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戏以得分排行,在连信上产生得分榜,好友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排名,这让很多人好胜心大起,他们花大量时间玩,就是想让自己得分靠前。
而且很多玩家玩过之后,发现很多潜在的彩蛋,跳中心可以得高分,停留在某处可以加分,在某些地方连跳可以连续得分……
结果,游戏发布没几天,就有很多达人出游戏攻略了,游戏热度持续高涨,导致很多人因为看到朋友玩跳一跳而下载连信,从而成了连信用户,让连信用户继续增长。
跳一跳上线之后,陈争又让飓风游戏开发连信斗地主小游戏,用欢乐豆做赌注,每天系统自动赠送几次豆,用完就要花钱买,游戏设置和微信欢乐斗地主一样。
别看斗地主游戏简单,它的作用,可不小,不仅能丰富连信的生态,赚钱能力也不差,等到连信用户达到数亿规模后,每天买斗地主币的都不少,而且它维护成本并不高。
更重要的是,它和跳一跳游戏一样,可以聚拢连信的人气,为即将开通的连信第三方小程序接口造势。
……
让陈争意外的是,阿里居然要投资自己的“连上网络”,还派了地位相当高的副总柴崇新,仅次于马芸的人物过来商谈。
这次,阿里给出的估值是三十亿美金,差不多在上一次的估值基础上又翻了五倍左右。
不过他的融资要求有点苛刻,不仅要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以及签订上市对赌协议。
陈争如果接受这个协议,那他稀释过后的股权就只剩下百分之四十,阿里百分之三十五排在第二,雷布斯百分之十一,其他人百分之十三。只要阿里再从其他人手里购买一些股票,几乎就可以控制住陈争的公司了。
这次或许是公司上市前最后一次融资,估值远远没有达到陈争的预期。重生前只有wifi万能钥匙出彩,的连尚网络都有百亿美金估值,现在陈争将连信做的能和微信一拼,价值自然不可能比重生前的连尚网络低!
考虑目前公司暂时还不太缺钱,而且现在连信正发展迅速,wifi万能钥匙的用户也在不断增加,所以陈争打算再坚持一段时间,让子弹飞一阵再考虑融资的事情,那时候估值可能会更高。
而且,陈争不太喜欢成为阿里系的公司,他觉得自己以后注定要成为阿里敌手,不如尽早与它划清界限。哪怕接受阿里的投资,也要采用AB股的形式,不让它们有太多的公司控制权利。
融资没谈拢,柴崇新也没有过多坚持,在陈争的公司“调研”了一番,晚上和陈争一起吃了顿饭,第二天一大早就回航州市了,走之前还很友好地和陈争互换了联系方式。
重生前,柴崇新是陈争外互联网上才听说过的阿里大元老,这一世,却可以这么近距离接触,他不免有些唏嘘,原来他们也不过如此,自己很快就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了。
……
刚过元宵,学生纷纷返校报名。
陈争想提前毕业,但是还没有发表任何研究论文,需要赶紧想办法写好并发表出来。
陈争研二第一学期除了拿了三门专业课学分,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忙公司的事情,也没有跟导师做项目,没什么课题素材。庆幸的是,研一的时候有参与过一个项目,如今项目已经结束,可以将一些研究成果拿出来写论文。所以他初步定下一个论文课题,自己写个大概后请师兄张旭帮忙改改。
重生大学毕业时
第一百九十九章 原来高人就在我身边
趁着刚刚开学,大家都有空,陈争便将李旭以及舍友王渊和刘力祥三人约出来一起吃个饭。
王渊和刘力祥是陈争名义上的舍友,但读研这一年多来,陈争极少在宿舍过夜,上课也很少在一块儿,两人与陈争的关系并没有大学时代的舍友那么亲密。
而且,自陈争创业成功,成了一万富豪只后,三人的关系就更疏远了。
特别是刘力祥,当初在陈争面前吹嘘自己是百万富翁,说话气势比较强,在看到陈争发迹之后,在陈争面前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陈争倒是能够理解他,毕竟赚到大钱的人,都会经历初期的迷失自我。
重生前,他的一个领导的同学,便是暴富后就飘了。
那人家里很穷,大学时代生活费特别少,非常省吃俭用,每次和同学出去吃饭,他总是厚着脸皮不出钱,虽然大家都没有说道什么,但是他自己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的。
因为学的是英语专业,他毕业后去了一家私人服装外贸公司,作为翻译和非洲黑人沟通。
那时候非洲黑人来华做服装生意的很多,他们不了解国内的服装市场,而且又不懂中文,只能和他沟通。他当时刚刚代替上一个翻译,负责和黑人接洽的工作,难免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经常被老板训的半死。
结果,他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干一票大的,骗老板说那黑人不买衣服了,又骗黑人说公司没有货,然后介绍他上另外一家公司购买,他则自己成立了一家皮包公司,去厂家提货,转手卖给黑人,结果那个黑人生意做的很大,几个月时间,他就从中赚到了七八百万!
那时候是两千零几年,几百万可是一笔超级巨款,其他同学刚刚参加工作,一个月有几千块就不错了,有的还在读研呢!
他和其他暴富的人一样,有钱之后就飘了。他将之前玩的好的大学同学叫过来,好吃好喝,那时候陈争的领导还在读研,有次被那人请去夜场喝花酒,他们看上了一个漂亮的陪酒女孩,他想让陪酒女脱衣服,女孩不肯,他便从包里拿出一叠百元大钞,当着众人的面洒在女孩头上,嚣张地问她够不够,见女孩没反应,他又从包里拿出一大把钱扔在女孩身上,整个包厢很快铺了一地的百元大钞!
当时包厢的同学哪见过这个仗势,一边拉着他一边帮他捡地上的钱。
陈争的领导觉得同学钱赚多了得了失心疯,后来那人钱挥霍几年后,被人盯上,设局让他赌博,不仅输光了继积蓄,还欠了不少赌债,而外贸生意也因为环境变化慢慢做不下去了,只能关闭公司。而他一直想着赚大钱,但是没了机会和本钱,根本无法东山再起,去给别人打工呢,成功过、嚣张过的他心高气傲,他也不愿意屈居人下,慢慢成了一个落魄的人,最后真失心疯了。
这件事,在陈争的小领导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多年之后都记忆犹新。
陈争也一直记得这个事情,因此他一直告诫自己,哪怕以后赚到了大钱也不要太得意忘形。
对刘力祥来说,陈争的创业成功,反而让他认清了自己,让他很快从得意忘形中清醒过来,是好事一件。
大冷天吃火锅最适合,于是陈争将吃饭的地方选在了学校附件的一个小有名气的火锅店里,三国火锅店。
三国火锅店是他们一个师兄创办的,目前已经有很多分店了,仅楚汉市就有七八家分店,店里的装修布局都是按照三国时期的风格来做的,连服务员都穿着古代的小兵衣服,菜品也都是那三国元素来起名的,比如三国情怀的烫涮精品菜:桃园三结义、空城计、草船借箭、锦囊妙计等,三国典故巧妙地融入了火锅菜名之中。
火锅店文化创意满满,但其他方面嘛,也就凑合而已,但是在楚汉火锅店刚刚兴起的时代,它确实凭借创意闯出了一份天地,还开了大量连锁店,创始人也成功跻身千万富翁行业。
陈争在楚汉学习这些年里,也来这里吃过很多次。总的来说,它确实是一家极具特色的火锅店。
四人找了一个角落位置坐下,点餐后坐着等上汤锅和涮料。
“以前读大学时经常来这里吃,因为知道老板是咱们的师兄,好牛逼而且拿咱们学校的学生证还可以打八折,”王渊说着,看了一眼陈争,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当时觉得这位师兄好牛逼啊,自己创业,短短几年就有了千万身家。现在才发现,我们宿舍居然出来一个比他更牛的,还没毕业就成了亿万富豪了。”
“原来,高人竟在我身边!”李旭也笑着打趣道。
陈争苦笑着摇摇头:“行啦,就别取笑我了,我这种带着一身铜臭味的商人,算什么高人啊。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随便来一个楚汉市的实权处长,就可以让我的公司鸡飞狗跳了。王渊,以后入了体制,上位了,一定得来罩着我啊!”
研二了,陈争才知道王渊家里不简单,他父亲已经是副厅级别的了,家族里还有比他父亲更牛的人,他毕业回后如果去入了体制,过几年想要弄个一官半职应该不难。
王渊这人本就爱开玩笑,便顺着陈争的话,毫不客气地说道:“行,等我啥时候当上楚汉市一把手,我就给你的企业免税,而且重点扶持,在市中心批给你一块地来盖商业大楼,你觉得怎样?”
陈争忍住笑意,赶紧给他倒了一杯啤酒:“来,那我提前敬您一杯了!”
然后他又笑着建议李旭和刘力祥二人也一起敬王渊这个未来的大宫。
三人端着装着啤酒的杯子,纷纷笑着找王渊碰杯,四人嘻嘻哈哈地,气氛倒也很活跃。
胡闹了一小会儿,火锅汤料开始沸腾,三国小兵也推着装他们点的涮锅食材过来,四人闻到隔壁桌的香味,早已嘴馋不已,很快开始边涮边吃。
“师兄,我的论文还得麻烦你帮忙改改,我今年能不能毕业,就看你的了。”
垫了点肚子之后,陈争找了个机会给李旭敬了一杯酒,顺便感谢他给自己帮忙。
“师弟,你不用这么客气,只不过是帮一点小忙而已!”李旭忙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然后举着杯子和陈争碰了一下,将杯中的啤酒一饮而尽。
他写论文很厉害,这几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帮陈争改改论文对他来说确实是举手之劳而已。
重生大学毕业时
第两百章 要不来我的公司上班吧
放下杯子,陈争正色问道:“李师兄,你今年应该要毕业了吧,打算继续读书还是参加工作?”
李旭微笑道:“我准备参加工作了,老呆在学校也没啥意思。”
“那,打算去哪工作啊?”
“我想去沪市,那里的金融公司多,机会也多,我倾向于做证券、基金经理~”
在陈争面前,李旭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毕业还要去找工作,而他已经是亿万身家的大老板了。
陈争建议道:“沪市这么远,房价也高,那在生活压力会很大,还不如留在楚汉发展呢,离父母也进一点,方便往来。”
选工作地点这一点,陈争深有体会。
重生前的他,去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城市,刚刚还没觉得怎样,可是后来慢慢发现,离父母太远真的是太不方便了。
因为工作地点离老家太远了,陈争回去一趟差不多需要一天时间,来回加起来就两天了,而且路费也不便宜,不是重大事件或者长假,他根本不舍得回家。结果就是,他自参加工作后,一年也回不了几天,父母老了也无法照顾,老家的亲戚就更不用说了,几年后关系基本断光了。
如果本身收入不高,那更是苦不堪言,父母生个病办个什么事情,腿都要跑断。
即便是收入高,有条件把父母接过来,父母也基本不会开心,因为他们在老家住了几十年,亲友、社交都在老家,大老远去孩子所在的城市,他们过的也不舒服,会感到陌生和孤独。
李旭却是轻轻摇摇头,苦笑道:“我倒也照顾留下来,可是楚汉没有什么合适的公司啊,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太少了,不好找哇!”
“我年前刚刚收购了京城一家公司,业务涵盖投资、理财等业务,打算将公司从京城搬过来,但是要过度一段时间,目前正缺自己人呢,要不你来我的公司上班?”
陈争很认真地说道。
这也是他这次请他们吃饭的原因之一。
自收购了京城汇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之后,陈争一直在思考这家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他买这家公司的目的就是要支付牌照,而且打算砍掉之前公司经营的除金融之外的所有业务,但是汇元的核心业务不是金融,它以电子商务为主,砍掉这些业务,公司就没多少事情可以干了,想要让这家公司顺利经营下去,就得想办法扩充金融方面的业务,赚钱养活公司一大家子人。
而且,公司虽然收购了,但远在京城,短时间内是不太好搬过来的,因为如果公司很快搬到楚汉,原公司核心人员不愿意离京,选择离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