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吴普的答复,冯梦龙马上挂了电话,继续跟着新交的朋友玩儿去了。
有人包吃包住,还带他们到处玩,简直是人生乐事!
想到这个线上山歌大赛举办过程中还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普值,吴普结束和冯梦龙的通话后立刻对系统说道:【行,我们先来个十连抽。】
系统立刻切换到抽卡界面。
抽卡界面立刻多了十张卡。
其中一张紫气萦绕。
显见是张稀有卡!
吴普搓了搓手,趁着手气正佳又抽了一轮。
这次连保底的特殊技能卡都没有。
抽出来的普通卡还全是“不可召唤”的灰色状态。
这些普通卡离开博物馆是没法用的。
吴普忍痛又抽了一轮。
好在这回系统没再坑他。
出稀有卡了!
吴普瞅了眼剩下的科普值,想到一会还得花一百万科普值开新的稀有卡槽,及时收了手。
再抽就真的要倾家荡产了!
吴普麻溜开始翻卡。
第一张稀有卡反过来,吴普发现里面是个风雪之中立在校场边上的女子,她已经六十岁了,眉目满是悲伤。
吴普一下子还真猜不出对方的身份。
他的目光下移,才发现这女子竟是谢道韫!
六十岁的谢道韫,正好碰上东晋王朝逐渐动荡的时期。
她丈夫王凝之身为一方会稽内史,实实在在的地方一把手,平日里却沉迷道学,既不练兵也不管事。
遍地匪患,生灵涂炭。
灭顶之灾仿佛近在眼前。
谢道韫劝不动丈夫,无奈之下只得自己上手练兵。
很难想象这个面色沧桑、满目悲伤的女子是那位有“咏絮之才”的著名才女。
少年时期的快活,随着嫁给一个并不如意的丈夫——也随着整个王朝的动荡消失殆尽。
谢道韫的谢姓和丈夫王凝之的王姓,加起来就是乌衣巷里的“王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也是他们两家人。
谢道韫的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谢安。
谢安是魏晋时期的装逼好手。
他曾经指挥大军对阵前秦的苻坚,也就是有名的“淝水之战”。
据传谢安临阵和人下棋,收到捷报也看一眼就盘着腿继续下,逼得客人忍不住追问战况如何,他才淡淡一笑说:“也没啥,孩子们已经破贼了。”
等客人走了,谢安才喜不自胜地回屋,脚步欢快得过门槛时连屐齿都碰折了!
瞧这人前人后的两幅面孔切换得多炉火纯青?
只要有外人在,逼就必须好好装!
王凝之的父亲也是个大名人。
大名鼎鼎的王羲之。
吴普思考起来。
谢道韫确实曾住在这一带。
这说明系统不声不响,果然又把他的意见听进去了,提高了本土名人的掉率!
真是个体贴的好系统!
它从不说什么好听的话,它只默默地把事情做了!
那么下次找机会去蜀省走一趟,是不是能出个李白?
系统:【…………】
系统:【你不翻另外一张卡吗?】
吴普听了系统的提醒,目光落到了另一张卡上。
作者有话要说:
吴馆长:乖崽,在吗?帮我改个掉率
统统:?
*
更新!夜深人静,倔强地二更了,呜呜呜馆长艰难地趴在榜单尾巴上!再求点营养液让馆长多撑会!
再过三万字!就能自己生产营养液啦!多撑几天就好!【拖出咱填不满的大碗
*
注: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
②谢安等人的生平:参考《晋书》
③下棋装逼: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95、第 95 章
吴普把那张稀有卡翻转过来。
卡上画着只大白鹅。
大白鹅边坐着个人; 正镇定自若地垂钓。
居然能不受大白鹅干扰,这么老神在在地继续钓鱼大业,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这画面; 可不就是熟悉得很吗?
吴普在飞机上还和王师兄讲起这事儿来着。
这分明就是隐居金庭的王羲之!
吴普算了算王羲之的年纪,王羲之五十出头就弃官而去,拖家带口找了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盖楼养鹅; 专心教子孙后代研习书法。
这个时候的王羲之远还没有满六十岁。
这就很奇妙了,谢道韫是他儿媳; 现在年纪居然比他大!
吴普呼啸系统:【你是不是懒得画卡面; 偷听我和师兄闲聊时讲的话应付了事?】
要不怎么他说养鹅就有鹅; 他说钓鱼老哥就有钓鱼老哥!
王羲之还信道采药炼丹呢; 怎么不画他们古代搓丹日常?
系统矢口否认:【没有的事。】
吴普想了想; 把灯一开; 窗帘一拉,召唤出王羲之与谢道韫来。
两人都有些茫然。
吴普把情况给他们简单地介绍了一番。
王羲之与谢道韫对视一眼。
只觉眼前的事很不可思议。
都说王家书谢家诗,王家的书法和谢家的诗文都是一绝; 两家结合理应是一段美满姻缘; 可惜谢道韫嫁的是王羲之下场最不堪的儿子王凝之。
王凝之和他爹一样爱搞封建迷信,而且中毒更深,沉迷道教也不学他爹辞官; 反而占着官位不干事。
他一个五斗米教道友、东晋海盗头子孙恩领兵起义; 带着人从海上杀到会稽郡来; 底下的人让王凝之备战,王凝之说:“别着急; 我已经作法请了鬼兵相助,我们什么都不用做贼人自然会溃败!”
于是整个会稽郡毫不设防地被孙恩攻破了,王凝之和他的儿女都被杀死; 唯有谢道韫护着个外孙活了下来。
这绝对是封建迷信害死人的实例!
他那道友孙恩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吴普见王羲之两人一时无言,顿时给他们科普起王凝之干的破事来。
吴普科普的时候还看了眼王羲之。
王凝之能干出这种事,估计是和王羲之学的。
王羲之亲爹地位显赫,瞧不起与自己齐名的王述,觉得王述一个太原王氏出身的家伙,怎么配和自己琅琊王氏比?于是王羲之不怎么搭理这人。
结果后来王述当了扬州刺史,成了王羲之上司,王羲之很不服气,居然上书让朝廷把会稽郡从扬州分出来改成越州!
王羲之想得多简单,这样一改,自己这个会稽内史不就能和王述平起平坐了?
就等于死对头当了省理的一把手,地方市长说:“我不想给他当下属,快把我们市也拆出来变成一个新省份!”
这种要求,谁会搭理啊。
当时的人得知此事也哄堂大笑。
王羲之闹了这桩笑话,越干越不得劲,跑去父母墓前立誓表示再也不当官了,誓言还很毒,说什么要是违反誓言就“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
所以说,王家父子俩身上都有一股子天真劲。
王羲之听了自己儿子“请鬼兵”的壮举,一时有些沉默。
他看了眼自家儿媳,难得地有点儿心虚。
为人父母的,哪有不想儿女有出息的?
他辞官前还曾埋怨几个儿子,说自己和王述差不到哪去,现在地位相差悬殊,一定是你们这些小兔崽子比不过人家儿子!
唉,这小子也真是的,当不好官回来练练字多好,非得巴着会稽内史的位置不放,出事了吧!
谢道韫却像是早有预感,听了王凝之干的事也只是叹息了一声。
她把儿女养到那么大,却因为丈夫迷信道教而全赔进去了。
还好还能保下个外孙,要不然她一把年纪了,活着也没甚意思。
吴普说道:“既然都过来了,不如在这边小住几日。倘若你们家中有变,你们必有所感,不会耽误什么要事。”
谢道韫两人点头。
王羲之向来放达,弃官而去这几年游山玩水十分畅快,并不觉得不当官有什么不好。他环顾一圈,说道:“你家便只这么小吗?”
一听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
吴普笑道:“这算是外面的旅舍,我们过来这边有点事要办,等办完了才回家去。”
王羲之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吴普让王羲之先呆着,领谢道韫去隔壁房间找李清照去。
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小时候就能脱出念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两眼一亮,让吴普把人留下就好。
两人皆喜好文辞,坐下一聊便有许多话可讲。
吴普见她们很有些一见如故的势头,顿时放下心来,自己回去招待活生生的王羲之。
虽说王羲之这个艺术大佬不太适合当官,可他的字写得太好了。
好到李世民都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喜欢到派人去从别人手里将《兰亭集序》骗回来,带到墓里陪葬!
那可是真的骗。
据传《兰亭集序》保存在一个和尚手里,李世民想要人还不给,一口咬定《兰亭集序》早就丢了。
李世民不信,辗转反侧好多天,决定派一御史假装成落难书生去和和尚交朋友。
这位御史才学过人、气度不凡,长得贼帅,还装得非常穷。
和尚对他毫不设防,聊上后对他的才学惊为天人,两个人天天谈书论史、弹琴下棋,逐渐成了知己好友。
那御史就开始在和尚面前伤感地感慨《兰亭集序》多好多妙,可惜没机会一睹真迹!
和尚舍不得好友如此伤怀,就把珍藏的《兰亭集序》拿出来给好友欣赏。
那御史摸清楚真迹摆在哪,找了个和尚不在的机会把它给顺走。
等和尚发现这件事,画都已经到李世民手里了。
可怜人家和尚,师父留下的宝贝没了,知己好友还是假的。
这个老李坏得很,不仅骗人家的《兰亭集序》,还要骗别人的感情!
反过来想想,连李世民都不择手段要把《兰亭集序》弄到手,更显得王羲之字写得多好!
皇帝都为他的字如痴如醉!
还有另一个例子就是米芾有次在船上看到别人收藏的王羲之真迹,当场提出想要用别的字来换。
对方当然不答应,可米芾绝不轻易认输,他当场站起来大喊大叫表示“你不给我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投水自杀”。
对方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答应米芾把手头的《王略帖》换给他。
瞅瞅这又是诈骗又是自杀的,引多少名人竞折腰啊!
可惜王羲之那时代距今已经一千六七百年,早已没多少真迹传世。
传下来的大多是唐宋时期的摹本。
现在!
不一样了!
活生生的王羲之就在自己手上!
吴普回房的时候,心里有个邪恶的想法:把这个王羲之关起来,麻溜来一批天下第一行书的真迹。
不过想想召唤这事儿是双向选择的,要是压榨太狠难免会让对方不想再过来玩。
瞅瞅他书法老师不就被他逼得连夜搬家?
还是得先打好关系,再把人忽悠过来常驻!
吴普打定主意,打开自己房门一瞅,王羲之已经把窗帘拉开,站在窗前远眺外面的风景。
这边经济不是特别繁荣,但沿海地区大部分地方都开发得很好,所以远处高楼林立、错落有致。
他们房间所在的楼层对王羲之来说也不矮,称得上是登高望远。
“先生。”吴普上前喊道。
王羲之笑了笑,脱了靴盘腿坐到柔软的酒店标准床上。
他家世超然,少年得志,为人洒脱,又好游山玩水,有时住的地方破落些他也不在意,只在乎风景好不好、玩起来快活不快活。
兴许正是他性格里的这份“不经世事老天真”,才叫他的书法能让那么多人迷醉。
有时候字如其人可不是假话。
吴普的书法老师擅长楷书,他个人却偏好行草二书,只有在想要平心静气时才会练一练老师传授的那手小楷。
吴普也坐到另一张床上,朝王羲之抒发了一通自己的崇拜之情,并把他迷弟李世民和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