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其中一句“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就被揪出来骂翻了天:你王安石怎么可以说汉恩浅胡恩深?你这家伙又是鼓励臣子背叛君主,又是鼓励妻子背叛丈夫,可见凡是反叛的东西你都支持,果然是个祸害!

    苏轼自然不清楚后世文人如何抨击王安石,他只关心传说中的昭君被吴普召唤出来了。

    苏轼激动地追问:“真的?我能见见她吗?真想知道她长成什么样!”

    吴普笑眯眯:“你来晚了一步,她昨晚刚好回去了。”

    苏轼:“…………”

    吴普又给苏轼另一记重击:“你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对吧?我跟你说,西施她也来过。”

    苏轼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来过?”

    吴普叹着气说:“前几天刚来,而且也是昨晚回去的。你看看你,正好全都错过了。”

    苏轼:“…………”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一看吴普那乐滋滋的模样,苏轼就知道这家伙挺喜欢看他笑话。

    苏轼咬牙说道:“你不是可以召唤吗?现在立刻召唤新人吧,我亲眼看着新人过来,就不信还能错过!”

    系统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找到了同盟,所以紧跟着来了个提醒:【现有科普值已满五百万,是否进行抽卡?】

    吴普幽幽地看了苏轼一眼。

    这家伙不会是系统找来的卧底吧?

    作者有话要说:

    吴馆长:才觉得有点寂寞,就有东坡送上门!

    大苏:?

    *

    更新!很晚啦!成功保住全勤!

    没有存稿哦,更新都是现写的,有营养液可以浇给吴馆长!俗话说得好,一直上榜一直爽(想在榜上赖着不走

    *

    注:

    ①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出自王安石的《明妃曲》,老王年轻时也曾被欧阳修寄予厚望,和司马光交朋友,初出茅庐就有大佬捧场和诗,多么温馨!(bhi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③徐昭佩相关:参考《南史》

 54、第 54 章

    在苏轼灼灼的目光之下; 吴普调出抽卡界面来了个十连抽。

    什么都没有。

    连个保底的特殊技能卡都没有!

    吴普不信邪,骂了声垃圾系统又来了个十连抽,这次倒是来了个特殊技能卡。

    吴普翻开一看; 居然是“纸上谈兵”。

    吴普:“…………”

    要知道纸上谈兵的主角赵括是个将门二代; 他爹是赵国名将赵奢,所以他从小熟读兵书; 谈起行兵打仗来头头是道; 并且觉得自己很牛逼。

    最要命是赵王也信了; 二话不说撤下廉颇让赵括走马上任,开局直接对阵秦国名将白起!

    真就是一个敢吹牛逼; 一个敢重用。

    搁在后世那就是没上过战场的键盘军事家指点江山、大吹牛逼; 一把手听了以后立刻激动地把他任命为总司令。

    结果就是赵国没了几十万士兵,他自己也被秦兵射杀。

    吴普想了想自己召唤过来的五个差点被活埋在长平之战里的士兵; 决定把这个赵括先放在一边。

    免得博物馆出现什么流血事件。

    吴普召唤系统出来痛骂:【你是不是故意的?】

    系统:【没有的事,这是正常掉率。】

    吴普看了看只剩下三百万的科普值,叹着气说:【最后抽一次。】

    十张卡牌应声出现在抽卡界面。

    这次总算是有一张金光闪闪的稀有卡。

    吴普觉得系统肯定调了掉率。

    但他没有证据。

    吴普把稀有卡翻了过来,只见上面画着一处筑在溪边的茅草屋。

    茅草屋外坐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 瞧着很有点“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的感觉。

    吴普一下子认出来了,这人是杜甫!

    杜甫在成都搭草堂时已经五十岁上下。

    以古人的营养条件和医疗条件,能活到五十多岁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杜甫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 自己一度吃不上饭; 甚至还饿死了几个儿女。

    所以这会儿的杜甫看起来就是个干瘦的老头儿。

    吴普顺手把剩下的普通卡全翻了过来,发现没谁需要自己帮忙,就当机立断地把杜甫给召唤出来。

    苏轼亲眼目睹了吴普大变活人的全过程,好奇地问吴普:“这是谁?”

    吴普把这边的情况简单给杜甫介绍过后,才让他们相互认识认识。

    杜甫自然不知道苏轼; 可苏轼知道杜甫啊!

    苏轼说道:“原来是杜工部!”

    杜甫听苏轼脱口就是自己的官职,不由叹着气说:“我正考虑要不要辞去此职。”

    杜甫一生仕途不顺,此前当过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个左拾遗,就是个从八品的小官。

    去年朝廷召他回去补缺,杜甫觉得没什么意思,不打算去赴任。

    后来听说老相识严武又到成都当一把手去了,杜甫才大喜过望地带着全家去投奔严武。

    他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就是严武给他弄来的。

    检校工部员外郎本来不是什么正经官职,只是意思意思给个职衔,实际上并没有实权。

    到了安史之乱之后,朝廷更是把这类“检校”官职给地方节度使招揽人才用,节度使看上谁就可以把它们安排给谁。

    严武就是让他留在成都当幕僚。

    杜甫在严武手下干得不太开心。

    一来觉得严武不太理解他的才华和抱负。

    二来是他本人不太喜欢拘束。

    当然,这不是他想辞职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给严武当手下不太安全。

    严武为人放肆,喜奢豪,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武夫思维,看你不顺眼就把你给弄死。

    据说严武八岁的时候得知他爹偏宠一个小妾,不把他娘放在眼里,他二话不说抡起大锤就把那小妾爆头了。

    左右告到严武他爹面前说他不小心杀了小妾,严武还梗着脖子辩解:“哪有当官的人干出宠妾灭妻这种混账事?我是特意杀掉她的,不是不小心!”

    严武他爹对于一个八岁小孩能说出这种话来感到非常惊奇,张口直夸:“不愧是我严挺之的儿子!”

    这样长大的严武,毫无疑问地成长为一个脾气火爆的武将。

    以前杜甫没答应他出仕做官,对严武的暴脾气感受不深,现在他在严武手底下当幕僚,短短几个月看到了不少自己看不惯却又拦不住的事。

    杜甫心里很不舒坦。

    清醒的时候还好,喝醉后他就有点憋不住了。

    上次杜甫喝醉后就在严武面前说错了话。

    大意是“你爹怎么有你这样的儿子”之类的。

    虽然严武最后没把他怎么样,但杜甫还是能感觉出其他同僚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那氛围叫人怪难受的。

    杜甫待着不得劲,就告假回自家草堂思考要不要辞职。

    没想到他还没思考出结果,就被吴普和苏轼给召唤过来了。

    吴普听完杜甫的烦恼,一脸同情地看着杜甫。

    一般来说,后世习惯以诗人、词人最后当过的官职来称呼他们。

    比如被戏称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永,最后当了个不尴不尬的屯田员外郎,后世就把他称为“柳屯田”。

    所以杜甫既然一度被称为“杜工部”,意思大概就是他最后当的官职是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

    像苏轼这样公费旅游(被贬)的待遇,杜甫根本享受不到,大半辈子不是怀才不遇有志难伸就是躲避战乱到处逃亡。

    就挺惨。

    吴普委婉地把“杜工部”这称呼和杜甫讲了。

    杜甫沉默下来。

    原来这是他最后一次当官了。

    算起来其实也算不得当官,他都把严武给得罪了,估计也以后严武更不会听他的劝。

    杜甫叹气。

    吴普转移了话题:“听说前辈患有消渴症?要不我带您去医院检查一下。”

    杜甫有消渴症这事儿,是吴普读杜甫诗集时记下的。

    杜甫这人写诗跟写日记似的,相遇了写,离别了写,搬家了写,生病了写,连做梦了都写。

    读完他的诗四舍五入等于看完了他的传记,基本知道他每年都经历了什么、认识了什么人。

    杜甫诗兴上来了还特别爱搞“五排”。

    也就是五言排律。

    比如他晚年搬家到夔州后就给朋友们写了首五排律诗描述近况。

    这诗有多长呢,书名都直接带上了量词:一百韵。

    简单来说就是他把一首诗里整到足足一百句,约等于一口气写五十首《静夜思》。

    在他之前基本没人这么干。

    幸亏是不用背的。

    这首长长的“五排”里就提到过一句“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这说明他搬到夔州时已经确诊消渴症三年了。

    所谓的消渴症,大部分都是后世的糖尿病。

    接下来几年杜甫这病越来越严重,甚至还出现了耳聋之类的并发症。

    那段时间折磨得杜甫先写了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心里的忧闷,又写了首《耳聋》表示“我这双老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瞎,反正耳朵已经聋了两三个月”(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算算时间,应该是差不多了。

    杜甫既然知道了这是一千多年后,自然无暇为自己的境遇伤怀了。他奇道:“消渴症有办法治好吗?”

    吴普摇着头说道:“还没有办法,不过可以用药物控制病情,防止病情加重引发更多并发症。”

    糖尿病是种慢性病,只能长期吃药控制,暂时还没有根治之法。

    杜甫这病应该是长期饮食不当、奔波劳累造成的。

    要知道他这些年一度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连茅草屋都是众筹建起来的。

    所以他这病最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控制方法。

    具体情况,还是得去医院看看再说。

    吴普和杜甫商量了一会,直接给自己、杜甫、苏轼都整一份明天的体检套餐。

    顺便看看以后能不能约个体检团队开着体检车过来给其他人也检查检查。

    员工体检也是福利的一部分!

    吴普带着苏轼和杜甫去觅食,顺便和系统讨论杜甫他们的健康问题:【要是他们以后过来定居,病故的人是原地康复吗?】

    在这之前过来的人最多也就是饿得厉害,并没有太严重的疾病在身,吴普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现在看到年纪不小的杜甫,吴普觉得这事儿需要好好和系统探讨一下。

    系统答复:【一般而言,稀有卡人物过来定居时可以保持第一次过来时的健康状态。】

    吴普看看杜甫,又看看苏轼,再想想朱元璋,突然发现朱元璋或成最大赢家!

    朱元璋那可是才二十岁左右,正是最身强力壮的年纪。

    相比之下,杜甫就亏大了,不仅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糖尿病症状,还有变秃的烦恼。

    这个抽卡还真的看运气,吴普也只能悄悄为老杜惋惜了一下。

    吴普没和杜甫说起这事儿,只领着他们去吃了个饱。

    杜甫喝了口吴普给他拿的低脂无糖牛奶,忍不住直皱眉。

    苏轼见杜甫喝得一脸纠结,不由问:“不好喝吗?”

    杜甫欲言又止。

    没糖的东西就是没滋没味。

    他本人可是一个出游喜欢带着甘蔗糖浆撮两口的甜食爱好者!

    吴普知道苏轼这家伙对什么食物都好奇,于是给他也弄了一杯低脂无糖牛奶过把瘾。

    这玩意是他师母备给老童的,说是上了年纪饮食上就该低脂少糖少盐。

    但老童经常放着不喝。

    因为这玩意儿真的很不好喝。

    苏轼虽然从杜甫的表情看出这玩意儿味道如何,但还是决定自己尝尝再下结论。

    他咕噜咕噜地灌了两口,一下子沉默了。

    苏轼忍不住关心起杜甫这病究竟有多少忌口的东西来:“得了消渴症能喝酒吗?”

    吴普说:“最好别喝,一周顶多能喝个几口。”

    苏轼又问:“能吃辣吗?”

    吴普说:“用药的时候不能吃辛辣,要是血糖控制住了可以尝尝。”

    那就还是不能敞开了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