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这一块工作相对比较简单。拉皂在这里安排了和老黄氏家族有关系的贫困人员,和亲戚、熟人、老乡当中的贫困户、五保户,以及需要帮扶的生活困难的群众。
这里表述一个插曲。
拉皂在老家收购茂财种植的中药材时,遇到了回家流转土地的曹寡妇。
因为各自的使命担当,他们已经有几年时间没有见面了, 老情人这次在村里见了面,似乎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陌生感。
曹寡妇从儿子的矿上回来之后,脸上已经失去往日应有的鲜泽容颜,精神也大不如前。
看样子生活过得肯定不如从前得意,也许是离开了老情人拉皂后,失去了异性滋养的缘故,现在看上去已经变得老态龙钟。
在拉皂眼里,她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老太婆。
对于拉皂来说,这次见到曹寡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激动,失去了原来见面时那种激情和冲动,取而代之的,却是彼此之间的怜悯与牵挂。
经年沧桑,各自奔忙,人身衰老的规律,看来谁也难以违抗。人生不易,各自保重。
曹寡妇仍然热情的邀请他到她家里坐坐,久别如新婚的感觉,在曹寡妇的家里,再也找不到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虽然风韵犹存,但是,看上去头上已经不再是黝黑发亮的头发,脸上也爬上了长长的皱纹。
现在的她已经也不再化妆打扮,完全是一副素颜简装。
她向拉皂倾诉了这几年和两个儿子在一起的艰难困苦……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儿结
拉皂回到邰峪村收购中药材,正好赶上曹寡妇在家,这令他有些意外,曹寡妇不是和两个儿子都在矿上生活吗?怎么回家来了呢?
曹寡妇热情邀请他像往常一样,到她家坐坐。
两位好多年不见面的老情人,今天见了面,要说的话非常多,他们促膝交谈,倾诉了各自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现状。
因为曹寡妇的不幸遭遇,拉皂也敞开心扉,向她讲述了曹寡妇丈夫在矿上那一段,不同寻常又鲜为人知的悲惨故事。
原来曹寡妇的两个儿子,虽然都不是她亲生的,但是,他们却都是她丈夫的亲生儿子。
当年她嫁给拉皂,那才是门当户对,性格相投的一对。
可是,不幸的是,四年下来她也没有给拉皂生下一男半女来。于是,受封建思想“无后为大”影响的两位老人,说什么也要让拉皂和她离婚。
拉皂无奈只好躲在上班的煤矿上,整日愁眉苦脸,心情焦虑,后来在煤矿附近的一片森林里迷失了方向。
由于心情不好,再加上过度饥渴,昏迷在森林里。
被居住在森林不远处一家庄的老黄氏相救,老黄氏知道了他的情况后,非常同情他。
因为这个老黄氏在此之前,已经让老婆和女儿为他人代生过孩子,所以,答应拉皂和他媳妇在一起生活一个月,等确认怀孕后,他可以在十月怀胎生了娃之后,再来领娃——男孩一万,女孩八千。
这些钱就是所谓的代生费用。
拉皂遇到这样的好事,心情非常激动,像是遇到了南海观音,开始和老黄氏的媳妇米氏住在一起。
令人不巧的是,他和米氏生下的小叶是一个女孩,抱回去以后,爹娘死活不认,非要他抱回一个男孩,才肯避免和曹寡妇离婚。
无奈之下,他又一次返回和老黄氏协商,结果又和米氏的大闺女黄氏——他后来的丈母娘,以及四闺女小黄——现在的黄林草,先后代生了两个女儿,结果又都是女孩。其中一个就是小莲。
他领养儿子的梦彻底破灭了。
拉皂先后付出了两万四千块钱的代价——实际花费早已经超出了三万块钱。
因为,他除了交代生费用的现金,还有每次购买的各种孝敬老黄氏和他老婆女儿的滋补品。
又两三年下来,还是没有得到男孩,最后他只得听从父母和曹寡妇离了婚。
同村里同姓同学比他大六岁,那时已经三十多岁,由于家庭原因仍然是光棍汉一条。
在好心人撮合下,曹寡妇不得不地下高昂的头,下架在邰同学家里。
由于不能生育,邰同学又和拉皂同在一起上班,所以,拉皂一次在酒后,告诉了他一家庄代生孩子的事。
于是,邰同学顺利的给曹寡妇带回家两个儿子。
邰同学原本只想要一个儿子。而曹寡妇保养了一个男孩后,还想再抱回一个女孩。
因为邰同学瞒着曹寡妇,说孩子是从矿上捡来的,谁知道,事与愿违,邰同学又从老黄氏那里带来了一个男孩。
邰同学隐瞒曹寡妇说,这个男孩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孩子,一定非常聪明,所以,曹寡妇又收养下来。殊不知,后来邰同学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因为邰同学连续领回来两个孩子,花费了两万多块钱。为了早日还清所借债务,保证家庭正常生活,邰同学连续加班,没白天没黑夜的干。
出事那一次是他主动找到拉皂,要顶替加班,拉皂知道他急着挣钱,只好照顾了他。
谁知道这个班竟成了他们的永别!
就在快要完成任务,马上下班升井的时候,井下木头支架突然出现垮塌。在被砸的三个人当中,就有邰同学。
拉皂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后怕,也非常难过。
是邰同学替他保住了一条性命,要不是邰同学替班,恐怕他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所以,从那以后他辞去矿上工作,回家开始收购倒卖中药材,遇到好中医以后,他又学习了中医。
尽管矿上给了她赔偿,邰同学生前借他的八千块钱,他不但没有向曹寡妇提及,反而在后来的日子里,更加关照起曹寡妇来。
当然,他们在长期的互动中,也建立起了情人关系。
曹寡妇的两个儿子也是拉皂帮她度过难关带大的,包括后来在矿上工作和结婚。
尽管拉皂和曹寡妇离了婚,但是,他总感觉这一辈子欠了她的。
这不曹寡妇又向他诉起苦来。
就在六年前,曹寡妇儿子所在的煤矿已经宣布破产,两个儿子从此一下子失去了工作,原来邰同学的赔偿费用,因为购房购车也花光了,因此,这让两个家庭一下子垮了下来。
原来老婆孩子都依靠他们男人生活惯了,一下子去大街摆摊做生意,怎么也不习惯。
况且收入不但少得可怜,而且还整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早起晚归,没明没夜的。
大儿子媳妇闹着要离婚,二儿子媳妇又水性杨花。他们小夫妻也是打打闹闹,不可开交。
留下她这个婆婆在中间,怎么做也不是,还要经常看着两个媳妇的脸色,累死累活,吃尽了苦头。
她不管住在谁家,所有家务都是她的事,就这样哄着,迁就着,日子还向前挪不动。
他们的家庭眼看就要走到尽头了,她在那里实在住不下去了。干脆离开那里,回家清净几天。
拉皂听了曹寡妇的遭遇,禁不住再次动了恻隐之心。
“我的好妹子,你别怕,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我现在在筹建了一个中药材加工厂,正愁着招聘呢!妹子啊,你怎么不早点说呀?
要是他们因为经济问题闹脾气闹矛盾,我看干脆招聘程序也不走了,你尽快告诉他们,让他们拖家带口,明天就去我那里上班。工资待遇,我绝对不会亏待孩子们!”
拉皂听了曹寡妇的遭遇,心里非常难过。这些年来,他觉得不应该丢下她不管。
当然,曹寡妇也有难言之隐。
那一次茂财和几个跟拉皂一起干的光棍汉哥们,在她家一起喝醉了酒,快要结束的时候,拉皂进家看到了茂财他们和她醉耍的样子,非常气愤的走开了,她认为拉皂自从不再理她了,她再也没脸见他这个老情人了。
所以,后来就不再和拉皂联系了,遇到困难,也不好意思再向拉皂张嘴了。
其实,拉皂当时离开只是给她造成了这种假象。
拉皂的离去是另有原因的。
拉皂和邻村的那个叫张文芳的女人勾搭上了,是这个女人和他有个约会。
因为时间就要到了,拉皂不得不离开她,及时赶去约会了。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回暖
说来有些巧合,那个邻村张文芳和拉皂好上不久,他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的丈夫就去逝了。
后来她就带着十来岁的女儿,嫁到了距离他们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庄,因为那里距离邰峪村很远,所以,自从以后,她和拉皂就失去了联系。
这时,黄林草和拉皂正在商量着筹办一家中药材加工厂。整天东奔西跑,忙忙碌碌的拉皂,也就没有顾上再去找她。
有了黄林草的天天陪伴,拉皂早已经乐不思蜀,每天浸沉在紧张忙碌而又充实幸福的氛围里,哪里还记得起那个张文芳呢?
这个张文芳正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尽管嫁了人,但是总感觉不太满意。
她曾经常常想起拉皂,也托人打问过拉皂,可是,怎奈那家男人形影不离,看管的严实,后来她又和他的男人生育了一个男孩,在家里一困就是半年多,因此,她就没有机会再来找拉早。
这样以来,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于这种生活,长期不再联系,也就渐渐的把想拉皂的心思放弃了。
而这些事情,都是曹寡妇所不知道的,因此,曹寡妇认为,拉皂不再理她。
她曾经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想着和拉皂联系,但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她怕在拉皂这里张开嘴巴合不上,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
要不是这次回家碰上拉皂,她很可能继续着原来的生活。甚至她打算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在老家。因为孙子孙女都长大了,上学了,不用她整天伺候着。
她不愿意每天在儿子哪里,看着儿媳妇的脸色生活,她不愿意整天看着他们小夫妻吵吵闹闹的烦恼苦闷的生活,她宁可回老家过自己的清净日子。
拉皂听了她的哭诉以后,答应把她的两个儿子拖家带口的,全部带到他的中药材加工厂,为成年人都安排一个工作。
这样就可以解决了他们因生活困难带来的争吵和家庭矛盾,就可以挽救两个不和谐的家庭。
曹寡妇听了拉皂的安排,心里非常感激。但是,她现在已经无法左右儿子们的事情,她要回到矿上给他们商量。
听起来拉皂的安排很不错,但是,她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是否答应。
所以,她只能告诉拉皂,回到矿上以后,说给他们试一试。
他们煤矿尽管撤了,可是这里临近县城,他们都在这里购买了房屋,有了定居生活。如果他们两个家庭都去纯谭市里上班,孩子上学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还有,他们到了市里的住宿问题又怎么安排呢?那么远的路程,总不能每天跑吧?
曹寡妇听了拉皂的安排以后,马不停蹄先来到大儿子家。
“我这次回老家,碰上了咱村里一个老乡,他说在市里开了一家中药材加工厂,那里正在招聘工人,工资待遇不错。
他问我有没有这样的合适人选,我就把你们的情况介绍了一下,他让你们明天就去上班。
这不,我就赶快回来问问你们。你们尽快考虑,能上班总比你们每天摆摊做生意要好得多。”
曹寡妇趁着晚上儿子儿媳都在家里的时候,把拉皂招聘工人的事告诉了他们。
大孙子已经上了初三,平时都在学校住宿,因此,大儿子夫妇一直表示赞同。
尤其是她的儿大媳,听到了他们两个人都可以去市里上班,不吵了,也不闹了。一个心思开始准备去上班的事。
曹寡妇从内心感谢拉皂救了大儿子一家。
曹寡妇又来到小儿子这里重复了拉皂招聘工人的话,这个年轻的儿媳妇本来就喜欢花花绿绿的世界,一听说去市里上班,更是心花怒放,喜形于色。
只可惜她的一个女儿,才刚上小学五年级,是走读生,每天都要接送。为此,她一直埋怨丈夫没本事,不能安排女儿进县办全封闭住宿学校学习。
那怎么办呢?
难道把孩子也带到纯谭市里上学?市里一个熟人都没有,能行吗?到了市里怎么吃住啊?
曹寡妇和孩子们都在发愁。
“娘,你再问问,看老板能不能让孩子去市里上学啊?”
曹寡妇觉得拉皂能帮助他们就业上班就已经不错了,不想再给拉皂添麻烦了。
可是,面对儿媳妇的问题,她在心里又犹豫了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