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之锤-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那并不是正式的邀请,我个人认为那是史密斯教授有针对性的吐槽而已。重要的是,纯数学太吃天赋了,这个世界只需要最天才的几个人去研究纯数领域就够了。我认为自己的数学天分还没排到世界前几,所以我更倾向于在数学的应用领域发展。”
  “你这是在谦虚吗?”
  “不不不,我这是对自我的清晰认知跟对未来的规划。”
  宁为很诚恳的解释着,当然心里他很清楚,只有在应用领域,出成果才是最快的。同时也是最符合他目前能力的。
  对知识系统的关联梳理跟超强学习能力,是他现在的立身之本。
  纯数领域做研究,很容易就会陷入一条死胡同,不值当。
  相反,应用领域几乎无限的分支跟扩展,足以保证他掌握的东西能在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都不会落伍。
  “那我能不能问问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你会选择出国留学吗?”
  “出国留学的确是现在可选项之一,但我更倾向于在国内发展。我爸以前当过兵,他常跟我说,如果我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为我们的大国崛起出把力。”
  “他还让我不要相信一些乱七八糟的论调,比如宁要小民尊严,不要大国崛起。因为既然出生在这个国度,就无法洗去身上的烙印。如果没有大国崛起,我们不管去哪,都体会不到小民尊严。”
  宁为很朴实的答道。
  “很庆幸你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感谢爸爸对你的教育。看来父亲对你人生的影响很大,借着这个机会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话吗?”
  “额,这个说了一定会播吗?会不会剪掉?”宁为问了句,让尹晨露差点笑出声。
  “你这个问题跟我现在的回答,肯定会剪。但你对爸爸说的话,不一定哦。”
  “嗯,我就想对他说,以后你别努力了,我养你。”
  终于霸气的将这句话说出口,宁为觉得整个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舒坦了!
  也把对面的主持人给整乐了,差点没笑出声。
  好吧,如此淳朴的孝道,该不该剪?
  “那你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跟其他大学生分享的吗?”
  “学习经验?大概是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别的学校我不知道,但咱们江大图书馆藏书真的很多,帮助真的很大。”
  ……
  “宁为,这是我的名片,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再合作。”
  访谈节目结束,尹晨露递给了宁为一张简约风的名片。
  宁为拿起来看了看,名片设计里的信息简洁名了,北湖电视台主持人尹晨露,然后就是一个同微信的电话。说起来这还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收到名片,本以为随着微信的发展,名片这种东西早就已经被淘汰了。
  “嗯,谢谢,我可没有这东西。”宁为将名片收起,笑了笑说道。
  “没事,我记了你的电话,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打我电话。”尹晨露扬了扬手机。
  “谢谢。”宁为答道。
  虽然并不认为自己以后有什么事要拜托这位主持人,但还是礼貌的道了声谢。
  “对了,你现在正在做的项目虽然我不太懂,但那些教授们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说是能填补一项网络安全的空白。所以你说的以后要向应用方面发展,就是要继续做好这个项目吗?”尹晨露好奇的问了句。
  没办法,宁为是她接触过的最年轻的学者,年轻就意味着一些问题她能很随意的问出来。
  宁为想了想,答道:“目前我对人工智能领域比较感兴趣。”
  选择这个方向可不是胡来,而是受了陆昌斌的启发。
  因为陆昌斌告诉宁为,实验室申请国重的方向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网络安全,所以宁为也大概了解了这个领域。
  显然这真是一大片科技蓝海,毕竟市场上目前推出的所有人工智能产品,都可以归类为人工智障。
  除了谷歌推出的阿法狗,也只能算是沾了一点点人工智能的边,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显然还有些遥远。
  所以真要把这个方向学通透了,哪怕能力没有了,大概也能吃穿不愁了。
  然而,真的就只是很普通的对话而已,但当他说出自己未来的小目标后,大脑却不自觉的开始鄙视起自己。
  就好像大脑里有个声音在跟他说话:“真正的人工智能领域,你差得还很远呢!”


第078章 全方位抉择
  被自己大脑鄙视了是种什么体验?
  其实没什么,只是脑子里突然涌现出无数需要学习的科目。
  排在最前面的,都是他接触过的,比如算法导论、计算机视觉、大数据挖掘这些,等等,为什么他还需要学习大型集成电路设计?这需要掌握的东西就多了,数学方面的复变函数还好说,但还涉及到量子力学、数字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材料化学、光学精密工程、微电子加工工艺……
  除此之外还有更基础的EDA软件设计。
  扩展内容还有仿生学、生物材料学、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
  而此时,站在尹晨露的视角,只觉得宁为在说出自己的目标后,突然就呆住了,愣愣的盯着自己,好在并不尴尬。因为尹晨露能看出宁为并不是被自己的美貌所吸引,因为那眼神完全没有聚焦,明显已经魂游天外。
  “那个,宁同学,宁为!”
  “哦!不好意思啊,这边采访完了吧?我突然想到点事情,要去趟图书馆了。再见啊,尹姐。”
  说完,压根没等尹晨露有反应,宁为便站起身,匆匆而去。
  愣了半晌,尹晨露突然扭头冲着摄影师问道:“刚才摄像机关了吗?”
  摄影师挠了挠头,然后无奈的摊了摊手,看来他手快了。
  不过侧头时,眼角余光正好滑过教室角落上的一个摄像头,红灯亮着,应该是开着的,于是指了指:“找学校要监控?”
  “有的话最好!我觉得这画面很有教育意义!”
  ……
  宁为可不知道他的心血来潮成了卫视台主持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的一幕,他只是下意识的希望赶到图书馆,翻一翻相关的书籍,深入了解一下为什么人工智能领域需要这么多的知识才能算入门。
  到不是说看过书后就能想通这些,而是借助看书时大脑自动构架的知识体系,来确定自己到底选择了一个多么变态的努力方向。
  没让宁为失望,当他大概浏览了几本书后,他大概明白了大脑的意思。
  他的大脑认为想要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必须要是硬软件两者一同革新,才能可能最终实现,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软件方面,他需要重新系统的梳理各类算法跟数学知识,比如数学方面的线性代数、概率论、拓扑学、泛函、优化论等。
  硬件方面他需要去设计全新的芯片,而且他的大脑认为既然要做自己的方向,现阶段的EDA软件肯定是达不到要求的,所以他得重新设计,写一款设计智能芯片专用的EDA软件出来。
  光是这个软件就是个天坑,主框架、元器件库、工程库、各种接口、工具……
  这还只是纯技术方面需要的东西。
  成熟的EDA软件还需要提供匹配的仿真工具,为设计出的芯片提供各种模拟调试环境。这就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验领域。
  因为仿真环境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需要像英特尔、台岛积电、三星电子等等芯片制造商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来保证提供一个结果不会偏差太多的仿真测试。
  毕竟不可能芯片设计出来就直接拿去流片,要知道流片是很昂贵的,再有钱也禁不起这么造。
  有了EDA软件还只是起步,接下来是芯片结构设计。
  这一步很难,难就难在要绕过被人的专利,设计出一个新的智能芯片架构。整体架构出来了,还有各个细节部分,比如每块芯片都要去设计引脚定义、规格、功能,然后用来丰富自家的元件库。
  这个过程还要给芯片写好底层驱动,各种通讯协议。
  然而这些跟接下来的难度比起来都是浮云,因为关键在于芯片不止要设计出来,还要能造出来。
  所以他的大脑还希望他能学习精密光学、材料化学,微电子加工。
  另外,他的大脑还觉得实现人工智能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仿造人类,通过生物材料设计一种跟人脑通讯差不多模式通过神经介质来传递存储信号的人工智能实现模式,这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需要各种生物学知识跟计算机知识。
  至于现阶段比较流行的所谓深度学习跟神经网络,他甚至认为没什么太大的科技含量,其大半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不断的回归,不断的修改权重,最后给出最优解。
  所以五个小时后,从图书馆走出的宁为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肯定是对自己的想法有什么误解。
  他所说的人工智能领域,只是研究其中一个分支,但他的大脑却似乎希望他成为一个全能的超人,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生产全部搞定?
  这特么怎么可能?
  现代工业是个分支极细的专项化工业体系,以世界最先进的阿斯麦光刻机为例,其部件就包括了美国Cymer的光源,德国通快的激光器,德国蔡司的光学系统,英国Edward的真空系统以及德国的静电吸盘技术,等等。
  至于扩展到整个半导体领域涉及到的工业体系有去胶设备、热处理设备、清洗设备、化学机械抛光机、精密量测设备、测试机、分选机、涂胶显影、探针台……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四大核心装备镀膜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跟最重要的光刻机。
  或者他真的可以?
  当这个想法刚从脑子里冒出来,宁为就狠狠的甩了甩脑袋。
  所有线全精通?那是疯子才该有的想法。
  到是可以从基础做起,做到哪步是哪步。
  很快宁为便打定了主意,既然想要往这个方向发展,那就做出点成果来,他可以尝试从最基本的算法跟软件做起。
  当然,得是他完成湍流算法这个项目之后。
  好在近期湍流算法项目已经不需要他全心趴在这一块了,每天反馈的数据都会按照他制定的标准上传到服务器上,一些代码细节上的调成,新配的三个研究员跟余兴伟也足以胜任,关于湍流算法的第一篇正式论文也差不多完成,等到填补并解释足够的数据样本之后,就能再次投稿了。
  他也的确可以花些时间重新开题了。


第079章 老宁的咆哮
  晚上八点十七分,老宁终于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到不是说家里两老的手机一直占线,而是宁为的电话一直打不通。
  最近宁为养成了在图书馆直接把手机调成静音的习惯,必须得要谨言慎行。以前偶尔电话响起来,只需要歉意的对周遭的人笑笑,然后找个没人的地方接电话就好了,反正基本上大家都相互不认识。
  现在说不好就会因为一通电话被认出来,紧跟着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太浪费时间。
  问题也是有的,比如一不小心就会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法自拔,错过电话,比如今天,老宁之前打了三个电话都没接到。
  等走出图书馆,宁为看到了未接来电了,刚准备回过去,性急的老宁又打过来了。
  电话刚接通,宁为还没来得及打声招呼,听筒里便传来老宁的咆哮声:“小兔崽子翅膀越来越硬了?你老子的电话都敢不接了?”
  满满的宁氏教育风格,不管打不打的过,起码在跟儿子对话时,气势要拿捏到位。
  “爸,我在图书馆呢,手机调成了静默模式,不然一有电话进来,会影响到旁边自习的同学。”宁为解释道。
  “哦?这个理由暂且成立。我问你,你最近是不是在国外什么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老宁问道。
  “咦?你咋知道的?”
  “废话!你几个姨跟舅舅都打电话过来了!行啊你,宁为,现在出风头都知道先瞒着不跟老子说了!嗯,看来翅膀是真硬了!”老宁感慨。
  是的,华夏父母大都是一样的,孩子大了,都会经常关心孩子的翅膀够不够硬。
  “别这么说啊,爸,其实是这事牵扯到好几个好消息,我打算寒假回家了在跟你汇报!”宁为解释道。
  “行,我等你的汇报!对了,你去问问你那个小女朋友,今年寒假如果有空就跟你一起过来玩两天。”老宁状似随口道。
  “啊?女朋友?什么女朋友?”宁为下意识的回了句。
  换了哪个男的连续半个多月每天在实验室忙碌十八个小时,恐怕都会忘了自己还有个女朋友。更别提这个所谓的女朋友还只是假的,雇来凑数的。
  “哼哼!”
  电话另一边的老宁发出果然如此的冷哼,冷不丁的又来了句:“我就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