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鸿乐队牛逼!”
全场尖叫声此起彼伏。
韩森饮了口自带的水,才开口说:“接下来,是一首新歌,过段时间就是父亲节了吧?是的,这是一首写给父亲的歌……”
“回想起来,我小的时候,其实经常埋怨他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但后来突然就释怀了,因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首歌,没那么摇滚,比较安静……”
“那么,大家就安静的听我唱吧!”
说完,他便拎着话筒,走到舞台前沿,坐了下来。
此刻,全场寂静中,音乐声响起。
歌声徐徐传来。
……
第74章 《单车》
听到是唱给父亲的歌,陈珏又惊又喜,又带有一丝埋怨,瞥了丈夫一眼,发现这人正傻笑。
注意到妻子的凝眸。
韩一泽收敛笑容,一脸严肃的说:“这孩子,想必是有话对我说,毕竟快要父亲节了,哈……”
他最终还是没忍住内心的喜悦,笑出声来,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
韩雪撇撇嘴。
如果放在一个月前,老爸是绝对笑不出来的。
因为那时,爸妈还在偷偷的密谋,想尽法子要让老哥放弃在外闯荡的梦想,回归家乡,考教资,像他们一样,教书育人。
每当察觉到这一幕,韩雪都会进行抗议。
但爸妈还是会义正言辞的给予否定。
总是说,哪有那么多幸运儿……
根本不相信老哥能够大红大紫。
而现在,只是一个月的时间,一切都悄然改变。
少年的前途似乎越来越明亮,绽放出的光芒,让整个大湾区人民都为之瞩目。
哪怕是在父母任职的学校里,竟也有不少“守林员”的存在,他们组成一个个小团体,每当生活黯淡或激昂时,总是会吼上一句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啊,只是一个月的时间……
一切都变了的样子。
韩雪摇晃着手中的应援旗,露出笑容。
……
“不要不要假设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为我而做
为何这么伟大
如此感觉不到……”
不少观众一听到是新歌,早就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此时细细倾听,竟觉得韩森这歌声,在这一刻分外动人,似乎完全抛掉了技巧,回归了最原始的本质。
那干净的腔体,即使不炫技,竟也一样打动人心。
一些人激动之下,下意识的跟随着歌声,一下一下的鼓起掌来。
那掌声截然有序,似乎是在为歌者打节拍。
随着鼓掌的人越来越多。
韩森叹了口气,用力的挤压了一下耳返,重新找好音乐的节奏后,才继续演唱。
“不说一句的爱有多好
只有一次记得实在接触到
骑着单车的我俩
怀紧贴背的拥抱……”
听到这句歌词的时候,韩一泽一脸惊讶。
他仔细的看着儿子。
想起前两天,父子两人漫步深大校园时的画面。
他很喜欢骑单车,更年轻一些的时候,也常常会载着大儿子阿森去逛街。
那时候,阿森好像还是小学一年级。
或许现在儿子已经忘了。
但其实他还记得,那天逛沙滩,儿子紧紧搂住了自己的腰,让自己骑快点,再骑快点。
那是儿子第一次从后座拥抱自己,韩一泽记得比较深刻,如今十多年过去,再一次骑着单车载着儿子,时间虽不同,但感受却是一样的。
……
台下,莫红红撑着下巴,仔细的听着这首歌,她对粤语虽然不算精通,但多少懂得一些,再加上背后大屏幕有歌曲提词,所以莫红红对韩森的这首新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可听了副歌后,只觉得过于寡淡,好在歌声动人,吸引着她继续听下去。
然后就停不下来了。
整个人都陷入歌词描述的画面当中,怅然若失。
“难离难舍,想抱紧些
茫茫人生,好象荒野
如孩儿能伏于爸爸的肩膊
谁要下车——”
此时,舞台上。
吴宇弹奏着吉他,浑然忘我,完全沉浸在演出气氛当中。
而钟俊涛则很冷静,弹琴时掌控全局。
在淡淡的音乐声中,他看着坐在舞台边缘,扶着旁边提词器的森哥,忽然有一种错觉。
此刻的森哥,好像被全世界遗弃。
背影孤独的如同一幅定格千年的画卷……
茫茫人生,好象荒野。
这大概就是森哥最真实的心理写照吧。
当副歌响起时。
钟俊涛惊讶的发现,现场不少人的目光里竟然闪烁着泪花,仿佛真正感受到了歌词里描述的情感。
一瞬间,他有些恍惚。
想起自己的父亲。
钟父从来不会表扬关于儿子的任何事情,仿佛永远都在批判,在提醒自己的儿子,有人比自己厉害得多,并且从各个角度告诉儿子,这就是个残酷的世界,你必须要独自面对,无情的戳破钟俊涛青少年时代对世界、对未来的所有美好的幻象。
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钟俊涛一度以为家人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只会在自己失落的时候带来更多的伤害。
父子之间,也不会有任何暖心自然的互动,只剩下那一张严肃的脸,和不时爆发的争吵。
后来,钟俊涛高考结束,选择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专业,坚决的,放弃了任何与父辈职业相关的专业。
现在,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不久前再见到父亲时,钟俊涛忽然感觉到了心酸。
时间如梭。
那个男人,两鬓斑白了,后背也有点驼了……
“难离难舍,总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任世间再冷酷
想起这单车,还有幸福可借……”
……
嘉宾席,洪金武安静的坐在那里,像个孤独症患者。
但没有人知道,他此刻内心有多么激动。
他太喜欢这首歌了。
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有一股让他浑身战栗的力量,直接击中他的内心。
不管听歌前,是多么狂躁与疲惫。
但只要听着这歌声。
洪金武整个人的情绪都给抚平顺了。
他一瞬间投入到这首歌曲的意境当中,只觉得这人生,恍如隔世。
在这歌声中。
洪金武似乎看到了若干年前,那个穿白衬衣校服的小男孩,坐在来骑车载他回家的爸爸后面……
一年又一年。
当小男孩的年龄增加,这样的日子不再。
于是,一个人和一辆单车,在每个孤独的夜晚,骑进华灯初上的城市,反复的绕过一个又一个街头。
但就是不想回家。
……
有多想念从后座看老爸的背影呢?
那记忆中的背影,宽广又伟大。
洪金武哭了。
一个健硕的寸头青年,此刻捂着脸,难受至极。
他还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去接自己放学……
直到那一天。
母亲提前来接自己,笑着问自己,爸爸和妈妈,你选一个。
洪金武做出了选择。
……
后来,父亲最后一次骑着他那辆又黑又大的自行车,来接小男孩放学,途中问儿子,为什么这样选择。
那一天,雨下得好大。
小男孩坐在后座,躲在父亲的大雨衣里,睁着眼睛,一脸懵懂。
那一刻,父亲的背影很伟岸。
却骑得很无力。
第75章 深情之作
“虽说演你角色实在有难度
从来虚位以待
何不给个拥抱……”
此刻,全场应援灯被观众们整齐划一的挥舞着。
一束束灯光仿若星辰,在昏暗的场景中闪烁着。
张禾一心中充斥着感动,她此刻完全被韩森的才华所吸引,这首《单车》依旧延续了韩森这段时间的高水平创作,高水平发挥。
她看着周围疯狂摇动着应援灯的歌迷们,忽然一笑。
从什么时候,韩森变得这样优秀了呢?
身边已经开始聚集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了呢。
最初是始于颜值……
但如今想来,果然还是太肤浅了。
那么,便尽情的去忠于这份惊世的才华吧!
“想我怎去相信这一套
多痛惜我却不便让我知道
怀念单车给你我
唯一有过的拥抱”
韩森唱着歌,站起身来,伸出手轻轻摇动,与跟所有观众的应援灯遥相辉映着。
足足两千人的演播厅,气氛之热烈,让不少人都感觉像是来到了星球体育馆。
对于《单车》这首歌,韩森有自己的想法。
他对韩一泽的感情其实不是很深,满打满算两人也就见了一次面。
但脑海里却多得是这具躯壳留下来的原生记忆。
那一天与韩一泽相见,他只觉得心中的情绪涌动,感情喷薄欲出。
他想:或许唱出这首《单车》之后,心中那隐约存在的情感枷锁,便会少一些。
正如《明年今日》对关婷娇。
这首《单车》,更像是为韩一泽量身打造的记忆符号。
但是……
韩森也会想到前世的父亲。
如这首歌描述的一般。
韩森也对父亲的父亲有所埋怨,这大概是华夏式父亲的统一特点,沉默寡言,即便情感涌现,也是深藏心底,不似国外那般溢于言表。
但同样的,也存在着对前世亲情的不舍。
他也害怕这份不舍,会随着时间消失。
……
前世的父亲只是个平凡又普通的人。
在韩森上高一的时候,父亲被正式确诊为晚期直肠癌。
韩森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浑浑噩噩度过的那一年。
但最后,父亲还是走了。
不管是知道父亲确诊,还是坐着车去往火葬场,亦或是最后收捡骨灰装到盒子里。
韩森都哭不出来。
虽然很痛苦……
但就是哭不出来。
直到那一年,高三毕业之后,回老家整理东西时,偶然发现父亲的旧手机还储藏在盒子里。
出于想找寻父亲印记的想法,韩森把手机充满电之后开机,却只发现手机相册里面,满满的都是家人的合照。
关于父亲本人的相片,却是极少极少的。
其中有一张是韩森看望父亲住院的时候拍的,上面用留言写着:“爸爸不能一直陪着你,继续看着你长大了,你和你妈一定要幸福下去。”
后面还有许多文字,他记不清了。
只记得那一天,韩森三年来积累的泪水终于决堤,跪在地上,放声嚎哭。
如今唱着这首歌。
看着现场不少备受感动,用力鼓掌打节拍的的歌迷,韩森脑海中,情不自禁又想起了前世的点点滴滴。
歌曲里的描述,都好像变成了曾经的缩影。
那个父亲,好像又回来了一样……
泪水有点绷不住了。
“难离难舍,想抱紧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儿能伏于爸爸的肩膊
哪怕遥遥长路多斜……”
韩森仰起头。
这一刻,他的歌声里满是沧桑与深沉。
即便是嘉宾席那些特地赶来捧场观摩的专业音乐人,此刻都感觉到心惊。
这份唱功与情绪渲染能力,浑然不像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演绎出来的。
但如今,生生的出现在自己等人面前。
道一句天才,不过分吧?
“难离难舍,总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任世间怨我坏
可知我只得你
承受我的狂或野——”
音乐即将结束,歌声的长音还未消散。
但此刻,整个现场都穿来了惊人的尖叫巨浪。
掌声、欢呼声,扑面而来。
台下,监视器前,徐宗泽悄然抹了抹眼角,站起身来鼓掌。
“真是一首深情之作。”
身后,于副台长一边鼓掌,一边好奇问道:“宗泽,你说这原本是用来控诉父亲的?”
“对,森仔是这样说的。”徐宗泽笑道。
于副台长摇头:“我反倒觉得这是对父爱深沉最好的诠释,所谓各花入各眼,不管是一部电影、一本书还是一首歌曲,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哪怕是原作者,也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与他的理解一致。”
徐宗泽若有所思:“是这个道理。”
于副台长是许多影视作品的监制,在娱乐圈也打磨了二十年,从业经验和人生阅历都相对丰富,他看着今日的舞台,看着韩森:“如何去评介一首歌,在歌曲里得到什么样的心境,完全取决于自己。”
他顿了顿,又说道:“就像我一样,虽然已经知道韩森的本意,但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