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站起来,走到张雪的身边,替她拿好背包,正要一同离开教室,一袭俏丽的身影已经抢先从教室外面闯了进来。
“阿雪,我们待会先去看电影,然后再去逛……”
少女一身杏黄色的连衣裙,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精致的脸蛋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咦……苏越,你怎么也在?”
当韩月彤看见张雪身边的苏越,急忙止了话,惊讶地问道。
“有些复习资料和卷子,我让阿越帮我带回去。”张雪的脸有些微红,“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很多,我总不能把资料和卷子带着跟你一起逛街、看电影吧?”
“也是!”韩月彤点了点头,眼底的一丝疑虑迅速消散了。
“苏越,今天我过生日,说起来,你也是我的同学,我应该邀请你的。”韩月彤微笑道,“晚上天香酒楼,沁云香雅间,要不要来?”
十八岁生日,意味着成年。
父母就她一个掌上明珠,所以在她生日这天,也舍得花钱,给了她两万的预算。
“我还有很多事要忙,就不去凑热闹了。”苏越淡淡地说道,“生日快乐,祝你心想事成,未来一切顺利。”
韩月彤秀眉微蹙,说道:“怎么感觉你这祝福怪怪的。”
“月彤,咱们走吧!”张雪打断了二人,挽住她的胳膊,“苏越就是一块呆木头,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说的话虽然不漂亮,但也是真心实意的,你就别计较了。”
“阿雪,你放心,伸手不打笑脸人,今天我生日,他说得再气人,我也不会生气的。”
“这样的木头,读书不行,长得也不够帅,真不知以前读初中的时候,我一直跟他吵什么,说到底……我们俩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呢。”
“对了,阿雪……你也要离他远一点,免得被他祸害了。”
苏越看着两个女孩的背影逐渐远去。
知道张雪是怕他和韩月彤一言不合,又吵起来,不禁笑了笑,心里一片暖意。
第21章 高位增仓
离开学校以后,苏越回了趟家,然后见时间还早,便去了一趟华信证券。
沪铜的价格昨天收盘于33100价位,由于央行汇率政策转向,晚上华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度上涨超过400点,而同时,美元指数大跌,导致今日沪铜的价格直接跳空至33350价位开盘,并一路上攻至33500一线。
苏越看着沪铜K线上那个显著的跳空缺口,以及前面差不多半年的小碎步爬升,知道第一阶段的主升,恐怕就要开始了。
昨日的沪铜成交量,创出了一年新高。
那根在新闻事件驱动下,标志着反转的巨量K线,以先抑后扬的走势,诱杀了大量多头之后,又让无数空头入了坑。
金融市场上期货合约持有者,说到底,所参与的不过是个零和游戏。
当你把握不到行业脉络,了解不清市场真正的供需关系的时候,那就最好不要去预测走势,因为你的预测,往往是错的。
这时候,你只需要观察场内的情绪就可以了。
当大量多头汇聚,场内鲜有人开出空单的时候,就算长期的走势依然向上,多头也必然会遇到凌利的清洗和震荡。
因为不吸引大量的空单入场,如何平仓?
价格的变动,给你账户带来的,只是数字,你只有平仓出局,盈利或者亏损的,才会变成真钱。
大量的新增空头,只出现在行情下跌,或者他们认为行情反转的时候。
所以,只有凌利的下跌之势,才能诱发空头的大量涌入。
经过前一天剧烈震荡之后,苏越见上午盘面的成交量明显萎缩,淡淡笑了笑,知道昨日建仓的许多空头,依然舍不得平仓出局,不禁转入资金,以33505的价位,继续买进了4手,然后预留了差不多2万块的保证金。
所谓空头不死,多头不止。
只要昨日空头陷阱中,陷进来的那些空头没有被迫大量平仓,行情就不算完。
在8月1号,美联储加息之前,整个市场处于真空期,所以苏越也不担心这几日,沪铜的价格受到重量级消息的刺激,而发生突变。
“追高加仓,你胆儿可真肥啊。”
顾云汐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边,看着他操作,忍不住说了一句。
苏越嘿嘿笑了一声,装作单纯的样子,指着交易界面说道:“顾姐你看,这沪铜的K线这半年来,走得多漂亮,昨日大阳线反转之后,今日跳空高开,价格直接跳过前期新高,留下新高的跳空缺口,重要的均线也开始发散了,不正是要主升的征兆吗?”
苏越其实是不太相信所谓的技术分析的。
先不说技术分析所要求的三个基本条件,就单说均线和所谓的趋势,其实都是滞后于市场的。
跟着操作,往往什么都赶不上,很难赚到钱。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不想在顾云汐面前暴露太多,惹得她各种怀疑。
“你这技术倒是练得不错,不过具体的走势分析,还得结合市场的消息和基本的供需关系变化来判断。”顾云汐对苏越露出些许赞赏,“证券分析,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毕竟市场瞬息万变,谁也不敢说真的判断准确。”
“那我这一单,下错了吗?”苏越装作紧张地问。
“虽然时机和位置,都不理想,但也说不上错,就像你说的,沪铜犹豫了半年之后,这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恐怕真要主升了。”顾云汐笑道,“毕竟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远超国际预计,国际铜价的走势,比国内还要凌利,沪铜的价格,想要再跌回去,恐怕很难了,所以……就算你判断失误,沪铜没有主升,也大概率亏不了钱。”
“顾姐厉害!”苏越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他是真的由衷佩服。
苏越之所以敢追高加仓,是带着后世的记忆,能清晰判断目前的市场形势,而顾云汐可没有这些。
她能鞭辟入里的分析形势,做出精准的判断,靠的完全是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苏越原本以为她这么年轻,能作为营业部的首席投资顾问,一定是因为家世的原因,如今看来,就算没有家庭背景的关系,赵永富也不可能是她的竞争对手。
“顾姐,你为什么不进公司的资管投资部门呢,就算因为年龄和资历,当不了团队经理,掌握不了自营资金的投资权限,可当一个交易员,也比在这客户部当一个投资顾问有前途吧?”
苏越好奇之下,忍不住问道。
“你对券商公司的部门职能挺了解的嘛。”顾云汐笑看着他,轻叹道,“公司的策略投资部门僧多粥少,自营投资基金都是要业内资深人士,或者说经验极其丰富的交易员,才能够进入的,我呀……自然远远不够格。”
“其实就在营业部也挺好的啊,每天见识形形色色的人,偶尔学习新的东西,也没有盈利多少的业绩要求,挺轻松惬意的。”
苏越看出她眼里还是有些期盼和向往的,只是没有明显表露出来。
“顾姐,如果不久的将来,有一家私募基金,想要请你去当基金经理,你愿意放弃目前的职位吗?”
“目前的市场,私募基金都死得差不多了,许多大的公募基金和券商自营盘都亏损累累,有谁会请我去当基金经理?”顾云汐笑了笑,“你还不如问我什么时候证券市场会好起来,金融市场重现繁荣呢。”
苏越哈哈笑了一声,没说话。
他只是试探一下,顾云汐没有明着拒绝,就证明还是不排斥这方面的邀请。
“今天韩老板怎么没来,他不是基本上每个交易日都在的吗?”苏越看见身后的空位,“市场如此惨淡都还在坚持交易的人,他也算是证券市场的真爱粉了。”
“可能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吧,老韩算是营业部里的老客户了,我没来的时候,他就在交易室内常驻了。”顾云汐淡淡笑了笑,“听说他的生意,这几年挺顺,赚了不少钱,虽然他这人……挺不适合交易的,但亏损的心态不错,无论亏了多少次也不害怕,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不知不觉,跟苏越聊天的时候,已经让她有了一种跟同龄知音者聊天的感觉。
无拘无束,毫无压力。
苏越想了想,淡淡说道:“建材生意,跟基建、地产有极大的正向关联性,新世纪以来,受益于全国城镇化的宏观路线,地产和基建的发展,一直突飞猛进,建材生意,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看不出来,你对宏观经济认知,这么清楚啊。”
顾云汐轻笑,心里突然萌生了一丝想法:“我二叔对于国内经济的研究,算得上是行家,我见你对于经济、金融方面,有些天赋,不如哪个时候,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你二叔?”苏越一愣。
顾云汐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沉声说道:“华夏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名誉教授顾正清,听说过没?”
听见这个名字,苏越心里不禁一片震惊,惊愕地看着顾云汐。
第22章 大学的突破口
顾正清这名字,苏越可谓如雷贯耳。
他的记忆中,这人乃是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不同于那些沽名钓誉,只会写几篇论文,然后到处出席各种活动,侃侃而谈的同行,他是真能切准国内的经济脉搏,并找出一两个合适方子的牛人。
此时,身居华夏财经学院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他,在行业中,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比之十年后,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十年之后,他的名字已经响彻国内整个经济学界,成了行业的泰山北斗。
他为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便是在多年后,关于煤炭、钢铁等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一次经济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的改进方针,并最终被国家采用,解决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
听说后来顾正清因此还成为了国家相关部门的经济顾问。
苏越虽然不是很懂经济学,但他长年在金融市场中厮杀,对于这样的人物,不可能不了解。
他没想到顾正清居然是顾云汐的二叔。
看来顾家的根基,比他想象中,还要深厚,而且从顾云汐的境遇来看,恐怕她所在的一脉还不是顾家核心主脉。
“怎么……你听说过我二叔?”这次该顾云汐惊讶了。
“我看过顾老师的一两篇文章,是发表在国家经济周刊上的,证券时报好像也有转载,就是关于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论文。”苏越依着记忆说道,“顾老师初步预测说‘我国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十年,恐怕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这话我觉得说得很对,毕竟全国城镇化的大势,不可阻挡,而且未来十年,适婚年龄的人,会大量剧增,这也会在城镇化的前提下,加剧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顾云汐一愣,忍不住道:“这跟适婚年龄的人增多,怎么也扯上关系了?”
“哈哈……这位同学的观点倒是新奇啊,居然能将房地产发展的周期变化与人口出生率和青年爆发期联系起来,不错,不错……”
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从交易室门口传了过来。
苏越和顾云汐同时抬头,只见门口位置,一位穿着正装的中年男子笑盈盈地向二人走来,板寸平头,圆框眼镜,身材不高,还有些消瘦,浑身透着淡淡的书卷气,使他整个人看上去十分平和。
“二叔……”顾云汐呆呆地看着中年男子,“您……什么时候到的长陵?”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顾云汐与苏越刚刚谈论的顾正清。
“今天上午刚到,应学校的一位同事相邀,回来办点公事,开车正好路过这里,就上来看看你,没想到……”顾正清说着,看了眼苏越,问道,“这位同学是何人?小小年纪,见解很是独到啊,我刚刚站在门口,听了你们几句话,非常惊喜。”
关于房地产发展周期与出生率,还有适婚青年的关系,他做研究报告的时候,不小心忽略了。
如今被苏越偶然间提起,使他瞬间有了新的理解,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他叫苏越,目前是长陵中学的一名学生,当然……也是我目前的客户之一。”顾云汐认真介绍道,“听他说平时看了许多经济、金融的书籍,有些自以为是的见解和认识,所以想来市场中历练一番,验证一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明白这一点,很好嘛。”顾正清赞赏地点了点头,“高中学生,能将兴趣爱好,发展到这一步,很厉害啊。”
“谢谢顾老师夸奖。”苏越急忙站了起来,“我刚才只是随口说说而已,观点不一定正确,还请顾老师纠正。”
顾正清认真看着苏越,见他不卑不亢,举止自然,不禁微笑道:“你说的观点非常新颖,能让人眼前一亮,也给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呵呵……没想到我就随便上来逛逛,还能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