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对!”
老板仍然摇头垂足。
“难道是七万吗?”
三嘎子有些不相信的回答道。
“正是!我一个月就要损失三四万啊!你说这个口蹄疫厉害不?相当于我每天少收入一千多块钱啊!”
三嘎子从屠宰场获悉这样重要的信息后,心里非常紧张。
因为,他知道,他的养殖场在山区,口蹄疫暂时还没有传播到那里,不过,他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目前,他的养殖场里面,仍然有大小不等的生猪八百多头呢!
眼下光是快要出栏的生猪就有将近三百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数字,说明白些,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两啊!假如形势发展越来越厉害,说不定这些数字都要打了水漂呢!
他越是这样想,心里越是慌张。
“谢谢老板的大红袍!哎呀,我可跟不上大老板的脚步啊!”
三嘎子谦虚了一番,说了一些客气话。
最后说道:“我出门没有带上茶叶,你这个大老板是不是再赏给我几包大红袍啊!我要喝着老板的大红袍,考虑口蹄疫问题怎么预防啊!要不,我的猪场损失就大了呀!”
“哈哈,你这个秦老板呀,人越渴,你越是撒盐。我的大红袍可是不多了,今天剩下的全归你了!怎么样?满意不?”
屠宰场老板和秦老板开着玩笑,从抽届里取出了一把大红包,放在三嘎子跟前:“记着多照顾我生意就好!”
“放心吧,咱俩谁跟谁呀?!”
………………………………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进城
三嘎子带上屠宰场老板赠予的几袋大红包,出了厂门继续打车前行。
他的下一站是自己的一个最大生猪养殖客户。距离屠宰场二十多公里,距离市区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
他这次出行的安排是,了解生猪市场行情,摸清牲畜饲料存在的问题,了解市里图书生意的方方面面。
他把自己的事情先安排在前面,然后再到市里帮助菲春了解书摊生意情况。
这个生猪养殖大户是他自己工作的最后一站。因为市里目前还没有他的生意。
大约十几分钟后,他停车来到这家生猪养殖场。
“秦老板,你可来了!”
他刚进场门,正遇到养殖场老板要外出办事。
老板赶紧下车迎接三嘎子。
“看样子,你好像有什么急事要办?”
三嘎子根据老板说话的口气,初步判断道。
“我正要去找你这个大老板呢!你看看我们的厂子,今年没法干了!”
三嘎子一看老板说话严肃,脸色铁青,就知道这里出问题了。
“什么事把你急成这样啊?”
三嘎子压住不快,用坦荡的口气回答道。
“秦老板,不瞒你说,我这里撑不下去了,你再不帮我,我就要打退堂鼓了!”
老板一脸难看的样子说道。
“走,进办公室说说看。”
老板只顾说话,竟然忘记了请三嘎子进屋。
“到底是什么问题?你就给我说说吧!看我能不能帮你!”
三嘎子已经走过两个地方,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所以,心里已经有谱了,就不慌不忙的追问老板。
他看到这个老板房间非常凌乱,凳子都是东倒西歪的,桌子上乱摆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既没有屠宰场老板那里的大红包,也没有饲料门店的好茶,知道这个老板最近情况不好。
“来人,给秦老板倒水!”
老板一进房间就吩咐手下倒水。
结果来了一位满身猪粪气味儿的中年男人,胡子茬子像是秋天地里的萝卜,又浓又稠。竟然分不清这茬子是胡子还是头发。
用脏兮兮的手,提着一壶水只管给三嘎子倒上。
三嘎子看到其人,闻到其味儿,心里只想呕吐。
哪还有心思喝水呀!
于是,他只想把老板的问题搞清楚就走人。
他实在在这里待不下去了。
“请秦老板喝水!”
又是一双脏兮兮的手,捧着一杯白开水放在了三嘎子跟前。
三嘎子强忍着呛鼻子的臭味儿,勉强还了一个礼,以示这个倒水的伙计尽快下去。
这人走后足足有三分钟,三嘎子才感觉到气味儿稍微好了一些。
“打开窗户说亮话吧,我们这里口蹄疫已经闹了一个多月了,这里口蹄疫来得早,所以,我们受到的损失最为严重!”
“怎么个严重劲儿?”
三嘎子关心的问道。
“口蹄疫造成猪肉滞销,我们的销量大大缩水了,但是,你们饲料价格一点也不降,反而还有升的时候,这样,我们养猪的成本又高了,又压缩了我们的利润空间,你说说,秦老板,你也有养猪场,我们同病相怜,你感到压力大不大?”
这个老板说的都是实话。
其实,他不知道秦老板这里山高皇帝远,口蹄疫还没有波及到那里,秦老板还没有感受到他那么大的压力。
他认为三嘎子已经也在像他一样受到了巨大损失。
三嘎子很聪明,他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实际情况。
他要给伙计们以信心。
“不要急,你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口蹄疫是会得到有效管控的。”
他想安慰安慰老板。
“损失这么严重,有补贴吗?”
老板看样子有些不满,想向政府要补贴。
“政府有政府的一套管控措施,这个问题,我们尽管放在肚里,不会出大问题的,临时性损失一定会很快补回来的!”
三嘎子这样的话,含糊之中又明确,老板只好停下话来。
他们两人又继续探讨了一番,三嘎子了解了更多的信息。
他看天色已晚,就告别老板,急匆匆的向市里出发了。
他要赶在太阳落山前,落脚到市里旅店。趁着夜晚逛一逛夜市,逛一逛商场,了解一下市里图书生意的行情,为菲春下一步工作打一个好前站。
出租车很快进了市区,太阳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城市,给城市披上了一层色彩斑斓的神秘面纱,这座城市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妖艳风情。
低回的音乐已经不知不觉的钻进了出租车窗口,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正在风靡传唱,跌宕起伏。
路边小商贩的吆喝声四起,分不清究竟是音乐声音大,还是吆喝的声音大。
三嘎子先是在一家不大的旅店门前停了车。
他下车观望了一下这家旅店的招牌——“古都旅店”,四个字被门前的灯光照射的非常醒目。
他知道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
这样浓厚的文化气息,想必这里的人们一定喜欢读书,喜欢历史,喜欢文化。
因此,这里也再次印证了他让菲春来此做图书生意,是何等的正确!
把出租车司机打发走之后,他没有急于去订房间,而是顺便在旅店附近的大街上溜达了一圈。
除了给菲春考察图书生意,他也想在市里开辟自己的饲料生产和生猪养殖生意。
三嘎子懊恼的是,自己当年没有好好上学,一出门就是两眼黑。
现在想起来,要是多上几年学,多学点文化,多交些同学朋友,走到哪里都会有熟人出现,那该是多好的事呀!
来到市里,他根本不敢想,在这里会遇到一个熟悉的朋友。
因此,他干脆在街上溜达的同时,注意起旁边的茶庄和酒店来。
他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除了大街上看到的,他还要了解人们都在关注一些什么事。
他在前面一家饺子馆跟前停下了脚步。他看到那里面多数是一些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客户。
他猜测那里可能做生意的人比较多,顺便可以多听听他们的说法。
于是,选择了一个前后左右都有人吃饭的地方坐了下来。
他不急于点菜点饭,他想尽可能多的在这里大坐一会儿,多听一些新消息。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秘闻
三嘎子以前在省城给大伯做图书生意的时候,除了和菲春谈对象,就是看书学习。
当时他看了不少书,其中就有一本关于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书。
他记得胡雪岩年轻时就曾经以到茶馆喝茶为名,专门泡在茶馆里,听旁边一些社会名士及各地商家达人在一起交流生意的场景。
他这次来到纯潭市也想尝试一把胡雪岩的经历。
果不其然,他先是等待服务生的到来,其实就是想在这家饺子馆里多呆一会,倾听一些来自不同方便的相关信息。
在等待过程中,他先听到了左边两个年轻人的话题。
“不好说,我在新华街干了三年,效果不理想。”
“听说那里是老旧小区,以后会开发的。”
三嘎子听得糊里糊涂的。
当他还想听的时候,那两个年轻人已经站起来走到吧台跟收银员结账去了。
他想跟过去,继续尾随其后,看看他们是干什么生意的,又是在什么位置。
可是,他怕离开这家饺子馆里其他几个人。说不定他们身上会有更多更实用的信息。
于是,只好惋惜地把目光挪到了前面的那一桌子人,而任凭那两个年轻人轻快的离去。
“不行!不行!肯定不行!”
他刚刚把注意力转移过来,就听见前面争论得异常热烈。
倒底是什么事不行呢?
他排除饺子馆的各种噪杂声音,侧耳倾听下一个细节。
“我看行!”
他听到说行的是一个瘦高个子男人,身穿一件灰色风衣,头发略长,嘴里叼着一支细长的烟卷,看样子大约四十来岁。
“桥西区消防队对面就有一家,生意非常好。”
这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继续说道。
“嗯,大哥已经观察了一段时间,确实不错!”
另一个脖子上围了一个粉色围脖的大眼睛美女,睁着呼啦啦的大眼睛向大家介绍说。
三嘎子听得有些入神,他想急切的知道这伙人倒底说的是什么生意。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服务生来催他点菜点饭。
“先生,您要点什么饭菜?”
说完话,一张塑料封装的饺子馆菜谱已经大大方方的给三嘎子递在了手里。
“哦,哦!”
三嘎子张牙舞爪的接过一张塑料菜谱,心神还没有回过神来。
“看着上吧,看着上吧!”
三嘎子继续关注着对方说话,这边就用“看着办”来打发服务生。
还别说,关键的时候,就在一两句话上面。
尽管这里冷落了服务生,那边的谈话他终于弄明白了。
是什么呢?
真是无巧不成书。他们几个人就是谈书摊生意的。
三嘎子听得非常清楚,他们当中已经有人知道,其中一家书摊生意已经干了三年,收益还非常不错。
这伙人想在桥东的繁华地段再开一家。
听到这个消息,他兴奋不已。
当回过头向服务生点菜的时候,服务生早已经站在了其他顾客旁边,就连递到他手里的菜谱,也早已经被服务生拿走。
他想出声喊服务生,可是,又怕打断刚才的谈话,他又一次挪动了一下座位,尽力靠近前面的桌子。
三嘎子尽管其貌不扬,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的脑瓜子非常好使,记忆力又非常好,所以,他已经把刚才前面一桌子人的谈话都一一记在心里。
什么街,什么号,他都刻在了脑子里。
等这伙人散去,他又想去听一听后面的和左边的,可是,这两个方向的人都已经换成了新一茬人。
他把服务生叫来,要了一碗汤面和一张烙饼,又要来一个荤菜,胡乱吃了一阵子。
在吃饭的时候,他又用心倾听了在位桌子上人的谈话。
“哎呀,这次口蹄疫真厉害,听说我们村的花豹子这次可惨了,损失了一个整数啊!”
在他右边的那三个男人,看样子是做生意的,一直谈论生意上的话题。
“说来也奇怪,按说闹猪瘟饲料应该降价,可是,我听说最近玉米又涨价了!我们村的一家饲料厂,不光加工饲料,还做期货交易。”
“什么是期货交易呀?”
其中就有人问道。
“好像就是在网上做买卖!”
另一个人插嘴说道。
“不错,就是网上买卖,我们村饲料厂,看着玉米价格活跃,听说人家本来收购了一车皮玉米打算发货做饲料,结果又涨价了,老板临时决定抛售出去,一下子赚了六万多块钱!”
三嘎子听得入了迷。
他今天又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