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天王巨星-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在独处的时候所感受不到的效果。
  甚至许多人一生中都没有听到过十万人同时在面前呐喊,其震撼程度,比想象中古代战场两军对垒时的呐喊还要震撼人心。
  当演唱会进行到中场的时候,韩森则又带来了一首新歌。
  “接下来,我将演唱一首新歌,这首歌叫《喀秋莎》!”
  舞台上,刚刚唱跳完《比利·简》,引起全场沸腾、尖叫的韩森,坐在地板上,拿起一瓶矿泉水,朝头上浇了一下,等体表温度稍微降下去一些后,在所有人的呐喊声中,韩森继续说道:“这也是我送给脚下这片土地的礼物。”
  台下,有一名脸上有点点雀斑,皮肤白皙,扎着双马尾辫的俄国女孩,一脸惊喜的捂着嘴巴。
  旁边的朋友更是激动尖叫,不断的摇晃着马尾辫女孩:“喀秋莎!喀秋莎!这首歌叫《喀秋莎》!”
  “我知道,我听到了!”马尾辫女孩此刻因为太过激动,眼睛竟然流出了泪水:“我的名字就叫喀秋莎,我的名字就叫喀秋莎!!”
  这句话一出,附近听到的观众都是回过头来,向马尾辫女孩道贺。
  但并没有人表现出太过奇怪和震惊的神色。
  因为喀秋莎本就是俄国很寻常的一个人名。
  其最初的意思,就是俄国人对小女孩的一种称呼,和华夏人对女孩称呼为“丽丽”、“芳芳”、“香香”等神似。
  但对很多老一辈的俄国人来说,喀秋莎却拥有另外一种意思。
  那就是前苏联火箭炮的名称。
  在二战期间,苏联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制造出了一种火箭炮,出厂时的火箭炮炮身上刻着“共产国际”这个词的开头,即“k”字母。
  由于保密的原因,导致前线官兵不知道这种火箭炮的名称。
  于是士兵们就根据炮身上的“k”字母,把这种火箭炮命名为“喀秋莎”。
  这样一来,威力巨大的火箭炮,就有了一个女性化的名字,也就是这无意之举,使得火箭炮的冰冷和名字的美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人们喜欢上了喀秋莎火箭炮,流传度也越来越广。
  这种火箭炮在二战中发挥出了巨大威力,德国将士对这种火箭炮印象非常深刻,称它为“俄国大元帅切洛勉的管风琴”,从此喀秋莎成了火箭炮的代名词。
  而现在,除了人名和火箭炮之外。
  喀秋莎即将拥有第三种意思。
  此刻,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并不知道。
  当这首歌曲,一经问世后,在不远的将来,就将成为俄国的第二国歌。
  更是会在近来陷入焦灼的俄乌战场中,给予俄军极大的激励士兵士气的作用。
  每当《喀秋莎》的歌声响起。
  那巨大的号召力,让每一个俄国人肾上腺素激增,那一道道歌声,在每一个让人绝望的瞬间,都能在军中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甚至一度在战场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第513章 乌拉
  《喀秋莎》这首歌的曲调非常欢快,因为是以手风琴音为主基调,所以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样,能演奏出浓厚的苏联风格。
  此刻,舞台上,乐队中有乐手正在怀抱黑白色手风琴,当韩森说出《喀秋莎》三个字后,很快,乐手就拉开了手风琴,与此同时,双手十指在左右的琴键上开始弹奏出漂亮娴熟的指法。
  当那轻柔而铿锵有力的琴音缓缓流入现场观众的耳畔,一时间,所有人激荡的心情都在此刻安静了下来。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韩森在这情况的手风琴音中站起身来,当一束灯光打下,他在那道光里开始歌唱: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韩森此刻气沉丹田,使头腔共鸣,一出声便是嗓音浑厚,大气磅礴的唱法,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韩森如此演唱,一时间都是新奇不已。
  对于韩森来说,《喀秋莎》这首歌,如果用个人嗓音来演唱,其实有点“势单力薄”,不如合唱时能给人带来的震撼。
  所以,他便是用改良版的美声唱法,突出嗓音的嘹亮和浑厚,使得气势有所增加,让所有人一下子耳目一新。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喀秋莎》的旋律,与他国曲调决然不同,对于现场的俄国人来说,倍感亲切。
  一时感动不已。
  “前苏联已经解体六十多年了,我只有在课本上才能看到前苏联的痕迹,那是埋藏在我骨子里的热爱,即便我是俄国人,也几乎忘掉了那些先辈们曾经开拓过的伟大事业,现在,这熟悉的手风琴音响起的时候,却是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课本里描述的那些时光……”
  叶夫根尼缓缓地在手机上的文字编辑框中写道:“现在,来自西伯利亚平原尽头,来自华夏的歌手,演唱了一首《喀秋莎》,他好像是在告诉我们,曾经,我们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也是英雄的国度!”
  两道泪痕缓缓从叶夫根尼脸颊上落下。
  耳边听着那如梦似幻的歌声,仿佛是听到了来自苏维埃的问候。
  以至于叶夫根尼陷入到了深深的缅怀和感慨当中。
  那个让人向往的苏维埃啊,早就死在了1946年的冬天。
  从那以后,世界上只剩下一点星火,飘向苏维埃留下的道路,为踽踽独行者,照亮前程。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在韩森欢快的歌声中,无数人听得如痴如醉。
  音乐带给人的触动是直抵灵魂的。
  它没有国界,也没有语言的限制,通过节奏,就可以感受到里面所饱含的所有的情况。
  尽管在场不少人都不懂华夏语,但当韩森唱着悠扬而欢快的前苏联曲调,现场的俄国人一瞬间就产生了无数的丰富联想。
  在俄国学子们的一些历史课本中,会介绍前苏联的一些事迹,比如在百年前的一场卫国战争中,就诞生过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段时间,无数的苏联赤军离开了家乡,走向了保家卫国的战场。
  为了鼓励这些视死如归的勇士们,莫斯科工业学校的女生们在送别苏联赤军时,会为他们集体演唱一些富有乐观的革命主义浪漫色彩的歌曲。
  那些曲调,那些歌声,以及涌动的情感,像极了如今韩森演唱的《喀秋莎》。
  哪怕现场没有人亲临过那个时代,但在这手风琴伴奏的歌声中,还是能依然感受到来自百年前那场卫国战争的残酷。
  《喀秋莎》讲述的,也正是一个姑娘送别身为战士的爱人前往战场的故事。
  而每一个英勇的战士心中,都有一个“心爱”的姑娘在家乡等他胜利归来的消息。
  每一个卧在寒冷战壕里的战士,手中抱着的虽然是冰冷的武器,心中却充满了爱的温存和慰藉。
  因此,当《喀秋莎》的歌声传遍全场,当那份来自血脉里的前苏联情感被激活后,整个现场的俄国人都沸腾了。
  他们没有经历过百年前的卫国战争,也没有体验过前苏联存在时的伟大,但他们最近这一年来,亲眼目睹过家乡的亲人陆续登上俄乌战场。
  那一天,正是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起了柔曼的轻纱!
  一时间,无数俄国人只觉得胸腔中一股热血在沸腾,泪水打湿了眼眶,不知不觉间,就有人扬起头,大声的跟着韩森一起合唱起来。
  尽管想要再次展现之前大合唱时的震撼感,但这一首《喀秋莎》毕竟是新歌,虽然曲调让所有俄国人都感觉到非常的亲切,可合唱的难度无疑在增加。
  在经过几秒钟的跟唱中,发现实在跟不上韩森的歌声后,现场忽然就响起了一阵阵“乌拉”、“乌拉”的呐喊声。
  而这呐喊声,仿佛是病毒般在全场蔓延,很快,无数人开始响应,在韩森一遍遍的歌声中,呐喊出一声声的“乌拉!”——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乌拉!”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乌拉!!”
  “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
  “乌拉!!!”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乌拉!乌拉!!乌拉!!!”
  这一幕,震撼了现场无数的外国人。
  即便是苏联央视记者叶菲姆,此刻也是目瞪口呆,她确认刚刚韩森演唱的是一首新歌,但不知道为什么,当韩森演唱的时候,现场的同胞们竟然很是默契的呐喊出了“乌拉”。
  在这歌声中,出现一遍遍震耳欲聋的“乌拉”声,不仅没有为整首歌曲添乱,反而分外增彩,让整首歌的气势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每一个亲眼看到这一幕的人,心底都是诞生起巨大的震撼。
  即便是现场那些其他国家国籍的外国观众,在这一刻情绪感染之下,都忍不住跟着全场一起大喊“乌拉!”
  更别说是现场的俄国人了,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太让人怀念了!伟大的苏维埃啊!”
  “百年前,前辈们在那一场卫国战争中胜利,但随后仅仅发展了四十年,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就因为各种原因遭遇了解体!”
  “知道为什么会解体吗?卫国战争胜利后,华夏从我们这里学走的都是最好的东西,而我们却从西方不断的汲取糟粕!糟糕透顶!”
  “亲爱的达瓦里氏,知道那面旗帜吗?那是全世界最后一展红色旗帜!华夏的国旗,跟我们曾经的苏联旗帜一样,都是红色!!”
  “我想起了我们的从前,我们也曾是一个屹立在东方的红色巨人啊,我们也曾挡住了横扫欧洲的敌人,我们也曾令白匪们胆战心惊,我们也曾是如此强大,令世界都为之颤抖……乌拉!!”
  “我永远无法遗忘1946年,我们的先辈永远倒在了那个冬天!”
  “西方的混蛋们如同强盗般掠夺他的尸体,抢走了他的一切,而现在,只有这个继承了他红色血脉的国家,重新捡起了那面旗帜,继续他未完成的心愿……”
  “如今,华夏走了正确的道路,所以,它成为了世界第一!”
  “而那个老师,却永远倒下了!”
  “乌拉!”
  “乌拉!!”
  “乌拉!!!”
  现场群情沸腾,伴随着《喀秋莎》的歌声,人们热泪盈眶,不断的呐喊着“乌拉”。
  这一幕,像极了一些演唱会中,粉丝们为了给偶像应援而呐喊的口号。
  最重要的是,韩森的歌声与现场观众的呐喊,在此刻是无比的契合。
  仿佛这不是一首新歌,而是所有人自出生起就埋藏在记忆中的歌声。
  不少人都是震撼不已,此刻都是拿出手机,拍摄着眼前这一幕,并不断地发到网上,一时引起了整个俄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和讨论。
  许多人华夏人也都在微特上不断的刷新着韩森的莫斯科演唱会。
  而莫斯科演唱会的相关热搜词条已经登顶了热搜榜前三,被亿万人看到。
  很多研究过俄国历史的人都在感慨。
  一位相关历史专业的学者,在观看了韩森演唱《喀秋莎》时的现场火爆视频后,更是向前苏联表示感谢:“可能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个地步了。生,是为了启迪华夏,死,是为了警醒华夏……”
  “正是因为走向了正确的道路,我们华夏才能一举成为世界之首,感谢那些秉承国际主义、共产主义,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相关话题在这一晚频频登上热搜前列,使得韩森的莫斯科演唱会热度空前,《喀秋莎》的相关视频拍摄片段,动辄都是数千万的点击播放量,足以窥见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
  无数网友翻遍历史,通读两国史书,对今晚这一幕更是感慨颇深。
  “很感谢前苏联当初的教导,如果不是当初教会了我们炼钢、合成氨、石油加工、化工合成、铀浓缩和同位素分离,还教我们造机床、造坦克、造军舰、造飞机、造洲际弹道……没有经历过一战二战的我们,我们哪能崛起的如此顺利!”
  “但正经来讲,现在的俄国也不可能是前苏联了……”
  “是的,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苏联了。”
  “我很感谢在百年前,我们韬光隐晦时,那个强大且帮助过我们的苏联,但同样,那也是个曾经压迫我们,企图控制我们的苏联,以及那个在边竟冲突中,事事威胁我们的苏联,我们可以缅怀,但请不要再回来了。”
  “如今啊,是个盛世,这边风光独好,就让韩森,代表我们全体华夏人,送那位逝去的引路人一首《喀秋莎》吧!”
  ……
  然而,除了华夏这边的热议外,在国外的一些社交网站上,尤其是以美利坚为首的欧美社交论坛上,却是因为《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