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的短视,让李铭鸿彻底对他们失望,毅然决然放弃了在米国的美好前程。
他下定决心,不再受到这些外行的制约,回国创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帝国。
“陈总,您在听我说吗?”马天问道。
刚才陈江海想着李铭鸿的事,都忘了回答马天了。
“他找我什么事?”陈江海直接问道。
马天立即回道:“陈总,他就是想跟你谈一下关于互联网的事,可能还想跟您谈下合作。”
听到马天的回答,陈江海微微点头。
他猜李铭鸿来找他,应该也是为了这件事。
陈江海也想见一见李铭鸿,跟他好好聊一聊,甚至为以后投资千度做一下铺垫。
于是他十分爽快地说道:“我现在正在华尔街二十三号黑天鹅餐厅,你让他直接过来吧!”
“好的好的,陈总,我现在就通知他。”
看到陈江海放下电话,林婉秋在一旁好奇地问:“江海,有事吗?”
陈江海摆摆手道:“小事,吃个饭聊聊就成了,不会影响我们下面安排。”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林婉秋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等到林婉秋和欢欢她们吃的差不多时,一个三十左右,高高瘦瘦,带着几分书卷气的男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李铭鸿。
他一眼就看到了陈江海。
整个餐厅里面,就陈江海这一桌是华夏人,自然是非常好辨认的。
而且他也从报纸上看到过陈江海的照片,可谓是神交已久。
“陈总,你好!”
李铭鸿走上前去,主动伸手招呼道。
陈江海握了握手笑道:“你就是李铭鸿李工吧。”
“对对对,是我。”李铭鸿表现的有点激动。
李铭鸿的激动是有原因的。
他对陈江海是相当的佩服。
陈江海比他还年轻,却已经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如今甚至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的世界五百强,可谓是如日中天。
反观他,还在为人家打工,虽然拿着丰厚酬劳,却要遭受各种贬低。
自己的很多设想也被弃之一旁,根本无法实现。
这其中的差距,让李铭鸿经常鞭策自己,一定要自主创业,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把自己那些想法一点一点的付诸实践。
为了能够自主创业,李铭鸿每年都会回国一次,考察国内的互联网市场。
可是跑了这么多次,都没有找到能够让他满意的切入点。
不是这个条件不合适,就是那个条件不允许。
不得不承认,眼下国内互联网投资的环境实在是太差了,根本就支撑不起李铭鸿这种互联网企业家的想法。
毕竟,互联网对于华夏人而言还是一个相当新鲜的东西,暂时受限于网速和经济条件,并未真正普及开来。
所以,不仅仅是李铭鸿,其他任何有在互联网行业有所建树的华夏创业者,都只能望而却步。
不过从九四年开始一回国,李铭鸿少不了听到陈江海这个名字。
一开始,李铭鸿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毕竟,当时华夏的经济相对于米国来说还很落后。
就算是陈江海带领的秋海在华夏境内有些名气取得了一些成绩,李铭鸿仍然是看不上的。
直到秋海的产品开始在米国畅销,这个时候,李铭鸿才算是真正开始关注陈江海了。
后面再次回国的时候,李铭鸿听到陈江海的次数,也是一次比一次多。
现在的话,就算李铭鸿在米国,也经常能听到陈江海的名字。
李铭鸿对于陈江海的关注,也是越来越多。
而这一次秋海集团登鼎福布斯世界五百强企业,更是把他给深深的震撼了一把。
等了解完陈江海的过往后,李铭鸿是佩服不已。
真的很难想象,陈江海这么一个二十多岁,普普通通毫无背景的年轻人,能够白手起家,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秋海集团做到如此强大的地步。
此时的李铭鸿,真的是把陈江海当成了他创业的目标和偶像。
在他看来,只有像陈江海一样成功,才不浪费自己的才能。
抱着这种想法,他今天总算是见到了传说之中的陈江海。
终于见到真人,李铭鸿还是很激动的。
此时的陈江海,对于华夏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偶像般的存在。
试问哪个有志青年,不想创造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呢?
李铭鸿也一样。
他也幻想着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在这个翻天覆地日益革新的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才算不枉此生。
然而,他在米国这边发展得实在是太好了,家庭事业通通都有了。
这个时候让他抛弃这边的所有,回国从头开始,他心里多少有点舍不得。
今天来找陈江海,他就是想找一个方向。
第1367章 舍得回去吗?
到底是继续在米国这边发展,还是应该回到华夏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
此时的李铭鸿,可以说是把陈江海当成人生导师般的存在。
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陈江海实在是太成功了。
当一个人迷茫的时候,他自然是想听取一些成功人士的建议了。
更何况,陈江海还是他的偶像。
李铭鸿是真的想见陈江海一面,跟他好好请教一些东西。
当初他认识马天的时候,内心已经抱着这样的期许。
奈何陈江海很少到米国来,而他最近也没有回国的计划,两人也就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在得知陈江海这次来了米国,李铭鸿自然迫切的想想见他一面。
为了这件事情,李铭鸿特地请假从旧金山赶过来。
现在总算是看到了陈江海,李铭鸿脸上的激动根本就掩藏不住。
林婉秋见状,善解人意地说道:“江海,你们聊,我带孩子出去玩一下。”
陈江海点了点头,随后对吴刚使了个眼色。
吴刚立马会意,连忙跟着林婉秋一起出去了。
看到林婉秋走了,李铭鸿这才开口,颇为恭敬地说道:“陈总,我觉得我需要做个自我介绍。”
陈江海微微一笑,他稍微能猜到李铭鸿此刻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
在自己面前,李铭鸿只是个优秀人才而已。
这个时候,李铭鸿自然需要加重自己的筹码,在陈江海的眼中增加一些分量。
“可以,说说吧。”陈江海微微颔首道。
李铭鸿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次跟陈江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当难得,必须把他最好的东西,都呈现在陈江海的面前。
只有这样,才能让陈江海对他刮目相看。
其实对于李铭鸿的信息,陈江海是比较清楚的。
作为上辈子最出名的互联网大佬之一,李铭鸿的事迹可以说是广为人知的。
就算陈江海不出门,关于李铭鸿的消息也是不断的出现在他的周围。
陈江海让李铭鸿自己说,无非就是想知道,他会不会夸大其词。
当然,也有可能通过他本人的陈述,了解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陈总,我九一年在京城大学毕业,随后便来到米国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博士。”
“毕业后,我成为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后面在硅谷的道琼斯公司上班,现在是那边的资深工程师之一。”
话不是很多,可里面透露的信息还是不少的。
总的来说,李铭鸿对于自己的这份履历还是十分满意的。
陈江海点了点头,李铭鸿说的这些倒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确是他的真实履历。
“你能有这样的履历,在年轻人中可以说是独一份的存在了。”
陈江海夸了一句。
面对这样的赞赏,李铭鸿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陈总,在你面前,我的这点履历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在别人面前,李铭鸿可以为自己的履历而骄傲。
可是在陈江海面前,他根本就办不到。
实在是陈江海取得的成就太过耀眼。
关键是,他真的太年轻了。
如今,陈江海已然被认为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掌舵者之中最年轻的存在,并被人津津乐道。
最关键的是,陈江海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纯粹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这一点绝对是个奇迹。
米国人喜欢奇迹,因为他们自诩这片土地上就是诞生奇迹的地方,所以对陈江海这样一位来自东方的企业家已然有了特殊的好感。
而李铭鸿现在拥有的资产,最多也就可以做到一个县城首富而已。
可是陈江海这里,他可是全国首富,甚至放眼全世界,论财富的话也有一席之地。
光是这一点,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更不要说陈江海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他李铭鸿只是帮人家打工的。
李铭鸿之所以会想着自主创业,就是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因此在陈江海这样一个成功人士面前,他没有半点的底气。
陈江海并没有接话,而是跟着问道:“你来找我,不会就是为了说一下你的履历吧?”
“陈总,我是来向您请教的,创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李铭鸿赶紧问道。
陈江海看了他一眼,随后问了一个问题。
“我听说你在米国有车有房有事业,舍得回去吗?”
听到陈江海的这个问题,李铭鸿色微微一变。
他现在之所以没有回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没想到陈江海刚知道他的情况,就问了这么尖锐的一个问题。
这在李铭鸿看来,陈江海实在是太厉害了。
只凭着这么少的信息,就能猜出他的顾虑。
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如此成就。
这对于人心的把控,简直是太厉害了。
可是在陈江海这里,李铭鸿明显就是想多了。
他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无非就是想看看李铭鸿对这件事的态度。
关于这个事情,前世很多人都知道,根本不算什么秘密。
毕竟,李铭鸿在国内的很多场合,公开的说过这个事。
前世是很多人知道。
但是现在知道这件事的人,还真的不多。
实际上,李铭鸿也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迄今为止,他也只跟妻子说过。
所以在李铭鸿看来,陈江海现在身上透露着一丝高深。
李铭鸿思索了一阵,小心的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回答道:“陈总,关于这件事我现在还在考虑当中,但是有一点我很明确,我一定会回国内去创业的。”
听到这里,陈江海微微点头。
看的出来,李铭鸿对于创业的目标十分看重,而且有一股子执念。
不过陈江海知道,按照正常的发展,李铭鸿真正决定回国创业的话,还要再等个几年。
更为重要的是,让李铭鸿下这个决心的并不是其他人,而是他的妻子。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陈江海现在肯定不会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的。
他要做的,就是确认一下李铭鸿的态度。
第1368章 昨天很残酷,今天很残酷,明天很美好
陈江海微微一笑:“国内现在的确是充满了机遇,不过你回去具体想要做什么呢?”
李铭鸿显然是早就已经有了打算,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陈总,我想创办华夏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您觉得怎么样?”
这次李铭鸿来的目的,就是想问问关陈江海,关于他创业的方向。
回国创业,李铭鸿的目标自然是互联网。
可惜的是现在国内的情势实在是太不明朗了,李铭鸿看过去只是一片迷雾。
这种情况下,他需要一个人帮他破开这层迷雾。
陈江海,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认识马天后,李铭鸿跟他聊了很多关于互联网的东西。
马天透露出来的东西,真的震撼到了李铭鸿。
他真的没有想到,有人会这么看好互联网。
这要是其他人的话,李铭鸿自然不会相信。
因为话谁都会说,但具体有多少分量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不过说这话的人,是陈江海。
面对陈江海,李铭鸿很明智的把自己的想法甩在了一旁。
他想知道,像陈江海如此优秀,拥有远见卓识,甚至已经拿出真金白银投资互联网的人对于华夏的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如果陈江海认为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充满希望,是可以投身其中的时候,那他就要考虑回国创业了。
相反的,陈江海要是不看好,那他就老老实实的在米国多待一段时间,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做定夺。
其实从陈江海让马天来米国这件事,李铭鸿大致猜到了陈江海的想法。
然而,李铭鸿手上还有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