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他自称“东坡居士”更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白居易影响。

    遥想当年,白居易被贬忠州时也开垦过一片坡地名为“东坡”,时常过去种花散步,兴致来了还会赋诗几首抒发抒发心中感慨(如《步东坡》《东坡种花》)。

    苏轼去了黄州一比对,白居易是风流才子,我也是风流才子;白居易文名远扬,我也文名远扬;白居易被贬,我也被贬。这不是巧了吗?

    我不是东坡居士,谁是东坡居士!

    苏轼向来熟读乐天诗,一听到欧冶子就想起了《鸦九剑》前两句。

    欧冶子:“…………”

    这些后生好生奇怪!

    什么“一夜白头”、什么“精灵暗授”、什么“七星龙渊芒砀山斩蛇起义”,一听就不是他这个铸剑师本人能知道的好吗!

    更过分的是,冯梦龙还问干将的老婆莫邪是不是跳进冶炼炉以身铸剑去了!

    据说这事儿还是干将暗示说:“咱师父当年夫妻一起跳炉子才铸成了宝剑,现在咱这剑铸不成,原来是没人跳炉子的原因吗?”

    莫邪一听,既然他们跳得,我为什么跳不得?一切都是为了铸剑!于是她也毅然决然地跳了炉子。

    干将成功铸出了两把好剑,将阳剑命名为干将,阴剑命名为莫邪。他把阳剑偷偷藏了起来,只把阴剑拿出去献给吴王!

    冯梦龙还给欧冶子理了理人物关系。

    江湖传说莫邪是他女儿。

    干将是他的弟子兼女婿。

    如果这传言是真的,这个故事就意味着欧冶子夫妻俩跳了炉子,欧冶子女儿也被女婿诓去跳了炉子!

    一家三口齐齐整整,一个都没有少!

    真是桩令人发指的社会新闻!

    欧冶子:“…………”

    这什么仇什么怨啊?!

    他和干将是同门兼同僚,只有一起铸剑的简单关系!

    他们虽然都热爱铸剑,但也没热爱到跳炉子里以身饲剑!

    不至于,真不至于。

    作者有话要说:

    欧冶子:不来后世走一遭,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剑)这么腥风血雨

    更新!今天!振作!

    注:

    ①欧冶子出身:出自《吴越春秋》,属于比较野的杂史(小说),里面提了一句“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

    ②宝剑存楚:参考《越绝书》,也是比较野的杂史(小说);

    原文:楚王令风胡子求宝剑,“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人作铁剑。” 得龙渊、太阿、工市三剑。“晋郑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仓谷粟索、库无兵革,左右群臣贤士莫能禁止。于是楚王闻之,引太阿之剑,登城而麾之,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兽欧瞻,江水折扬,晋郑之头毕白。楚王于是大悦。”

    ③干将莫邪传说:参考《吴越春秋》,还有各种流传版本糅合在一起,纯属冯梦龙在扯淡,不关我的事!(bhi

    原文: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莫耶曰:子以善为剑闻于王,使子作剑,三月不成,其有意乎?干将曰:吾不知其理也。莫耶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至今后世,即山作冶,麻绖葌服,然后敢铸金于山。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耶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甚重。

    ④嬴政相关:参考《史记》的韩非传和李斯传

    ⑤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出自白居易的《鸦九剑》。

 84、第 84 章

    吴普见欧冶子都快要被问崩溃了; 给欧冶子讲了讲莫邪的后续故事让他平衡平衡。

    据传吴王得到莫邪剑后爱不释手,举国悬赏问有谁能打造出配套的金钩。

    吴王允诺说谁能做出好钩就赏赐百金,一时间吴国人纷纷敲敲打打造金钩。

    有个人一琢磨; 大家都一样打金钩; 怎么才能拿到更多赏钱?他灵机一动; 杀了自己两个儿子血祭金钩。

    这人把金钩献上去后跑去找吴王讨赏赐。

    吴王表示“你说杀了就杀了; 我怎么就不信呢”,并让对方在一堆长得差不多的金钩里找出哪对是他献的。

    那个丧心病狂的爹哪里认得出来; 冥思苦想之后灵机一动,开始呼唤起两个儿子的名字来,说爹在这儿; 你们快过来,要不然王咋知道你们有多神奇呢!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两儿子都是大孝子; 一听到亲爹的召唤,那对金钩立刻飞进亲爹怀里。

    吴王看得十分惭愧地表示自己错过此人了,欢喜地给了对方百金赏钱; 并且开开心心地把金钩别在莫邪剑上日夜不离身。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记录; 无论正史野史都总是充满血腥气,由于这些书大多是汉代人编的,又掺入了不少汉代盛行的道家元素,读来玄之又玄。

    对于这些时期的小老百姓来说; 干活多; 报酬少,还高危。

    比如挖个墓不想暴/露方位就让工匠陪葬。

    比如打造个宝贝不想别人用同款就杀了工匠让他们“以身殉宝”。

    比如君王闲着没事突然感慨“我啥都吃过了就是没吃过人肉”就有人杀了儿子煮给他吃。

    由这些记载勾画出来的春秋末年; 野蛮,血腥,动荡。

    连活人殉葬这种荒唐事都随处可见。

    难怪孔子要破口大骂:“第一个想出拿俑这么像人的东西来陪葬的家伙; 他是不是断子绝孙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要不是“始作俑者”起了坏头,后面也不会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发展成用活人来殉葬!

    吴普说道:“秦汉时期纸张没有普及,绢帛保存不易,竹简又老是被烧,早些年的记载残缺不全,后人要讲述你们那个时期的故事就只能发挥想象了。时代隔得越远,越适合大胆创作,说实话,你们跳炉子都算是写实的了!”

    欧冶子:“…………”

    好像有被安慰到,又好像没有。

    吴普询问欧冶子是不是在烦恼什么。

    欧冶子叹气:“我可以找到的材料都试过了,铸不出新的剑。”

    他鬓边华发初生,一双手也长满老茧。

    五十几岁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来说,已经算是挺长寿,可他早年在越国铸剑就是在给越王干活,常与干将一起被夸“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后来更是和干将先后投奔了楚国,铸剑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

    可是他上山找矿石的时候赫然发现自己找不着适合的材料了。

    也许是开局起点太高,以至于后来打造出来那些剑他都不好意思说是自己铸的。

    惭愧啊!

    那么平平无奇的新剑,他怎么有脸拿去给人点评?

    李清照道:“这就像是写文章时‘江郎才尽’的感觉吧?”

    吴普也听明白了,这是个对自己作品要求很高的大师。

    他搞不出让自己满意的新剑。

    但是他又不想退休。

    打铁真是太快乐了!

    他真的还想再敲五百年!

    吴普说道:“你要是想找铸剑新材料,我倒是可以帮你去瞧瞧,只不过那边不一定能让你动手。”

    欧冶子闻言两眼一亮:“真的吗?”

    吴普点头:“我问问那边让不让人去参观。”

    现代人虽然用不上剑,但还是有人喜欢收藏好剑。

    吴普上回跑去借过剑的薛姨就是其中之一。

    薛姨不仅爱收藏现存的剑,还爱搞古剑复原和新剑创新,甚至还自己雇了位铸剑大师、搞了间铸剑坊。

    有钱人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可以这么为所欲为!

    吴普一个电话打了过去。

    薛姨那边接通后笑问:“难得你小子又想起了我,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有个朋友擅长铸春秋剑,他一直住在偏僻山区,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不懂现在日新月异的铸剑手段。”吴普介绍完欧冶子,才问薛姨方不方便让他们过去铸剑坊看看。

    薛姨一听就来了兴致:“我这边正好缺春秋剑,要是有成品的话带给我瞧瞧。”

    欧冶子手里哪有成品,他过来时手里只拿着块他自己贼嫌弃的石头。

    吴普说:“暂时没有成品,而且大师脾气都怪,要是没有他感兴趣的条件和材料,他可能不会出手。”

    薛姨没少和铸剑师打交道,自然知道有本领的人都很有坚持,闻言笑道:“没事,我过去会会这位大师。”

    吴普与那边约好时间,正要挂断电话,就听薛姨叹了口气。

    “怎么了?”吴普关心道。

    “还不是棠棠那丫头,也不知做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留学,一年到头都不回来,连电话都打不过去。”薛姨说,“我真是提前体验孤寡老人的生活了。”

    薛姨丈夫早些年牺牲了,家里只一个独女。

    即便她自己事业有成、兴趣广泛,女儿不在身边还是会寂寞。

    一跑就三年,这小姑娘是挺没良心的。

    吴普手指轻轻动了动,笑着邀请道:“薛姨您要是觉得闷,可以来博物馆这边小住几天。”

    薛姨打趣道:“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可别嫌我烦。”

    吴普说:“怎么会烦,我这边雇的人越来越多,女员工也不少,还巴巴地等着你过来叫她们点防身术。”

    薛姨一听,更觉要找时间过去住几天了。

    两边商量妥了,吴普挂断电话对欧冶子说:“前辈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一会我就开车载你去铸剑坊那边瞧瞧。”

    苏轼踊跃举手:“我也要去。”

    李清照道:“据说久坐不大好,我也过去看看。”

    冯梦龙已经帮欧冶子盛好了粥端好了包子,在旁边殷切地望着欧冶子,用眼神敦促欧冶子快些吃完一起去铸剑坊。

    这位活的铸剑大师,给他带来了不少灵感。

    东坡平妖,怎么可以没有一把好剑?

    他的灵感已经就位,就差观摩点细节了。

    今天,他必须要看到欧冶子现场铸剑!

    他已经想好了包括但不限于明坑、暗骗、撒泼、打滚等等绝妙办法说服欧冶子动手。

    就差出发了。

    欧冶子面对如此热情的几位后辈,不好拒绝他们的好意。他拿起一个白乎乎的包子咬下一口,眼睛登时瞪大了。

    真软啊,他这几年牙口越发不好,很多东西都已经咬不动。

    可这包子外皮蓬松绵软,馅料又塞得足足的,一口咬下去,既有浓浓的面香,又有浓浓的肉香,滚烫的肉汁还很犯规地溢了满嘴。

    想他也是见过两位君王以及许多达官贵人的人,绝非没有见识的小工匠,什么好吃的没吃过?

    但他非常确定,过去五十几年的人生里从来没有尝到过这样的美味!

    吴普见欧冶子吃得一脸满足,给他递上杯牛奶。

    补钙补蛋白质,对于欧冶子这种打铁汉子来说应该是必需品。

    要是来个骨质疏松、肌肉衰退,对剑多不好!

    听了吴普的认真劝说,欧冶子一阵沉默。

    不是,你给我投喂牛奶,就是怕我没吃好对剑不好?

    欧冶子吃完包子喝完粥,又默默把牛奶一饮而尽。

    一行人出发前往铸剑坊。

    抵达铸剑坊后,薛姨已经等在那了。

    瞧见吴普带来的四个人,薛姨一眼就认出其中的铸剑师欧冶子。

    四个人里头就属欧冶子的衣着打扮、通身气质最有大师范儿。

    吴普给他们简单地相互介绍过后,又问薛姨这边给不给直播。

    要是铸剑工序需要保密的话,他就不拍了。

    “有什么不行的,我们还有自家的直播账号,时不时就直播一下。”薛姨瞅了吴普一眼,“你小子真是一点都不关心。”

    吴普摸摸鼻头,当场拿出手机搜出铸剑坊的账号点了关注。

    薛姨给他一个“这还差不多”的眼神。

    吴普拿出无人机连上直播间。

    并且把标题改成“打铁硬汉欧冶子”。

    直播间的观众等直播很久了,平时播文物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