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之锤-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为这事还在田导办公室里拍过桌子……
  不过拍桌子这事只是道听途说,具体是不是真的谁也不会真去问。
  但大体可以看出宁为对权力的态度,并不热衷。所以这种事他是根本不敢想宁导为他发声的,说不得还会把他叫来骂一顿。
  周正浩猜得没错,等他叫上孟润泽办完拷贝手续,跟宁导一起回学校的车上,宁为果然跟孟润泽谈起了未来。
  “小孟啊,明年如果顺利毕业了有什么打算?”
  孟润泽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宁导,不急毕业吧?我还想跟您多学两年呢。”
  这绝对是心里话。
  毕竟跟着宁为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很爽的。免费给导师打工?不存在的……
  毫不客气的说跟着宁导做项目得靠抢。宁为都是按照学生各自选题派给的任务,而且所以工作都是有回报的。
  换句话说钱给得足。
  国家对研究生、博士生的各项补贴,宁为是从来不过问。该多少,是多少,按时打到卡上。
  学生发了顶刊收到学校的现金奖励,也全是学生的。
  期间各种实验室开销都是宁为审批学校内部项目帮忙申请的,有时候课题项目资金还没下来,需要钱的时候,宁为甚至自己掏钱帮学生垫着,事后从不要求归还。
  总之这三年下来,学生赚得都不少。平均下来,不比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少,起码在京城买套小点的房子是够了。
  最关键的是实验室优先使用权,以及遇到困难甚至还能帮着学生找到配合度极高的项目组帮忙,毕竟面子摆在那里,而且不缺钱。
  更别提极具针对性的指导了……
  换句话说,做宁为的学生是真只要做自己的研究就好了,如果出不了成绩,除了检讨自己外,已经找不到任何理由的地步。
  说实话,导师做到这个份儿上,也是绝了。半点不夸张的说,孟润泽不介意在多混个十年。
  可惜的是,诚心的话,换来宁为的呵斥:“想什么呢?你们都赶紧毕业,为了带你们我耽误多少时间了?都赶紧毕业,我赶着换课题呢!”


第371章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换课题?”
  宁为一句话,让车上除了前排面色不变的司机之外,剩下两个学生都露出疑惑的神色。
  有些突然了。
  作为华夏数学、人工智能、智能算法、半导体领域的翘楚,甚至毫无争议的no。1,怎么就要换课题呢?
  是嫌弃之前的研究太过成功了?
  “宁导,换哪方面的课题?不做芯片跟人工智能了?”周正浩忍不住问道。
  “没有,等把你们培养出来,我打算去做凝聚态、量子、场论、标准模型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宁为瞟了眼周正浩说道。
  “宁导,您这是打算要进军物理了?”孟润泽愣了,下意识的问道。
  “嗯!这两年我顶着压力,除了宁班之外,没再招学生就是想腾出些时间来先学习,但事情还是太多了,你们就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还有芯片这边也放不开。等咱们第一批cpu做出来,以后这项任务就正式托付给你们了。宁班以后有孩子想往这个方向发展,你们做师兄的也多主动点,帮我带带他们。帮我多腾点时间出来。”
  宁为很认真的把自己的计划告知了自己两个得意门生。
  “不是,宁导,您别这样啊。按照之前的计划,我们应该还能跟您两年啊。”孟润泽争辩道。
  宁为摇了摇头道:“我是这么想的,明年肯定来不及了,后年三月如果你们大论文准备好了,咱们就内部做个答辩。放心,咱们这个方向,其他考官请来也都是观礼的,我说你们能毕业了,谁也不敢说你们不行。如果你们实在后年三月还没能准备好,就都滚到宁思实习去,一边做实践一边继续准备论文,到后年十月末,再做博士毕业考核。所以,你们都赶紧努力吧。”
  矛盾转换,总有人巴不得能早点毕业,毕竟读博士年龄压力摆在那里。但在这里,对于学生来说最理想的师生关系下,真不太想毕业。
  “好的,宁导。不过您这课题转得弯有些太大了吧?”孟润泽虽然答应了下来,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听了这话,宁为微微笑了笑,很耐心的解释道:“大吗?数学跟物理不分家的。尤其是对于你们以后研究芯片来说,现在还好说,以后三维硅通体要突破1nm制程的时候,还不是要跟物理打交道?我们也不说复杂了,就说这两年你们跟着我做芯片项目,应该很cpu内部晶体管工作逻辑。晶体管多了,电子移动距离相应缩短,晶体管内部电子自发通过晶体管通道的硅底板进行的从负极流向正极的运动,造成漏电。”
  “这些泄露的电流会造成额外的功耗。随着cpu工艺升级,这种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底板跟高板加起来不过十多个原子厚,漏电如果多了,绝缘层会更薄,这些问题未来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英特尔用高介电薄膜和金属门集成电路解决这个问题、ibm在在源极和漏极埋下一层强电介质膜来解决漏电问题,但这都是在二维环境下的技术。”
  “要知道三维通路下,芯片对于功耗会更为敏感。尤其是单管内部发热量是倍增的,你们应该还记得之前做过的测试,多加散热引线就会减少通过内壁晶体管数量所占比例吧?这还是我们现在工艺并不算太先进的情况下,我做过计算,未来升级到14nm制造工艺的时候,现在采用的散热结构就无法适应了,需要新的技术去散热。”
  “这就需要新材料、新工艺、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你们用更开阔的思维,去解决一系列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很多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更是物理问题。没错吧?所以啊,真正的科学家不但要有学识的深度,更要有广度,这一点你们要永远记得。”
  “虽然你们知道的,我这些年其实很低调,但现在学术界依然有人觉得我是一块招牌了,甚至有人提出了宁氏学阀这个词。别笑,这些都是你们姚院长上次吃饭的时候跟我说的。之前我听着还有些不舒服,不过这些天我已经想通了,有些人不管再怎么低调,耀眼的光芒总是掩盖不了的。所以学阀就学阀吧,但是有一点,既然你们身上都已经贴上学阀的标签了,起码在学识方面总得对得起这个称呼。”
  “最后跟你们说一下,你们现在做得这些不管以后市场反响如何,都是极具意义的,而且意义非凡。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未来在跪着生存还是转行滚蛋这两个选择上,多加了在行业内站起来的选择。人家怎么样我不管,但你们是我的学生就要永远记得,咱们既然被别人称为学阀,就得有学阀的自觉跟骄傲,不管未来我们看准哪个行业,不但要站着赚钱,还得把胸膛给挺直了,懂了吗?”
  大概因为是在回学校的车上,宁为也不怕浪费时间,多给两位爱徒灌输些不太一样的思想,少有的长篇大论起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当然也是有所保留的。
  比如对物理知识的追寻,其实跟cpu工业关系不大,完全因为最近那个一直让他困惑的不等式越来越频繁的在他脑海中盘旋。如果一定要类比大概就是最纯粹的求知渴望,让他想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不过对于宁为的学生而言,这也很容易就能理解。
  虽然宁为是导师,但从年纪上说并不比他们大多少,也就是一、两岁的样子。宁为今年才28岁,这个年纪读博还没毕业都是正常的。按照正常的学习年纪计算,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研一切顺利的话,也得25岁才能拿到硕士学位,当然国内不管是专硕还是学硕,一般来说都还是能准时毕业的,延期是小概率事件。
  但接下来如果选择继续读博的话,情况就得反过来了,基本上准时毕业只有少部分幸运儿,延毕才是大头。换句话说正常读博28岁才读博三年,还在苦熬论文的阶段。而宁为的28岁,已经做博导三年多了,这个时候换个方向,根本不叫个事儿。
  毕竟宁导硕博连读总计只用了两年,且硕士阶段基本上是直接跳过的。对于一个本科阶段已经解决了两个世界性数学难题的学生,在给证这件事上肯定不存在任何为难情绪。
  所以宁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仔细想想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的,完全想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
  “宁导……我们肯定会努力的。”
  “嗯,那就好,回学校之后流片这段时间你们也别闲着,去跟几个师兄弟好好交流一下,比如小李啊、小卓啊,哦,对了,尤其是跟张丁喜多交流交流,他的课题进展很大啊,我昨天看了他发来的最新实验室报告,还有附带的视频影像,真的挺不错。挑个时间去他们的实验室看看,对于未来你们设计cpu的时候,会有帮助的。”
  “额?张哥那边也有突破?”
  “哈哈,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宁为笑得很轻松,这帮人带出来之后,他的确是能轻松不少。
  ……
  “张哥,宁导这次专门交代了我们要向你学习呢,说是你的研究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不,我跟老孟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请你吃饭了,你可不能跟咱们藏私啊。”饭桌上,周正浩堆着笑脸冲张丁喜说着。
  然而张丁喜明显并不太领情,瞪了周正浩一眼,直接骂道:“滚滚滚,少跟我来这套。咱们这帮人里就你们两个最鸡贼,选的项目能跟宁导混,天天能被宁导耳提面命的确是比我们好命,不过请我吃顿饭还炫耀,就过分了吧?”
  “闹呢?张哥,你要这么说的话咱们就得说道说道了。是,我们跟着宁导做cpu,的确是一起的时间更长。但老哥你那实验室怎么说?为了让你有个好的研究环境,宁导直接弄来好几个亿砸个实验室出来,你的这边对材料要求高,宁导恨不得让人家新材料学院都配合你做试验,帮你选材料,给那边搞项目资金都是千万起步。我们还没说宁导偏心,你还好意思说我们炫耀?”眼见好好说话被怼,周正浩立刻怼了过去。
  虽然张丁喜是十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所以大家都叫一声张哥以示尊重。但真要说起来大家毕竟是同一年入学的,年纪也都相差不大,又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儿,斗起嘴来也没啥好顾忌的。
  张丁喜挺了挺胸,眼一横,闷声道:“呸,你咋不说你们还能去那边的研究中心呢?少在我面前耀武扬威啊,我这两天正急的上火呢!你们去实验室看啥?看我笑话啊!宁导给我提供这么好的资源,我还把项目做成现在这个样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直坐在旁边没吭声的孟润泽,听懂了两人争论的内容,冷静的开口道:“张哥,不是吧?宁总刚刚可是在回来的路上,很认真的夸你现在做得很好来着。原话是你的课题进展很大,做得真的很不错,让我们一定要去你的实验室看看,了解一下你的研究进程。”
  这句话终于让张丁喜不在像个刺猬一样,狐疑的反问道:“宁导真这么说得?”
  “废话!不然你以为我跟润泽来学校第一件事就请你吃饭是为啥?”周正浩没好气道。
  “我刚听你那么说,还特么以为你们两个是要在我面前耀武扬威呢!用我的不成功,来衬托你们最近cpu项目可以顺利流片呢!”张丁喜立刻道。
  “我们有那么无聊吗?不对啊,张哥,你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挺高啊!宁导都觉得你进展不错,你竟然还觉得不满足?这是想一口气吃个大胖子?”
  “算了,我懒得跟你说。这样,咱们就别喝酒了,下午去实验室,我给你们展示一下就知道了。之前各种材料分开做的时候,都很完美,结果成品测试的出了问题,我都快愁死了。宁导大概是想通过你们的嘴鼓励我吧?”
  “行行行,那我们随便吃点,先去实验室看看,晚上我们在请张哥去大酒店吃好的!”
  “你们要是去了能给我提点意见,能改善产品,我不要你们请,我请你们去吃国宴!”
  ……
  “可以啊,老张,这成品能有这种效果你还不满意?你还想一次就做出完美东西来?我们第一次流片还失败了呢!”
  “你滚!”
  “说点正经的,张哥,我看了下,你基于手势识别主要还是光流信息法搭配骨架模型实现的,可以考虑支持向量机跟随机决策森林。尤其是针对识别算法上,应该有跟踪加权的选项,尤其是复杂光背景下,过滤掉非目标对追踪目标的不良影响。”
  “嗯,这到是可以考虑。我初步的想法是在在两个t点位置在加装两个兼容红外的传感模块。毕竟如果只是一味的加入神经网络,提取目标特征来训练分类器,鲁棒性是高,效果应该也能不错,但对计算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