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欢海,可以说完全大变样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欢海整个厂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厂区里面,十分的整洁干净,绿化相当的好。
此时的欢海,不像是一家工厂,倒像是一个大学园区。
食堂,小卖部,娱乐区,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其中最为显眼的,当属欢海的新办公楼和新科研大楼。
陈江海看后也是十分的满意。
欢海的科研大楼,整体高十层,充满了现代风的设计,看起来格外气派。
至于办公楼的话,反倒是只有五层楼高。
而且从外面看起来平平淡淡,走的是简洁明快的风格,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
陈江海参观之后忍不住好奇的问道:“老梁,这两个建筑我怎么不知道的?”
“陈总,这两栋楼的投资不高,我报上去之后,岳经理那边直接就批了。所以你不知道。”梁浩洋赶紧回答道。
陈江海不由得哈哈一笑:“宏盛这么抠门的人,对你倒是大方。”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梁浩洋有点着急。
他连忙解释道:“陈总,基建这一块费用有限,因此……”
梁浩洋的的话还没有说完,直接就被陈江海挥手挡住了。
“你不用紧张,这两栋楼盖的好啊!我非常满意。什么时候应该让秋海那帮高层过来好好的学习学习,看看咱们梁总究竟是怎么做事的。”
陈江海充满感叹的赞赏道。
梁浩洋对于陈江海的指示,执行的那是相当的到位。
秋海刚起步的时候,陈江海就对作为左膀右臂的梁浩洋说过一个事。
那就是秋海必须以科技为主,要牢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
同时,必须得重视和善待科研人员,将他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所有工作都要为其服务,给他们最好的后勤保障。
只有这样,秋海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才能打败那些老牌企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个观点,梁浩洋一直牢牢的记在心里。
而且他也看到了,秋海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之快,正是依靠着陈江海这个科技为王的理念。
梁浩洋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坚定的执行着陈江海的每一个方针。
在欢海决定新建这两栋建筑的时候,欢海的管理层意见都是一致的。
办公楼必须风光一点,这可以说是欢海的颜面,可以多花一点钱。
至于研发中心的话,能够工作就行了,没必要浪费太多的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梁浩洋也是力排众议,坚决的执行着陈江海重视科技的思想。
按照他的要求,这个研发中心一定要按照最高的标准来修建。
至于办公楼的话,要求反倒是不需要太高,能用就可以了。
对于梁浩洋的这个与大家截然不同的建议,欢海的管理层都表示不理解。
不过在整个欢海,陈江海不在的时候,梁浩洋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他做的任何事就算是并不被人理解,但是却没有人敢反对。
因为大家都清楚梁浩洋的行事作风,同时也知道大老板陈江海对他究竟有多么的信任。
梁浩洋既然要求这样做,众人只能老老实实的照做。
在整个秋海,梁浩洋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几乎不可撼动。
要知道陈江海对梁浩洋的称呼,可是老梁,非常亲切。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梁浩洋可以说是秋海的开国功臣,有着从龙之功。
梁浩洋曾经因为感觉自己年纪不小,能力也有限,想过跟陈江海请辞,将这个位置让出来,给那些有能力的人。
结果被陈江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陈江海得理由也很简单。
当年没有梁浩洋的话,秋海的发展肯定没这么快。
现在秋海好不容易发展起来了,梁浩洋这样的有功之臣跟着秋海享福,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有说法,陈江海之所以没有关了这个老厂,其实都是为了照顾梁浩洋这群老人。
否则的话,欢海这边估计就不存在了。
充其量就是一个加工厂而已,完全没有必要保持如今的建制。
也正是因为这样,欢海这边的领导层对于梁浩洋始终都是十分的敬畏。
上一个想挑战梁浩洋地位的人,此时已经不在秋海了。
第1688章 大势不可阻挡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如果不小心得罪了陈江海,他可能不会放在心上。
可要是谁不开眼跑去得罪了梁浩洋,被陈江海知道了,那肯定是要被开除的。
随着秋海重心的转移,陈江海对欢海这边的情况,关注的也就少了。
梁浩洋在这里掌控全局,同时又背靠秋海,欢海这边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只要扎根小家电发展即可。
就比如说这两栋建筑,梁浩洋直接把方案报到了总部。
岳宏盛看到是梁浩洋做的方案,都没怎么看,便直接同意了。
说白了岳宏盛心里也清楚,梁浩洋在陈江海心里的地位,同时也知道这位欢海负责人的行事作风,觉得没必要多此一举。
实际上,如果当初岳宏盛稍微花点时间看一眼的话,说不定年会的时候,就不会被陈江海训斥一顿了。
“老梁,看样子还是你对我的意图,了解得最为彻底啊。”
陈江海微微一笑说道。
梁浩洋赶紧微微躬身道:“陈总,你说的话,就是秋海发展的方向,我肯定不敢马虎的。”
这要是其他人说这话,陈江海肯定会觉得他在拍马屁。
可这话从梁浩洋嘴里说出来,陈江海知道这是真的把自己的话,放在了心上。
想到这里,陈江海拍了拍梁浩洋的肩膀,充满感慨的说道:“老梁,有你在就是让人放心啊。”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梁浩洋嘿嘿一笑,并没有接话。
正所谓大恩不言谢,陈江海对自己的好,他都一一记在了心上。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梁浩洋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陈江海是一个念旧的人,梁浩洋深知这一点。
念旧那是陈江海的事,梁浩洋不能仗着这一点,胡作非为。
梁浩洋只要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了,不去逾越集团的规矩,那他在秋海的地位,将会十分的稳固。
吃完中饭后,陈江海便直接离开了。
离开前,他告诉梁浩洋,没事的时候去家里坐坐。
欢海的其他高层,听到了陈江海这样说,脸上全是羡慕。
能够让陈江海亲自邀请去家里吃饭的,整个秋海,恐怕也只有梁浩洋了吧!
对于陈江海的邀请,梁浩洋感激地回答道:“陈总你放心,有时间我一定会去的。”
在欢海待了半天后,陈江海便去了冯宗贤家里。
逢年过节,陈江海都会主动的给冯宗贤打个电话。
像过年这种节日,陈江海一般都会亲自上门。
当初秋海发展的时候,冯宗贤可是给陈江海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没有冯宗贤的帮忙,秋海前期的发展不会这么的快。
或者说没有冯宗贤的支持,陈江海想要在陵海发展的这么好,属实是很困难的。
后面,两人又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十分的亲密。
而且在陈江海的心中,他将冯宗贤当成了知己一般的人物。
二人的很多理念都是相同的。
只是走的发展路线不同罢了。
看到陈江海来了,冯宗贤十分的开心。
进屋坐了一会,陈江海便发现了一件事。
别看冯宗贤一脸的笑意,可是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愁绪。
“冯市,是不是一轴双城遇到什么问题了?”
陈江海跟冯宗贤之间倒也没有这么多的避讳,开门见山的问道。
冯宗贤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有这里面的一点点因素,不过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个。”
“哦?那是什么?”陈江海好奇道。
冯宗贤伸出右手手指指了一下上面,一脸苦涩的说道:“国企的政策要变了,现在人心惶惶的。”
听到这里,陈江海已经明白冯宗贤在担心什么了。
说到底,就是国企的产权重组和清晰化。
这两项工作,可以说是接下来三年,最重要的工作。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这两项工作的进展了。
进展的话,经济说不定就能腾飞。
一般的话,那就只能落后挨穷了。
不过政治方面的事情,陈江海并不想多管。
陈江海只想做一个纯粹的商人,并不想往政治的路上走。
也正是因为这样,陈江海对于政治方面的事情,一点也不关心。
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好好发展秋海。
“冯市,俗话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也没必要太过担心。”陈江海安慰道。
听到陈江海的安慰,冯宗贤忍不住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现在小道消息太多了,我这怕下面的人担心。”冯宗贤跟着说道。
陈江海则不经意的问了一句:“冯市,到底是哪一方面的事情,让你这么的担忧?”
见陈江海问了,冯宗贤也没有瞒着。
冯宗贤得到的属于小道消息,就算告诉陈江海的话,也没有什么关系。
“国企亏损的实在太严重了,国家这边想让大部分亏损的国企产权重组。”冯宗贤指了指上面说道。
陈江海点了点头,果然是这件事情。
国退民进的策略,就是从今年开始的。
这样做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国有比重下降,私营比重上升。
如此一来的话,很多人觉得,社会主义要变味了,因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当然争论归争论,最后还是要看上面的态度。
总之,眼下全国上下都在等着上面的最后决定。
此时的小道消息,已经在全国传开了。
接下来的一年,将会是国有企业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
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在担心。
冯宗贤这样的地方官当然也不例外。
或者说他的担心比普通人更多了。
一方面,他要盯着一轴双城的建设进度。
另外一方面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这两件事情单独一件拿出来,都是需要投入十二分精力的。
眼看两件事情要同时进行,让他多少有点忧虑。
对于冯宗贤的烦恼,陈江海知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按照时间来算的话,两件事情最后肯定是要同时进行的。
九八年之后,国内最大的经济变革就是国企产权的重组和清晰化。
这一点,是谁都不能改变的。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全国各个省份都会进行不同程度和规模的改革。
至于谁改的好,谁改的差,就要看各自的能力和水平了。
第1689章 这样真的可行吗?
“冯市,事情还没定下来,担心也是没有用的。要做的只需要静静等待上面的消息即可。”陈江海安慰地说道。
现在这个时候,陈江海自然没必要提前告诉冯宗贤。
等这件事情确定下来后,他倒是可以帮忙出谋划策。
听了这话,冯宗贤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现在这样做有点杞人忧天了。”
陈江海跟着换了一个话题,笑着说道:“冯市,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跟我讲一下一轴双城的进展情况吧!”
说到这件事情,冯宗贤脸色微微一僵,明显不是很好看。
一轴双城这样的项目,一旦完成的话,那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到时候冯宗贤的名字,肯定会留在陵海的历史上。
前提是,这个项目完美落成,别出纰漏。
而且还能像预想之中的那样成功带动经济发展,造福百姓,让广大陵海市民满意,有口皆碑。
可是现在,这第一步启动就已经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冯宗贤原本以为,前期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有政府的支持,再加上陈江海的资金,前期绝对会很顺利的。
可是现实告诉冯宗贤,事情根本就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可以困难重重。
陈江海听完之后,也就知道冯宗贤为什么担心了。
冯宗贤说的,正是上次许国栋汇报给陈江海的。
拆迁区域,出现了几家水火不浸的钉子户。
如果强制拆除的话,百姓这边他不好交代。
更麻烦的,说不定还会引起无休止的上访。
搞不好就能成为他政治生涯上的一个污点。
冯宗贤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自然是爱惜羽毛的,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显得极为慎重。
因此难免会有那么一点瞻前顾后。
但他心里也非常清楚,如果不尽快拆除的话,就会耽误整个工程的进度。
现在大部分拆迁区已经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