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起航天-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十万呐?”麦克思考了一下:“那行吧,还是那个老地址,我把钱给你汇过来。”
  西蒙还等着麦克讲价呢,麦克居然答应了,他肯定拿到的投资不止五十万美元,妈的,价格开低了。
  NASA在90年初意识到,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SFC)新招聘进来的很多火箭工程师,缺乏一线开发经验。高层决定设计一台简单的,低成本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来锻炼一下新人,让他们积累经验。
  这就是FASTRAC项目,它的上马是为了锻炼工程师,而不是有一个火箭项目需要对应的发动机才来开发。


第九十一章:李谦

  麦克的这台发动机,就是新人工程师的练手作品,NASA仓库里积压了一大堆,这东西就没打算用在火箭上,一次都没试车过,也不怕别人偷,反正是一堆废铁。
  听完麦克的解释,何小峰感觉五十万美元能买到这个玩意,这他妈血赚啊。
  “这个发动机你取名没?”
  “取了啊,我把它命名为麦克A型发动机。”
  “你做了哪些改进?”
  “你高看我了,搞蒸汽发动机还行,那东西简单,但这玩意我看都看不懂。”
  “那就是一成不变?”
  “也不是,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动,主要是得益于你带的华夏工程师们。”
  何小峰这才想起来,他搞了十几个民航工程师,来帮助麦克制作航天发动机。
  。。。。。。
  时间线再次回到一年前,AE…100项目的失败,彻底葬送了华夏民航局想要制造国产大飞机的梦想。
  上海民航设计研究院内人心惶惶,不少消息灵通人士,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高层有意要把民航设计院改成上汽设计院,他们这一批研制大飞机的工程师,全部要下岗分流。
  一个戴眼镜的男子跑到李谦办公室,神秘兮兮地说道:“头儿,你听说了么?”
  李谦正忙着写“新舟60计划”项目进展汇报,突然被打扰,脸色有些不悦,看着房铭问道:“听说什么?”
  “头儿,我听潘总工说,上头决定,要咱们院打包转给上汽公司,以后研制汽车发动机。”
  李谦大吃一惊:“怎么可能,咱还有这么多项目呢?”
  “自从六月的那份文件下达以后,这半年,京城…1、首都…1、404双尾撑、30座支线客机、30座支线客机,这些项目相继下马,人员全部下岗分流。”
  房铭叹了口气说道:“现在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西飞民航设计院那边正式传来消息,全体解散,人员分流。”
  李谦也知道这个消息,他有不少好友在西飞设计院工作。
  作为小组长,李谦强抑制主内心的慌张,对房铭安抚道:“咱先别急着自己给自己下结论,“新舟60计划”经过多少轮,专家论证你也清楚。
  你刚刚说的那些项目,全是和外国人有合作的项目,咱这个项目不依靠外国人的技术。
  行了,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好,就算国家要撤掉咱们这个项目,我们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谦所在的项目称为“新舟60计划”,目的是研制国产支线客机,项目自1995年上马到现在,他们这个团队倾注了太多心血,这个项目相当于自己的孩子一样,实在不愿意面对就要长大的孩子夭折。
  支线客机通常是指100座以下的小型旅客机,新舟60计划目的是研发一款能承载60人的中型客机。
  项目上马前,通过民航局和各大航空航天学院的专家论证,随着华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城市间的联系更加频繁,对支线航空运输的需求也将随之加大。
  支线中型客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期,国家划拨科研经费10亿,用于研制国产中型客机,项目命名为“新舟60计划。”
  项目立项后,李谦被民航设计院委以重任,担任“新舟60计划”发动机设计组组长。
  4年时间、1400个日夜,两百多位工程师奋战,‘新舟60’项目胜利的曙光在望,如果在这个关头项目被撤,实在是太开可惜了。
  李谦要使出浑身解数来挽留这个项目,他把刚刚拟好的稿子撕掉,提笔重新写到“新舟60计划”项目验收请示。
  忙完一天的工作,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已是深夜。走到玄关,发现屋内的灯还亮着。
  “还没睡呢?琳琳的家长会你去了吗?”
  妻子王敏卷着一层被子,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一言不发。
  “还生气呢?”李谦坐到妻子身边,将被子也笼在身上,试着抱住王敏。
  “别碰我!”王敏把身上的被子抖落,眼眶红润的看着李谦,“我让你给杜德文打电话,你为什么不打?”
  “我不想去新加坡!”
  “不想去?你们单位现在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有门路的人都在找出路,就只有你,像个傻子一样站在原地。”
  李谦一言不发抽着闷烟。
  “好,就算你单位不会解散,而且你的大飞机研制成功了!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你能得到什么?
  研制成功了也不过给张奖状,你一个堂堂飞机工程师,月薪才1100,菜市场的猪肉都卖4元一斤了,你这点钱够啥?”王敏声泪俱下的说道。
  “华夏迟早需要自己的国产大飞机。”李谦争辩道。
  “我从来没否认,华夏会有自己的国产飞机,肯定会有,一定会有,但不是现在。”
  王敏用手绢擦擦了泪水,“你明天再给杜德文,告诉他要去新加坡。”
  “不打”
  “为什么?他给你2000新元的工资,你干一个月,够你在这儿挣半年。”
  “我不为钱,他的要我去是想让我修飞机,让我一个航空发动机工程师修飞机。”
  杜德文是李谦的好友,他想帮李谦出于善意,妻子王敏也是为他着想,但他就是接受不了这种‘侮辱’,搞了快半辈子的飞机设计,改行去修飞机。
  “哼。。。不为钱!”王敏听到这句话有些心灰意冷,“咱爸的肺结核又复发了,妈一直患有骨关节炎,不方便照顾咱爸,要请个护理。
  你不是问我琳琳的家长会么,我去了。老师让琳琳在寒假报一个补习班,她现在初三马上面临升学。”
  李谦一听这些头都大了,家里一直是王敏在管账,他长期以来落得轻松,可以专心搞项目。不是家里实在困难,王敏不会说这些。
  12月底,上飞设计院接到民航局正式文件通知,“新舟60”项目无限期封存,结余科研经费上缴国库,请上飞设计院妥善安置项目团队。
  这一纸文件把李谦的幻想碾为齑粉,他一直期待,有领导能看见他的验收请示文件,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上级重视,“新舟60”项目得以保留。
  这位四十岁的汉子,坐在原型机驾驶舱失声痛哭。他干这份工作从来都不是为了钱,他们这一群人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才甘于奋斗奉献,现在理想破灭了,他又该何去何从。
  李谦犹豫着要不要给杜德文打电话时,他接到了林秉贤的电话。
  “私人航天?”
  “那行,我再考虑考虑。”
  显然林秉贤受何小峰的委托,帮他介绍几位民航设计院的大牛,林秉贤第一个想到了李谦,才有了这通电话。
  李谦原封不动的把电话内容告诉了妻子,王敏也是废了好半天劲才明白。一个华夏富豪,有钱没地烧,在美国开了一家私人航天企业,正在招募航空航天方面的工程师。
  “什么待遇,林秉贤说没?”


第九十三章:初始团队

  “包食宿,年薪五万美元。”
  “那签证呢?”
  “那个老板包办。”
  王敏在银行柜台工作,知道当前的美元汇率。五万美元的年薪,折合人民币约50万元,李谦在国内干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
  一想到这儿,王敏的心思活泛起来,说道:“老公啊,你什么有打算?”
  “我现在心里很乱,我在上飞设计院工作了十几年,这里留给我太多精神印记了,我不想离开。”
  王敏听见李谦说不想去,有些着急,腹议道:让你去新加坡,你不去;现在有更好的机会,让你去美国,你还不去!你到底有没有,为咱们这个家考虑过?
  她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刺激丈夫,于是劝道:“老公,我知道你对设计院的感情很深,可是现在,国家已经决定了,暂停国产飞机的研制,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老公,你就去美国试试呗,航天航空不都差不多么?也在你本专业之内,对你也是一个新的挑战,重续理想之路。”
  “呵呵!”李谦听到妻子的话,轻笑了一声。
  “你这话说对了一半,是我本专业之内的工作不错,我是研究工程热力学的,这是一切动力机械基础专业,在航天发动机的研制上,也是核心工程科学。
  但是航天与航空,产品设计思路完全不一样,航天涉及的工程学科更为庞大、复杂、精细。。。。。。”
  王敏哪懂这些,现在一心只想让李谦去美国。
  “怎么啦,没信心呐?这可不像你哟!
  老公我觉得你真的应该考虑考虑这个机会,我相信国家早晚会研制自己的大飞机,等项目重启的时候,你再回来不是更好?”
  这句话打动了李谦,让他原本坚毅的态度发生了松动,或许几年后,国家将大飞机的项目重启,那时候再回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接下来半个月,王敏发动所有亲戚朋友,集体轮番劝导李谦,李谦最终妥协,同意从设计院辞职,奔赴美国。
  和李谦一样的技术人才还有许多,有研究流体力学的安道源,机械震动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航空航天通用学科,共计十五人的团队,奔赴美国。
  他们先是在旧金山休整了半个月,何小峰没有露面,将他们挂靠在AST公司旗下,
   李谦等人签订工作合同后,奔赴迪诺县。在见到了麦克的火箭制造车间时,十几人都不约而同流露出失望的脸色。
  太简陋了吧,怎么看,都不像是搞航天工程的环境。
  直到,麦克真的搞来了一台发动机,众人才收起轻视之心。发动机是真是假,一目了然,这是一台真正的航天发动机。
  安道源与李谦是在设计院公事的好友,也是这十几人团队的领队,他在流体力学方面有很深入的学术研究。
  安道源对这台发动机,完全束手无策,以他流体力学专业角度来看,航空与航天飞行器,飞行环境完全不同。
  所有航空飞行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
  而航天飞行器,要经过克服地球引力飞行后,进入地球大气层以外,在没有地球引力的空间飞行。
  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真空环境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
  没有地球引力,一切都处于失重状态,分不出上下左右,更找不到南北东西,一切都是飘飘然的悬浮状态。
  安道源问道:“谦儿,关于这台发动机,你有什么想法?”
  李谦摇摇头:“航天发动机,在哪国都是国家机密,我之前从来没见过,也不了解它内部工作方式。这台发动机,据麦克说是来自NASA。”
  这件事也突破安道源、李谦等人想象力上限,一个汽车修理工,居然能从NASA,这个全世界最强的航天科研中心,大摇大摆搞一台发动机出来,NASA不怕其中的技术泄露出去么?
  “道源哥,我是从事工程热力学的研究,飞机是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
  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要带燃烧剂,又要携带氧化剂。
  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
  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
  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两人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阐述了,航天和航空器的工作方式的不同。
  这意味着他们以前的工作经验,全部归零,在航天方面,要从头学起。
  “要从头学起咯,唯一庆幸的是这是一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和飞机的燃烧剂类同。不然的话,研究难度还要指数式的上升。”安道源拍了拍李谦的肩膀,两人互相勉励,这是一项新的挑战。
  。。。。。。
  时间线拉回,何小峰与麦克闲聊后,在小镇的一家汽车旅馆见到了众人。
  安道源、李谦等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老板,年轻的不像话,通过新闻也知道了,这个年轻人现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