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宏盛赶紧扬手道:“宁总,你沿着这条红毯走过去,然后在海报上签个名,有人会带你进去的。”
“那好,我先进去,就不耽误岳总你了。”宁瑞峰点头说道。
岳宏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好的宁总,您请。”
宁瑞峰对着岳宏盛微微点头,随后便大步朝红毯走去。
走红毯的时候,宁瑞峰对着左右的镜头,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这一幕,让在场的记者都更加的好奇了。
为什么宁瑞峰看起来这么高兴,就好像长宏成了世界五百强一样?
宁瑞峰高兴是有理由的。
秋海越强大,就意味着它能给长宏提供更多的帮助。
陈江海愿意帮助长宏的话,宁瑞峰相信长宏的未来会十分的光明。
这样做,对于长宏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现如今的长宏,在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了。
如果不做出改变,破产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长宏想要破茧重生的话,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
拿出的股份给秋海,换取足够的资金。
这是宁瑞峰唯一想到,能拯救长宏的办法。
做了这个选择以后,长宏想要在彩电方面打败秋海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彩电行业的第二,是宁瑞峰唯一能争取的了。
有秋海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在市场上争个第二,对于长宏来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跟陈江海斗过这一次后,宁瑞峰知道,他绝对不是陈江海的对手。
陈江海这样的人,他的目标可谓是星辰大海。
向他们这些人只能算是他前进路上的一小段风景而已,根本就不可能阻挡他的脚步。
长宏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定下来,求得活命,再图以后的发展。
第1396章 这个观点会深入人心
宁瑞峰现在的目标很简单,不奢求跟秋海争第一,只要能够稳步发展,在自己有生之年让长宏成为世界五百强之一就行。
他相信只要长宏按照秋海的模式走下去,这个目标迟早会实现的。
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这个目标早点实现。
宁瑞峰一路走过来,速度并不慢,很快就来到了海报面前。
旁边身穿旗袍的迎宾女孩赶紧拿着一支笔,递给了宁瑞峰。
刚才岳宏盛跟宁瑞峰说的很清楚,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海报上签名。
宁瑞峰拿过笔以后,刷刷刷就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迎宾便把宁瑞峰带到里面,告诉宁瑞峰他的位置在那里。
“先生您好,现在庆典还没有开始,您可以到处参观一下。”
为了准备这个庆典,岳宏盛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在会场的四周,都有不少的海报,上面写着的都是关于秋海的发展过程。
这些海报,都是按照秋海的时间来历程来制作的。
在这上面,写的都是关于秋海的一些重大事件。
从这些事件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秋海这些年到底是怎么发展的。
外界对于秋海的传闻有很多,可要说到秋海具体的发展历程,真的没有多少人清楚。
只知道秋海突然就冒了出来,然后就扶摇直上,登顶云端。
今天在这里的描述,想必就是秋海原原本本的历史,没有任何虚假成分存在。
李瑞峰也来兴趣了,便走到最近的那块海报面前,开始浏览起了这些信息。
此时所有的记者,拿着相机站在门口,是一个劲儿的拍拍拍。
每来一位客人,都能引起他们不小的惊呼声。
能从正门进来的人,都是商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每个人站出来都是一段不错的新闻。
毫不夸张的说,今天西江大半个商圈的大佬,基本上都聚集在此了。
陈江海这些年参加了不少的聚会,也认识了很多人。
更不用说在秋海发展过程中,所结识到的朋友,还有合作伙伴也是,那是多到数不清。
今天作为秋海最重要的日子,陈江海自然是把这些人全部请上了。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向他们展示秋海的强大。
更为重要的是,陈江海希望今天来的企业家在看到秋海的强大之后,能够回去好好发展他们自己的企业。
不管怎么说,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之颠,经济实力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环。
现如今的华夏正在改革开放时期,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这些企业家一起努力。
陈江海愿意做那个领头的人,也愿意给那些想要发展的企业帮助。
把企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陈江海的个人目标可以说已经完全实现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带领整个家电行业迈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同时对于国内的企业环境,陈江海也希望能因此得到改善。
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华夏的企业是有前途的。
更是为了让那些一下只想赚快钱的企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好好的改进。
想要成为一个行业的标杆,就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可是经过很多人实践得出来的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观点将会越发的深入人心。
华夏想要进步的话,势必要发力发展科技,这样才能更快赶上那些发达国家。
岳宏盛在外面接待这些商界大佬的时候,陈江海正在另一边接待一些不方便公开宣传的人物。
冯宗贤,平山市的市长,还有省里的一些大佬,今天都到场为秋海庆贺。
让陈江海没想到的,省里竟然来了十多个人。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西江省现在对于秋海是多么的看重。
幸好岳宏盛提前做好了准备,把这些人全部安排到了秋海大厦。
这一层专门用来筹备晚会,刚好就派上了用场。
平山市政府的人可以出现在会场,省里有不少人,还有其他地方过来道贺的官员,譬如冯宗贤,就有点不太适合这种场合。
从秋海大厦的这一层,刚好可以看到下面庆典的整个举办过程。
就算让这些人待在上面,也不耽误他们看点节目。
况且,他们这次过来,重点并不是看节目。
这次省里派人来的目的很简单,表面自然是为了庆祝秋海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事。
其实,他们今天来这里,还有另外一项任务。
嘉奖秋海,给予秋海大量的优惠政策,这才是他们来的目的。
这刚到,他们也没急着说正事,而是跟陈江海聊了起来。
陈江海笑呵呵的陪着他们聊着,聊的都是关于秋海今后的计划。
冯宗贤和平山市的人,这下反而插不上话了。
他们只能看着陈江海跟省里人,侃侃而谈。
找了个机会,省里这次的负责人单独找陈江海聊了一下。
负责人是省政府办公室主任,官不大可也不小。
关键是手上很有权力,在这一帮子领导干部之中,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人名字叫叶永峰,年纪快四十了,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陈总,我开门见山跟你说吧!这是省里让我来,就是给秋海一些政策扶持。”叶永峰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些东西都在意料之中,陈江海微微一下问道:“不知道叶主任这次,会给秋海带来什么政策?”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叶永峰摆摆手道:“陈总你说笑了,这个政策哪能是我带来的,这是省里给秋海的争取来的。”
陈江海点了点头:“谢谢省里的关心和支持了。”
见陈江海这样说,叶永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给政策,对于现在九十年代的企业来说,绝对是很熟悉的一件事。
或者说,现在给企业一些优惠政策,恐怕是华夏的一大特色了。
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给政策这三个字上。
改革开放实行的时候,有地方提出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地方没有权力,办事难。
这些地方邻近港澳,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的发展经济。
关于这一方面,地方希望中央能够给点权力,让这些地方先走一步。
随即,锐意改革的领导人便下了批示。
“上面没有钱,可以给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1397章 这可是个香饽饽
这种情况下,便有了鹏城,珠市等四个经济特区,也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下面各省份地市想要发展,必须先拿到政策。
可以说,不给钱只给政策的思路,成了华夏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特色。
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此时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的中央来说,能给的也只有政策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稍微拿点减税的政策,至少就是数千万或者上亿的收入。
以秋海现在的发展,其实拿不拿政策都已经无所谓了。
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秋海已经站稳了脚跟。
赚到钱之后,实实在在的为国家创造利税,反倒是一家企业的责任。
可是偏偏眼下得秋海什么也不缺,政府能够拿出来的政策似乎也只有税收一方面了。
这算是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鼓励,陈江海当然甘之如饴,不会拒绝。
反正回报国家和社会,陈江海还有很多的渠道。
比如慈善事业。
又或者医疗事业。
这些跟公益挂钩的东西,有了足够多的资金支持,相信能够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受益。
随后,叶永峰便把上面给的政策,都告诉了陈江海。
这次叶永峰带来的政策,多少让陈江海有点意外。
两年内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以及所得税百分之十五的减免。
这样的优惠政策,以秋海的营业额来说,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陈江海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样来看省里面算是下了血本了。
他忍不住问道,“叶主任,这次力度这么大?”
要知道这样的政策,现如今只有国内的九大经济特区有。
最关键的是,这些政策并不是针对国内的企业,而是针对外资企业。
秋海,那可是根正红苗的华夏民族企业。
这样天大的优惠政策,也能落在秋海身上,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叶永峰似乎就猜到了陈江海会是这样的反应,此刻一脸的笑意。
实际上从刚才进来到现在,陈江海一直都是很平淡的样子。
现在终于在他脸上看到了一丝惊讶,这让叶永峰心里多少有点高兴。
能让陈江海惊讶,这多少算是一个成就吧。
要知道,为了这几个政策,省里的人可是去上面要了好几回,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好不容易才谈下来的。
其实,在秋海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名单之前,省里已经在想着为秋海拿一些好的福利政策了。
省里面对秋海集团相当重视,想要将其树立成一面旗帜,自然要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可是大家都对秋海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省里面自己能够给予的好处实在太少,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思来想去,一直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
他们能够给予秋海的政策,自然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夸张,也就是比一般的企业尽可能好一些。
这些政策申请到一半的时候,秋海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消息传到了省里。
这一下,省里的人高兴的不得了。
用以前的老话来说就是放了一颗大卫星。
这可是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就。
每一个省里的领导都与有荣焉,而且也清楚这将意味着什么。
政绩从来都是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
秋海把一份沉甸甸的政绩直接就送到每一个人的面前,他们当然要投桃报李,为秋海争取一些东西,希望能够让它再创辉煌。
毕竟今年能够评上,并不保证明年也能够评上。
现在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为秋海的发展保驾护航,争取继续保持这个世界五百强的位置。
如果排名能够继续往上走的话那就更好了。
如今的秋海,按照销售额,排在了四百二十三名。
第一次问鼎就能有这样的位置,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这不会作为宣传的重点。
毕竟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头衔就足以说明一切。
除非能够排进前五十位,不然去关注具体的排名没有太大的意义。
省里面直接行动起来,连夜开了个紧急会议,直接把之前的政策全部推翻,按照经济特区的政策给秋海申请了。
这要是以前的秋海,这种政策肯定是申请不下来的。
一个民营企业而已,不管发展得如何好,也就那样了。
可是中央那边一听秋海都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