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萧千雅点了点头,认真思索了片刻,说道,“苏越,是不是每一次情绪的极端化,都意味着趋势的转变,大的投资机会来临?”
“这可不一定。”
苏越说道:“还得看内在价值的驱动,能不能撑住这种情绪的延续,如果能够撑住,那市场就会在一定高估的水位下,继续发展下去。”
“那每一次出现经济、金融市场剪刀差走势的时候呢?”
萧千雅眼睛一亮,转而又问道。
苏越想了想,回答:“这就大致不差了,因为当经济增速衰退,而金融交易市场在情绪的驱动下,估值水位还在继续爬升,那么估值泡沫,就会越吹越大,泡沫大到一定地步,总会破碎的。”
“明白了。”萧千雅惊喜地道,“谢谢!”
苏越轻轻笑了笑,说道:“国内是单边市场,像这种机会,有时候看见了,其实也做不了什么。”
“所以,你才让公司的投资重心,转向国外,是吗?”
想通了其中关窍,萧千雅已经完全明白了苏越的布局和打算,微笑地道。
“是这样。”苏越也没有什么隐瞒,“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未来国内的资本,总得走出去,我先为大家探探路,也没什么不好。”
“苏越,你真的……很厉害!”
萧千雅认真地看着苏越,说道:“在你这个年纪,国内应该没人能做到你这个地步。”
“那可不一定。”苏越微笑道,“国内藏龙卧虎之人,还是很多的,‘添越资本’目前也只是刚刚建立了一些根基,未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对了,千雅,你未来作何打算?”苏越看着萧千雅,突然问道。
萧千雅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还没想好,顾教授希望我留校,他说他会向学校申请名额,可我不是很想……我还是想做交易投资这一行,不想做老师。”
“能在华夏财经大学留校,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苏越感慨了一句,接着说道:“顾教授很看重你,如果你在宏观经济领域内深耕的话,未来是可以继承他的衣钵的,不过……你若真是不想,也不愿意回家依照父母的安排的话,不妨来我们‘添越资本’。”
“赵老师曾经说过,你在金融交易上的天赋,胜过你表姐。”
“我们‘添越资本’正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急缺交易人才,你若愿意来的话,我随时欢迎,当然……待遇方面,肯定不会亏待。”
萧千雅不但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校友,还是他所尊敬的人所看重的学生。
无论如何,他是不会在待遇上亏待萧千雅的。
“真的吗?”萧千雅见苏越主动邀请,有些心动,微笑地问。
她尽管知道自己和苏越之间,不可能,但若能有机会距离更近一些,彼此间交流的时间多一些,她还是很高兴的。
“当然!”苏越微笑地伸出手,“随时欢迎。”
萧千雅对于金融交易市场的理解和悟性,苏越是非常赞赏的,若能将她拉进公司,培养一番,未来肯定能成为公司的核心中坚力量。
再加上萧千雅跟着顾教授学宏观经济,培养了大局观。
只要实践足够,积累一定的经验,肯定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一番作为,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莫过如此了。
萧千雅微笑地看着苏越,伸出手与他相握,高兴道:“那就多谢苏总收留了。”
苏越哈哈大笑,心情也很舒畅。
俩人继续沿着湖堤慢行,一边赏景,一边闲聊,待到落日只剩半边脸儿,天逐渐黑了下来,时间临近7点半,才离开西湖,就近吃了晚饭,回到住宿的酒店。
同行的沈平,眼见俩人同出同归,言语间,熟稔、亲近,一时不由多想了几分。
对于苏越,多了一些莫名的敌意。
萧千雅是华夏财经大学知名的美女,再加上家庭背景优越,又是顾教授的学生,未来前途光明,追求之人,可谓数不胜数。
沈平心里也爱慕萧千雅。
虽然他觉自己目前还配不上对方,未来也不一定有机会,但见同行的苏越,赢得了女神青睐,心里终究还是有些不舒服。
当然,他并不知道苏越是‘添越资本’的创始人,早跟他不在一个阶层。
若是知道的话,断然不会这么想。
他只是以为苏越不过是得到了顾教授的赏识,在学校有些名气,在金融、经济学上,有些天赋罢了,还不是让自己只能仰望,超越不了的人。
晚上9点,顾教授和褚良军才回到酒店。
由于苏越和褚良军是住在一个标准间里,于是这位在晚上聚餐中,因为表现还算优异,得到了业内众位经济、金融学教授、前辈夸奖的浙州汉子,不顾与苏越并不熟的校友关系,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述。
苏越默默地听着,不时回个一两句。
一晚上下来,对于这位心宽体胖的校友,也算是了解清楚了。
第二天,浪费了一天时间的领导们,终于消停了,学术交流、讨论会,开始进入主题,各种观点碰撞,开始火花四起。
老教授们,开始旁观。
主要是让自己带出来的学生们,进行观点论证和主题问题答辩。
“最后一个主题问题。”主持交流会的一位老教授看了看自己写在笔记本上的问题,推了推眼镜,沉声说道,“结合你们所学,回答一下你们所认为的,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应该是什么,未来经济要想保持可持续高速发展,其症结和核心驱动力,又是什么?大家畅所欲言。”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学以致用。
明白其原理、掌握其知识不算什么,要要能通过学习,瞧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所在,症结所在,才算是学有所成。
这些老教授没要求学生们能给国家经济开药方。
但要求他们,自然能看清楚经济发展的脉络,从而发现问题。
‘可持续快速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口号,可如何才能可持续的快速发展,这问题,在座的100多号人,绝大多数,以前都没静下心来仔细想过。
他们只依着书本、依着教材上的内容学习,能深挖内容,浅显地运用一些知识。
就很了不起了。
至于能想到国家经济如何富强,民族如何复兴,具体的……又该从哪里入手,恐怕99。9%的人,都没想过。
老教授的这问题不算难,毕竟只需要大家找出经济发展上的问题。
没有要求大家提出可行方案。
然而,在这个问题抛出以后,开始发言活跃,大家彼此间,为一个论点,争得面红耳赤的场景,突然间,完全冷了下来,半分钟过去,依然无人作答。
苏越有着后世的眼光,再加上自己上一世在金融领域内的摸爬滚打。
很容易就能瞧出未来经济发展的症结和痛点,但他不打算此时出风头,想要先看看满场100多号人,到底有多少真正的人才。
满场继续沉默了十几秒钟之后,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道:“我国的未来经济发展核心领域,还是工业,也只有工业强国,才是真正的强国。”
“说一说原因。”提出问题的老教授微笑地问道。
那位男同学回答:“我国经过多项改革之后,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如今我国工业规模,已经属于世界前列,成了经济比重中最重的一个板块,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理应继续保持,当‘madeinChina’响彻世界,我国的工业产品行销全球,自然民富国强。”
“工业,是科技的延伸,是生产力的最直接体现。”
“再加上我国从农业大国开始转变后,大批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工厂工人,构成了坚固的工业用工体系。”
“他们都是一群吃苦耐劳,用双手改变命运的人。”
“有他们作为基石,推动工业发展,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从而以工业辐射全行业,带动经济,我觉得是最正确的道路。”
“至于其推动工业,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我还没……没想清楚。”
“症结嘛,就是我国工业比较偏科,受制于西方技术封锁,在材料学、基础加工机械、电子科技方面,与西方差距太大,难以弥补,会形成短板。”
“不错!”提出问题的那位老教授,深深地注视了那位男同学一眼,“工业强国,才是真正的强国,说得很好啊!”
“你叫什么名字?”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继续问道。
那位男同学见自己得到满场众人的关注,得到老教授的欣赏,心里有些激动,说道:“我叫邬鹏,来自南华财大。”
“南华财大,邬鹏!”
苏越听见名字,总觉得有些熟悉,忍不住回头仔细看了那位同学一眼,沉思了一会,终于想起来了关于这人的一切。
第585章 名不虚传
说起来,这人跟他还是同乡,也是南华长陵人。
此人在这时,还没什么名气,真正在国内金融界崭露头角,还得六年后,所主导的基金,抓住创业板互联网金融行情的时候。
苏越也是从那个时候,才知道他的一些情况,记得有这么一位同乡。
“有些水平,以后倒是能试着招揽一下。”苏越暗自想道,“难得咱们长陵出个人才,不能被埋没了。”
苏越沉思间,再度望了邬鹏一眼,却见他已经重新坐下,躲在人堆里,不再显眼。
南华财大的团队,以及邬鹏的导师,眼见邬鹏在各大名校教授和业内前辈们面前大出风头,为学校和自己赢得了荣誉,不禁大为激动,奋力鼓掌。
“邬同学开了一个好头啊!”
待到掌声稀落,提出问题的那位老教授推了推眼镜,又继续说道:“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嘛,我们今天是讨论会,是大家思维和想法的碰撞,不要怕说错,只要见解独到,言之有物,我觉得都是值得表扬和鼓励的。”
他这番话说完之后。
满场一百多号人中,有好几位同学受到鼓励,站起来说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只是都没说到关键点上。
教授们听了一阵,见没人说到关键节点,真正的症结所在。
心里轻叹了一口气,都有些失望。
“国家发展的根基,能推动国家不断强盛的基石,是完善的工业体系,这话没错,但是……”萧千雅在无人说话之后,于顾正清的眼神鼓励中,站了起来,继续说道,“无论是工业体系的发展,还是其它行业的发展,没有金融的配合,没有庞大资金的助力,其实……都是很难有成效的。”
“经过长时间的经济改革。”
“现如今,构成我国经济主要主体的,早非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个私营、民营、国营公司。”
“公司主体发展之中,资金融通,是免不了的。”
“这条路若走不通,就如同没有肥料供养的庄稼一样,是长不出什么成熟果实的。”
“所以,我认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金融才是重中之重,它是经济的血液,是各行各业发展、突破的养分。”
“血液不流通了,人会出问题,甚至死亡。”
“放眼国家经济这个巨人,道理也是一样的,当金融这块短板不能补齐,资金融通的各道关卡不能打通,工业强盛、国家强盛,我觉得都是空谈。”
“金融是经济的催化剂,我觉得也是钱教授问题中,所提的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其中症结嘛,我觉得还是融资。”
“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的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银行借贷手段,就只剩下民间融资,股权融资的一级、二级市场,对于中小企业,并不友好。”
“许多有竞争力,有技术创新的企业,往往没撑过前期的发展,就死掉了。”
“然而,它们往往才是行业的真正活力所在。”
“工业,要想作为科技的延伸,要想在未来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核心,就不能失去活力和创新精神。”
“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能打通,那行业发展,就会逐渐失去活力、失去创新源泉。”
“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也会在资金成本和体量优势前,在大公司资本倾轧和垄断下,彻底沦为一场笑话。”
“至于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彻底激活行业活力,实现市场经济的深入化。”萧千雅顿了顿,有些抱歉地说道,“我还没有想清楚。”
“说得很好啊!”
钱教授哈哈大笑,带头鼓掌:“以金融驱动实业,以资本唤醒市场活力,不错的解决方针,不错的想法。”
众位名校教授们纷纷鼓掌,对于萧千雅,纷纷露出赞赏之意。
顾正清满脸堆笑,心里也非常高兴。
在他的理解中,萧千雅的这番见解,虽然还是有些片面,但已经出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