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这个男人下了土炕往外走的时候,娘没有起身,而是朝外边侧着身子目送他出门,这时,她借机瞧了一眼,又马上合住,原来是自己的大姐夫。
从那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大姐夫很神奇,很亲近,又很神秘。从来没有想着大姐夫是后来的那种人。也从来没有想到娘会是那种女人。
当然,这种朦胧的感觉和含糊的疑问,一直伴随着她长大。
想到这里,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里。心脏跳动得更加激烈。她终于明白了不该明白也不愿意明白的事理来。
二鬼子飞快的从地下室爬出来,站在地下室门口,马上扫视了一下四周,看到挨着墙的一捆秫秸倒在了地上,见其它地方没有动静,就又倒退着把这些柴草堵在地下室门口,回地下室和二闺女继续说话去了。
“本来是想狠狠地教训教训你,看着你现在笨重的样子,爹的心也软了下来。
并且,这事还不想让你娘和姊妹们知道。
怕他们知道了,一时口无遮掩,说漏了嘴,走漏了风声。
那样你和咱们全家的名声可就要臭名远扬了!”
“嗯,嗯,这个我听爹安排。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咱家里人能多长时间不去我大姐家里呢?这万一要是突然造访,我该怎么办?万一撞见了,那不就走漏风声了吗?”
“菲春,这个你放心。你姐夫跟我说了,他家有个后门,过了后门就是后山,后山上还有一间山洞,冬暖夏凉的。”
“那也不行,万一冷不丁,一下子撞见了来人呢?”
“我给姐姐说了,平时给你准备一间非常舒适的房间,你不是爱看书吗?你就在里面多看看书,多学习学习。你知道向哪一个方向努力,就多买一下哪个方面的书看看。
再说了,你这有身孕的人,也不能老是坐着。
除了看书学习,你就从后门出去,到后山多走走多看看,那样又安全又健身。”
“谢谢爹,爹都替闺女想好了。日后一定听爹的话,好好学习,努力挣钱。”
当二闺女的一个个疑问被打消之后,她终于舒了一口气。
她感谢爹不仅没有重重的体罚她,而是替她仔细的安排了日后的生活,因此,她对爹产生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爹,你看能不能再让我去我屋里那些东西来?”
“现在不行,家里有人,夜间也不行,一旦有灯光,恐怕东屋里你两个妹妹会看到。”
“那可怎么办?”
“后半夜吧,一会儿我给你送一个手电筒来。”
“谢谢爹!”
其实菲春要拿的东西,不是别的,那是三嘎子赠送给她的三本书——《红与黑》、《高老头》和最近出版的路遥的畅销书《人生》,还有三嘎子写给她的三本情书日记。
三年来,三嘎子无时无刻都在关心她、照顾她、呵护她,对她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关怀备至。
其它的东西可有可无,无所谓。唯独这几本书不好找,三嘎子的爱情日记就更是至宝了。
“为了万无一失,我还是建议你最好别再去家里拿东西了。这样毕竟还是有风险的。”
看到菲春心情放松了不少,二鬼子又担心起来。
他寻思着,这两天都过来了,风平浪静的,万一最后这么一个哆嗦,多出了事,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于是又不放心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二闺女心里最清楚,那三本书即便是让爹帮忙找出来,还可以说得过去,要是让爹把三嘎子写给她的情书日记拿给她,那是万万使不得的。那可就羞煞人了!
而且恐怕还会再次惹怒老爹,这两天要是秦有德也把三嘎子送回来了,那爹肯定会提着杀猪刀去他家找他拼命!
“爹,那是女人的事,您哪能越殂代疱呢?”
菲春很机智的用女人这个挡箭牌终于说服了老爹。
老爹不再吭声,只管坐在那里,吧嗒吧嗒的,若有所思的,抽着他的旱烟袋,也不管二闺女是不是乐意他这样无休止的抽着。
这些该办的事情二鬼子都安排妥当以后,手里提着空篮子从地下室上来,把那里门口的秫秸柴草遮挡严实,当小心谨慎的走到院子里,脚步就稳了下来。
他怕被屋里的人听到,更怕被屋里的人看到。
四妮子首先从窗孔里发现了爹的身影,因为,她还在小心翼翼的担心自己被爹追上。
她心急口快,立刻用力咳嗽了几下:“嗯哼,嗯哼,嗯哼……”她心急如火,急忙报信,是因为西厢房里还有娇喘的余音。
听到有人咳嗽,西厢房里马上安静了下来。
………………………………
第十九章 助手
秦有德有好久没有这样喝酒了。
自从退下来之后,他怕原来在岗的大脑满负荷工作,甚至超负荷工作状态难以一时刹闸,就给自己留足了一个缓冲的机会。
他在临退前,和子女商量着开了一家书店。
这个商业设计与思考,是他的子女根据他的专业爱好完成的。
他们紧锣密鼓,加班加点,东跑西颠,奔忙了几个月才安顿下来。
本来他们就居住在火车站不远的一个省直居民小区,因此,他们就带着父亲秦有德在火车站广场东边租下了一间门店。
他刚退下来的时候,子女们考虑到不能让他一下子闲下来,就让他自己在店里忙活着。
因为开店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他店里的图书期刊价廉物美。因此,开店不久就招揽了不少生意,门店越来越红火。
平时除了秦有德经营,子女们也都抽空来帮帮忙,或者在节假日替换父亲,让他调整一下,休息一下。
子女们认为,既不能让父亲闲下来健康和精神出问题,也不能忙的累坏了他,这些都是得不偿失的。
本来娘走得就早,父亲退下来之后,白天里百无聊赖,半夜里又没有一个伴,万一一时想不开,思想出了问题,那可是子女们的沉重负担啊,再说了,那样也对不起死去的母亲啊!
半年后父亲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实现了从邮电局局长到一个书店经经理的平稳过度和身份转换,子女们为此也就放下心来。
现在的问题又来了。
半年下来,父亲不仅把书店里打理的有声有色,而且,迎来了越来越多的顾客。父亲一时有些招架不住了。
子女们总不能眼看着把父亲再累得趴下了,于是就开始和父亲张罗着一个助手。
刚开始子女们给父亲找的这个助手,主要方向是面向年龄和父亲适当的中老年丧偶妇女,这样以来,及解决了父亲的助手问题,又解决了父亲的生活帮手。
结果花费了很长时间,宣传了大半个城市,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后来就把方向定位在年轻人身上,那个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处于非常缓慢的初级阶段,城里人都在想办法擦亮自己的眼睛,跃跃欲试,大干一场,对于一个小小的书店店员职位,没有几个是感兴趣的,时间又折腾了几个月,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最后,秦有德想起了老家,想起了老家里的侄子侄女们,于是又一次把目标转向了农村。
他哥哥的孩子都大一些,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又都是家里的骨干劳动力,家里也承包了土地,所以,没有人愿意过来帮忙。
大兄弟秦有寿家,先后生养了四哥儿子和两个女孩。
大儿子已经结婚,二儿子也在本村招了胥,大闺女嫁给了邻村,二女闺女马上就要出嫁了,最小的四儿子正在上学,此时的三儿子秦贵友刚刚初中毕业,是最好的人选。
二弟秦有福那里,两个孩子也都在上学。
最后把刚上完初中的侄子三嘎子秦贵友叫到了省会,充当了秦有德的助手。
有了亲侄子帮忙,秦有德一下子轻松多了,不太忙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到处走走转转,和同事一起散散步,和朋友一起吃吃饭喝喝茶,和家人一起到景区观赏一下野外的大自然风光,或者去名胜古迹欣赏一番中国文化的魅力等等。
秦有德的角色在侄子秦贵友到来之后,又一次进行了身份转换——又从书店经理转变为自由达人,他已经完全适应了退下来的生活。
他开始热衷于散步、喝茶、聊天、旅行等等,很快他基本就要脱离这个书店了。
大约过了三年多的时间,他的书店主人要翻盖新房子,他一时寻不找租房,因为侄子的到来,就在火车站广场附近摆了书摊。
经营一个室内书店相对容易的多,而要经营了室外的书摊,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主要是需要人手,外边的人非常复杂,常常会有丢书的现象。
于是,他又一次开始寻找书摊助手。
再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工厂企业逐步开始下马。
秦有德的女儿秦桂芝所在了省会造纸厂首先下马,他的女儿一夜之间失业了。
很多朋友都劝秦有德找一找熟人,通一通关系,给女儿再另外安排一份工作。
但是思想作风过硬,坚信理想信念的几十年的老党员老干部,硬是顶住了亲朋好友各方面的压力,让女儿坚持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道路。
因为女儿最初参与了父亲书店的设计与经营,对书店生意了如指掌。
现在又是图书销售的黄金时代,于是女儿欣然接受了父亲的安排,也选择了做书摊生意。
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文化逐渐繁荣起来,各类报纸、图书、期刊,特别是文学艺术类图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女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很快进入了正常的经营状态。
不久,秦有德接到了自己的同乡战友郎鬼子的请求,希望能为自己刚念完初中的二闺女郎菲春找一份工作。
于是,秦有德答应了老战友的请求,把菲春接到了省会城市,让三嘎子秦贵友把战友的姑娘郎菲春接到了他的书摊上,开始了新的正常的工作,并成了三嘎子的得力助手。
有了二闺女菲春帮忙,他们家开的两个书摊一下子红火了起来。
二闺女尽管长得一般,有点像她娘的雏形——大胸大嘴,皮肤微黑,宽脸宽肩,长眼长臂,苗条中略带着翘翘臀。
这姑娘最大的优点是眼里有活,干活卖力,说话精巧,特别容易吸引购书者。
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深得秦有德女儿和秦贵友的喜欢,尤其是在省城里干了五六年的三嘎子的喜欢。
从十六七岁来到省城,到郎菲春的到来,三嘎子已经从一个愣头青,变成了一个二十二三岁的成熟青年。
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让他对爱情的渴望,婚姻的期盼,成为生活的主要构成。
前些年在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的状态中走了过来。
他现在回想起来,处在省城还没有处在乡下好。
这里都是花花绿绿的世界,都是玩世不恭的女孩,他更觉得自己出身农村,根本就无法跟人家女孩交流,更谈不上处对象谈恋爱了,甚至就连接近人家的机会都没有。
要是这样下去,自己这辈子非打光棍不可。
令人巧合的是,上帝从来都不会亏待一个无辜的男孩,眼下观音菩萨为他安排了一个年轻的少女,他觉得自己不应该错过这个机会。
………………………………
第二十章 警觉
三嘎子从去火车站接菲春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在内心里播种了这颗情豆。
为了选择一束漂亮的鲜花,赠送给这位来自同村的十五岁女孩儿,他专门来到堂姐秦桂芝的书摊上虚心的请教。
这位已经结了婚的堂姐,在省城长大,从少女时代开始,也谈了几个对象,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对堂弟秦贵友的请教,心知肚明,精心传授。
为了让秦贵友一举成功,她还精心做了精心“备课”,分三次给堂弟传授男女谈恋爱处对象之秘诀。
秦贵友听罢,受益匪浅,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但是,堂姐当时只知道从家乡来了一位十几岁少女,究竟长得什么样,她一点底数都没有。
不过,她想,自己的堂弟已经二十三四,又其貌不扬,在农村就算是大龄青年了,不管女孩长相如何,还是先搞到手为上策。
她知道,只要堂弟没意见,这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培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粘贴在一起。
她是过来人,她不怕堂弟搞不到手。为此,她还为堂弟查找了一则欧洲的爱情故事,这些信息更让三嘎子野心勃勃,胸有成竹。
堂姐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