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轼骄傲地秀了一把弟弟,一点都没管粉丝和网友的反应; 放下手机和杜甫先聊起来。

    车子驶入市区; 杜甫就感受到了什么叫“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实际上不止百尺。

    古代百尺只有三十多米; 首都百米以上的高楼都有好几十栋。

    杜甫感慨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会儿看到首都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心中的愁郁散了大半。

    吴普却心有余悸地看了眼慢慢堵起来的路况,说道:“还好我们出来得早; 导航地图上都堵起来了。”

    就在他们转个弯的功夫,后面的路已经红通通一片。

    这会儿才七点多呢。

    杜甫瞅着吴普车上的导航软件,好奇地问:“你这个地图人人都可以看到吗?”

    要知道在古代舆图算是机密,普通人别说这么详细的地图了,更粗制滥造的地图可能都摸不着。

    吴普解释:“现在各国都有自己的卫星,官方的私人的都很多,导航自然就普及了。”

    吴普又给杜甫解释了一下人造卫星多种多样的用途。

    苏轼了解得比杜甫多,插嘴提问:“听说现在已经有载人飞船,可以把人载到月亮上去?”

    吴普一瞅苏轼那跃跃欲试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吴普毫不留情地把他的想法摁了回去:“别想了,航天员要经过严格训练。别说你已经过了考航天员的年纪,就算你和老朱一样大,通过高考考上了相关专业,也不一定就能轮到你上天。”

    苏轼有些失望。

    “那我们什么时候坐飞机?”苏轼又提出另一个比较容易达成的心愿。

    吴普说:“我过几天瞅瞅有什么机会,先等体检结果出来再说,还是子美兄的身体要紧。”

    苏轼还是很同情杜甫遭遇的,闻言点头说:“也行,反正你下次去坐飞机的时候叫上我就好。”

    杜甫静静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东西,只觉二十一世纪发展得真快。

    他本人并不是一板一眼的性格,所以时不时会主动询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一路上三个人也算聊得颇为融洽。

    抵达骆氏私人医院后,吴普又遇到了叶奕的未婚妻沈惠惠。

    “惠惠姐。”吴普麻溜喊人。

    沈惠惠看了眼吴普领来的苏轼和杜甫,不由问:“你们博物馆有人生病了?”

    吴普老实回答:“约了个全身检查。”

    沈惠惠笑着说:“你们博物馆不是有那个‘平安签’,据说过一下就能知道身体有没有问题?”

    清阳博物馆出的那个“平安签”在她们医疗系统里可算是出了名了。

    这东西准得太玄乎。

    吴普笑眯眯地说:“有是有,但那机器只能提个醒,代替不了医院,身体有毛病还是得到医院好好彻查一遍。尤其是过了四五十岁,身上大多是些慢性病,得查清楚才能确定该怎么治。”

    人体构造可比世界上最高端的机器都要复杂。

    沈惠惠点点头,给吴普指了体检中心的方向。

    这次的主要检查对象是杜甫,连苏轼都是顺带的。

    吴普全程领着两个人跑检查项目,不时给他们充当一下翻译。

    到底是自家的私人医院,很多项目一查完医生就会给吴普解说一下情况如何。

    苏轼倒还好,没啥大毛病,杜甫这身体底子就有点差了,已经是动不动就卧病在床的程度。

    医生让杜甫以后要注意饮食问题。

    瞧这五十出头的身体,给整得跟六七十岁似的,也不知是怎么搞的!

    吴普知道是怎么搞的。

    杜甫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都过得挺顺遂,不错的家世让他可以到处游玩交朋友。

    直至他去了长安。

    他去长安困守十年,把钱花光了都没找到进身之路。

    伤心得杜甫直接写诗说自己“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表示自己明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怎么就没机会出头呢?

    没法出头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是他接下来还碰上了安史之乱。

    好不容易当上个左拾遗,还因为他的丞相朋友被贬而受到牵连。

    战事四起、朝局纷乱、遍地饥馑,杜甫只能写下《三吏》《三别》黯然地弃官而去。

    杜甫拖家带口跑去成都众筹建了个草堂过日子。

    真的是众筹。

    首先,杜甫写诗感谢了表弟的现金资助(《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

    接着杜甫发现缺个林子,又写诗找朋友要了桤木(《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光有桤木还是太单调了,他又分别找朋友要了绵竹、桃树、松树、果树(《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诣徐卿觅果栽》)。

    最后杜甫觉得还缺点生活用品,对着韦班疯狂暗示他们家的瓷碗“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顺利讨来一批雪白雪白的特色瓷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经过辛辛苦苦的朋友圈众筹,杜甫这个草堂总算是落成了,可以快快活活地以文会友接待各方来客。

    结果建好草堂住了一年多,就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事儿,生活条件那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其实比起当时的很多人来说,杜甫还是很幸运的,他才华横溢,写诗一流,交到过许多不错的朋友。

    靠着这些朋友时不时拉上一把,他不至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但他依然非常痛苦。

    因为他的志向从来都不是闲居家里写诗。

    精神追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物质上又时常陷入缺衣少食的困境,可不就让杜甫愁闷无比吗?

    生活不愉快,老得特别快!

    为了确定杜甫的消渴症有多严重,吴普又领着杜甫去扎指尖测血糖。

    抽血那边也可以测,不过结果出得比较慢,扎指尖可以当场出结果。

    医生一看到杜甫的血糖含量,表情就有点无奈。

    得知杜甫已经出现相关症状,且在中医那确诊了消渴症,医生忍不住问:“那饮食上怎么不注意一点?”

    说完他还谴责般看了吴普一眼,意思是“你这个儿孙怎么当的老人不懂你年轻人也不懂吗”。

    吴普也无奈地回答:“我们也刚把他老人家接过来。”

    苏轼本来很好奇地看着杜甫扎指尖,想要感受感受是怎么回事,一听医生提到“饮食”两个字立刻默默退后几步。

    测血糖是不可能测血糖的。

    只要他不测,就不会有问题!

    医生让杜甫喝了杯葡萄糖水,消化一会再来测饭后两小时血糖。

    一般来说糖尿病确诊至少得跑两三趟医院,但杜甫这是已经有了明显症状,血糖检测还明显超标,再确定一下血糖范围就可以考虑开始药物治疗了。

    什么病都是越早治越好,拖得久了会有一堆糖尿病并发症找上门。

    医生还给讲了讲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吴普带着杜甫两人去外面的凉亭里待着,空气好一点,心情也舒畅一点。

    他把医生讲的那些并发症讲给老杜听。

    不小心把苏轼也吓得不轻。

    苏轼一脸沉重地看了眼自己的指头,考虑要不要忍痛去扎一下。

    吴普瞧见苏轼那纠结的表情,乐道:“不着急,等体检报告出来了就知道你有没有需要复查的项目了。”

    听了吴普这话,苏轼终于安心地拿出手机瞅瞅自己发布的苏辙和陶诗合集有什么反响。

    这是苏轼第一次发动态,底下还是挺热闹的——

    “什么?这个号居然是活的吗?还以为我关注的是个假号!”

    “求个科代表,解释一下大苏为啥突然发这么多小苏的诗?”

    “重点不是小苏的诗,是为啥每个标题都有‘子瞻’两个字。”

    “这是在对标隔壁老杜吧?老杜昨晚狂和几十首李白诗,可热闹了。”

    “‘你自己追偶像有什么了不起,我能让弟弟跟我一起追’!”

    “我觉得‘次韵’两个字也是重点,既然是‘次韵’,那肯定得是大苏先写过去,小苏才能跟着写。”

    “文盲举手,次韵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我写一首诗寄过去,对方照着原诗的韵以及用韵次序和诗一首。没有原诗,就没有次韵!”

    “破案了,估计是大苏自己沉迷陶渊明写诗写嗨了,兴冲冲写信让小苏也跟着整几首。”

    “说起来我毕业论文就是研究苏辙次韵诗的,你们知道小苏给大苏写的次韵诗有多少首吗?足足192首!比写给其他人的总数都多!”

    “?????”

    “怜爱小苏!”

    “怜爱小苏+1”

    作者有话要说:

    大苏:这个评论区不对劲

    *

    更新!今天!要努力重振旗鼓!

    注:

    ①次韵诗相关:参考论文《苏辙次韵诗研究》

    ②杜甫草堂相关:参考文章《杜甫的众筹生活》

 58、第 58 章

    见苏轼表情一言难尽; 吴普问:“怎么了?”

    杜甫也看向苏轼。

    “我对子由真的很过分吗?”苏轼有点想不明白,把网友的留言给吴普两人讲了,唉声叹气地说,“我还觉得子由收到我的信应该挺高兴才是。”

    苏轼本来就是闲不住的性格; 有什么想说的就得找人讲讲; 一路莽过来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弟弟苏辙真的是他很好的交流对象了; 每次他写信过去弟弟总是会及时回; 附了诗词弟弟也会很给面子和上一首。

    看不出半点勉强和不高兴啊!

    这么多人一起怜爱弟弟; 让苏轼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哥哥。

    吴普见苏轼真郁闷了,宽慰道:“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 就算有兄弟姐妹也不定能像你们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亲近往来,不理解你们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也很正常。”

    杜甫一脸羡慕地说:“对; 要是太白兄能给我写这么多信,来一封让我回两封都行。”

    苏轼都顾不上伤心了,看着杜甫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没有弟弟吗?

    为什么要拿李白来对比?

    杜甫当然是有弟弟的,还是足足四个弟弟。

    可这不是要找个收到对方信会高兴的人吗?

    拿弟弟来举例的话; 那多没有代入感!

    经过这么一打岔; 苏轼没那么郁闷了。

    三个人戴着耳机各自玩起了手机。

    昨天吴普给他们讲了朱元璋的事,苏轼和杜甫都觉得这个泥腿子皇帝真了不起。

    这小子不仅自己摸索着学习小学课程; 还给其他人认认真真讲解!

    苏轼过来这么久; 只勉强学会了几句简单的现代汉语。

    现在出现这么个好学的朱元璋,苏轼觉得自己也该进修进修了; 可不能被个毛头小子比下去!

    吴普见苏轼两人都埋头学习起来,心中十分欣慰:不枉他昨天暗搓搓给他们讲了挺久“你看看别人朱元璋”这种话。

    等时间差不多了; 吴普领着杜甫去查饭后两小时血糖。

    医生是个有经验的,看过两次测量出来的血糖范围后心里就有数了。

    “先试试降糖药,要是能控制住就按时吃药治疗。”医生说; “记得按时复诊,要是情况加重得即使调整治疗方案。”

    吴普点头记了下来。

    能吃药控制,说明情况还不算特别严重,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都到市区来了,吴普也不急着回去。他挺久没回学校了,决定领着杜甫他们去学校溜达一圈。

    杜甫两人对现代大学很感兴趣,跟着吴普回了学校,感受一下现代高等学府的氛围。

    吴普在学校熟人不少,才进校门就有人朝他打招呼。

    还有猫找他喵喵喵。

    吴普随手掏出把猫粮喂熟悉的猫猫。

    没一会,又有两只狗跑过来找吴普。

    是两只黑不溜秋的土狗。

    吴普熟练地掏出狗粮和它们打招呼。

    眼瞅着吴普一路撩猫逗狗,苏轼忍不住问:“你背包里到底背了多少猫粮狗粮?”

    “没了,就这点。”吴普说。

    学校里的野猫大多被逮去送养了,剩下几只都是不怎么亲人、带回家会跳窗往外跑的猫霸狗霸。

    它们不仅不轻易让人上手撸,对别人给的食物都很挑,一般人给它们吃的它们都不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