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下次一起约饭的时候,就可以隆重的介绍一下宋婷婷了。
想到此处,岳宏盛又忍不住在心底对陈江海一阵感激。
……
陈江海一家人吃完从包间出来,周围的秋海员工,都纷纷站起来打招呼。
至于其他少数并非来自于秋海的散客,大家都停下了吃东西的动作,双眼直勾勾的朝着陈江海这边看了过来。
很多人对于陈江海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刚才陈江海进来的时候直接就进了包间,虽然知道他也在这里,却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离得很近。
陈江海一路笑着回应着这些员工来,然后来到了岳宏盛他们这边。
岳宏盛他们三个想站起来,却被陈江海拦住了。
“行了行了,坐着吃你们的吧,味道怎么样?”陈江海笑着问道。
岳宏盛赶紧道:“陈总,味道是真的不错。”
陈江海听了哈哈一笑道:“好吃那就多吃一点,今天我请客。”
说完,陈江海又抬起头来,对着众人大声说道:“各位秋海的员工,今天这顿我买单,大家随便吃。”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秋海的员工全部站起来使劲拍掌。
剩下不是秋海的人,眼中全是羡慕。
其实,刚才身为店长的彭洪文就让人过来打过招呼了。
他们也只能感叹自己不是陈总的员工。
陈江海对着众人微微点头,随后跟岳宏盛他们打了个声招呼,就直接离开了。
刚回到家,陈江海就接到了陈舒瑶的电话。
“江海,我准备扩大封缸酒的生产规模。”
听了这话,陈江不由得问道:“怎么,封缸酒的销量上来了?”
“没错,现在卖的太火了,产量有点跟不上了。”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的陈舒瑶很开心,也有些激动。
能够这么短时间就在白酒市场上打下一片天地,也是让她万万没想到。
陈江海直接问道:“那你准备扩大到什么规模?”
“按照现在的速度,我觉得年产量在三百万左右就差不多了。”陈舒瑶飞快的报出了一个数字。
显然在打电话之前,她心中早已有了具体的答案。
陈江海对此倒是极为满意。
陈舒瑶是越来越成熟了,能够提前考虑到这些,甭管数据对不对,都是一件好事。
陈江海稍微估算了一下,一瓶封缸酒的重量大概在一斤左右。
三百万瓶就代表着家美一年要生产一百五十吨的酒。
陈江海摇摇头道:“舒瑶,步子迈得有点大啊,这个规模还是减一减吧。”
听到这个否定,陈舒瑶不由得愣住了。
第1451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现如今白酒的生意,那可是相当的好。
如果扩大生产的话,绝对能抢更多的市场。
这对于封缸酒来说,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陈舒瑶实在是想不通,陈江海为什么会让她控制产量?
难道是怕封缸酒规模扩张的太快,导致出现问题吗?
“江海,我不明白你这是什么意思?”
陈舒瑶直接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陈江海赶紧解释道:“现在上面正在限制白酒行业,我估计这几年华夏白酒行业的销量,不会很好。”
“现在封缸酒要做的,就是稳固销售渠道。做好这个就算成功了。反正我们现在的名气已经足够了。”
听完陈江海的话,陈舒瑶却是一脸的疑惑。
“江海,你这个消息是从哪里得到的?我怎么不知道?”
陈江海笑道:“你多看点报纸,就知道这些信息了。”
现在这个年代,报纸是传播消息的最大途径。
想要知道国内经济是什么样的环境,看报纸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陈江海不用看报纸,他对于历史的走向,那绝对要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很多。
起码在每个事的大方向上,陈江海知道的是一清二楚。
在华夏白酒的历史上,秦池,孔府宴酒,孔府家酒等品牌,一开始都很热卖,甚至炙手可热,风头无两。
可是到最后都衰落了。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一点,那就是上面开始控制白酒行业。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华夏现在的粮食不够了。
从九六年开始,农业产量每年都在下降,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
在九十年代,华夏能不能自己养活十数亿的国民,这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
白酒行业,恰恰是最消耗粮食的一个行业。
白酒造的多了,意味着粮食存量会大大减小。
正是考虑到这么一个问题,国家才开始出台相关的政策限制白酒。
当然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正是因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在那个时代很好的解决了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
陈江海清楚记得,正是从今年开始,上面开始不断限制白酒广告,限制白酒的产能。
同时,政府鼓励消费者们喝啤酒,红酒等其他替代品。
这些消耗粮食不多的酒类,税率都要比白酒低不少。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华夏每年的白酒产量,从今年最巅峰的八百万吨,迅速降到两千年的五百万吨。
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停的降下去,一直降到了三百五十万吨才算是稳定下来。
封缸酒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冒然把规模扩大到一百五万吨的话,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因此陈江海当然要制止。
按照原来的历史,从九七年开始,全国上下到处有酒厂倒闭,整个行业都十分的萧条。
一直到零四年,国内自身的粮食产量上来了,才开始不再限制白酒。
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中央把白酒的消费税降低了百分之五,同时开放了生产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的白酒行业才迅速的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准。
封缸酒现在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把市场稳固好。
只要能够撑到零四年,和茅台掰手腕也未必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毕竟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多竞争对手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掉。
活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
尤其是这些企业原本的市场全部让出来之后,但凡是活下来的,绝对大有可为。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舒瑶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忍不住问道。
陈江海干脆回答道:“据我得到的消息,国家要对白酒实施总量管控。”
“总量管控?”陈舒瑶语气十分的惊讶。
“对。”
陈江海跟着解释道,“就是每年全国各省的白酒总量,必须要定下来,并且每年都会递减。”
听到这个消息,陈舒瑶是真的有点不敢相信。
“上面竟然出手干预市场生产,这不太可能吧?”陈舒瑶皱着眉头问道。
陈江海回答说:“自然不会强行插手,而是会通过其他的办法,比如说提高税率,严格广告标准等方式,变相的让白酒减产。”
“同时,各地为了保护自己的企业,肯定也会出台相应的法规,大大增加外地白酒的销售成本。”
“这么多条件之下,白酒企业唯一的办法就是减产。否则连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
“你这个消息靠谱吗?为什么会这样?”听陈江海说的如此恐怖,陈舒瑶心里一阵焦急,赶紧问道。
如今封缸酒势头正猛,在陈舒瑶看来,这是大力发展的好时机。
可偏偏在这种情况之下,陈江海却说出了上面那番话,教她如何甘心。
消息的来源,陈江海并没有讲,却说了一句:“减产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粮食储备问题。国家害怕粮食不够用,所以只能选择遏制白酒生产。”
听到这里,陈舒瑶也稍微明白了点什么。
这就是因为国家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实现的宏观调控了。
而且她完全相信陈江海的话。
看来,白酒行业这两年,发展速度肯定会大大的减缓。
实际上在陈江海看来,现在的政策,还不算太狠。
到两千年的时候,华夏白酒年产量已经下降到了五百万吨,这个时候国家还不满意。
当时白酒的从价消费税,已经高达百分之二十五了。
中央商量后,决定再次增加了每斤五毛钱的从量消费额。
也就是说,九七白酒企业每卖出一斤白酒,不但要缴纳价格百分之二十五的消费税,还要再缴纳五毛的消费税。
这样的政策,于任何一个白酒企业来说,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就这样搞了两年之后,华夏的白酒产量暴跌到了三百多万吨。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
与白酒企业哀鸿一片截然不同的是,啤酒在这个时候,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
短短十年的功夫,啤酒厂家增长了近十倍,产量增长了近二十倍,直接跃居世界第一。
“江海,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
陈舒瑶此刻的语气突然有点失落。
第1452章 这是一个境界
陈江海微微蹙了蹙眉头,问道:“怎么了?”
“我已经买下了近十个车间,准备全面扩展封缸酒的产量,现在怎么办?我应该早点过来询问一下你,这次恐怕是要栽在手里了。”
说到这里,陈舒瑶说话都带着哭腔了。
当然,她也就是在陈江海这里会露出这种软弱和一脸的姿态。
陈江海却是一点也不担心,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取笑我?”
陈舒瑶没想到陈江海会是这样的反应,气呼呼地说道。
陈江海赶紧解释说:“舒瑶,你这事办得漂亮,我怎么就取笑你了?”
“办的漂亮?”
陈舒瑶现在完全没法理解陈江海这话的意思了。
她跟着追问道:“你刚刚都说白酒要受限制了,那这么多车间可怎么办呀?”
陈江海十分淡然地回道:“很简单,白酒不行,那生产啤酒啊。”
对于这个回答,陈舒瑶有点没反应过来。
陈江海的思维跳的实在是太快了,她完全没办法跟上。
“生产啤酒?可是我们之前,根本就没有做过这个东西。”陈舒瑶有点担心。
陈江海哈哈一笑,十分豪气的说道:“这有什么难的,你去收购个啤酒厂不就好了?反正咱们又不差钱!”
对于陈江海的这个办法,陈舒瑶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这个办法实在是太简单太粗暴了,让她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过有一点陈江海说的很对,如今的家美是真的不差钱。
而且之前她也曾经听陈江海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样可以吗?”
“放心吧,听我的,准没错!”
“好,我知道了!”
得到了解决办法的陈舒瑶,也没有多犹豫,收拾起心态,直接按照陈江海的意思去办了。
……
二月底,吸尘器正式上线了。
有着秋海品牌的加持,吸尘器的销量,表现那是相当的亮眼。
起码对于市场上其他的吸尘器而言,秋海交出的答案,绝对能让所有人满意。
金智江站在陈江海的办公室里,脸上的笑意是藏不住的。
他对于自己交上的这份答卷自然也是相当满意的。
他更在意的是陈江海的态度。
“嗯,挺不错啊。”陈江海看着手上的报告,微微点头道。
能够得到陈江海的夸赞,对于金智江来说就代表着成功。
“陈总,多亏有您上次的指点,不然的话也不会一炮打响。”金智江赶紧微微躬身,谦虚地说道。
陈江海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半开玩笑地说道:“老金,我是那种会抢你功劳的人吗?”
“陈总,我不是这个意思。”金智江顿时有些紧张,赶紧想要解释。
陈江海摆手道:“行了,新产品做的不错,回头我给你们举办庆功宴。”
“谢谢陈总!”金智江顿时满脸笑容。
能让大老板庆功,自然是倍有面子。
稍稍顿了顿,陈江海竖起一个手指道:“另外,再奖励你十万干股。”
听了这话,金智江一脸的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陈总,真的吗?”
以秋海现在的体量来说,十万干股算下来,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外面多少人想持有秋海的干股,可是连个机会都没有。
或者说,不是秋海的人,根本不可能拿到任何形式的秋海股份。
关于这点,陈江海这位大老板也是三令五申的。
秋海的股份,只有秋海内部人员才能持有。
一旦发现外漏的话,直接开除,并且要无条件的把股份全部追回。
这当然也是写在协议之中的。
根本就没有人敢于触碰。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秋海的利益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