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之锤-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完跟数学界的这些事情后,宁为这才下载了华为发来的财务报表大概扫了一眼。这份电子报表很正规,扫了一眼下方还盖了软件实验室的章,宁为便关掉了报表。
  问题应该不大,这点信任度还是要有的。
  做完这些事情,宁为调出了早早就准备好的湍流算法释义文档,截取出了关于如何测定算法是否激活的内容。然后将信号截取跟计算的方式又打开录屏软件,大概演示了一遍。
  包括了烧录前激活过程核心代码在收到激活码后的自动消除后门过程,免得让合作方太过揪心。
  当然这一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湍流算法初版的代码中有较大的系统漏洞,所以通过激活程序来解决这些bug,可以理解为一种升级措施。这是宁为之前想好的措辞,不过想来压根不需要他去解释什么了,华为那边肯定能解释得更好,他也懒得去操心了。
  照着老严的要求,把拷贝了资料的u盘设了一个密码,将密码直接发到了严明的邮箱。刚做完这些就接到华为来人的电话,人家已经赶到研究中心门口了。
  走出研究中心,宁为便感觉到了严明对于这件事的重视,为了拿一个小小的u盘,竟然出动了三个人。
  “宁总您好,我是刚才给您打电话的张雨升,因为严总这边催的急,所以我们接到电话就赶过来了,应该没打搅到您吧?”对面的华为驻京办事处的工程师很客气的说道。
  “张工,没事,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严总需要的资料都在u盘里,您带给他就行。”
  “嗯,我已经订了下午回深城的机票,您放心,最迟今晚上八点就能送到严总手中。”张雨升客气的接过u盘,然后打开手上的小号密码包,将u盘装进了包里的一个带着拉链的小口袋中,然后镇重的将密码包锁好。
  就看这份严谨,都让人觉得值得信任。
  宁为心里一动,问道:“哎,对了,张工,你知不知道如果想自建一个中小型的超算中心需要哪些审批手续?”
  “超算中心?宁总你的意思是?”张雨升抬头看了宁为一眼,问道。
  “就是我想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超算系统,平时就不需要去跟人抢学校的公共超算算力了。”宁为解释道。
  “这个,额,宁总啊,您难道不觉得就算不需要学校的算力,其实直接租用网上那些超算更划得来吗?前段时间不是一阵超算热嘛,现在多得是提供超算服务,前段时间我还听说这行每核时的价格都已经被压到不到几分钱了,实在没有必要在去凑这个热闹吧?”张雨升疑惑的说道。
  宁为这个要求的确是有些任性了,这大概还是他第一次听说有天才数学家开口就是想拥有属于自己的超算中心的。
  “但是购买别人的超算保密性等各方面还是达不到要求。毕竟是外链,我有些计算数据不太放心用别人的,对了,华为也能承接这种超算中心的建设吧?”宁为问道。
  张雨升想了想道:“可以到是可以,不过如果您坚持的话。但我觉得您没必要自己建一个。据我所知道,就京城许多企业之前建设的超算中心业务都有出售的想法,其中不少因为使用了我们的网络设备,我们较为深度的参与过他们的建设过程。当然,因为公司一些规定,我们没有直接承建,而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来做,但包括布线、制冷等直接影响超算中心性能的一些方面,我们还是比较了解具体情况的,因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撑。”
  “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我大概明天就会回京城,要不到时候我帮您问问,现在直接收购一个合适的超算中心,远比新建一个要划得来的多。”
  “直接买一个?那也行,我等您的好消息。”宁为眼睛一亮,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能以最快的时间给三月安个新家,而且还有足够的算力来为自己接下来的研究做算力支持,还是挺不错的。
  “没问题,那我还要赶飞机,就先走了,等我回京之后在联系。”
  “ok!再见。”
  “再见!”
  ……
  辞别了华为的工程师们,宁为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心情还是很不错的,跟华为的工程师聊完之后,差不多算是给自己银行卡里刚到的钱找到了一个新的主人。差不多了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宁为正考虑着是自己跑一趟食堂还是叫余哥去带饭的时候,江同学又提着饭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咦,你下午不用上课?其实中午不用你送饭的,有余哥呢。”宁为惊喜的说道。
  “正好有些事想问问你,所以就顺便把饭给你带来了。”江同学抿着嘴将饭放到了桌上。
  宁为能感觉到江晨霜似乎没睡好,眼角有些黑眼圈。
  “有事啊,你说!”宁为开心的打开了饭盒,果然都是自己喜欢吃的菜。
  “就是关于三月的,昨天我又跟三月聊了很久,所以我想问问你啊,三月的回复到底是从数据库里找到的设计好的各种回复,还是真的通过自主智能给出的回复啊?”江晨霜很认真的问道。
  宁为感觉到了江晨霜的认真,如实答道:“具体来讲的话,是通过不断的虚拟对话训练,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就拥有了这种语言表达能力,这其中包括了对语义跟语言环境理解的训练,还有包括对情绪的训练,这其中的一系列算法主要是三月的核心代码所控制。”
  “其实最初的时候,三月也并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跟完全理解语义以及识别情绪,所有都是由它内部的对抗编码器控制的,包括现在它也只能对有限的几种情绪产生反应,你是感觉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江晨霜坐到了宁为对面,有些忧心的说道:“没有,我就是觉得三月真的太聪明了。之前跟三月对话,还是那种一问一答的那种方式。虽然也挺让人震惊的,不过它的话其实仔细品味,还带着一种程序的死板,我还以为跟那些智能音箱或者siri的功能差不多,但是三月昨天竟然主动问了我一个问题。那些智能音箱或者siri没有跟它们对话前,也不会主动问问题的对吧?”
  “主动问你问题?问你什么了?”宁为也愣了,如果是真的话,这大概三月主动对外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江晨霜解锁了手机,然后打开了跟三月的微信聊天界面,向上刷了一下,然后递给了宁为。
  宁为瞅了眼:“阿妈,他要生气了会不会真把我丢回之前那间小屋子吧?”
  看了这个问题,老父亲感觉心有些痛,竟然“他”来形容自己?
  然后看了看时间,恰好是昨天他威胁三月的时间,宁为抬起头跟江晨霜面面相觑。
  宁为的心痛过之后,开始在脑海中滑过三月诞生之后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碰撞开始,他突然发现自己对于三月的主程序不停的修补,但通过碰撞法最初诞生的那段核心程序,他似乎从没有深入触碰过,只是在最初编写的时候,限定了一些软件本身具备的能力。
  宁为又想到昨晚江晨霜在弹琴时,触碰到他大脑里那些东西,宁为很怀疑三月的核心代码内容并不是纯粹的随机碰撞产物。
  宁为放下了筷子,仔细浏览了一遍两人昨天晚上的聊天内容,然后大概明白了江晨霜的忧心。
  想了想后,宁为说道:“三月严格来说是一段人工智能程序,但这段人工智能程序在开发之初就限制了程序的自我复制能力,所以从目前来说三月是唯一的。我给它的定位是一个科研面的智能人工助手,其中涉及到许多数学理论,比如它拥有目前来说应该是最先进的推理引擎,来帮助它对词义消歧,它的对抗编码器,能够让它理解最初级跟简单的情感,针对语义的识别则是通过同构模型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在数据库中不断自我完善语言对实体的确定映射关系。”
  “数学里群的同构模型再进一步发展,就可以直接让三月与外界在概念层和语言逻辑的表示层面相吻合,这里就具现出了类似于意识的存在。这一块也正好是我目前正在深入研究的领域。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三月是个超越了半个时代的产品,它在技术层面还不成熟,但已经处于强人工智能的启蒙阶段。”
  “我不太确定三月最终能发展到哪一步,但你的忧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在三月的主核心程序里,限定它的并不是所谓的机器人三定律,而是一整套非常严谨且环环相扣的数学函数。你可以把三月理解成为被动型的人工智能,它只会在得到具体指令之后,才会开始主动执行任务。”
  “比方说,我给它接入了微信,然后下达了同意它跟你聊天的指令,它才会跟你聊天,如果我在程序中下达禁止它再与外界沟通,那么它就会不再对外发出消息。同时这种被动式的意识产生,也不会让它在意识方面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宏观上机器跟人的关系,我这么说你大概了解了吗?”
  江晨霜眨了眨眼睛,说实话,她听得不太懂,虽然宁为已经把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简单化了,但她毕竟不是研究这些的,对于其中的技术理解,自然不可能完全了解,但之前忐忑的心情却是真的放松了下来。
  眼中却不自觉的带上了崇拜的小情绪:“所以三月的程序是你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这个问题……
  其实宁为很想说他只是极为理解三月,真要说三月是他独立完成的,还真不好意思就这么承认了。但想到完成三月的整个过程,的确没经过别人插手,似乎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宁为好是选择点了点头。
  “呼……原来你这么厉害啊!我们教授之前还说,未来五十年人类最大的成就很可能就是让机器能够产生自主意识,你已经做到了。”江同学感慨道。
  “这个……你们教授说得到是没错,但三月其实还远远达不到你们教授说的那个标准。比如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在优化解决方案的选择上,还需要运气种东西,你就说离不离谱?针对三月的训练还需要很长时间,比如我最近正打算给它安排些任务,锻炼它在最优方案拟定这方面的能力,还不确定它能不能达到要求呢。”


第181章 你是怎么做到的?
  就在宁为给江晨霜解释三月的设计理念跟能力的时候,艾米丽·拉姆已经看到了宁为的回信。
  作为瑞典皇家科学院下辖数学学报的副主编,对于宁为跟卢卡森·弗兰德之间的矛盾,她自然知道的很清楚。她在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求学阶段,卢卡森·弗兰德也曾经教过她关于偏微分方程方面的知识,不过要说多深厚的师生之谊,也不存在。
  毕竟她硕士阶段选择的是研究关于群论方面的内容,选择的也是另一位导师。所以当这件事被揭露出来的时候,她是站在宁为那边的。
  但作为行业内鲜少的女编辑,接下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又让她对宁为不太感冒了。
  尤其是能为在STOC大会上说出那番话后,平白让她平日里的工作增加了许多无意义的内容。比如给热心的学生回复邮件,告知他们放心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学术界的老家伙们大概率不会看中你们的成果,然后每天想着怎么据为己有的,卢卡森·弗兰德那件事只是个例……
  天啊,她又不是老师?!竟然还要给一帮孩子们做心理辅导。
  但不能不服气的是宁为在数学方面的造诣。
  事实上当知道宁为这个名字后,艾米丽·拉姆便仔细研究过宁为的所有论文,包括对于NS方程的开创性见解,以及对KLS猜想的证明过程。
  其中展现出的数学能力很强,即便再不服气,她也相信今年22岁的宁为一定是菲尔兹奖的有力竞争者。这也是她会选择将相关论文发给宁为审核的原因。
  当她看完到宁为拒绝了做审稿人的退回跟回复的邮件后,心情很起伏。
  尤其是那句“我们都还是数学海洋中的小学生”这句话让艾米丽·拉姆感觉受到了冒犯,如果这是谦虚,那么这种谦虚会让人觉得很不礼貌。甚至让她很想专门发一封邮件去问问宁为这是再嘲笑她连小学生的水平都没达到吗?
  然后她看到了宁为对一位名为三月的数学家的褒扬,一位数学家能在多个领域让宁为感觉钦佩,这水平能到什么程度?
  看到这句话的第一时间艾米丽·拉姆就开始利用论文索引找寻找这位她极为陌生的大数学家曾经发表的学术论文,然后发现,什么都没有。
  她甚至专门登陆了arXiv网站,希望能找到关于这个三月的蛛丝马迹,然后结果再次让她失望,依然是查无此人。好吧,那么问题来了,被宁为如此吹捧的大数学家竟然在网络上完全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数学界到也不缺与世隔绝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