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江海点了点头,笑着问道:“没错,你现在不是忙着舌尖二的拍摄吗?怎么有空跑这里来?”
“陈总,你也太小看你的身份了,有你在咱们领导敢不重视吗?这不直接就把我给派过来了。”黎双玉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
这次的央视过来的采访团队,准备了两主持人。
陈江海要是能到的话,就由黎双玉出马。
要是没到的话,则换一个新人记者。
由此可见,现在陈江海到底有多受重视了。
陈从军见两人认识,就更加的放心了。
第1750章 这句口号实在是太惊艳了
“那等会可得请黎记者悠着点提问哦。”
陈江海挥了挥手说道。
黎双玉微微一笑,并没有接话。
陈江海亲自到场,她可不敢问什么太过尖锐的问题。
况且就算问了的话,到时候谁丢脸还说不定。
随后,陈从军便带着陈江海和黎双玉,在整个陈家村参观了起来。
在此之前,黎双玉来过一次陈家村。
那个时候的陈家村,还没有发展起来,跟现在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看着现如今的陈家村,黎双玉也是赞叹连连。
短短几年的时间,陈家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让黎双玉十分的惊讶。
“陈总,陈家村的变化也太大了,我有点认不出来了。”
黎双玉指着周围,忍不住一阵感慨。
陈江海哈哈一笑道:“要是觉得这里不错的话,可以在这多玩两天。”
“陈总,这个节目台里要的紧,我可没有时间,下次有机会一定过来。”黎双玉认真地道。
陈江海见此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些什么。
随后,拍摄任务就正式开始。
第一个环节,自然是先大致拍一下全村的样貌。
期间,也会掺杂着黎双玉的一些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陈从军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陈江海全程就跟在两个人身边,很少说话。
除了必要时候的发言,陈江海全程都是保持微笑,看着镜头尽量不出声。
这个节目的主题,是关于陈家村的变化,黎双玉自然不能一上来,就把问题全部给到陈江海。
台里的领导是这个意思,可黎双玉并不想这么做。
起码在前半部分,重点必须是陈家村。
否则就是喧宾夺主,失了本意。
整体的介绍完毕后,陈从军也是松了一口气。
刚才说了那么多,还好没出什么错。
见关于陈家村的问题差不多了,黎双玉这才把问题,往陈江海的身上引。
陈从军这个时候也知道,接下来就是陈江海的时间了。
黎双玉他们说是来采访陈家村的,可重点还是在陈江海身上。
接下来,陈从军很自觉的把时间给让出来,扮演起陈江海刚才扮演的角色。
黎双玉也不客气,有问题就问陈江海,直接把陈从军晾到了一边。
陈从军对此也不生气,反而是笑呵呵地配合着黎双玉。
问了几个问题后,陈从军把众人带到了农家乐后山那块地上。
在这里有一大块草坪,一眼望去全是绿色,格外的赏心悦目。
陈从军让村民在地上铺了几张毯子,就像平时旅客游玩一样。
“游客们来这里的时候,都是坐在这里看风景的。”陈从军介绍道。
黎双玉四处看了一下,这里的风景确实不错。
“陈总,不介意坐在这里接受我们的采访吧!”黎双玉笑着问道。
陈江海点了点头,我自然不介意。
随后,三个人便在草地上直接坐了下来。
陈家村的大致情况,刚才已经拍摄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关于一些采访问题了。
今天采访的主体是陈家村,第一个问题问的自然是陈从军。
问完陈从军后,黎双玉接下来的问题,都是问陈江海的。
陈江海自然是相当的配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一些关于陈家村的情况,就是陈从军在回答。
总体来说,三人之间的配合还是相当的不错。
聊了一阵,黎双玉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陈总,你当初出资帮陈家村的话,除了这里是自己的家乡,还有其他的目的吗?”
面对黎双玉的这个问题,陈江海微微一愣。
陈江海当初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帮陈从军。
不过在电视机前,陈江海自然是不能这么说的。
想要让陈家村的名声再响亮一些,目的就必须高大一点。
“我认为华夏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一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华夏经济增长,现在是全国上下都很重视的问题。
陈江海这样说,直接肯定了这些年华夏经济改革的成绩。
对于陈江海在这个结论,黎双玉轻轻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黎双玉知道陈江海说的有点夸张,但这种情况下她自然是要点头赞同的。
况且华夏这些年在经济上的成绩,确实有目共睹。
就算现在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可起码还在增加,并没有下降。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把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到了最小。
总体来说,华夏经济未来可期,这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不可否认。
“我认为华夏要复兴的话,乡村必定要振兴。”
陈江海跟着很是干脆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听到这个观点,黎双玉眼睛微微一亮。
随后,陈江海便开始剖析了国内的经济特点,那就是劳动密集性企业集中。
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农村的劳动力没有了,那么农村想要发展起来就不太现实了。
到时候华夏的城市经济建设会越来越好,可是农村却是会越来越落后。
在发展城市经济的时候,同时也要注意农村经济。
两者并肩而行,才能快速达到经济增长的要求。
陈江海的这个建议,让黎双玉大吃一惊。
现在国内所有人,认为发展城市经济,才是最为重要的。
至于农村的话,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在乎。
很多人甚至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落后的农村拖了华夏经济的后腿。
其实这种观点的话,那是大错特错。
农村经济是华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了这一部分,那华夏的经济就不完整了。
到时候就算城市发展的再好,农村没跟上终究是一片空。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认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并不怎么重要。
陈江海现在提出的这个观点,可以说站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可是黎双玉认为陈江海说的,却是很有道理。
尤其是陈江海那句:“华夏要振兴,农村必振兴”。
这句口号实在是太惊艳了。
就冲着这个口号,陈江海的这个观点,绝对不会错到哪里去。
此时的黎双玉还不清楚,陈江海所说的这个,会形成什么样的风暴。
陈江海继续解释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可以用水桶效应来形容的。”
“华夏的综合经济实力,是按照最薄弱的那一环来计算的。”
“如此一来的话,农村经济的落后,势必会影响到华夏整体的经济实力。”
……
第1751章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陈江海的这一番话,让黎双玉陷入了沉思。
一开始,黎双玉认为陈江海这样说,只是一个口号。
现在看来,陈江海这是有理有据的,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思索和推论,完全不是空口说白话。
华夏现在最薄弱的地方,农村绝对是唯一的答案。
这里缺乏教育,医疗等各种条件,经济那就更不用说了。
华夏幅员辽阔,百分之七十都是农村。
想要把农村发展起来,这里面需要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太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家才会集中力量先发展城市经济。
这样的做法,倒是跟当初抗战解放全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实施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以城市带动农村。
两者可以说,都是一个划时代的想法。
能够想出这种策略的人,陈江海真的十分的佩服。
陈江海清楚的知道,这样的经济策略是无比正确的。
唯一让陈江海有点惋惜的,就是农村发展的还是太慢了。
前世华夏从千禧年发展到二零二零年,农村可以说是得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可要真的说全部富裕起来的话,多少有点不现实。
陈江海想让这件事,能够提前被人重视,早一点做一些铺垫。
这样一来的话,农村的经济发展说不定会比前世更好一些。
黎双玉充满佩服道:“陈总,没想到你资助陈家村,还有这么一层意思在。”
“我是陈家村的人,帮助村子发展起来是应该的。”陈江海谦虚地说道。
黎双玉忍不住问了一句:“陈总,那你觉得其他村子的话,能不能用陈家村的模式发展起来?”
听到这个问题,陈江海微微一笑,耐心的回答说:“其实每个村子的情况不一样,自然是不能用一样的办法,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条件制定不同的方案。”
……
一个星期之后,陈江海的这个采访节目,就播了出来。
按照央视原本的打算,这个纪录片是要等一段时间才发出来的。
不过,央视的领导层在听到陈江海关于农村发展的观点后,便赶紧召开了特别会议。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决定必须尽快把这个纪录片给发出来。
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要让陈江海的这种观点传播给更多的人。
能在央视当上台长的人,其政治敏感性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陈江海所说的观点,在他看来以后可能会影响很多东西。
就算是现在的话,也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非常积极的,甚至对于一些地方的农业农村工作会有指导性的作用。
如此一来的话,越早放出来就越有好处。
毕竟,华夏农村发展这一块,现在确实比较落后。
如果国家能够重视起来的话,稍微给点扶持,就能让农村经济发展的比较好。
现在的农村,比起城市建设来说,实在是落后太多了。
只要有一点点的扶持,那他们就能立马起步,然后很容易就能取得喜人成绩。
如此一来的话,这个新闻就能让央视给于足够的关注。
央视能够做出这样的节目,在层面上面就已经超越了其他的电视台。
如此一来的话,央视在国内的地位,就会更加的稳固。
屁股决定脑袋,央视这样做是固然是做了好事。
可是在另一方面来说,央视最终还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关注度。
否则也不会如此用心。
到时候这个政策要是真的下来,好处绝对是少不了的。
如果上面真的能够重视起来的话,那农村的发展趋势肯定会越来越好。
只要这个趋势能够一直保持下去,说不定在全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农村经济也能缓慢的自我发展。
这一点对于华夏来说,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考虑到这一点,央视方面自然是希望这个节目早点上线。
只要这个观点一旦得到认可,并被推行开来,央视也算是功臣。
果然,节目一上线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央视这一天的收视率,也是直线上升,涨势极为喜人。
一开始,众人对于这个节目,最关注的自然是陈家村。
要知道,几年前的陈家村还只是个收入微薄的贫穷村庄。
现在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富裕的小农庄。
村里所有人都穿上了新衣裳,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这一点,可以说让全国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十分的羡慕。
现如今的华夏,百分之七十都是农民,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央视播的这个节目,可以说正好播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他们想知道从这个节目中,能不能找到让自己富裕起来的办法。
结果看了一会儿,他们才发现,秋海的老总陈江海也出现在这个节目中。
如此一来的话,之前对这个节目不关心的那些人,也都跟着关注了起来。
陈江海现在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企业家,很多人都视他为偶像。
能够在华夏这片土地之上白手起家做到这个地步的,恐怕也只有陈江海了。
自从秋海发展起来后,陈江海是越来越低调,很少能够在电视上面看到他的身影,更不要说像现在这样接受采访了。
对于陈江海的那些崇拜者来说,无疑很无奈的。
他们真的很迫切的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