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他们过去干的那些事足够他们被枪毙十次八次了,虱子多了不愁,只管认下就是了。
那个年代的犯罪分子猖獗得很,家家户户都还藏着猎/枪,买凶杀人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买凶的人也不是别人,是骆老爷子的弟弟,他喜欢吴普的祖母,也就是骆老爷子的第二任妻子。
见心上人宁愿嫁给再婚的骆老爷子都不愿意看他一眼,他就想办法买凶弄死她的儿子,看看他们夫妻俩还能不能好下去!
这就真的有点丧心病狂。
再怎么因爱生恨也不至于要杀人。
偏偏他还真把刚结婚不到两年的夫妻拆散了。
这一茬已经是陈年旧案了,知道的人并不多。
要不是最近落网那个共犯为了争取宽大处理说出了事实,谁都不知道骆家排行第四的孩子可能还活着。
骆老爷子也是想要找回儿子好好补偿他,这才有了大手笔的天价悬赏。
吴普听着这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得不感慨他妈说得真准,这有钱人间的爱恨情仇还真能闹出人命。
要是他是个亲情至上的傻白甜,满心期待地跑去认亲,说不准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吴普知道荣伯说这些是想让他有个心理准备,所以点着头笑道:“我就是想瞅瞅能不能自己领个一千万,领不着也没事。”
荣伯笑了起来,拿起手机给骆老爷子打电话。
骆老爷子听荣伯说起吴普的存在,立刻让人过来接人。
荣伯说:“有什么事打电话给我,我就不过去了。”
吴普谢过荣伯,上了骆家派来的车。
荣伯拿起花剪在园圃间边散步边随意地修剪花木,心里想着老骆家也不知还会闹出什么热闹来。
比起他们家捉襟见肘的三代单传,老骆家人丁倒是兴旺得很。
只可惜人多了想法也多了,你觉得不公平我也觉得不公平,你觉得该这样我觉得该那样,往后肯定少不了让老骆头疼的时候!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另一边,吴普到了骆家,很快见着了骆老爷子。
和传言中的老迈不堪不同,骆老爷子瞧着精神矍铄,一双锐利的眼睛不见丝毫浑浊,可见是个十分精明的老人。
“您好。”吴普不卑不亢地主动问好。
骆老爷子接到林鼎荣的电话时就察觉吴普不是一般小孩,见吴普这态度更明白他不是一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这小子态度平和无比,丝毫没有乍然认回一门富豪亲戚的欣喜。
他甚至还通过林鼎荣的那通电话摆出一个事实:你老骆家虽然有钱,但我也不是接触不到你们这个圈子的人。
虽然一切都还没有定论,骆老爷子却觉得吴普肯定是他的孙子无疑。
这臭脾气和他多像啊,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骆老爷子哈哈笑道:“既然来了就在首都多待几天,等查出结果后我有点事情要和你们说。在首都有住的地方吗?”
吴普说道:“有,我假期也能回学校。”
他又和骆老爷子说起自己接下来几天有别的事要办,希望骆老爷子能避开他和别人提前约好的时段。
骆老爷子:“…………”
这小子真就是顺便来认个亲的了!
想到平时想方设法往自己面前凑的儿孙们,骆老爷子只觉得有这么个孙子还挺新鲜。
他点头说道:“行,我记下了。这边不好打车,我让司机送你回学校去。”
吴普想想自己打车过来花的钱,欣然接受了骆老爷子的安排。
接下来几天都风平浪静得很,骆家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吴普压根不着急,挨个把自己预定的活儿干完,就开始泡图书馆里看书去。
暑期的图书馆空空荡荡,只有苦哈哈的考研党还留在学校苦苦奋斗。
吴普不用备考,他已经保研了,导师也混到熟得不能再熟了。
可各朝各代的史料实在太多太多,远一些的时代比如秦汉还能把有限的资料通读一遍,往后的时代想要全面了解可就困难无比了,难得有空可得抓紧时间多读几本补补课,省得以后挨导师骂。
吴普读研选的方向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一来是自己感兴趣,二来是他有个被他晾了很久的金手指系统。
这个金手指是他高二那年出现的,自称是什么古地球文化传承系统,立下豪言说要让他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将璀璨美丽的人类历史呈现到所有人面前。
对此,吴普只想说: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惜我没有钱。
国内林林总总数千间博物馆,能达到盈利水平的屈指可数,他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普通小孩连租用场地的钱都掏不出来,谈什么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
何况有些东西也不是有钱就弄得来的。
吴普准备边读书边攒钱,再结识些人脉,以后跑手续搞藏品拉投资都方便。
大城市不好混,搞个山头圈片地自己开发就成了,估计也就砸个几十万的事儿。
寒碜是寒碜了点,可博物馆反正是开起来了,发展空间他也留了(那么大一片山头),剩下的就看系统靠不靠谱了。
要是系统是个没啥用的花架子,这地方也能拿来给他爸妈当个养老休闲的地方,问题不大!
吴普是个做事很有计划的人,他连地方都物色好了,正积极攒启动资金以及给自己拿个对口的文凭。
可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周末,骆老爷子派司机过来接吴普去骆家老宅。
到了地方以后人还挺齐。
有三个叔伯、三个姑姑,以及一屋子的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
“这就是阿哲留下的孩子,吴普。”骆老爷子简单地介绍了一句,看向自己其他孙子孙女,“你们手头早就拿到一些家里的产业,我不能亏待阿哲的儿子,所以我准备把清阳博物馆转给吴普,你们没有意见吧?”
吴普的亲爸本名骆哲。
对于骆老爷子这个决定,不少人还是有意见的,只是没人敢说。
那博物馆年久失修,根本不对外开放,纯粹是当初骆老爷子为了追求吴普祖母给建的。
后来夫妻俩离婚了,博物馆自然也无声无息地闭馆了。
时至今日,那博物馆重新开起来估计也不会有什么起色,但那片地可太值钱了!
当然,光地皮顶了天也就十亿二十亿。
第127章 第 127 章
吴普当然没忘在直播。
不过他开直播是为了攒科普值; 并不是为了赚钱或者爆红,自然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于是在苏轼表示他也想玩玩的时候,吴普又热心地教苏轼控制着又飞了一遍。
直播间观众:开始记仇。jpg
爱上一个没有良心的直播间; 他们能有什么办法,他们只能接着看了!
别说,看久了就觉得这种感觉还挺新鲜的,像极了第一视角玩儿飞行表演!
苏轼玩够了; 就跟吴普一起在小孩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骑车载着几个大大小小的快递往回走。
两人绕回晒谷坪边上时,太阳已经沉到山腰。
打牌的人都纷纷散场回家吃饭,家家户户都飘着饭香。
路过村头那家农家乐,吴普一眼就瞧见正在院子里烧秸秆的老板。
他长腿一伸; 在苏轼的侧目下用脚刹车。
吴普笑眯眯地朝老板打招呼:“梁叔,你这是在做什么吃的?”
“烧壳子; 你没吃过吧?”梁老板笑着给吴普介绍,“这是我家乡的做法; 也不知道这次做出来味道怎么样,快烤好了,要不要吃了再回去?”
吴普看向苏轼:“要不要尝尝看?”
苏轼一听是自己没吃过的东西,立刻兴致勃勃地说:“能尝尝自然最好。”
两人把自行车靠边停在门口,进去打了小桶井水洗手,坐到边上等梁老板把烧壳子从火堆里拿出来。
得知吴普两人在直播,梁老板就给吴普两人讲起他过去的故事。
他原本是个牧民的儿子; 后来读了书; 就离开了家乡。
他去过许多地方; 遇到过许多人,没想到对妻子一见钟情,就在首都定居了。
后来儿女都长大了; 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他索性就跟着妻子回村子里开个农家乐,没事捣腾点吃吃喝喝的玩意。
去年妻子病没了,儿子说要接他去市区住,他不想去。
这里的一花一木都是他们夫妻俩布置出来的,说不准他一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就枯死了。
梁老板看着火堆叹气:“人啊,就应该趁着自己还算年轻、身体还算健康,多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你看看,我们年轻时总想着结婚就要买房,买了房又想着要给孩子好的教育,一眨眼大半辈子过去了,我也没机会带她回草原上看看。”
吴普认真聆听。
梁老板用手里的长铁钳撩了撩火堆,语气越发怅然:“等到我们终于闲下来可以到处走,她却不在了。”
见梁老板明显有些思念故去的妻子,吴普含笑转开了话题:“以前牧民常吃这个吗?”
梁老板点头,洋洋洒洒地给吴普介绍起来:“我小时候吃的烧壳子可不是用秸秆烧的,我们那会儿烧的是马粪和羊粪。
“你们这些城里娃可能很难想象,在草原上牲畜的粪便风干后全是很好的燃料,烧着一点都不臭,还有淡淡的草香味。”
“牛粪和羊粪最好烧,一点就着,马粪比较松散,晒干后就不成型了,我们每次都等攒成堆了再拿来做烧壳子。”
不仅吴普这个城里娃开了眼界,苏轼这个古代娃也开了眼界,没想到烧粪也能烧出经验来。
北宋疆域比南宋稍微大一点,但也只是大那么一点而已,牛马这些牲畜同样没有大规模养殖的条件。
苏轼只见过辖下小孩捡牛粪去堆肥的,没见识过牛粪羊粪多到可以代替燃料的草原游牧生活。
听了吴普给他转述的“烧粪学问”,苏轼由衷感慨:“世间之大,造物之奇,人穷尽一生也没法探寻完。”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天在这期间彻底黑了。
橘黄色的灯光取代夕阳照亮了宽敞的庭院。
梁老板把鏊子从火堆里取了出来,热情地招呼吴普和苏轼:“好了,可以吃了,刚出锅时最好吃,你们来趁热尝尝。”
鏊子的盖一打开,浓浓的焦香味就飘了出来。
烧壳子被烤得两面金黄,掰开一看,里头洁白松软。
一口咬下去,苏轼先是尝到外皮的脆香,接着就是好吃管饱的面芯子。
香豆粉和胡麻油在这种最原始的烹饪方式之下,闷烧成了别样的美味。
苏轼毫不吝啬地夸赞:“好吃!”
梁老板见他们喜欢,自然招呼他们多吃点。
三个人把鏊子里的烧壳子瓜分完了,吴普和苏轼才从梁老板处离开。
回去的路上无人机飞在前头给他们当照明灯,贴心地照亮他们回博物馆的路。
不愧是新手大礼包出的宝贝,性能稳定,电池持久,操作方便,功能还特别多!
吴普很是遗憾地多瞅了无人机两眼。
系统察觉吴普没想什么好事,忍不住再一次警告:【系统发放的仪器一旦被拆解将会启动自毁程序,宿主请勿尝试。】
【这个你已经提醒过了,我们之间难道就没有一点点信任吗?】吴普痛心疾首地谴责。
【叮,宿主要求检测信任值……】
【正在检测中……】
【叮,检测结束,系统与宿主之间信任值为0。】
吴普:“…………”
他怀疑这个系统产生了自我意识,并且有证据!
不管怎么样,吴普总算把目光从无人机上收回。
有无人机在前面开路,两人顺利回到博物馆。
“吃饱了没?”吴普边把车停到一边边询问。
“没。”苏轼如实回答。
作为一个名留青史的吃货,只吃刚才那点烧壳子是不可能吃饱的。
何况他还惦记着下午和吴普去扫荡的那堆食材。
吴普和他商量过接下来的直播安排:玩食材辨认游戏顺便把它们吃掉。
苏轼对此非常期待。
一来是想了解到底有哪些食材辛辛苦苦漂洋过海来到他们餐桌上。
二来自然是不辜负它们深深的爱意、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尝尝他们的味道!
这是一个吃货应尽的本分!
两人又一次来到厨房,吴普清空桌子把白天买回来的蔬菜水果摆到桌子上。
吴普的审美很不错,分明只是十分随意地把袋口敞开拿到桌上,那一袋袋蔬菜水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