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德发的一生-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我说,爸,以后这种事,你就少掺和点,尤其是这次,纯粹就赶着鸭子上架呢。”

    “我知道呢,但是你看,不逼你一把,你自己估计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写的这么好呢。”

    “我到处找其他老师帮忙,改正,你以为简单得很啊。”

    “这就对了,能不能把钱募集够,就看你这个文人到底是怎么处理。”

    成龙交差了,王德发看到倡议书写到自己的心坎了,也特别的高兴,整理完他自己记下来的信,就去找人给写大字报了。

    成龙的倡议信写的确实不错,全文如下:

    关于修建王氏祠堂的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王氏宗亲:

    为秉承先祖精神,让王氏后人勿忘祖宗,特倡议修建王氏祠堂!

    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准。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

    我王氏血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欣逢盛世,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鉴于镇上众多姓氏都在喇嘛庙山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王氏家族在镇上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其他姓氏?为此我们倡议集王氏一族之力,修建王氏祠堂,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王氏先祖建祠纪念,符合广大宗族的心愿。

    鉴于修建祠堂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修建工程投资巨大,希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筹祖恩、下荫子孙。

    敬请全体王氏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舔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为彰显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祠堂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倡议人:王德发

    大字报写好之后,王德发就把东西贴在了队里最显眼的地方,过来过去的人看到后,都知道了王家要修祠堂了。

    不管是买地平分的钱,还是倡议书希望大家的捐款的钱,源源不断地开始在王德发跟前登记交了起来。王德发是一点都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还能再次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倡议书捐款的收到的钱,王德发规划着就用在修建祠堂上。一周时间下来,王德发数了数买地的三万块钱,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交齐了。

    让王德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捐款想把自己的名字在刻在功德碑上的人,出手都阔绰,现在已经捐了不少的钱了。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第三百七十四章:缺口姑娘来补

    募捐的倡议书慢慢的在王家上下传了开来。家里有电话的,联系比较方便的,都给在外的孩子把修祠堂募捐的事传达了。

    从王德发的嘴里得知,几乎所有在外的王家子嗣都没有拒绝的,只不过捐的数目大小不一而已。有能力的,捐的多,希望老祖宗保佑,能挣得更多。能力小点的,捐的少,聊表心意。干脆没能力的,那也没办法,就等着祠堂开工的时候,多出点力,让老祖宗知道是谁帮着他们盖起了这祠堂就行了。

    王德发把所有的账目捋了捋,买地平摊的三万块钱已经够了,大家都很,修祠堂每户平摊的四百块钱,加上现在募捐的,也基本够用,现在差就差在了王德发答应下来他要承担三万买地钱。

    王德发把自己的私房钱数了数,够,但他还是想从三个姑娘跟前集资。

    来弟就在自己跟前,还没等王德发说要干什么,一听要一万块钱,啥话不说就答应了王德发。

    “来弟,你也不问问这钱我要干啥啊?”

    “你要用你就用,我过问啥嘛。”

    “那你也得关心一下啊,这钱我可不给你还啊。”王德发说。

    “我给你的钱,还说什么还不还的事啊,贵生有媳妇,你肯定向他张口要,还得想想菊花同意不,我姐又离得远,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也就只能指着我了,你只要别干违法乱纪的事,你拿去用就行了。”来弟说。

    来弟的话,让王德发一时语塞,他还没来弟想的多,都成这样了,王德发也不想瞒着来弟。

    “来弟,这钱呢,我是要给王家修祠堂,买地用的,大家都集资,我给你们姐妹三人每人分的任务是一万元,你姐和你妹,我还没给说呢。本来怕给你说了你不同意,刚才你那么一说,我觉得拿了你的钱,不给你说干啥用,有点不对。”

    来弟一听,立马就说:“爸,我可是记得清楚得很啊,你总说女孩子都是要嫁出去的,嫁出去了就得随夫家,说直接点,我都是外人了,王家祠堂你还让我们出钱。”

    来弟这话的意思就是调侃一下王德发总不把女娃娃当自家人的老观念。一点都没想着要把一万块钱要回来的事。

    王德发一听话锋不对了,心里紧张了,他仿佛感觉到了来弟到手这一万块钱可能要被拿走一样。

    “话是这么说,没错的,但是你想,你也姓王呢,我辛辛苦苦供你们上学,现在出息了,能挣钱了,却喊着别人爸妈,谁心里舒服啊,但女人就是女人嘛,你就当是给王家祠堂捐的钱,没有祖宗,哪有你们的今天呢,对吧。”

    “哈哈,原来这样啊,好吧,爸,你别紧张,钱都给你了,我不拿回来,你自己安排就行,我姐写的倡议书,本来我就要给祠堂捐的。”

    “你能这么想,那也行,你的一万,到时候祠堂修成了,一定把你的名字写上。”

    “行呢!”来弟把王德发当自己的孩子一样,人老了,当儿当女的就该给哄着。

    “来弟,那你说,我要跟你姐和玉婷说这个事的话,合不合适啊?毕竟你们都是都干自己的活干的不错,这个时候不让大家看得见你们的行动,那还等什么时候啊?”王德发随口问来弟。

    “我姐那比较难说吧,毕竟她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玉婷我觉得应该问题不大,人家好歹饭店生意那么大。你就跟他们商量吧。”

    王德发听来弟这么一说,觉得也对着呢,那就试一试。

    先给谁打电话?成龙还是来弟?

    王德发自己都没想清楚的时候,手拨出去的电话号码已经潜意识的是成龙的。

    “爸,给你写的倡议信怎么样啊?”成龙接起电话,一听是她爸的,就直接问。

    “倡议信写的好,大家的积极性啊,都被你这封倡议信给调动了起来,但是嘛,现在还是有个问题。”王德发故意这么说。

    “又咋了啊?我就知道你这么多天也不打电话,打过来肯定是有事,啥事你说。”

    “募捐的事,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是钱呢,还差一点,实在是凑不够了。提议修祠堂的时候,我就给大家承诺了,说是平摊和募捐之后不够的部分,咱们家就承担了呢,现在算来算去,就还差三万块钱,来弟给了我一万块钱,我就想着剩下的要不就你和玉婷两个给那啥一下。”

    “什么一下啊?我和玉婷一人一万是吧?爸,你想啥呢,修个祠堂是咱们一家人的事吗?你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就不支持你,老祖宗要放在心里,尽搞一些虚的,这可好,你揽下的事,最后全都成了你自己的事了,为大家干着活,还得自己掏腰包,你真以为大家的钱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

    王德发猜的没错,来弟也说对了,不好沟通的就是成龙。

    “我心里吧,本来就有这么一个心愿。成龙,你也知道呢,你小的时候,爸是犯过一些错,给你们姊妹几个造成的伤害,我心里清楚呢,尤其是你,那会你都已经懂事了。这些年,你也发现了,我是不是在努力的弥补自己以前欠下的遗憾啊?我为啥修祠堂,不就是因为给祖宗丢过人,献个殷勤,希望的能得到王家祖宗的原谅嘛。”

    成龙从话筒里,能听得出她爸这话是发自内心的。人啊,苦了一辈子了,不管曾经是好事做尽还是坏事做尽, 老了的时候,都能想的明白。

    “倡议信是你写的,你也知道呢,你数你们姊妹三个,别说干多大的事业了,在咱王家,甚至镇上,那羡慕我们的人多着呢,你说建祠堂这么大的事,你们要是不参与,我这老脸往哪放啊,我还号召大家捐款,不仅让人笑掉大牙,死了戳脊梁骨都是可能的啊。”

    王成龙听着她爸这么说,心里就矛盾了,这都什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当初就不应该让她爸回家,回去闲的没事就自己找事干,现在可好了啊,不是钱的事,是给也不对,不给也不对,给吧,成龙是在觉得是气不过,不给吧,肯定王德发又到处说自己的大姑娘不孝顺等等,总之就传开了。

    “爸,这样吧,你容我想一天的时间,我想通了,把自己说服了,我就给你打电话,总之不耽误你的事,可以吧?”

    “哦,那行,你尽量快点啊,王家这么大的事,可就别因为你一墨迹,事情往后拖了。”

    “知道了,行与不行,我都给你早早的回话,你放心吧。”

    王德发估计可能成龙要跟女婿商量一下,如果跟女婿商量的话,他断定这钱是能给他的,女婿不管啥事,都是向着他的。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第三百七十五章:女人能进祠堂

    时间不等人,王德发等着成龙回话的几天,他也没闲着,给玉婷家打了好几个电话,可一直没好意思开口说要钱的事。

    马秀娥就觉得有点奇怪,等王德发再打过来电话的时候,就直接问:“老汉,你肯定是有啥事呢,你就直接说啊,说出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不说出来,啥事都解决不了。啥事,你就说。”

    “王家户上准备修祠堂呢,钱呢,都是王家上下募捐修的,来弟和成龙已经一人捐了一万,我就想问问玉婷是啥意见,我知道,玉婷不姓王,但毕竟从情义上来说,也是我的女儿嘛,生意现在做大了,我就想问问。”

    王德发这时候才突然间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玉婷不姓王,姓胡,箭在弦上,话到嘴边,已经说出去了,王德发就还是硬着头皮把话说出去了。

    “玉婷是不姓王,但是没有咱们王家,也的确没有她的现在,你也说了,她就是女儿,那理应和她两个姐姐一样,这事,我帮她答应你了,说好之后这两天我就把钱给你寄过去。”

    “孩子的事,要不你还是让孩子做决定,你别替她做主,她要是不愿意,也没关系。”

    “这个你就别管了,我和娃沟通。”

    “那行,我等着你回话。”王德发说。

    “老汉还有一件事,我就是想问问,这祠堂修好后,都是谁能住进去啊?”

    “能住进祠堂的,肯定是王家的祖宗嘛。”

    “女人能不能进祠堂?”马秀娥问。

    这一句话,把王德发问住了,因为他也不太清楚女人能不能进,王家以前没有祠堂,各家有事,都是一张老案从祖辈手里传下来的,已经被烟熏的黑乎乎的,也没说女人红白喜事不能用请老案的。

    “这个问题我还真不知道,我去问问老二,再给回话,你进祠堂,应该没啥问题的。”

    “那就好,你说起了祠堂的事,我也突然想起来,我要是进不了王家的祠堂,我又和胡家没有半丁点的关系,以后要是眼睛一闭,我去哪啊?”马秀娥说的特别严肃。

    “你就放心,我给你落实,时间长了,就先挂吧,我的事你记着沟通,你的问题,我也给你快快的去问一问。你是我女人,你还担心没地去啊。还有啊,你能早点回来就早点回来。”

    王德发说要,自己心里有点忐忑,秀娥的担心,确实是王德发的疏忽,女人进祠堂,虽然说是身后事,王德发这多半辈子好像真的没有见过。

    挂了电话,王德发就去找老二,他要把王家娶进来的女人能不能进祠堂,如果能进,那王家上下能进祠堂的婶婶、奶奶、太太等等,那可就多了,谁家不想让自己家的女人进祠堂。

    去老二家的路上,王德发脑子里就跟放电影一样,回顾着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王家上下大小事情,希望从这些记忆中,能够找到马秀娥问题的答案,却找不出一个答案。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第三百七十六章:祠堂是说事堂

    玉婷同意了捐钱的事,成龙这两天就给回话,王德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的,马秀娥给王德发出的难题,要是不解决的话,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