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第10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愈发激烈价格战中,它所能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陈总,您接下来有什么指示?”
  岳宏盛脸上的兴奋之色慢慢收敛,变得严肃起来。
  他也明白,接下来的价格战会是最关键的时刻。
  扛住了,秋海从此鲤鱼跃龙门,前途光明无限。
  在整个华夏的电器市场,秋海将再无对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王者。
  就算是这些外企,以后见到秋海,恐怕也只能低声下气,不敢造次。
  可一旦扛不住的话,秋海将跌落神坛,必然会一蹶不振,甚至被如同鲨鱼一般的外企一拥而上,瓜分殆尽。
  面对这样的情况,岳宏盛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
  以前的话,他可能还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与陈江海探讨一番。
  可是经过这件事后,岳宏盛不敢再擅自做主了。
  如果按照他想的办法来进行,秋海最后都会遭受损失,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第1952章 缓兵之计
  可是在陈江海这里,秋海却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小赢了一局,振作了所有秋海人的士气。
  这种情况下,他自然要听从陈江海的指示。
  陈江海接下来让他做什么,他就老老实实的做什么,绝对不打折扣地完成陈江海的指令就成了。
  陈江海微微思索了一下,表情有些严肃的对岳宏盛说道:
  “现在你把咱们盈利的消息放出去,舆论战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咱们一方面要安慰支持咱们的人,给他们信心,另外一方面也要震慑对手。”
  “况且,我相信外企们也会在这时候,利用舆论的力量对我们进行打击,咱们能够利用这一点来堵住他们的嘴也是不错的。”
  “当然,这只是常规的操作,最多影响了一下消费者,起不了什么决定的作用。最核心的部分,我们还是要突破芯片芯片的封锁。”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变得硬气,才能真正的突破现在的困境。”
  “这个阶段你主要就是抓好收购芯片公司的事宜,其他的都可以暂时往后靠一靠。”
  芯片是重中之重,陈江海对这一点儿看得非常清楚。
  后世的惨痛教训他可是知道不少。
  当时的时候充满了无力与愤怒。
  芯片被人卡着脖子,那才真叫一个难受。
  如今的陈江海,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就算真的无可避免,陈江海也希望做那个卡人家脖子的那个人,把规矩掌握在自己手上。
  对于芯片这个东西,很多公司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的开始重视起来。
  就算是周侯建的话,也只是把这当一条救命的路来看。
  殊不知,芯片这个东西,以后会成为很多行业都需要的核心部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无论是谁一旦掌握了芯片,就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高端企业命脉。
  知道这一点的陈江海,自然会把现在的重心,都放在芯片上。
  当然,收购别的芯片公司,为自己提供芯片实际上只是缓兵之计。
  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将芯片制出来。
  只有自己掌握了芯片制造的技术,能够进行批量的生产,满足自身的需求,甚至反过来可以与同行竞争才能做到高枕无忧。
  “我明白了,陈总。”
  听完陈江海的话,岳宏盛思路立马就清晰了很多。
  他答应了一声之后,匆匆离开了陈江海的办公室去忙了。
  正如陈江海预料的那样,在第一阶段的较量之后,各大媒体对这一轮碰撞的结果纷纷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报道。
  特别是那些经济媒体,对这一次价格战的报道自然是少不了的,而且找到了大量的专家做了各种对比和剖析。
  这可以说是华夏近年来,商界发生的最大的事件,非常值得研究和关注。
  很多华夏境内主流的经济媒体,给出的报道还是非常正规的。
  首先,作为华夏本土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情感上面,基本上都是偏向秋海这边。
  毕竟秋海是华夏民营企业的希望之星,口碑极好,形象极为正面,只要有点良知,就没有人会故意去诋毁这个本土诞生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况且,经过上次的官司,即便是那些没什么底线的不良媒体也不敢为了利益或者博眼球再去触秋海的霉头。
  可是理智告诉他们,秋海想要胜利,实在是太困难了。
  外企在国内横行了这么多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对手。
  这一次他们还联合起来,全是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秋海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赢,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媒体此时都在等,等着秋海和外企放出风声来。
  价格战价格战,打出了什么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外企这边,为了表示自己是真的在赔本赚吆喝,干脆率先放出了自己的财务情况,希望能够借此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自己的产品,继续争夺市场。
  总体来说,这些外企联盟全部都在亏损。
  现在电器都降到了成本价之下,亏本是几乎无可避免的结果。
  外企这一个多月的销量,比以前多了不少。
  销量越好,他们亏本就越多。
  其中销量最大,亏的最多的松下电器,报表上面的亏损额已经有两千万美刀之多了。
  看到这些报告后,媒体们开始猜测,秋海那边究竟亏了多少。
  五千万?还是一个亿?
  要知道这些外企,一家就亏了上千万美刀。
  秋海面对的外企,足足有五六家之多。
  这种情况下,秋海亏损的自然要更多才是正常的。
  外企方面也在猜测,秋海跟他们相比的话,到底少亏了多少。
  此时的外企还算是有不小的自知之明,毕竟秋海有会员制。
  他们心里面很清楚,光是这个如同神来之比一般的会员制,就为秋海回笼了一大波的资金。
  正因为如此,外企暂时是不可能赢秋海的。
  关于这一点,外企的高层都有着共同的认识。
  他们现在真正想要搞清楚的,就是秋海在这一轮的价格战之中到底赔了多少。
  因为在此之前,外企对于陈江海手上持有的资金进行过一些评估。
  而他们想要做的就是,集所有外企的力量,不断耗尽秋海有限的资金,取得价格战最后的胜利,然后享受属于他们的饕餮盛宴。
  瓜分华夏市场甚至瓜分秋海。
  岳宏盛按照陈江海的只是很快就通过相关媒体把消息放了出来。
  结果一出来,立即就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
  一时之间,振奋了很多华夏国内的同行,也让民众感觉脸上有光。
  现在在华夏这片土地之上,很少有本土企业可以和外企相抗衡。
  如今秋海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真的是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气。
  秋海能赢。
  这个念头第一次出现在了不少人的心里。
  【商业地震,秋海集团竟然可以和外企联盟相抗衡,前期小胜一局。】
  【本报消息,秋海高层岳宏盛透露,秋海在价格战之中,稳如泰山,略有结余。】
  【独家消息披露,秋海和外企联盟大作战,价格降到最低,靠着会员成功战胜外企联盟,获得胜利。】
  ……
  不过经济媒体的报道,却比不上娱乐媒体那么吸人眼球。


第1953章 激烈对抗的延伸
  这年头的娱乐媒体,已经开始慢慢盛行起来。
  比起比较专业的经济类报刊枯燥无味的报道,他们的报道就更吸引眼球了。
  什么“秋海集团陈江海天赋异禀,一岁开口说话,三岁读小学”之类的说法都搞出来了。
  吹捧的陈江海简直已经不算是人了,活脱脱的就是神仙下凡。
  按照他们的说法,陈江海这种天生就是为商业而生的神人,面对这一次的危机,肯定可以轻松解决。
  甚至还有人说陈江海后面站着国内的其他企业家,大家早已经在暗地里联合起来,准备跟外企联盟来一场真刀真枪的对抗,并且很有信心能够把外企联盟打趴下,甚至一举赶出华夏市场。
  这些报道虽然有些夸张,但对于秋海来说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这些报道给秋海带来了正面的影响,让民众对秋海有很大的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陈江海也成了一部分民众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于是更多的人在购买电器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选择支持秋海。
  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陈江海能跟外企联盟抗衡,就是为国争光,有可能的情况下自然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外企联盟那些高层听到这些报道之后,简直快气疯了。
  这些报道把陈江海吹上了天,把他们狠狠的踩进了地里面。
  在华夏经营这么多年,他们还是第一次遭受这种屈辱,偏偏又无可奈何。
  这让他们对于陈江海这个人咬牙切齿的同时,也更加的忌惮。
  他们也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之策,首先就是舆论上的反击。
  国内从来不缺乏崇洋媚外的人和团体。
  这时候,不少人对于国外有着很大的羡慕和向往,总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自然也就滋生了一批脑残粉。
  在这些外企联盟的引诱下,他们直接无脑地为外企联盟呐喊助威。
  【秋海集团真是厚颜无耻,竟然用会员制捆绑消费者,欺骗百姓对抗外国企业,简直是不可饶恕。】
  【重大消息,西门子的李天钢透露,秋海集团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他们的电器成本很低,也就意味着他们电器的质量是极其不合格的。】
  【可笑,一个什么技术都没有的本土企业,竟然妄图和国外的大企业相抗衡,简直就是不自量力!】
  ……
  总之这些人,完全就是在不顾一切的抹黑秋海集团,根本不顾及事实的真相。
  关键是很多崇洋媚外的人,觉得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就跟后世的某些网红一样,为了讨好外国,不惜一切代价的当舔狗。
  除此之外,之前和秋海有过节的那些人也都纷纷跳了出来。
  他们根本不管什么民族大义,反正就是要秋海倒霉,让陈江海身败名裂。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对得起那些外国主子。
  其中叫嚣的最厉害的,要数颜鹤城招揽的一批人。
  这批人什么都不做,就是抓着秋海在那里使劲儿的黑。
  媒体的大战,是双方激烈对抗的延伸。
  舆论固然是重要的,但外企联盟也清楚,根本就起不了任何决定性作用的。
  况且,现在舆论方面,总体而言其实秋海还是占据着相当优势的。
  外企联盟的高管再次聚集在一起,商讨了一下接下来的策略。
  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他们最终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将价格战进行到底。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对于他们而言同样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
  一句话,这一场战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当然,现在他们的资金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一方面要不停的降低电器的价格,另一方面还得封锁秋海的芯片供应。
  封锁芯片供应,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他们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反过来给那些芯片厂家进行补贴。
  如果不能弥补这些芯片厂家的损失,人家又凭什么跟他们站到一起共同对抗秋海呢。
  谁的钱不是钱?
  如此一来,他们之前准备的资金很快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这时候,这些华夏地区的负责人不得不向各自的总公司求援,希望能够支持更多的资金,保障后续的价格战。
  “八嘎!真是一群废物!这时候竟然还需要向总部求援,真是耻辱,天大的耻辱!”
  “山本,我可以给你一部分资金,但是你必须拿下华夏市场,输了你就引咎辞职吧!”
  当山本一郎向总部求援的时候,被骂的是狗血淋头。
  偏偏面对自己的上司,他大气都不敢喘,只能一个劲儿的点头称是,表示自己无论如何一定会拿下华夏市场,绝对不让对方失望。
  这样的情况,几乎在其他外企上同时上演。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秋海集团真的可以说是了不起,竟然仅凭一己之力就将他们逼迫到了这种境地。
  相对这些外企而言,国内的百姓自然是最开心的。
  价格战的受益者是他们,现在的电器比以前便宜了太多太多了。
  很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买不起的,现在也能把心爱的电器抱回家了。
  有些原本没打算买电器的人,看到电器的价格降到了如此低廉的程度,唯恐错过好机会,干脆也不得不下手去抢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价格战打到什么时候,搞不好一方坚持不住直接就结束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现在价格低赶紧出手。
  买下才是赚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