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里清楚,现在说什么也不能触陈江海的霉头。
“那你有没有亲自去调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陈江海跟着质问道。
方爱国直接傻了眼。
这事他还真的没去亲自了解过。
看到方爱国这个样子,陈江海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终究还是太年轻,不够专业啊!
“代理商的电话你都有吧?”
陈江海也没有继续责难方爱国的意思,沉声问道。
方爱国赶紧说道:“有的,不管大小我都留了电话。”
陈江海吩咐道:“好,通知他们来厂里开个会。”
方爱国顿时皱了皱眉头,迟疑的问道:“海哥,人家会来吗?”
听到方爱国这样说,陈江海冷笑了一声,杀气腾腾的说:“不来的话,直接取消他们的代理资格,你就这样跟他们说。”
方爱国有些忐忑地说道:“海哥,这样会不会得罪这些代理商?”
“那我问你,知道现在厂里的生产速度吗?”陈江海不答反问。
“不太清楚。”方爱国连忙摇头。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外面,当然不是很清楚厂里的情况。
陈江海回答说:“订单太多了,有代理商不做的话,我刚好可以补上几个订单。”
此时方爱国已经明白,陈江海这是铁了心要整顿一下这些代理商了。
他赶紧点了点头:“好的,我现在就去通知他们。”
……
忙完厂里的一摊子事,陈江海就急急忙忙的回家去了。
明天,爸妈和大哥就要回去了。
陈江海是不想让爸妈走的,可是劝不住。
其实理由很简单,为了陈江山。
现在小儿子发达了,总不能扔下一直跟着他们的大儿子吧?
就算陈家村的房子建好了,他们也必须考虑到陈江山。
对于大哥陈江山,陈江海也觉得他亏欠了很多。
现在父母有这种想法,他也能理解。
一下午的时间,一家人忙着收拾东西。
陈江海带着林婉秋,去中百一店买了不少的东西。
等陈江海和林婉秋回去的时候,陈立业他们也收拾得差不多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主要是一些衣服。
陈江海过年给他们买了不少的衣服,可旧衣服他们还是舍不得扔掉。
这个年代,浪费绝对是一件可耻的事。
“爸妈,哥,真的不在多待两天吗?”陈江海问道。
“不了,你爸和你哥马上就要上班了,要回去了。”王淑芬摇了摇头道。
林婉秋也在一旁抓住王淑芬的手,劝说道:“妈,要不你在这待着?”
“你爸和大哥要是没了我,家里不得跟垃圾堆一样,我得跟着伺候才成。”王淑芬微微叹了一口气,拒绝了。
初五的时候,林建国和薛春丽就被陈江海接回来了。
现在看到儿媳妇有人照顾,王淑芬自然不愿一个人留下。
“好了,那明天我送你们回去。”
陈江海知道再多说也没用,挥挥手说道。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出门了。
林婉秋现在怀孕了,自然是留在家里歇着。
陈江海一个人开了大半天,总算是到达目的地了。
当车停在门口的时候,邻居们顿时围了上来。
这个年代的汽车,绝对是金钱和权势的象征。
当院子的人看到陈立业一家人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老陈,这是你家的车啊?”
“淑芬,过个年回来,买车了啊?”
“这车真气派,得花多少钱?”
“我听说这车可贵了!要好几万吧!”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车是桑塔纳轿车,起码二十万起步!”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人全部倒吸了一口凉气。
二十万,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嗨,我这个小儿子,就知道乱花钱!”
王淑芬笑呵呵的说道,算是证实了众人的猜测。
陈江海开车开得有点累,伸了个懒腰,跟众人告了个罪,便提着东西进屋休息去了。
王淑芬跟着街坊邻居聊了下,便拎着东西进屋做饭了,剩下陈立业一个人,跟着邻居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
至于陈江山,自然是负责将车上的东西搬进屋,自然又让周围人羡慕不已。
陈立业兜里揣着大中华,下车的时候就给所有吸烟的人一人派了一颗,院子里顿时一阵吞云吐雾。
不过,大家聊来聊去,都没绕过这个汽车。
“老陈,这车好坐吗?”有人不禁问道。
陈立业笑呵呵地说道:“挺舒坦的,就是这个路太难走了!”
“老陈,你小儿子到底是干嘛的啊,这么有钱?”有人又问道。
陈立业笑了笑:“就是开厂子的!”
“老陈,你以后日子舒坦喽,孩子这么有能耐!”
“还行还行吧!”
此时的陈立业,已经成为了话题人物,别提有多高兴了。
直到王淑芬喊了几遍吃饭,陈立业这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离开的时候他又开了一包大中华,再次给众人发了一圈。
看到大家那种羡慕的眼神,陈立业不禁感叹,这种感觉真好!
“你这老头子,就知道嘚瑟!”王淑芬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陈立业说:“没有的事儿,我这不回来了吗?”
“哼,我要是不多喊几遍的话,你能回来?”王淑芬翻了个白眼道。
见老妈发火,陈江海赶紧对陈江山使了个眼色。
第313章 陵海第一人
“江海,明天就要赶回去,你路上要小心的。”
陈江山连忙说道。
陈江海则大声说道:“好的,哥,我明天开慢点。”
王淑芬这时也被兄弟二人的话吸引了连忙在一旁附和:“对对,安全最重要。”
陈立业也在一旁点了点头。
看到父母的注意力都在陈江海身上,陈江山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谁知道陈江海又开口说道:“哥,你快点吃,吃完去美华姐那边串个门吧。”
“江海,你说什么呢?”陈江山有点不好意思地嘀咕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嘛!这都好一阵没有见面了,还不赶紧去看看。”
陈江海笑呵呵地说道。
“江海,江海这话说的没错,你是该去人家走一趟。”陈立业也跟着提醒道。
对于这件事,王淑芬也是相同的态度:“过年不在可以理解,不过回来了必须去一趟,记得不能空手去啊!”
听到爸妈这样说,陈江海笑嘻嘻的看着一脸窘迫的陈江山。
吃完饭,陈江山在父母的催促中,带着几盒礼品出门去了。
奔波了一天,陈爸和陈妈早早的进屋休息去了。
陈江海则在屋里看着电视,准备等大哥回来,跟他好好聊聊。
直到晚上九点多,陈江山这才带着喜色回来了。
进屋看到陈江海还坐在客厅,陈江山不由得诧异地说道:“江海,你不睡觉坐这干嘛?”
“哥,我这不是等你嘛!”陈江海笑了笑。
“等我干嘛?”陈江山疑惑地问道。
“之前跟你讲过了,辞职出来单干的事。”陈江海一脸认真地说道。
说到这个问题,陈江山顿时就陷入了沉默。
其实陈江山的顾虑,陈江海多少能猜到几分。
毕竟在这里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也算是有了感情。
更重要的是,哥哥心爱的女人在这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哥,你今天没跟美华姐提这个事儿吧?”陈江海继续问道。
陈江山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一直跟她爸妈在一起,不太方便。”
听大哥这么一说,陈江海也是暗暗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件事对于陈江山这种性格的人而言,办起来不太容易。
“行了,是我太着急了,哥,这件事以后再从长计议吧!”陈江海起身说道。
听到他这样说,陈江山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一边是父母,一边是未来的老婆。
他夹在中间,真的太难选择了。
……
第二天一早,陈江海吃完早饭,就直接回陵海去了。
“我说老陈,你小儿子现在这么发达,你不回去享清福,还上什么班啊?”
院子里的邻居,笑呵呵地对陈立业说道。
陈立业摆摆手道:“孩子发达了那是孩子的,我一辈子都是靠自己,不能老了想着去靠儿子,给他们增加负担!”
这话其实是说给一旁的陈江山听的。
陈立业怕这个大儿子想多了。
但是听了老爸的这番话,陈江山心里却又计较起来。
到底要不要听江海的建议,下海闯一闯呢?
毕竟想要给美华一个幸福的生活,是需要资本的!
总不能每次都要江海来帮忙吧!
……
晚上六点多,陈江海到家了。
看到老公回来了,一直牵挂着的林婉秋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
陈江海现在就是她的天,一天见不到他,林婉秋心里中觉得缺了点什么。
“回来了,快洗把脸吃饭吧!”
丈母娘薛春丽也跟着招呼道。
“来来来,江海,我陪你喝两杯!”
林建国拿起酒瓶,乐呵呵地招呼道。
“少喝点,江海开了一天车,肯定累了!”
薛春丽立马叮嘱道。
如果她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要知道尽管薛春丽以前经常对陈江海恶语相向,但现在对方一点儿都不记恨,凡事都能提她着想,真的让她非常感动。
现在谁要是跟她提陈江海不好的话,她非得跟人急眼不可。
至于老丈人更是满意得不行。
现如今,他在村里的腰杆子,那可是挺得笔直笔直的。
连村里的混混都被陈江海治得服服帖帖,其他人谁还敢欺负他呢啊!
“呵呵,妈,我就陪爸喝一杯,没事!”
陈江海笑着说道。
看着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样子,林婉秋嘴角也是泛起了甜甜的笑容。
……
转眼三天过去了,秋海外面的马路,已经开始施工了。
秋海厂里面,也在同步进行。
与此同时,秋海自己出资建一条水泥路的消息,也登上了报纸。
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
修路不是政府的事,秋海这是想干嘛呢?
难道真的是钱多了,没地方花?!
这个消息,冯宗贤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也能明白陈江海的用意。
他不由得佩服陈江海的气魄和豪气。
能想到这点的人很多,可真能拿出真金白银来做的,眼下却是寥寥无几。
而陈江海,就是陵海的第一人。
自掏腰包修水泥路,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事。
“这个陈江海,还真是能给我带来惊喜啊!”
冯宗贤颇有几分感慨的说道。
过来汇报工作的汪报国也笑着说道:“县长,这个陈江海经营企业确实有一套,你说过两天去考察的时候,他能不能提出些有用的建议呢?”
作为冯宗贤十分看重的政府办主任,汪报国自然知道这位冯县长在意的是什么。
现在全国上下,基本上都在为国企改革的事人头疼。
可国企积弱已久,大部分小厂子的根基都被耗得差不多了,想改革真的是谈何容易。
冯宗贤笑了笑,目光看向窗外幽幽地说道:“呵呵!我也想知道,他还有没有更多的惊喜给我。”
这话,汪报国没有接,只是微笑的等着冯宗贤的下文。
冯宗贤收回了目光,看向汪报国问道,“下次是去哪几个厂子调研?”
汪报国不假思索地回道:“一共是三家单位,分别是元器件厂、螺丝厂和玩具厂。”
冯宗贤微微皱了皱眉头:“元件厂?这个厂子去年年底县里面不是刚刚给予支持了吗?”
这些要去调研的国企,都是经营上面出现问题的。
可元件厂上个月才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怎么又出问题了?
“听说是因为工人的问题。”
汪报国跟着汇报道。
第314章 梳子?和尚?
听到这里,冯宗贤的眉头几乎拧成了个川字。
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可唯独这个工人问题,才是所有国企需要面对的问题。
现在的工人,大部分都拿着固定的工资,把各自所在的企业当成了铁饭碗。
更重要的是,国企不敢轻易的开人,不然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如果工人反应太过激烈的话,说不定还会出现罢工事件。
对于当政者而言,这是绝对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隔壁有一个省曾经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有一个厂长看到一个工人上班在摸鱼,当场就说要开人。
可结果被周围的工人听到了,一下全部围上来了,让他必须给个说法。
最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