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芳菲剪切-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秦有德完全失望了,陪着他一起来省城检查的四个儿子和两个闺女,几乎都落下了眼泪——因为,这种病是一种绝症。

    令人意外的是,他回家之后,先是吃了几盒从医院里带回来的进口药物,一盒药吃五天,需要花费五六千块钱,吃了以后又不见什么效果,后来就不再去买了。

    先是去看了邻县那个郎家的女婿拉皂,他说他就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为了医疗安全起见,他拒绝给秦有寿看病拿药,并推荐了本地的另一位中医。

    大儿子听说邻县还有一个著名的老中医可以看这种病,他们就告辞邰拉皂中医,不远百里,跋山涉水找到了这位老中医。

    老中医看上去有六十多岁,诊脉、观色,望闻问切,一一仔细问过之后,下了一大药方。

    友寿用了这位老中医不少中草药,最近他的身体倒是感觉有了新的起色。

    他回忆着自己半年多来治病的历历往事,对二哥更加敬佩起来。

    他把二哥的一只胳膊向里面轻轻地推了推,生怕惊醒了这位大哥。

    随后,他小心翼翼的退出屋门,回到厨房里,把熬好的米汤,炒好的白菜,分别用锅盖和盘子罩住,和老婆坐在院子里等着二哥的醒来。

    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二哥的到来,友寿又跑到门口插上了街门,他们夫妇静静的坐在厨房外面的凳子上等待。

    “咱这些钱怎么才能让二哥收下呀?”

    友寿刚才跑到外面,从大哥有星那里借来一千二百块钱,和自己家里凑起来的八百块钱,合起来一共两千块钱,准备在二哥回省城之前,让他带走。

    他知道二哥的脾气,这些钱直接给他,他是肯定不会收的,可是,因为三嘎子惹的祸,总不能让二哥去承担这些费用吧!

    “我看啊,你别明着给二哥了,那样他肯定不会接受的。”

    老婆在一旁说道。

    “我真愁怎么给他!”

    友寿显然是动了脑筋的,可是,他并没有想出来一个万全之策来。

    “要不这样,你看行不行?”

    老婆突然想出了好办法。

    友寿赶紧凑在老婆跟前,老婆低声给他传授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籍。

    友寿听了摇摇头,表示否定。

    那是一个什么秘籍呢?

    原来,老婆出的主意是,把这两千块钱装进一个封了口的信封里,让二哥捎给三嘎子。

    等三嘎子收到了信件,看到了信里面的内容和钱的时候,让他偷偷地丢给他大伯。

    “你说的办不到。

    三嘎子做了这样的缺德事,他大伯会和以前一样对待他吗?那一定是不会的,所以,到头来咱们白白费心费事。”

    老婆听了有寿的解释,觉得不无道理,就不再说话。

    “不过,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友寿顿了顿,若有所思的看着老婆,老婆疑惑的眼光盯在友寿苍白无力的脸上,像是要从他的脸上刮出答案一样。

    “你去准备一个面袋儿吧。”

    友寿说道。

    老婆还等着他继续往下说下去,就坐在那里没有动弹。

    “赶紧去找呀!”

    友寿有些着急的催促道。

    老婆本来想着他仅仅是商量着说说而已,没成想这家伙说吃就端,是个急性子。不免心里有些不快。

    她站起来从厨房往西屋走去,一边走着一边嘴里还念叨着什么不高兴的话。

    “真实的,人家还想着你就说说哩,二哥又不急着走,你干嘛这样着急催人呢?

    奥,你还打算把钱给人家装进面袋里呀?

    那人家回去还吃不吃你给人家拿的面粉呀?”

    老婆子嘟嘟囔囔的说了一大堆话。

    进屋不大功夫,就从屋里找出一个面袋儿来。

    “谁要你拿来这个的呀?”

    友寿回头一看,表示不是他要的那种袋子。

    老婆这才傻了眼。

    疑疑惑惑的问道:“你不是让我拿一个面袋子吗?这就是面袋呀!”

    “我说的是米袋子。是你听错了!”

    因为是面袋子,还是米袋子,两个人斗起嘴来。

    这个说是你说错了,那个说是你听错了,唠叨不休的抡起理儿来。

    也许是声音大了一点,也许是二哥睡醒了,这时,二哥从正屋里走了出来。

    “呵呵,你们在讨论个啥呀?”

    “没事,没事的,我们闲说话呢。”

    友寿和老婆见二哥从屋里出来了,赶紧抢着说话,谁知道竟然是异口同声,他们老两口对视着笑了笑。

    友寿打开了罩在炒菜上的盘子,老伴掀开锅盖开始为二哥舀饭。

    “二哥,昨夜里你肯定没有睡好吧?”

    “还别说,真的没睡好,平时换了地方都睡不好,更何况还有咱三嘎子这门子事呀?不知道怎么啦,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秦有德一面说话,一面打着哈欠,双臂伸出头顶,又向上够了够,伸了伸懒腰,又回到了自然状态。

    友寿夫妇看得出,二哥刚刚打了哈欠,眼角里就已经流出泪来,这泪滴顺着眼角流淌下来,停留在下巴上,还没等掉下来,二哥已经用右手手掌擦了去。

    仔细的友寿媳妇,赶快站起来,用水瓢往脸盆里舀了一瓢凉水。

    “二哥,还在犯困呀?赶快用清水洗一洗吧!”
………………………………

第三十八章 授意

    秦有德觉得自己像是出了丑一样,面色有些尴尬的起身绕过弟弟,来到脸盆跟前,捧了一捧水就上到了脸上。

    友寿把身后的毛巾赶紧递给二哥。

    趁着吃饭的功夫,友寿老婆悄悄的从屋里找到了一个米袋子,心里万分的不服气。

    明明你友寿让我找一个面袋子,怎么会转眼间就变成了米袋子呢?

    不过,说归说,斗嘴归斗嘴,咱正事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这一点是毫不含糊的!

    秦有德一连喝了两碗米汤,吃了两个馒头,感觉自己的肚子才稍微好一些。

    当他放下碗筷的时候,突然发现弟媳不见了,而弟弟也就仅仅喝了几口汤而已。

    他觉得有些奇怪。

    “弟妹怎么不吃饭呢?快快叫她来吃饭!”

    说话间一种关心的情怀油然而出,友寿听得出哥哥话里面的分量来,他最懂得弟弟的心思。他知道弟弟得了这样的病症,日后全凭着弟媳来伺候,如果弟媳身体垮了,那弟弟的疾病也就完了。

    半年多来,他知道弟弟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看得出,弟弟吃饭已经大不如前了。

    他叫来弟媳吃饭是一种象征意义,而更多的是希望弟妹身体棒棒的,为弟弟保驾护航。

    “她去为你准备点东西。”

    弟弟友寿回答道。

    “还拿啥东西?你们的日子还不如我好过,我看就算了吧!”

    “你在省城里吃不到咱家乡的小米,这次给你带上的是咱家乡纯净的小红米,非常清香,非常好吃。”

    友寿正说着,弟媳妇已经装好了米袋子,放在了挨墙的院子边上。

    其实,弟媳妇早已经按照有寿的交代,把原来凑成的两千块钱,偷偷的放到了米袋子里面,用绳子缯住了袋口。

    “我这次来,不能久留了。家里的事太多了,书摊还缺了人手,还要想办法找人呢?”

    秦有德把事情处理完了就想离开家。

    “二哥,在多住几天吧?”

    友寿夫妇不愿意二哥早点回家,就一个劲儿的劝阻。

    “不行,我还得早点赶回去。”

    秦有德知道自己事情不少,就回答的非常坚决。

    “咱这里也没有公交车,我就早点到马路上去等车吧。”

    他说话间心里没有半点谱儿,这个老山区,哪里能够方便坐车呢?

    “你这样往马路上面走,那可是要见乡亲的。”

    “其实,也没啥,见了就见了呗。见了不过打个招呼而已,那就凭运气吧!”

    说完话,秦有德就想起身向外走去。

    不过,他走了没有几步,对三嘎子的事,还是有些不放心,就嘱咐道:“三嘎子回来了,你们务必要好好教训一番,记住,千万在这个时候别心疼他。”

    他精神专注的盯着弟弟,又看了看弟媳:“三嘎子这次犯错,可不是一般性错误,你们可不要错过这次教训的机会呀。教育孩子们,心不狠不行啊!棒打出孝子嘛!”

    话音刚落地,突然听到不远处有汽车鸣笛的声音,他们刚走出街门,只见北边一辆小型汽车从土坡下,慢慢的爬上来。

    他们就立定了仔细看,等汽车走近家门口时,突然停了下来。

    车上下来的不是别人,而是四儿子贵良和他专门请来的县城里面的兽医。

    原来是四儿子贵良去请兽医给刚买来的猪苗扎疫苗来了。

    贵良看见了大伯回来了,就高兴的赶紧去和大伯握手寒暄。

    话刚说了没有几句,大伯就来了正经话:“贵良啊,我那个书摊还缺少助手,你看是不是能够帮帮我的忙呀?”

    “大伯抱歉了,我不是不帮你的帮忙,我实在顾不上给大伯帮啊!你看看,这不还没有几头猪,就把我帮成这样了,要是再扩大了养殖规模,我就更离不开了!”

    侄子贵良说的头头是道,天衣无缝,弄得他秦有德没办法再说下去了。

    于是才喘了一口大气:“哎呀呀,找个帮忙的都不好找呀。”

    “唉,大伯,有了,有了”

    侄子贵良拍着大腿连连说好:“有了,村西边郎家的二闺女,不是在你那里吗?她家里呀,还有三闺女和四闺女哩,这两个闺女也不上学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本来侄子提供的信息,确实非常真实,也非常合理,可是,贵良是不知道二闺女菲春和他三哥三嘎子之间发生的事。

    因此,老人都在场,就赶紧转移了话题,说起大伯怎么往回赶路的话题。

    “大伯,你现在就要走吗?要是能晚一点,你可以坐兽医的小车返回县城,他正是我从县城请来的。”

    “那敢情好,那我就稍等一等。”

    秦有德心里想,这个山高路远的地方,要找到一辆顺路车简直比登天都难,可是,这个好事今天还真的让我给遇上了。

    他自己心里乐着想,看来自己就是那个吉人啊!吉人自有天相嘛!

    他暗自庆幸自己是走运的。

    正如那一天送菲春回来一样,正赶上了一趟从郎家川路过西边邻村的一辆马车一样。

    距离兽医离开还有一段时间,秦有德抓紧时间又回到自己家里,把院子胡乱整理了一下,打算等侄子叫自己的时候,就马上去上车赶路。

    友寿夫妇见二哥去了他自己家,也就跟着走了过去。

    他原来进二哥家里的时候,就打算把二哥院子里的杂草清理一下,只是只顾着说三嘎子的事,而推迟到了现在。

    他们去之前就从家里带上了劳动工具,平时二哥不回家,就是杂草再多,进不了大门也是帮不上忙的。

    这次正赶上二哥回来,那就顺理成章,及时帮一帮。

    秦有德之所以不能接侄子贵良的腔儿,主要是考虑人家郎家的感受。

    现在郎家只一个闺女去,不到三年竟然怀着孩子,挺着大肚子回来了,人家还有心再派去一个吗?人家还敢去这样做吗?人家难道不怕出现第二个菲春,第三个菲春吗?

    大人们考虑问题向来都是非常谨慎的,所以刚才只好把话题扯开了。

    这才是大人们的高明之处。
………………………………

第三十九章 离谱

    为了不让菲春的事和贵友的事往一块挤,防止乡亲们联想和议论,秦有德返回省城以后,让三嘎子留在书摊再忙活一阵子。

    在菲春走后的这几天里,书摊生意失去了原来的活力和收益,变得暗淡了许多。

    许多书友顾客都在打问菲春的下落,这么懂事、勤快、热情的姑娘去了哪里呢?

    经常在书摊上做生意的主要是三嘎子和市里面的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是,她却什么也不能说,每次对顾客的善意打问报以微笑。

    三嘎子就更特别了,也许是有人猜出一些套路来,也许是在调侃三嘎子,说三嘎是不是把人家姑娘给追跑了。

    每当这时,三嘎子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回答顾客:那你们就随便去猜测吧!

    那个和三嘎子书摊只有一步之遥的秦贵芝书摊,这时眼看着比三嘎子书摊火热起来了。

    火热的原因竟然是三嘎子这位大姐的恶意炒作。

    她又能炒作什么?难道要真的炒作自己的堂弟三嘎子和那个菲春姑娘干了见不得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