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是……”
苏越望着俩人有些熟悉的面容,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这俩人是谁。
稍胖的那名中年男子见到苏越走到跟前,急忙站起来,哈哈笑道:“苏总真是健忘了,去年在南华,我们一起操盘过申源地产。”
苏越听见这话,目不转睛地盯着二人,仔细看了一眼,才惊讶地认出了二人。
原来这俩人,就是苏越第一次操盘申源地产之时,彭振柯请的那两个所谓的南华地境一流游资大佬。
“原来是郑先生和牟先生,真是久违了。”
苏越轻轻地与俩人握了握手,然后和杨立国在俩人对面坐下,问道:“不知是什么风,把两位给吹到了长陵这小地方来了?”
“苏总,你应该已经知道IPO重启的事了吧?”
俩人中,稍胖的那人微笑地说道:“时隔一年多以后,再次发行新股,这可是目前股市最受关注的事,不知苏总对此,有什么想法?”
苏越呵呵笑道:“没什么想法,我们‘添越资本’旗下基金,主要做的是中长期投资,并不参与短炒,其投资核心,也是以个股的基本面和业绩爆发预期为基准,IPO重启与否,跟我们并没有多大关系。”
“话虽这么说,但如果是确定性的投资机会,苏总也不想参与吗?”
较瘦的那名男子接话道。
“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杨立国微微一笑,问道,“不知牟先生所说的这一个确定性投资机会,特指什么?”
“杨先生算得上是金融交易市场的老兵了,难道一点都没发觉此次IPO重启里面,蕴藏的投资机会?”牟先生淡淡地看了眼杨立国,继续说道,“此次IPO重启,新股发行,可谓万众瞩目,新老划断第一股‘华工国际’,不止肩负着打开局面的任务,而且还有着此次股权分置改成成果的展示意义,可谓非同寻常。”
“原来牟先生指的是华工国际!”
杨立国恍然大悟,呵呵笑道:“听两位的意思,找上我们‘添越资本’,是想我们与你们合作,共同参与炒作这支新股了?”
俩人的见解,跟苏越当初所说,差不多。
不过经过杨立国劝阻之后,苏越已经放弃了参与‘华工国际’的想法,此刻听闻俩人来此,居然是想与自己合伙炒作这支股票,苏越非常惊讶,沉默了一会,说道:“既然两位已经瞧出了这里面的投资机会,按理应该偷偷发财才对,何必又要大老远的从南华跑过来,拉上我们呢?”
“苏总可知此次华工国际,拟募集多少资金吗?”牟先生沉声说道。
杨立国见他尽问一些白痴问题,皱了皱眉,替苏越回答道:“不是已经招股了吗?募资30亿,发行4亿股。”
“这就是我们找苏总的原因。”
牟先生嘿嘿一笑:“‘华工国际’此次募集资金不小,其流通盘很大,加上上市第一天,万众瞩目之下,交投必然活跃,以我和老郑手里的资金,想参与炒作这支股,恐怕是有心无力,根本无法控盘。”
“所以你们想拉人组成关联席位,共同控盘、炒作‘华工国际’?”
苏越眼睛微眯,沉声道。
“正是!”稍胖的郑先生立马接话道,“苏总短线手法凌利,加上‘添越资本’资金雄厚,若咱们大家能联手的话,必然能够大赚特赚。”
第344章 拒绝联合
苏越的操盘手法,当初在申源地产上,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加上‘添越资本’能在短短大半年时间中崛起,做到超过5亿的基金规模,也是最好的佐证。
如果‘添越资本’能够一同参与的话,那么控盘‘华工国际’,炒作这支股也就变得可能了。
而且,这一战万众瞩目。
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还能收获偌大的名气,让他们成为市场上的顶级游资。
顺着政策的风炒作,失败的风险很低,而且他们暗自猜测,对于‘华工国际’这支上市的新老划断第一股,其实监管层面,是鼓励炒作的。
苏越盯着郑先生的眼睛,嘿嘿一笑,说道:“郑先生,你们除了联合我以外,应该还联合了其他人,是吗?”
那郑先生没想到苏越慧眼如炬,一言便猜出了他们的布置。
尴尬地一笑,回答道:“苏总所料不错,我和老牟在来长陵之前,已经联合了其他几位游资,所累积投入资金,已经有3个亿左右。”
“十分之一!”
苏越微微颔首:“在交投极为活跃的情况下,想要控盘‘华工国际’,相当于流通盘十分之一的资金,确实不够。”
他沉默了一会,又说道:“两位,另请高明吧,我们‘添越资本’不打算参与‘华工国际’的短线投资。”
俩人没料到苏越会拒绝得这么快,有些错愕。
牟先生盯着苏越,沉吟了一会,有些不甘心地道:“苏总,机会难得,你不再考虑一下?”
“我们‘添越资本’的基金仓位已满,调仓困难,而且多数投资资金,已进入一级市场,确实没有余力再参与‘华工国际’。”苏越微笑地道,“两位远道而来,真是抱歉了,合作不成人情在,现在差不多到中午了,吃了饭再走吧?”
眼见苏越拒绝的态度坚决,俩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尽皆站了起来。
“苏总,既然你无心参与‘华工国际’的投资,那我们就只能另寻高明了,我见你也挺忙的,就不打扰你了。”
牟先生说了一句,便与苏越和杨立国握了握手,同沉默的郑先生一起离去。
苏越送走了二人,回到办公室,杨立国却是一脸纳闷,忍不住问道:“小苏,你不是想参与‘华工国际’的炒作的吗,怎么人家找上门来了,你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呢?”
“原本我是有参与‘华工国际’的心思的。”苏越说道,“可目前这支股实在是太热了,各路游资们,猜中了监管层的想法,于是谁都想来分一杯羹,这样的情况,老杨能够猜到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吗?”
杨立国沉思了一会,依然不太理解苏越话里的意思,摇了摇头。
论起短线炒作,他尽管是金融交易市场的老将,但还是不如市场上这些顶级游资,自然想不明白他们会怎么打算。
“一群聪明过头的人,全部挤在一支股票里,谁都想赚钱离场,其结果不言而喻。”
苏越笑了笑,继续说道:“‘华工国际’这支股越热,参与的游资越多,那么埋葬的游资,也就越多。”
杨立国大惊:“不至于吧?好歹从监管层的想法出发,他们是希望这支股被炒作,打开新股发行的局面的,若是大跌破发,以后的新股还能发得出去?市场的参与者,还会踊跃申购?”
“人心不齐啊!”
苏越感叹道:“在人心不齐的基础上,却还有个贪字在作怪,加上‘华工国际’上市之时的流通盘不小,所能容纳的各路资金,实在太多,除了上市第一日大家不明就里,踊跃参与之外,面对场内这么多游资大佬想要获利出局的局面,后面谁来接盘呢?”
俩人对于‘华工国际’这支股的讨论,已经是第三次了。
前两次,苏越的分析,与今日两位南华游资客所分析的情况,完全一致,却没想到今日在见了俩人之后,苏越对于这支股的走势分析,居然完全反了过来。
杨立国沉默,觉得苏越所说,不无道理。
“反正‘华工国际’大概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上市交易了,最终结果如何,很快就能见分晓。”杨立国对于这事不是很纠结,眼光一转,望见记录本上选出来的投资标的,又回到了正题上,“小苏,近来大盘回调了不少,咱们若想建仓的话,正是良机。”
苏越点了点头,笑道:“老杨,‘华工国际’这支股,咱们虽说可以当看客,但它的走势,对于市场接下来的投资情绪,影响还是很大的,可以说……这支股在上市的短时间内,会间接地绑架大盘。”
“如果这支股上市之后大跌,那大盘在十天半月内,恐怕也会大幅下挫。”
“这才是我们运用这支股,建仓、加仓的良机。”
“大盘一路小碎步上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也该是有个回调的时候了,只是不知道这次回调的幅度,能有多大。”杨立国眉头微皱,有些担忧地说道,“但愿这次监管层能聪明一些,别一棍子,又打死了好不容易爬出坑,有了一丁点迹象的牛市。”
这半年来,指数上涨了差不多40%,投资情绪好转,大家也开始积极看好后市。
如果监管层再瞎乱操作一把,恐怕这好不容易在绝望中孕育出来的乐观情绪,又会烟消云散。
“不会的!”
苏越笑了笑:“就算监管层乱操作,但维护市场的心思,是没变的。加上上层需要一场牛市,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推动,还有企业盈利持续的增长……这些都构成大盘持续向上的动力,煌煌大势面前,一时的波折和决策错误,并不能改变市场本来的方向。”
“论宏观分析,我可说不过你。”杨立国哈哈大笑道,“无论如何,咱们跟随着市场的变化,选择投资策略就行,其它倒也不用想太多。”
俩人讨论完了之后,来到交易室,将建仓任务下达给交易员们。
然后苏越看了一下个股的行情走势,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正准备继续培训交易员们,教他们一些操作技巧,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第345章 最后一堂课
苏越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见是张雪的号码,不禁一愣,接通了问道:“小雪,现在不是应该没放学吗?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从宁州回来后,苏越重新买了一部手机送给张雪,号码还是最初的号码。
俩人关系确定,又在苏小月的唆使下,张雪自然而然地也就接受了。
“阿越,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李清萍老师让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到场,你能来吗?”张雪轻轻说道,“如果你工作不忙的话,就还是来学校一趟吧,过了今天……我们大家都毕业了,以后同学们天南海北,各奔东西,恐怕再也不会有大家相聚在一起的日子了。”
苏越望了一眼电脑桌面右下角的日期,心中暗道:“没想到不知不觉,已是6月5号了,最后一天,最后一堂课……是该去告别一下了。”
“好,我一定到!”苏越暗自感叹了一句,沉声回答。
张雪‘嗯’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阿越,你把胖子也叫上吧,你们俩一起来学校。”
苏越知道张雪是班里的班长,通知同学到场的事,该她负责,呵呵笑道:“小雪,你放心,胖子那边,我来负责就好,你继续通知其他未到场的同学吧!”
班里,除了他和胖子停学外,还有好几名不想参加高考的同学,也处于停学状态,美其名曰‘牺牲自我,提升班级高考的总体平均成绩’。对于这些不想学,也没什么前途的同学,班主任李清萍从来都是放任不管的状态。
只是今天是高中学业的最后一天。
对于自己教了三年的学生,对于这些以后各奔前程,选择不同人生道路的少年,她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道理想要叮嘱。
挂了张雪的电话,苏越给胖子打了过去,让他在美心小吃店等自己。
然后苏越将培训交易员的事,交给杨立国,就径直离开了公司。
当俩人吃了午饭,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整,教室里安安静静地,老师没有讲课,而是在叮嘱大家,高考时的注意事项和答题技巧。
苏越和王有福,走到自己座位上坐下,摸了一把课桌里满布的灰尘,都有些感慨。
今天,对于高三毕业班来说,每个老师,都是最后一堂课,他们不再讲解练习题,也不再严厉地对待每个同学,他们的脸上,有着如释重负的神情,更有着不舍,特别是对于班主任来说,这些神色,更为明显。
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堂课,是属于带领着班级走过三年时光的班主任的。
当李清萍带着一大袋糖,走进班里,所有同学,都是意外和吃惊的,不知道一向严厉的班主任到底想干嘛?
“张雪,把这些糖,都发下去,每个同学,尽量平均。”
李青萍一身百褶裙,温和地环顾了一遍教室里难得到齐的所有同学,向班长张雪吩咐。
张雪‘嗯’了一声,和几个班干部,将老师带来的糖果,平均分给了班里所有同学,然后静待老师的发言。
“今天,最后一堂课,由我来收尾。”
李青萍看着这些自己带了三年的学生,平静地说道:“过了今天,你们就毕业了,以后我不再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无权再管你们。”
“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而高中,是你们从青涩步入成熟,最单纯、最难忘的岁月。老师说的这两句话,你们此时也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