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芳菲剪切-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良说,像我这种情况应该和老八亲家一样,一万块钱就行了。不用再多交那一万了。”

    晨桥沾沾自喜,告诉他爹刚才贵良说的话。

    “晨桥,你当这事我没有考虑到呀?你怎么找问题老实去抓尾巴呢?你怎么不说说是谁最早出的主意,是谁最早开的头呀?是开头重要,还是结尾重要呀?没有你牵头喝酒,你想想看,大家都回家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吃饭,老八能这么死去吗?”

    张开顺不紧不慢,切中要害,把晨桥牵头喝酒,导致老八死亡的事,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晨桥的责任说得入情入理,无懈可击。

    贵良等张开顺说完,又借机再次向老支书做了一番解释。

    意思还是不让晨桥拿钱,因为人家那边不提出新要求,咱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老支书罢罢手,没有说话。

    他的意思是,你们的想法都是不对的,还是按照既定方针办吧,我干了一辈子村干部,不希望乡亲们背后说我不通情达理。

    “晨桥,你身上还有多少钱?这是我借来的六千块钱,凑一凑看够不够?不够也差不了多少,就让贵良给你垫上,等下个月领了工钱,记着给贵良还上。”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神话

    三嘎子、菲春和秦大友三个人坐了火车坐公交车,中间还要搭乘出租车,经过一天的奔波,终于来到了河北。

    他们本想着一口气赶到太行山区农村,可是,无奈夕阳早已经被巍峨的群山拉去做客,他们也只好像夕阳一样去寻找自己的宿地,无法实现出发时安排的既定目的地。

    他们只好在火车站附近,选择了一家旅馆住下。

    为了提高外出考察的工作效率,三个人吃了晚饭之后,分成两个小组展开了行动。

    三嘎子陪着菲春沿着火车站附近,寻找了两家书店做调研。而秦大友却去了市里的水果夜市和几家大型超市做调研。

    三嘎子和菲春装扮成中学生家长,到书店打问学生配套的学习资料,不料一个中年妇女把他们从书店带出来,把他们领进了书店后院的另一个房间。

    进门就听到印刷机印刷资料发出的声音。

    他们害怕上当受骗,就小心谨慎的跟在她后面,走近一个大厂房一样的屋子。

    他们进去才知道,原来这里是一个学生学习资料的加工车间。

    只见三个年轻男女正在抓紧时间印刷资料。其中一个男士负责印刷,两个年轻女性手脚麻利的正在抓紧装订。

    “你们这里都有那个年级的学生练习资料?我们买两套有优惠吗?”

    三嘎子假装糊涂的样子,希望也能把各年级学生的练习资料都买上一套,回去学着他们的样子进行加工销售,这样只要买一套复印机器,就可以复印出更多的资料,这样肯定比买现成的资料,利润要搞得多。

    “本学期已经开学了,你们这里还有下一个学期资料的吗?”

    菲春趁机又加了一句。

    “你们不是给孩子买练习资料吗?怎么又是要各年级的,又是要下个学期的呀?”

    中年妇女警惕的看了看他们,有些怀疑的问道。

    “你呀有所不知,我们俩合作开了一家辅导班,啥样学生都有,因此我们需要多做些准备,手头资料多了我们才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再说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孩子,辅导自己的孩子也要很多学习资料才行。只有通过大量练习,反复练习,所学知识才能得到及时巩固和提高。”

    三嘎子看着这个中年妇女,不急不慌,像是拉家常一样,认真的解释道。

    那位中年妇女听他们说的在理,像是教师模样,看上去老实本分,就答应下来。

    “你们尽管用,我们这里长期供应各种版本配套的学生练习资料,你们需要的话,欢迎随时再来,我们欢迎大家光临!”

    中年妇女说着客气话,一直把他们送出车间外面。

    “对了,我可以留下你们的联系电话吗?这样会更方便一些。”

    走到门口,听这位中年妇女说完,菲春想还是留下联系电话,日后更方便一些。

    他们又互相留下通讯方式,这才提着一大堆练习资料又进了书店柜台。

    他们发现,人家这里早已经把书架摆放成了开放式的超市模样,顾客想查找什么书刊资料,完全可以近距离查看翻阅,非常方便。

    而菲春书店里面,还是老式传统的摆放方式,顾客无法接近图书,翻阅起来也不太方便,每买一本书都要经过售货员的手,销售员和顾客都要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低,顾客又不太满意。

    这是他们这次出门总算开了眼界,还是外面的世界精彩。

    另外,他们看到人家夜间继续营业到晚上九点半,在显眼的位置都布置了非常精致的各种销售广告,还有细节上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哥,这次和你出来,我还以为就是逛逛山岗呢,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大的收获,谢谢哥!”

    菲春从书店出来兴奋的脸色通红,一只手拦着三嘎子的胳膊,冲着他甜蜜的微笑着,又把头亲热的靠在他的肩头。

    “小妹,你说说看,怎么个谢法呀?”

    三嘎子借机诱导菲春道。

    “哥,不用猜,你说了算数!”

    菲春用手指在他鼻子上轻轻地划了一下说道。

    他们像一对夫妻一样,继续挽在一起在路灯下,沿着明亮的街道向前寻找下一家书店。

    等他们回到旅馆的时候,已经是十点五十分。

    他们先去敲了秦大友的房间门,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知道他仍然在外面闲逛。

    菲春跟在三嘎子后面,走进了他的他的房间。

    第二天,他们很早吃了早点,坐了公交车,走了蜿蜒崎岖一百多里地的盘山公路,才来到了河北太行山区。

    他们先没有联系本地负责人,而是自己沿着山路一直向山岗上爬去,爬累了就从山岗上撇下树枝做拐杖,继续沿着山坡参观游览。

    因为是刚刚开春,整个山坡上都还是枯枝烂叶。

    但是,他们看得仔细,到了富岗山庄,从南山到北山,从东山到西山,所看到的都是满山的果林和果林里忙碌的身影。

    “这里的地理气候,几乎和咱们那里不相上下,为什么人家这里都是金山银山,而咱们郎家川村则是穷山恶水呢?归根结底,是因为郎家川村的农业,离开了科技支持。”

    三嘎子一边走一边告诉菲春。菲春陷入了沉思。

    他们在富岗山庄看到,人家的果树不仅进行了科学修剪,每棵果树下面都通了滴水管道,进行随时加湿保墒,还有腐殖质高效养分做保障。

    他们从宣传牌子上看到,人家还聘请了省级农科院专家教授,来传授果树栽培种植管理,每一个成熟的果实,都要经过一百二十八道工序及套袋技术的过程,才可以生产下树。

    怨不得人家的苹果高官来做宣传,每个苹果可以买到二百块钱一个呢?

    尽管还是早春,郎家川村人都还在闲逛大街,聚伙聊天的时候,这里的人们早已经爬满了山岗,一群又一群的果农们,每天都在围绕着农科院专家,学习果树的修剪及嫁接及管理技术,每天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问题,每天都在果树林里忙个不停。

    对于他们来说,一年四季都是忙碌的季节。

    更让三嘎子他们感到稀奇的是,这里还研究发明了“会说话的果实”,只要市场上人们需要什么样的祝福,他们就可以让红红的苹果上长出什么样的字样来,而且字体也可以随时调节,产出各种不同字体不同字形的苹果来。

    他们来到河北之后,简直就是走进了神话里面,这里就是花果山,这里就是水帘洞,这里就是大观园,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情景。

    更令他们吃惊的还有,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不仅这富岗山庄里面的农民,依靠种植果林,销售山货,发了家致了富,而且还带动了整个太行山区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已经走上了富裕之路。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折服

    由于三嘎子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所以只有具体地址,没有任何联系方式。

    他们每到一处,先不急于找到本地负责人,他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实地考察和调研。

    他们要先了解一下当地百姓的一些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再去和当地负责人座谈沟通。

    他们从本地村民那里了解到,这里过去的情况和他们郎家川村是一样的状况,只是遇到了一个好支书,好带头人。

    这些变化都是在党支部一班人马的带领下,全村人经过艰苦创业,开山辟地,流血流汗,才把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风景秀美的花果山,把残枝败柳变成了摇钱树,把一个个谷壑变成了聚宝盆。

    后来,随着农业科技力量的技术支持,又把荒山薄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感触最深的除了三嘎子,还有秦大友。

    现在秦大友已经萌生了要与三嘎子合作的意向和冲动,他知道三嘎子那里已经做好了基础性准备,三嘎子一旦开工,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荒山野岭的流转工作,三嘎子已经在前期完成,如果下一步真把河北太行山区这一套治理方法,搬到郎家川山区,那一定也是一项值得投资的好项目。

    秦大友没有在众人面前表露出来,但是,他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和设想。

    “贵友,这里治理荒山的经验真的不错,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可惜,人家做的是果林,而不是中药材。”

    秦大友开始有意和三嘎子拉起话来。

    “谢谢大哥为我着想。我看这里的苹果最适合你们公司销售。”

    三嘎子接过秦大友的话,非常有信心的说道。

    “是啊,我昨夜在县城逛夜市的时候,早已经了解了他们的市场价格,所以,已经看好了这里的苹果,咱们和这里负责人见了面,预定一些去年的苹果、板栗和柿饼先试销一下。”

    秦大友总是考虑他的销售。

    “依我看,咱们回去了可以先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你们留心了没有?人家这里尽管都是山场,但是这里的水利条件做得非常好。如果没有水,看来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菲春一针见血,指出了郎家川村落后的关键原因。所以,就给三嘎子提了一个醒儿。

    “小妹说得没错,我已经和咱们那里的水利专家说好了,回去先下手解决。我想还有一个关键地方,咱们还要想办法学到关键性的农林技术。

    没有果树栽培、种植、嫁接及管理技术,别的条件再好,产量和质量也上不去。

    所以,等咱们有了基础条件后,咱们也要去请专家教授,最好是来这里请土专家,因为他们跟着专家和教授都已经实践了二十多年,肯定是经验最丰富、最成熟的土专家了。”

    三嘎子补充了自己考察认识。

    “是啊,水是第一要素,咱们回去就解决,技术是第二要素,咱们待条件成熟就引进来,还有一点,我想在这里说一说,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人家这里早已经大面积推广开了,并且产品已经远销国内外,名声和产品早已经在水果市场抢占了先机。依我看,咱们最好还是再做一番实验,引进更占优势的稀缺品种。”

    秦大友的话音还没有落下,菲春已经带头鼓起掌来,三嘎子也在一旁喝彩叫好。

    就在这个时候,三嘎子的电话响了。

    “三嘎子,你啥时候才能回来呀?上边领导看完咱们的饲料加工厂刚走,他们说要让你去找他们,我听他们私下说,如果咱们的机器不更新换代,恐怕就要停产了……”

    这是郎叔打来的电话。

    这时三嘎子才想起来年前他纯谭市里的朋友,给他传递过来的信息。谁成想这过了年还没多长时间政策就来了。

    三嘎子心头一紧,原来说话时那种舒心和兴奋一下子消失了。

    “嗯,嗯,知道了,我回去时顺便去跟他们联系吧。家里没有别的什么事吧?嗯,嗯,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三嘎子放下电话,骂了一句:“他吗的,来得真他妈的快!”

    “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吗?”

    菲春看三嘎子接了电话有些不高兴,皱紧了眉头,就凑近问道。

    “不错,年前刚把猪场砍掉,现在又要关闭饲料厂了。真他妈的倒霉。”

    三嘎子拉着长脸,继续骂道。

    “秦老弟,你不是已经承包了很多土地吗?干嘛还要继续做饲料生意啊?依我看,干脆把饲料也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