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之锤-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物理上的有效框架简单粗暴来说就是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被提出,提出之后,第二步则是在框架内塞入基本理论,来填满该框架体系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对这个世界的描述,比如牛顿力学体系,麦克斯韦理论,以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最后一步就是通过试验来检验这些理论是否正确。
  如果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就被称之为定理,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便也能宣告成型。只不过第三步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微观世界的理论描述,还受限于科技跟工业水平,只能算在理论状态下。
  比如直到现在物理学界提出的弦论、场论,其实也都卡在第三步。
  就比如前不久华科院的潘教授证明了在量子力学中,虚数是必须的,但对于物理学来说,虚数没有意义,这就成了悖论,到目前为止也没谁能给出准确的解释。
  同理将轻子理论微扰展开,前几阶与实验高度符合,但是如果一直展开高阶的项,发现它反而偏离了实验结果,甚至把所有阶加起来是发散的。
  真的,对于罗志强这样的物理学家来说,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发自心底的怀疑地球的科技是不是真如同三体说的那样,被智子锁死了,一旦研究到关键时刻,就会有无形的力量阻止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刻。
  多少年没有新的框架被提出了,万万没想到今天他又见识到了一次。
  当然新的框架意味着新的理论,也意味着需要漫长的试验过程来验证。
  是的,这一刻,虽然罗志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卡壳,但是思绪却飘得很远,他也并没有要求宁为给他解释那些他看不太懂的公式。因为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真的会有自知之明,罗志强今年四十九,马上就年满五十了,从宁为通过繁复的公式来定义尺短空间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不需要提问,因为越问会越糊涂。
  不过他也没有出声打断宁为,只是默默等待着宁为给出最后的结果。因为都是做这行的,罗志强很清楚,贸然打断一个正兴致勃勃的讲述近期研究成果的科学家,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没那个能力听懂,那就憋着……
  更别提宁为还可能是他未来的金主,而且他还很期待,因为当论证完后,宁为肯定要给出一个该理论框架之下的结论。
  就这样,大概花了两个小时,稿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办公桌上到处都是,宁为终于开始准备最后的结论。
  “罗教授,你看,这个时候是不是感觉到不对了?没错,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们现在将这个公式带入到定理7跟引理21,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吗?在尺短空间下,我们将t拿掉,这些方程组全部都是有定解的!您应该明白这代表什么吧?”宁为抬起头看向罗志强。
  是的,也许整个论证过程罗志强并没听明白,但最后看到这些解,罗志强当然还是能明白这代表着什么,不由得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惊诧的问道:“你是说在尺短空间下,粒子的瞬时位置是固定的?不受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的约束?”
  “嗯,目前就是这个结论。我还有个更大胆的想法,罗教授,你觉得尺短空间是否会真的存在?如果是真的话,那很多我们宇宙中我们让我们疑惑的东西都能在数学上被证明。”
  “不是,这种空间怎么可能存在?”
  “为什么不可能?爱因斯坦都曾经追过光,我们确定光速是不变的,那么当我们跟光速持平的时候,变的是空间跟时间而已。同时也因为这种限制,我们还无法确定宇宙中存在这种空间。但如果真有的话,伱想想看,该空间在宇宙的投影会是什么样的?”宁为将笔随手丢在桌上,很认真的盯着罗志强问道。
  罗志强没吭声……
  但脑子里已经彻底乱了……
  的确啊,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个空间,那空间在宇宙中的投影足以支撑现在宇宙的膨胀速度,宇宙质量缺失的那一大截被找到了。
  换句话说,宁为的理论如果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直接能将微观跟宏观进行有限的统一。
  罗志强甚至敢肯定,这理论一旦公诸于世,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大概都会疯掉,说不定支持者跟反对者还会打起来。这个推论太大胆了,大到如果是正确的,罗志强怀疑这是宁为解开了智子锁的束缚!跟着比起来,卫星点烟简直弱爆了……
  是的,总结一下,这理论能让人上天咧!


第455章 科学的魅力
  一般人大概是很难理解此时罗志强哪复杂的心情,他甚至开始有些恨自己老了,脑子真的不灵活了。
  乃至于看着柳唯走进房间,将宁为乱丢在桌上旳那些稿纸仔细的整理好,然后放进没有任何标准的文件袋,贴上封条,在放进带锁的文件包内都如同在梦游一般。
  还是那句话,普通人真的无法理解像罗志强这样的科学家,突然之间一直信仰的信念崩塌时那种感觉是怎样的。那大概是比天崩地裂、沧海桑田还让人震撼的感受。
  不过脑子还是能思维的,但想的东西大概跟科学无关。
  比如此时他觉得宁为身边这些人太过谨慎了……
  就刚刚宁为在稿纸上写的那些东西,就算现在马上公开,全世界能看懂并且能理解宁为那一连串想法的人大概率两只手都能数出来。而且即便看懂了又如何?
  这些人中肯定起码有一半甚至百分之八、九十的大佬都不会认同宁为的理论,可能还会吵一架,当然分成两派开始吵架也是可能的,接下来会很忙,费城实验室之前的对撞机已经关了,目前能验证宁为想法的设备只有有,大家会想着法去证明宁为的想法有多荒谬……
  万一证明是真实的?
  呵呵,那最少也十年后的事情了吧?
  知道宁为的目标后,罗志强大概清楚这次试验需要的数据量有多大,而且他并不觉得这短短一个月正好能找到足以佐证这个理论的结果。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虽然lhc的确很给力,但并不能做到让精确对撞。现在的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量上的。
  为什么lhc开始运行就是很长时间,因为只有无数次的碰撞,才能产生足够的数据让他没这些人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美丽邂逅。
  即便一个月产生的数据也是天量的,但罗志强还是觉得不够。当然即便有更多的数据,处理又是问题。
  等等……
  好像有三月……
  这一刻,罗志强突然心痒难耐,如果lhc近十年收集到的数据能全给宁为的话,那数据量肯定是够的,说不定三月就能从中分析出足够多有用的东西,万一宁为的理论是正确的……
  是的,想到这个万一,罗志强便觉得灵魂都在震撼。
  这绝对是不亚于牛顿开辟力学体系,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成就。物理将翻开新篇章,地球的物理学将正式进入大一统时代,二十一世纪将是物理学的伟大时代,他们终于能窥探到宇宙的真理,了解到这个宇宙的运行机制……
  这就好像宇宙的琴弦中说的那样,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将小而轻的东西跟大而重的东西结合起来,前者比如各种粒子,属于量子力学的研究理论;后者则是宇宙学的研究范畴,研究的是恒星、星系、乃至宇宙,最具代表性的学说则是广义相对论。
  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种种证据证明各自都是对的,但如果将广义相对论跟量子力学合并在一起就会发现这将带来天大的灾难。
  但宇宙并不是这样的极端化,还存在小而重的东西,比如黑洞……
  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广义相对论跟量子力学这两种学说有一边是错的,甚至两边都是错的,要么就是还存在一个还没发现的理论能将两者相结合。
  今天他再次了解到了果然有这么一个备选项,而且现阶段就有可能被验证。
  罗志强得承认,作为一个学习并研究物理近三十年的老家伙,他真的抵抗不了这种诱惑。
  是的,这一刻,罗志强甚至升起了想办法将这些年积攒的数据全部偷出来,让宁为交给三月去分析,争取早日找到有价值成果的冲动。
  真的,这种冲动跟两人的国籍没有任何关系,并不是从所谓的民族大义考虑,只是很纯粹的为了科学,这属于信仰。古人说朝闻道,夕可死矣。大概最能形容此时罗志强的心情。
  所以他甚至觉得此刻宁为就应该把这些纯数学的理论成果公开,因为这样的话,罗志强敢肯定就在内部会有许多物理学家,无分国别、人种,都会希望能够向宁为共享这些年的所有数据,来验证这一理论是否能成立。虽然宁为的理论跟弦理论目前的情况差不多,都是用纯数学方法进行的推演。
  但没办法,弦理论在目前世界的科技条件下基本上没可能用试验来证明,但宁为的理论却是有可能被证明的,这中间的区别可就太大了。
  而且罗志强相信宁为的数学水平,推导过程不可能有明显错误。
  唯一想不通的是,宁为为什么不将成功写成论文,如果这样的话,哪里需要十个亿来做试验?亚历克斯凭什么敢跑到这里来耀武扬威?他觉得应该在无数科学家的要求下,让艾德温·乔治跪在宁为的面前,求他来分析这些数据才对。
  事实早已经证明的vm跟worldwide  lhputing  grid网格平台的计算效率完全比不上三月智能数据分析系统。众所周知,lhc虽然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探测系统,甚至精细到每个探测器都装备了上亿个探测单元,但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计算系统,会严重拖延科技的推进。
  于是,当罗志强终于从震撼中,反应过来后,立刻忍不住冲宁为问道:“宁院士,您的研究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不考虑整理成论文发布出来呢?我相信这篇论文一旦发布,肯定会有很多人支持您的理论!”
  听了这话,宁为羞涩的笑了笑,谦虚的答道:“别啊,罗教授,千万别这么说。毕竟不管是量子物理还是宇宙学,我研究的时日都还尚短,而且目前这些成果也可能只是我异想天开。物理学是崇尚验证的科学,我这也是希望能先有足够的证据再考虑要不要发论文。不然贻笑大方多不好意思。”
  罗志强立刻反驳道:“不不不,宁院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即便在物理层面,纯理论性的文章也是有市场的。超弦理论还认为宇宙应该有十个空间维度跟一个时间维度呢,我们怎么验证?卡鲁扎·特莱茵理论还认为卷曲的维度在普朗克长度呢,同样也有市场!科学假象首先要提出,经过大家一起论证,才有可能快速发展。真理越辩越明啊!”
  宁为点了点头,答道:“罗教授,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会仔细考虑的。如果这次试验不能拿到足够的数据来验证我的理论,我会考虑将这一套理论证明过程适度公开。你刚才也看到了,这个工程量还是很大的。现在不如努力工作,找到更多的证据。而且你不觉得全世界研究弦论的物理学家也并没有多少吗?”
  “所以如果我们找到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个理论,想来就能让更多的科学家来研究这个理论。大家一起为找到尺短空间而努力。这才是我的目标。不瞒你说,另一边我们智能研究中心属于自己的高能物理实验室也还在加快建设中,另一边我们自己的cepc计划也在正常推进中。这些还都需要时间。”
  “等这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当然是要公布理论的,这样就能吸引那些志同道合又有能力的人来到华夏,跟我们一起为推进这项研究而努力。如果那个时候证明了我的理论是正确的,在配上三月的计算能力,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罗教授,我们需要的可不止是理论,更需要的是相应的技术。”
  “如果我的理论是对的,也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在宇宙中超光速传递信息的手段。如果我们研究出合适的保护性材料,让信息能无损的进出尺短空间,同时找到两个不同空间坐标转换的方法,跟跨越空间的能量跟方法,就意味着我们未来将拥有能够横跨整个宇宙的铁路网格。”
  “即便不想那么遥远,莪们这一代人起码能搭建出横跨太阳系的铁路线。罗教授,想想看吧,到那个时候,通过尺短空间的运输网络,我们将能将任何物资运送到太阳系内任何地外天体。第四次星际远航科技革命就此开启,我们将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进入星际时代……所以,别急,真的别急,罗教授。”
  虽然宁为口里说得别急,但这番话却真的很容易能让一位科学家上头。
  从尺短空间到第四次科技革命再到星际时代,一切转换的那么自然。更让某位虔诚的科学信徒脑海中接近疯狂的想法开始滋生,然后蔓延。
  只是罗志强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