”
  听老爸这么说,付新敏忍不住抬起头来,道:“其实我考上了个专科。”
  付东听了一愣,道:“考上了专科你怎么不把通知书拿回来?”
  付新敏皱皱眉头,道:“是个新建的师范学校,地方还特别偏僻,我不想去!”
  付东却是微微露出喜色道:“师范学校好啊,新建的又怎么了,还能不给你发毕业证书不成?至于说偏僻,你是去上学的,又不是去玩的,偏僻了才好安心学习呢。”
  付新敏还是皱着眉头,道:“录取我的是那种毕了业只能教小学的专业,我不想当小学老师。”
  这是付新敏老妈也说话了,道:“小敏,妈知道你心气儿高,一直想为爸妈争光。但这师范专业确实适合你呀,你上初中的时候不也说过,以后想当个老师吗?你可以先去那个师范学校上,等毕业了继续考,难不成还能教一辈子小学?”
  老妈的话终于让付新敏动摇了,他跑回自己房间拿出了藏好的录取通知书,递给了付东。
  “桃园师范大学?这名字听着挺大气,而且还挺耳熟,应该不是新建的学校吧?”看到学校的名字付东不由奇怪的道。
  “是听着有点耳熟。”付新敏老妈也忍不住念着“桃园师范大学”的名字回忆起来。
  付东从文件袋里面拿出了招生简章翻看了下,这微微讶然道:“还真是今年新建的学校,虽然是三本,但这专科的学费倒是不贵。地址在湖省义阳市丰城县夕林镇桃园村,这地址倒真是挺偏僻的。”
  付东也皱起了眉头——这建在给村里面的大学,总给他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小敏,你上网查了吗?这不会是假学校吧?”付东问道。
  付新敏道:“我当初是在网络上报的名,这学校有教育部批号的。”
  “这样啊。”付东还是觉得不靠谱。
  这时付新敏老妈忽然惊叫道:“啊!我想起在哪儿听到过这个桃园师范大学了,是在电视新闻里!”
  说起来,付新敏这一家也是奇葩,付东夫妻两都不怎么用手机上网,就连付新敏这年轻人,因为之前一心扑在学习上,都很少动手机。等到高考失利,他心灰意懒的回到农村奶奶家成天钓鱼,同样鲜少上网。
  所以,付新敏根本不知道前段时间“桃园”这两个字在网络上多火。而付东夫妇也只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上看过,才有些印象。
  听老婆这么一提,付东也记起来了,道:“我记得是湖省有个什么‘慈善办学计划’,投资一个亿,说要桃园要在湖省贫困区开遍分校,是吧?”
  “对!我记得也是这样!”
  “这说明桃园不是那种没名气的偏僻地方啊。”付东又笑了起来,道:“小敏,你还不用手机上网查下这个桃园的信息。”
  付新敏有些不以为意,但还是用手机上网度娘搜索。刚输入一个“桃”字,下面立马自动出现一列经常被搜索的关键词——桃园、桃园学校、桃园校长、桃园慈善办学计划、桃园师范大学等。
  桃园师范大学付新敏已经从网络上了解过,资料并不多,所以想了想,他就搜索了桃园学校。
  进入度娘的桃园学校百科,付新敏不禁吓了一跳,没想到桃园学校居然有那么多的信息,而且其中荣誉占了相当一部分,似乎是一所相当有名的私立学校。
  然后看到校长叫刘猛,他立马想起,桃园师范大学的校长也叫刘猛。
  “难道是一个人?”
  心里这么想,付新敏就有搜索“桃园校长”,进入刘猛的度娘百科。
  这一看,付新敏直接惊讶得目瞪口呆。
  “我不是让你上网看桃园师范大学的资料嘛,你这什么表情呀?”付东见儿子上了一会儿网,居然弄出个惊呆的表情来,不由不满的道。
  付新敏回过神来,喃喃道:“我们学校的校长好猛……”
  付东夫妇两更加疑惑了——什么叫做校长好猛?
  付新敏看着手机道:“我们校长叫刘猛,今年才26岁,但已经是一个钢琴家、书法家、国画家了。而且,他还是水木大学硕士生呢!”
  付新敏自己都没法发现,他在用词时,用的是“我们校长”。显然,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接受了刘猛这个校长,甚至开始接受桃园师范大学。
  付东道:“你们这个校长听着似乎是很厉害的样子,但我让你查的是桃园师范大学信息呀?”
  “网络上跟招生简章上介绍的一样。”付新敏道。
  “这样啊。”付东又拿着招生简章看了起来。
  这边付新敏接着兴奋的道:“这个刘猛之前只是个村小的老师,用了3年时间,就把学校建成了整个湖省都闻名的私立学校呢。现在不仅建立了桃园师范大学,更是设立了你们说的那个‘慈善办学计划’,真是厉害!”
  年轻人,总是崇拜英雄和传奇人物的。
  付新敏老妈道:“看你的样子,应该是愿意上这个学校了。不过,学校到底有没有那么好,还得等你老爸送你去上学的时候,实地看看才能清楚。”
  作为一个新建的大学,哪怕在之前的几个月中出尽了风头,也绝不是考生们首选。很多考生都和付新敏一样,当初选报志愿抱着留一条后路的心态多报了一个桃师大,而后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选择了桃园师范大学。
  但刘猛这位校长,总给了这些高考成绩并不怎么考的年轻人一些信心,一些向往。网络上“桃园”两字还没褪下去的红火,也让这些年轻人,再向伙伴提起自己的所要上的大学时,不至于毫无底气。
  “哦,是前段时间网络上很火的那个桃园吗?”,总比“你说的这个学校我完全没听说过呀”来得好。
  不管外界那些不熟悉桃园的人怎么想,桃园仍旧是一副红红火火的景象。
  眼下还在暑假中,离开学还远,可却已经有人为孩子求学来到了桃园。
  姚氏祠,姚进国正在接待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中老年妇女。
  “看外面的租房信息,是你们家要出租房屋吗?”中老年妇女问道。
  “是,我叫姚进国,几位要租房?”姚进国礼貌的问道。
  中老年妇女道:“我姓黄,准备让孙女在桃园上小学,需要租房。能带我们先去看看房屋吗?”
  “当然可以。”姚进国说完,起身带头往外面走去。


第364章 学校后街
  姓黄的妇女和年轻夫妇见姚进国要租的房并不在自己家,虽然稍感意外,却并没有犹豫,一起往姚氏祠另一个方向走去。
  “这要出租的房子是我兄弟的,他年前到外面去打工,他的儿子在桃园上高中,平时住校,偶尔回来也是去我那里,所以那房子就空了下来。”
  姚进国说的不是别人,正是姚进步的房子。
  一年前,大概是儿子在村子里太过出名,让姚进步觉得自己这个老爸实在是丢儿子的脸,便没有继续赖在家里混,而是出去打工了。
  当然,对儿子姚进步又是另外一个说法——去外面把他老婆,也就是姚知行的老妈找回来。
  不管是再怎么样坑的爹,总希望在儿子面前有点面子,有些尊严的。
  “我这侄子在学校学习好,每个月都有奖金来,这两年下来手里攒了不少钱。他瞧见房子空在那里也是浪费,这一年又有不少人来村里租房子,照顾孩子上学。就花钱请人将那几间房子翻新装修了一番,用来出租。”
  姓黄的妇女听了,笑道:“你这侄子倒真是了不得,学习好能得奖金,得了奖金还知道钱生钱。”
  姚进国道:“几年前我这侄子也是普通孩子,是刘校长调教的好,才这么快就有了出息。所以说,你们把孩子送桃园来上学没错,小学家长在附近租房陪读是辛苦了点,但如果孩子争气,上学期间说不定就把这房租赚回来了。”
  要来桃园上小学的正是那年轻夫妇的孩子,听了姚进国的话不禁相视一笑,似乎能想象得到孩子在桃园上学后的优秀表现。
  因为同在姚氏祠,所以姚进国家到姚进步家并不远,说话间几人就已经走到了。
  桃园村民之前虽然不富裕,但大部分也都盖上了楼房,姚进国家就是如此。姚进步赌博成性,自然存不下钱盖楼房,所以家里还是三间砖瓦房,与一道土墙围城的20年前的那种农家小院。
  姚知行能拿出来的余钱也不太多,翻新装修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墙壁重新粉刷的雪白,旧瓦掀掉,换上了石棉瓦加牛毛毡。围墙同样拉了到砖石的,并且在一边新建了两间砖瓦小屋,充作厨房和杂物间。院里有水井,装有水泵,用水也方便。
  三人看过房子后不禁微微点头,表示满意。
  虽然是一整套院子,但房租却并不太贵,一年只要5000块钱,年轻夫妇随便一人一个月的工资,就差不多够支付了。
  而最让姓黄的妇女满意的是,院子里有荒废的花圃,院子外面还有块荒废的菜地。她在这里带着孙女读书,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的,有了花圃、菜地正好可以养花、种菜。既是消磨时光,也是节省开支。
  “既然几位满意,那我们就到学校后街打印一份租房合同吧。”锁上了院门后,姚进国对三人道。
  听到姚进国的话,三人都是微微一愣——不论是姓黄的妇女,还是年轻夫妇,都没料到眼前这位农民模样的老实人竟然会一本正经的说打印合同。
  回过神来,姓黄的妇人忍不住道:“你们桃园村和一般农村还真不一样哈,租房都要用合同了。”
  “也是这两年才时兴的。”姚进步解释道,“村里繁华起来,各种买卖事就多了,陌生人也多了,凡事用合同立个章程,省得以后麻烦不是。”
  年轻夫妇听了忙不迭点头,他们就喜欢这样有章程的办事风格。
  “我看你们是开车过来的,不如就带我一块过去吧。”回到自家门前姚进国道。
  “学校后街在哪儿?”年轻男人问。
  “就是桃园学校后门与村委会之间的那条街。”
  “是那里呀,我们来的时候还经过呢。”
  说话间,几人都坐上了车。车子启动,就向桃园学校的方向驶去。
  姚氏祠里桃园学校并不远,以前只需要一二十分钟的步行就能走到。路变好后,驱车更是几分钟就到了。
  之前为了租房,三人匆匆从这里经过,并未来得及细看。所以在听姚进国说“学校后街”时,还是很疑惑的——一个乡野的村子而已,居然还有街道这么一说?
  现在回到这里细看,几人才觉得,确实可以用街道来称呼这里。
  这一百多米的泊油路两边,最显眼的建筑自然就是村委会和桃园学校的后门,然后就是村卫生所。最后就是3家小超市,以及4家快餐店,还有一个小发廊。除了村卫生所,其他的建筑物全都在村委会这边,不说琳琅满目,却也不会显得萧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