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孩子是利用复读机用来学外语,更容易认为国外的品牌更好。
在利润方面,这些国外品牌并没有选择降价,反倒是有意识的提高价格,给华夏消费者造成一种假象,他们的东西更正宗,质量更好。
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外国品牌更是碾压了国内全部的复读机企业,
外资企业一下就占据了国内复读机市场百分之八十的利润,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利润,由所有的华夏复读机企业平分。
不得不说,这是件很讽刺的一件事。
这种场景,是陈江海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这华夏人设计制造,原本可以造福华夏,甚至冲入国际市场的复读机,如果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不想让这种场景出现的话,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专利注册起来,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只有把复读机的技术水平,质量等各方面提上来,才能保证它未来的销量。
不仅如此,陈江海打算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为这些复读机,增加新的功能,增加更多的卖点。
比如说在复读机上增加一个屏幕,这样听的同时还能看,更好地加深记忆。
还可以加上英汉互译,电子词典等功能,让复读机的技术含量,大大的提升。
这样一来的话,等于是变相提升这个行业的门槛。
那些杂牌企业要想再进这个行业,就得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了。
当然了,前提条件,就是专利权的归属了。
听完陈江海的话,钟大龙微微陷入沉思。
他这一辈子,为国为民,可谓是毫无私心。
现在唯一想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研发出来的这个心血复读机给推广开来。
所以对于陈江海要买断专利这件事,他是不愿意接受。
这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在陈江海这里变成了一桩生意。
他要是仗着有专利,把复读机的价格定的太高了,那怎么办?
这本来就是为了普通百姓准备的产品,一般人要是买不起,它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
想到这里,钟大龙抬头说道:“陈总,我对你们秋海很认可,但是如果你们想垄断复读机,我觉得不太合适!”
“钟老,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没有说一定要买断复读机的专利。”
陈江海笑了笑道。
复读机这个专利,能买断自然是最好的,不能买断也无所谓。
陈江海相信秋海,完全有能力做一款市面上最好的复读机。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钟大龙略带疑惑地问道: “陈总,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钟老,秋海不独占复读机专利,和您不把专利随便授权给其他企业,其实并没有什么冲突。”陈江海解释道。
钟大龙这下彻底有点不明白了,他实在没有搞清楚陈江海到底想说些什么。
既然陈江海不打算独占这门技术,为什么还要阻止他把这项技术授权给其他企业呢?
看到钟大龙这个样子,陈江海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钟老,我想您应该知道,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做的是代工组装,完全没有自己技术的。”
对于陈江海说到这一点,钟大龙自然是知道的。
这在他看来,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陈江海跟着扬手道:“大企业都没有技术,更不要说那些杂牌小作坊了。抄袭,使用劣质零件等卑劣的手段,他们是信手拈来。”
“如果你把复读机的技术送给他们,那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劣质产品。”
“我想这些杂牌的小作坊,你也不想把复读机技术授权给他们使用吧?”
听到这里,钟大龙默默地点了点头。
陈江海说的很有道理,这些杂牌小作坊,确实不能给他们专利授权。
如果复读机的专利被那些杂牌小作坊拿去用的话,生产出来的东西绝对是惨不忍睹。
然而钟大龙也知道,现在华夏不管什么行业,能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企业,还是太少了。
更不用说电子产品这一块,大部分的技术都掌握在外资手上。
至于华夏本土的企业,能有自主技术的实在是寥寥无几。
在电子行业,稍微能拿出点成绩的,也就是秋海,联想,四通等这么几家了。
至于其他的厂商,钟大龙完全看不上眼。
第1314章 想法还是太单纯了
但是联想,四通这些大企业,他们本来就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让他们全力生产复读机,可能性太小了。
就算他们真的愿意生产复读机,投入的力度肯定不会太大,生产规模自然也是上不去的。
主打产品,才是他们最重视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秋海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现在的秋海旗下很多款产品,在市场上销量都很好。
可以说秋海的产品,现在已经彻底打出名气来了。
就连国外市场,秋海也有一个相当亮眼的数据。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秋海,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中高端品牌了。
复读机要是能让秋海来生产,质量和市场方面,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到时候国内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好处,说不定还能出口国外。
这样的结果,对华夏的电子行业来说,绝对是一剂强心针。
一想到这个,钟大龙心里也有点意动。
他原本造这个复读机,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
现在能够出口到国际上,也未尝不是一桩美事。
谁不希望自己设计的产品能够被更多的人喜爱和使用。
看到钟大龙点头,陈江海跟着趁热打铁。
“钟老,如果复读机技术落到杂牌小作坊手里,绝对会生产出大量劣质复读机,这些劣质复读机对于复读机整个产业来说,就是一颗颗的毒瘤。”
这个说法,让钟大龙忍不住又点了点头。
陈江海挥了挥手道:“这些劣质产品,会冲击到正经企业生产的品牌复读机,这样会使这些正经企业无法经营下去。”
“如果这些企业没有获得足够的利润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也很难在产品上进行升级和改进,那么复读机的市场就会很快的烂掉。”
“到时候华夏到处充斥着这种劣质复读机,正牌的复读机说不定会消失。”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我想这种局面不是您老愿意看到的吧?”
陈江海的这一话,让钟大龙的脸色彻底沉下去了。
钟大龙自然知道,劣质产品的危害有多大。
他也知道以国内现在的生活水平,价格绝对是一个让消费者最重视的购买因素。
消费者们不知道其中的关键,下意识肯定会买价格更加便宜的复读机。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的话,那就是双输。
正经企业输了,消费者也输了。
看着钟大龙难看的脸色,陈江海知道他已经能想到其中的关键了。
关于这些事,陈江海说的都是事实。
前世的劣质复读机,确实占据了大量的市场。
他们的出现,让很多正规企业生产出来的复读机根本卖不出去。
想要杜绝这种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开始控制。
首先就是要把专利这一方面抓好,那么这些杂牌小作坊想做劣质产品的话,钟大龙完全可以起诉他们。
杀鸡儆猴的把戏向来都是很有用的。
只要这个市场经过几次的净化,想必也没有人敢铤而走险。
事情,真的有陈江海说的这么严重吗?
按照陈江海的说话,好像不控制专利的话,复读机整个市场就会没有任何前途。
钟大龙看着陈江海,脸上浮现几分质疑之色。
“陈总,我怎么觉得你说的有点危言耸听?”
陈江海微微一笑,脸上不露声色,心里却对钟大龙更加的佩服了。
这样的人,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糊弄过去的。
钟大龙这么短的时间,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陈江海刚才说的那些,确实有点夸张了。
这一辈子有秋海的出现,这种乱象必定不会再发生。
秋海有钱有产品,同时也知道那些伪劣产品所带来的危害,自然不怕这些小作坊。
而且一旦投入其中,肯定会想方设法打击这些小作坊,让它们没有生存空间。
陈江海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彻底根治这个现象。
这样夸张的表述,是为了让钟大龙更好地接受这件事。
同时,陈江海也是为了预防外资的入侵。
这一点,才是陈江海最关心的事。
“钟老,我说的稍微有一点夸张,但您应该知道,这完全符合市场发展的有个趋势,算是我的一种推论。”
“有道是未雨绸缪,未料胜,先料败,您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陈江海笑着问道。
这下,钟大龙直接沉默了起来。
在他看来,陈江海说的确实没有错。
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复读机的市场确实不会有什么好的未来。
没有监督的市场,那面临的就会是秩序混乱,劣货横行。
陈江海看着钟大龙,并没有继续说什么。
这样混乱的局面,难道就不能改变吗?
其实,国家已经在关注这件事了。
VCD和复读机的乱象,直接导致了华夏在零三年推出了后世大名鼎鼎的3C认证。
3C认证规范家电产品,肃清了市场上的杂牌小作坊。
消除了大部分杂牌电器存在的质量隐患。
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家用电器的安全可靠。
同时,维护了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保护了消费者们的正常权益。
总之来说,3C认证的出现,促进了各行业的健康发展,消除了市场壁垒,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与此同时,对那些只追求商业利润,采用劣质材料,没有质量保证的杂牌小作坊而言,这就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刃。
谁要是做了这样的事,利刃必将迎头斩下。
钟大龙还在沉思,陈江海跟着又扔下一枚炸弹。
“钟老,您有没有想过一个可能?如果复读机的技术流传到国外,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听到这个问题,钟大龙微微皱眉。
他不明白,为什么陈江海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这么一个问题。
陈江海继续说:“如果复读机的技术真的流到了国外,那么国外的企业就能不付收任何的专利费,直接开始生产复读机。”
“这个应该也没有什么关系吧?国外生产复读机,对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吧!”钟大龙略显迟疑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陈江海心里感叹了一句,钟老的想法还是太单纯了。
第1315章 扭转这种不公平
说到底,钟大龙只是个搞技术的。
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如果国外企业真的会生产复读机,会对华夏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或者说,像他这样的科研工作人员,想的都是研发科技。
至于怎么把科技转化成产品,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总的来说,国内现在的环境就是这样。
对于研发方面的事,都不是很在乎。
一些科研人员把东西研究出来了,论文一发,上个报纸,评个国内先进的名头。
随后,学校或者科研所开个表彰大会,发个几百块奖励,这件事就算这么完结了。
至于研究出来的技术,根本没人关心它的后续。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内企业对于技术不够重视。
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做的是代工组装。
至于用科研技术来转化为产品,真的没有几家公司会这样做。
陈江海十分诚恳地说道:“钟老,这您就想错了。”
“外资企业如果生产复读机的话,他们难道不会进军华夏市场吗?这样一来的话,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钟大龙一下就反应过来了,他之前根本就没想过有这么一种可能。
在钟大龙看来,国内这么多企业生产复读机的话,外资企业是无论如何进不来的。
可是钟大龙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外资企业现在如今,都是高质量,高技术的代表。
如果真有外资企业进来,哪怕是价格方面贵一些,国内很多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外资企业的。
固有的印象,可不是这么好打破的。
至于那些价格低廉,质量也不行的劣质复读机,消费者们自然不会去买。
此时的钟大龙,可以说一脸的茫然。
这些商业上的事他真的从来就没有想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
看到钟大龙这个样子,陈江海也是一脸的无奈。
国内的研发人员就是这样,完全不懂他们手上的技术,到底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或者说,能给这个社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