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猫吃完鱼,开始趴到曲池边观望,那锐利的金瞳吓得鱼群麻溜散开。

    很快地,直播间里的观众就看到那只帅气黑猫叼着条活鱼入镜。

    它先是警惕地看了悬在不远处的无人机一眼,等三花猫朝它喵了一声,它才迈着步子走过去,把嘴里那条还不停甩尾的活鱼啪叽一声摔在三花猫面前。

    本来有些沉寂的直播间看到黑猫叼着鱼出现,顿时又热闹起来——

    “刚刚黑猫看我们那一眼真凶!!”

    “是错觉吗?三花喊它一声,它就不看我们了!!!”

    “这是猫爸爸给猫妈妈送鱼吗?磕到了磕到了,猫猫爱情故事。”

    “这送鱼的姿势好霸道总裁!!”

    “霸道警长爱上我!!!”

    “警长这名字不错,我们以后就叫它警长吧。”

    “看看我男朋友,算了算了,人不如猫,人不如猫。”

    画面里,黑猫正蹲坐在一边看着三花猫吃鱼。

    几只小猫崽还只能喝奶,不过它们鼻子天生很灵,见三花猫吃得津津有味,也凑过去嗅来嗅去,喵喵喵喵地发出软趴趴的叫声,显然是馋得厉害又无从下嘴。

    一家七口看起来和谐无比。

    吴普看了眼直播间的人气,觉得这个开局已经很不错,就以天色不早为由唤回无人机,结束了今天的直播。

    赵哥似乎一直关注着清阳博物馆的情况,吴普一关直播就找了过来:“今天的直播效果很不错啊。”

    吴普笑道:“误打误撞吸引了一批爱猫观众而已。”

    赵哥说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何况你和你同学直播讲解时人气也不差,观众留存率很高。”

    他让吴普以后多开直播维持人气,以后他好给他申请别的推荐位。

    吴普谢过赵哥,琢磨着给自己做点什么菜吃。

    清阳博物馆地处偏远,水电倒是通的,天然气却是用不了,只有煤气和土灶头。

    吴普对土灶头更感兴趣,从冰箱里取出块还算新鲜的五花肉解冻,准备给自己炖一锅红烧肉。

    园子里的厨房建得古色古香,连土灶都设了大大小小的锅口,数下来足足有二十多种,可以搭配着不同大小的锅具使用,一看就是古代大户人家的配置。

    吴普把自己带来的砂锅挨个锅口试了试,最终选定最适合的位置开始生火。

    古代猪肉属于“贱肉”,主要是那会儿猪肉肉质不好,养殖方法还有点脏——

    不少汉魏时期的陪葬陶器都表明古代猪圈建在厕所底下,人在上面拉,猪在下面吃,仔细想想可不就是难以下咽?

    所以古时候但凡有点地位的人,都不乐意吃猪肉,都爱吃羊肉、鹿肉之类的。

    当然,异类也是有的,比如苏轼就曾赋诗一首描述自己炖猪肉的过程: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它自美。

    不过那会儿苏轼从诗里那句“黄州好猪肉,贱价如泥土”可以知道,当时他正在黄州。

    黄州这地方的特别之处,又得提到苏轼另一首写来自嘲的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都是苏轼遭贬谪后去的地方,而且一个比一个离汴京这个政治中心远。

    刚被贬到黄州的苏轼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平日里没少接受朋友救济,自然没法大鱼大肉,只好把目光转向很多人不乐意吃的贱价猪肉。

    那会儿苏轼应当没有后世五花八门的调料,只能慢火把猪肉炖到酥烂入味。

    也亏得他是个喜欢苦中作乐的人,才让后世多了一道名菜:东坡肉。

    吴普把调料准备好,又把五花肉切成均等大小、肥瘦相间的方块,挨个放入砂锅里头慢火开炖。

    米饭也下锅用柴火煮熟。

    木柴还是他去和农家乐老板买的,有车就是这么为所欲为。

    老板人好得很,还送他一把刚摘下来的翠葱。

    吴普准备一会做好红烧肉,送一点去给老板尝尝,村子和博物馆离得不是特别远,四舍五入他们也算是邻居了。

    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维持好邻里关系不是坏事。

    吴普把柴火摆弄好,确定火候正适合,才开始研究自己刚绑定发展对象的系统。

    名称:清阳博物馆(已绑定)

    馆长:吴普(已绑定)

    等级:1级(注:默默无闻的普通博物馆,连个游客都没有,亟需加快开发进度。)

    地图:暂无已开发区域。

    累计科普值:12607/10;000;000(注:距离升级为2级博物馆还差9;987;393。)

    剩余科普值:12607

    吴普切换到开发页面,上面显示施工队明天正式进驻待开发的1号展馆,明日起对应场地将会用绿幕覆盖进行封闭式施工。

    这种施工方式外人根本没法进去观摩,想偷师未来科技更是痴心妄想!

    吴普叹气。

    看来这小破系统警惕心还挺强的。

    慢慢来,不着急,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多得很。

    系统忍不住出言警告:“宿主不可拆解从系统获取的任何仪器,否则相关仪器将会启动自毁程序,仪器自毁造成的一切损失宿主自负。”

    吴普义正辞严地说道:“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是那种拿了好处还要恩将仇报的家伙吗?别瞎担心,我怎么可能拆解你给的仪器呢,要是装不回去我岂不是亏大了?作为以冷静理智著称的人工智能,你不应该胡思乱想。”

    系统:“…………”

    总觉得宿主的话不是很可靠。

    吴普切换到抽卡界面。

    里面有无数卡片在浮空排列,整齐又有序。

    他拥有的抽卡次数是1次,可以抽取随意抽取一张卡片,出来什么卡面看运气。

    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有卡在手也不一定能用:对方可能出现分/身乏术、卧病在床等等忙碌状态。

    只有在“无所事事”“忙里偷闲”这类合适被召唤出来的状态,才能把人找过来玩耍。

    越是稀有的卡面,召唤限制就越多。

    相较之下,非稀有卡召唤出来的人反而可以雇佣来当常驻员工来用。

    毕竟大部分普通人做的都是重复的、能轻易被人替代的工作,他们消失的时间再久对他们所在的时代都没太大的影响。

    就算稀有卡限制多多,吴普还是很有些心动,想马上试试这个大变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他抽到始皇,始皇就真的会来到他面前?

    吴普按捺住心里的小激动,毫不犹豫地用掉了新手大礼包赠送的抽卡机会。

    系统没搞什么花里胡哨的特效,只有一张金光闪闪的稀有卡出现在吴普抽卡界面的卡牌栏里。

    接着那张稀有卡缓缓朝吴普翻转过来。

 第 8 章(【嘴上没毛】。。。)

    吴普屏住呼吸,定睛看去,只见卡牌上画着个坐在监牢里的人。

    监牢外满是柏树。

    据传北宋御史台种满柏树,所以御史台又叫“柏台”。后来众人发现乌鸦爱在柏树上栖息,“柏台”又衍生成“乌台”。

    这么多信息联系在一起,吴普一下子猜出这是什么场景:乌台诗案!

    抽出来的是乌台诗案期间的苏轼啊!

    吴普鼻子嗅了嗅,还能嗅到自己正在炖的东坡肉的味道。

    他觉得来得也太应景了。

    乌台诗案尘埃落定后,苏轼就要被贬去黄州了。

    去黄州就要自己跑东坡开几亩地自耕自足,从此自称东坡居士。

    东坡居士开始潜心研究猪肉的吃法,边炖猪肉边苦中作乐写《猪肉颂》。

    苏轼这人自嘲自己“一肚子不合时宜”,一生之中确实做过很多“不合时宜”的选择。

    比如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搞变法搞到如火如荼的阶段他站出来泼冷水表示新法坏处很多,等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杀回来后他又开始为变法派说话表示新法不是一无是处。

    约等于双方干架干到白热化阶段他跑到中间说“别打了别打了”,结果自然是左边揍他一拳右边踹他一脚,惨得不得了。

    这就是他的后半生变成“黄州惠州儋州”的原因。

    乌台诗案这个时期的苏轼就很倒霉,他写过的诗文全被人扒拉出来,被一群人用放大镜搜罗他大逆不道的证据,其搜证过程堪比现代阅读理解出题老师的脑回路:作者都不晓得自己有这个意思。

    就很倒霉。

    且不论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光凭《水调歌头》《念奴娇》这些千古佳作,就足以让苏轼拥有耀眼的文豪光环。

    一抽就抽出这么一位大文豪,吴普心情很激动,连忙看了眼苏轼的状态:身陷牢狱,无所事事。

    坐牢可不就是没事可干,只能等各方人士在外面为他扯皮吗?

    按照系统的介绍,被召唤过来的人会把这边的一切当成梦境,且醒来后就会把这边发生的事忘掉,只有在下次“入梦”后才会想起来。

    一般来说,做多少次“梦”都不会影响原来的历史轨迹,所以可以放心使用召唤功能。

    想想苏轼在乌台诗案受到的精神和身体双重折磨,吴普想也没想就选择召唤。

    “这是何处?”一把嘶哑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让吴普赶忙切掉系统界面,看向刚才问话的人。

    明清时期有好事者编段子,说苏轼和他那个嫁给秦观的小妹互损,苏轼说他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意思是他妹颧骨高;他妹说苏轼“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意思是苏轼脸长。

    可惜后来有专家考证,历史上苏轼并没有一个嫁给秦观的妹妹。

    吴普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发现苏轼脸不算很长,倒是因为坐了挺久的牢,瞧着胡子拉碴,确实有点落魄。

    不过大文豪就是大文豪,再怎么落魄都有几分落拓不羁的味道。

    吴普忍着激动给苏轼介绍了一下这边的情况,因为苏轼没法把这边的记忆带回去,他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避忌:“先生,这是千年后的华夏国,晚辈知道您被人诬陷下狱,特地邀请您过来做客。”

    “千年后?”苏轼吃了一惊,正要再问点什么,鼻子忽然动了动,闻到一股非常诱人的香味。他出口的话立刻变了,“什么东西这么香?像是在炖肉,偏又有酒香,好香醇的酒啊。”

    吴普知道东坡肉快好了,想着美食决不能辜负,也没和苏轼再多聊,而是转去灶头那边把砂锅揭开。

    这下肉香更是飘满整个厨房。

    吴普直接把砂锅端到旁边的方桌上,又去揭米饭的盖子。

    这下米香味又飘了出来。

    苏轼少年得志,也曾有过意气风发的时候,辗转各地赴任时尝过不少好东西。

    这还是他第一次被米饭香味勾起满肚馋虫。

    苏轼察觉吴普对自己很友善,忍不住揉着肚子埋怨道:“进了御史台的监房以后,我就没吃过一顿饱饭,还得每天被他们逼问‘你这句诗什么意思’,我真不知道我有那么多意思!”

    吴普给苏轼盛了一碗白米饭。

    米饭白得像雪,细看又颗粒分明、晶莹漂亮。柴火烧出来的饭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闻着就香喷喷的,叫人食指大动。

    当然,更香的是那盘东坡肉。

    苏轼从没见过这种别致的做法,他仔细端详半晌,只觉它红得透亮,瞧着跟一块块红玛瑙似的。他问道:“这是什么肉?”

    “猪肉。”吴普贴心给苏轼介绍,“你们那时候的人不爱吃猪肉,不过有位东坡居士倒是分外偏爱猪肉,还写诗把他炖猪肉的过程记录下来,后世在这首诗的基础下衍生出更复杂的做法,并且把这种做法叫‘东坡肉’。”

    吴普现场给苏轼念了首《猪肉颂》,还和苏轼说起这人还发明“羊蝎子”这种吃法——也是因为当时没钱,所以买没多少肉的羊脊骨回去煮着吃,喜滋滋地和他弟写信说这样吃羊肉才格外有滋味!

    后来这人被流放到岭南,他还能调侃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你瞅瞅这家伙,被流放到岭南这种鬼地方还写诗表示“这里的果子真啊真好吃”,你说气不气人?气得皇帝又把他贬到海南岛去了。

    海南岛就是儋州那一带。

    苏轼越听眼睛越亮:“这位东坡居士倒是个妙人。”

    吴普连连点头,表示确实如此。他邀请苏轼一起尝尝他炖的东坡肉,说:“先生您来得倒巧,这还是我在这边第一次开灶。就是本来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吃,只做了一个菜,也不知合不合您胃口。”

    苏轼听吴普洋洋洒洒讲了那么多东坡居士的趣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