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第10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修建祠堂正好可以把这些东西都保护起来。甚至必须得派专人看守。”
  “我觉得可以考虑把这里顺便改造成一个简单的观赏点,让那些来农家乐吃饭的客人,领略一下咱们陈家村的历史。为咱们的祖宗添加一份香火。”
  “另外咱们还可以在周边卖一些咱们陈家村的土特产之类的东西,虽然不能像景区那样赚钱,但也可以为大家增加一份收入,看守祠堂的人可以领一份工资。
  “这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既能保护祠堂里的老物件,同时还能增加收入。”
  听完陈江海的这一番建议之后,众人现在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明明是陈江海在告诫他们一些东西,结果说着说着又成了一个可以让村民们增加收入的好点子,同时也把陈家祠堂的问题一次性解决了。
  点石成金的本事也不过如此了吧!
  难怪陈江海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拥有了现在的成就,这眼光和思维就跟常人不一样。
  “江海,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真是太聪明了。这些东西换成咱们根本想都想不到。”
  “陈老幺,你这话说的,人家江海不聪明能成为全华夏数得着的青年俊杰?!拥有今天的财富和地位!”
  众人跟着忍不住的就夸赞起陈江海来。
  而且,这些都是出自肺腑之言,并非想要对他溜须拍马或者借此巴结。
  陈从军听从了这个意见之后,立马让匠人改变修缮祠堂的方案。
  当然这样子做的话,之前大家一起凑的那八万多块钱自然也是不够的。
  陈江海也想到了这点,所以直接向陈从军问道:“二叔,现在修缮祠堂的话成本提高了吧?钱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陈从军皱着眉头想了想:“如果不够的话,那我们兄弟几个再掏六万出来吧。”
  对于眼下的三兄弟而言,掏两万块钱和掏四万块钱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
  总之还是那句话,因为之前陈江海明确表示这件事情要低调处理,所以他们都收着一点。
  否则,就算是他们三兄弟拿个几十万出来都没有问题。
  毕竟,这件事可是有陈江海的老爹陈立业兜底。
  每年陈江海给父母的零花钱就不少,每个月都是五位数起步,根本用不完。
  这么些年积攒下来,陈立业除了几次捐款,以及回家的时候用掉一些,基本上没有用。
  毕竟陈立业自己还开着一个小卖部,赚的钱虽然不多,可是他的零花钱已经绰绰有余。
  后来,陈江海又陆陆续续给他补了不少。
  因此陈立业的账户上钱不但没有少反倒是增加了不少。
  三兄弟私下里喝酒的时候曾经聊起过,陈立业现在轻轻松松就能拿出上百万的现金来。
  如果以后陈家祠堂能为陈家村带来可观的收入,那么陈家村的人会更加铭记他们三兄弟的功劳。
  他们这一辈人到了这个年纪,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的追求。
  之所以还在努力,说白了都是想要为后代打基础,希望他们能够过得比自己更好。
  当然,百年之后能够让后人记住,在每年清明祭拜的时候为他们烧一炷香磕几个头,也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
  只是陈江海却摇了摇头说道:“二叔,我看这部分钱你们最好还是跟其他族人商议一下。”
  “甚至关于周边的建设,比如土特产手工作坊,以及销售点之类的,还可以跟其他姓氏的村民们也说一下,让他们也可以参与进来。”
  “不能因为他们不姓陈,就把他们给排除在外,到时候难免会生出一些不好的想法,影响到村里面的团结。”
  “之前的捐款可以算成是入股,这也算是咱们村旅游的一部分。”
  “虽然不能赚什么大钱,但如果操作的好,为村里增收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


第2005章 真真正正的财神爷
  话音稍顿,陈江海接着说道:“有时候也要给村民一个参与的机会,不能因为咱们有这个能力就闷着头去做。”
  “一定要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参与感,这样他们才更会记住这件事,也就会顺带着记住你们为陈家祠堂做着贡献。”
  “他们只要在这件事里占有股份,就不可避免的要想到是你们出钱最多,以后你的工作会更加好做。”
  “另外关于入股这件事,你千万要注意一点,要让大家心服口服,全凭自愿。”
  “同时也要说清楚其中的风险和好处,免得以后赚了钱,有些人分的少了,还是会生出怨言。”
  “当然你也不要担心,到时候我会让颜飞跟你沟通,让他顺带着照看一下。他是很有能力的,这些事让他帮忙肯定没有问题。”
  听了陈江海的话,陈从军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江海啊,你分析的很对,咱们就这么办,事不宜迟,我现在去招集村民说一下。”
  随后陈从军直接用村里的大喇叭公布了此事。
  “各位村民请注意,经过商议之后,我们打算将陈家祠堂修建成一个咱们陈家村的历史观光景点,还会兴建几个土特产加工作坊,并在附近设置一些销售点。
  “所以之前募集的八万块钱,都会算作股本,每年会按照比例反馈给入股人。”
  “此次本着自愿原则,不仅是我们陈家人,所有村民都可随意入股。一百块不嫌少,一千快不嫌多。”
  “所有参股的村民都会被记录在册,到时候按比例分红。有愿意的请尽快到全家祠堂门口登记入股,机不可失,过期不候。”
  大喇叭带着回音,很快就传遍了陈家村的每个角落。
  随后陈家村的村民们纷纷响应,积极的去陈家祠堂入股。
  而不明所以的人,也在到处打听为什么会突然向他们募集资金。
  等搞明白之后,他们也纷纷选择支持。
  因为这件事可是陈江海主导的。
  陈江海是谁?
  那可是真真正正的财神爷。
  既然是他提出来的,那肯定能够赚钱。
  况且陈从军也说了,出资多少都是可以的,全凭自愿。
  大家自然也就没有了压力。
  而且,如今陈家村的人基本上手勤快点的,没有赚不到钱的。
  一个农家乐足以养活他们,让他们过上不错的日子。
  所以,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当然不愿意错过,都拿出了可以动用的积蓄,一股脑儿的投入其中。
  就算村里年迈的老人都纷纷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钱。
  虽然不多,几百块钱,也愿意投入其中。
  短短的几个小时,竟然又募集到了十七万。
  陈从军这下子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整个陈家村的能量。
  不过他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件事情完全得益于陈江海的号召力。
  有他站台,这些村民们当然没有什么顾忌。
  与此同时,他突然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
  关于这个土特产加工的问题,他觉得自己需要找个合适的时间好好跟陈江海商量一下。
  主要是看一看陈江海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江海,还是你的眼光毒辣,让咱们村的人心更加团结了。”
  陈从军对陈江海充满感慨地说道。
  在陈江海的建议之下,这一次入股的所有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
  大家可以清清楚楚查到自己出资了多少钱,总计有多少,股份比例又是多少,不存在任何的猫腻。
  这笔钱一部分用于陈家祠堂以及周边附属设施的建设,另一部分就是陈江海所说的土特产加工。
  按照陈江海的说法,是要修建专门作坊,但一定要保持工艺的原汁原味。
  只要干净卫生,越是原始的方法生产出来的东西反而越受市场的追捧。
  实际上陈江海看到这么多的村民都参与进来之后,已经在心里面又萌生了一个想法。
  陈家村周围有很多果树资源,只是因为疏于管理,虽然数量不小,但品质却差强人意。
  不过现在既然建设了一个酒厂,那这些平时的时候无人问津的水果,就派上了用场。
  一方面可以做果酒,另一方面则可以生产果汁。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个初步想法,有没有可操作性,还得请业界专家过来。
  总而言之,他不会让这些愿意入股的村民们失望就是了。
  ……
  老陈家的祖坟在两天后彻底修建好了,之后便是迁坟一事。
  有了“风水大师”在一旁的用心指点,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根本就不需要陈江海多去操心。
  场面虽然说不上多么豪华,但是却非常热闹。
  老陈家现在在村子里的威望很高,大家都非常感激陈江海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所以都愿意主动过来帮忙。
  陈江海全程参与,顺顺利利的将祖坟迁了过去,并且亲自敬了大家一杯酒,感激大伙儿的帮助。
  在祖坟迁走之后,县里面修路的工程队也第一时间进驻了原来祖坟的地方进行修路。
  那些修路的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在夸赞陈家人明事理。
  毕竟如果绕那么远的一段路,实在是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虽然陈家人一直将此事低调处理,可做好事自然会被人们称颂传扬。
  于是,这件事很快就在整个县里,包括附近周边地区传播了开来。
  无数的人为深明大义的陈家人竖起大拇指。
  而在大家知道是陈江海一力主张,才顶着来自于父辈的压力促成这件事的时候,对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更是赞不绝口。
  这无疑又一次为他博得了好名声。
  拜祭完祖先,陈江海这边可以说就完成了这次回村的主要任务。
  修缮陈家村的祠堂,弄土特产这些事,陈江海定下基调之后,就不需要他过多的参与和操心。
  该交代的他已经都交代过了,况且这主要就是给村子里谋福利,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阻力。
  况且有他身为村长的二叔陈从军操办这事,凭借着他本人在村里的威望,很多事情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
  所以,陈江海打算先带着老婆孩子先回平山了。


第2006章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实际上离开了这么久,秋海那边已经堆积了不少事等着他处理。
  而且林婉秋眼下也忙得很,单凭一个白小月在那边撑着,她自己也不太放心。
  当然,在走之前陈江海得去把酒厂的事情理清楚。
  这件事情陈江海相当重视,既是帮贾爷实现梦想,同时他也是真心希望这个酒能够传承下去,同时让村里人又多一项支柱产业。
  他直接找到了颜飞和陈舒瑶,开门见山的问道:“现在酒厂是个什么情况?”
  颜飞看了一眼陈舒瑶,然后先汇报道:“陈总,我们这边已经跟村里全部沟通好了,建酒厂的地方就在村东头的那片耕地上。”
  “那里有一股碗口大小的山泉水,品质极高,地方又足够大,是贾老爷子亲自选的,我们也认为很合适。”
  “另外县里面正修的那条路正好要从旁边经过,咱们只需要修一条不到一公里的路接过去就行,交通方面也没有问题。”
  “修建这个酒厂得到了县里和村里人的大力支持,关于补偿这些也已经协调好,基本上大家都很满意。”
  “另外负责修建酒厂以及附属设施的工程队已经准备就位,明天日子不错,直接就可以开工了。”
  “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贾老爷子和陈总也跟我们提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我们也达成了共识。”
  稍作停顿,颜飞跟着说道:“所以这个酒厂我们预计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将所有框架建立起来。”
  “再用两个月的时间,将所有的配套设施也都安排齐全。”
  “不出意外的话,总共用时三个月,酒场应该就可以正常运作开始酿酒。”
  颜飞话语里说的陈总当然不是指陈江海,而是站在他身旁的陈舒瑶。
  有了封缸酒的成功的经验,陈舒瑶虽然并不具体负责,但是对酒厂的生产和经营早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再加上这次通过岳宏盛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又特意询问了一些相关的东西,自然也是半个专家。
  陈舒瑶听颜飞说完之后,在一旁附和道:“江海,我看过颜飞他们的计划,也询问过贾爷的意见,目前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时间上如果让我这边的人帮着建设的话,应该能更快点,他们相对来说更有经验一些,最起码省半个月的时间。”
  陈江海听了两人的话之后,微微思考了一下,这才开口回应道:“既然这样,那就用舒瑶你那边的人来帮忙建设一下吧!贾爷等这一天也等得太久了。”
  “而且村里人知道这件事之后,不少人都在打听招工的情况。想来对于这家酒厂,大家都是充满了期待。”
  “另外舒瑶啊,这次还真得辛苦你一下,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