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忽然对摄影有了点兴趣,正好拿底片学习一下洗照片,你说,我一个只会用傻瓜照相机的人,从什么相机开始入手比较好?”
“嗯……”肖楠想了想,“你不差钱,可以买佳能EOS55,这款相机不错,只比EOS5差一个级别,你有渠道就让人从日本带回来,五千块不到,国内要卖到七千五左右。”
“你喜欢?”
“喜欢,但是买不起。”
“不至于吧,你们记者收入不错的啊。”
“我还在实习期呢。”
“喔,我忘记这茬了。”南易玩味地说道:“晚上别回去了,跟我去酒店,我们没羞没臊地闹一个晚上,赶明儿我先把相机买回来给你,以后等你手头宽裕了再把买相机的钱还我。”
肖楠翻了个白眼,“你想得挺美,陪你一晚,你只给我一部相机?”
“不是给,是先替你垫上。”南易嬉笑道。
“不跟你胡说八道,看电影。”肖楠扭回头,眼睛对向荧幕,不再搭理南易。
南易嘿嘿一笑,也专心看电影。
第1016章 操作很骚
吃过晚饭,把肖楠送回去后,南易接到了刘贞的电话。
“南易,你知道冯秋萍吗?”
南易想了想,确定自己认识的人里没有叫冯秋萍的。
“我怎么不记得有认识这么个人?”
“你不认识,但你应该知道,1988年,你跟我一起学打毛线。”刘贞神秘兮兮地说道。
“打毛线……想起来了,你是说‘冯秋萍绒线钩针’的那个冯秋萍?”
“对啊,就是她。”
南易捂住话筒,让陈文琴倒杯水过来,复又说道:“你打电话过来不会是为了和我讨论打毛线吧?”
“还记得恒源祥的股票吗?”
“恒源祥的股票不是送给你了吗?”
南易曾经在沪海古玩摊位上买到一张解放后发行的第一张股票,即恒源祥股票,刘贞兼职沪交所巡查员期间,他已经送给对方。
“喔,对了,在我这里,你还记得……”
“老夫老妻了,有什么话直说,咱们关系摆在这,你就是拉裤裆,我也会给你洗裤头。”南易不想再听刘贞兜圈子,直接就说道。
一听南易这么说,刘贞就直接说道:“林茑的事,她帮别人操作了一笔贷款,具体是这样的,有一个需要贷款的人找到她,不需要用到银行的授信额度,贷款人已经联系好出资人。出资人把钱存到银行,然后银行再把出资人的资金定向贷给贷款人。”
“我明白,是不是贷款收不回来了?”
刘贞所说的这种模式叫“手拉手贷款”,南易不确定这个名字是不是已经诞生,不过这种操作模式却是前两年已经出现。
如果贷款人能按时还款,这就是一笔三赢的交易——“出资人”把企业闲置资金存到指定银行,企业正常拿到银行储蓄利息,“出资人”本人又可以从贷款人那里拿到一笔高昂的利息,且一般为砍头息。
银行“某个人”既可以完成一笔数额巨大的存款业务,又可以完成一笔贷款业务,其次,可能大概也许会捡到一张存折或一个公文箱,也有可能是麻袋,且超过一口。
对贷款人而言,会进行这种操作,不是前方有大利益,就是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没有资金续命唯有一死,所以,利息不重要,只要渡过眼前的难关,前方就是坦途一片。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概率不高,其实贷款人往往在采取这样的操作之前,心里已经下定狠心——我可以死,但必须要拉一帮垫背的。
“贷款还没到期,但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大。”
南易蹙眉,“多少?”
“经林茑手的5000万,总共5亿6,涉及的企业200多家。”
“啧啧,真结棍,到底是银行啊,接触的都是有钱人,亿来亿去,吓死人了。”
“不要说风凉话,这件事处理不好,林茑就完了。”
南易满不在乎地说道:“完了就完了吧,你这么多年白带她了,眼皮子居然这么浅,她缺钱啊?”
“不是钱,是推脱不掉的关系。”刘贞细声解释道:“林茑不是我,做不到那么超然。”
“等等。”
南易搁下电话,端起杯子呷了口水,然后摩挲着杯子,心里权衡了一下,大约三分钟,复又拿起电话说道:“你的态度。”
“十四年,情同姐妹。”
“了解了。”
第二天,下午五点半,南易坐在“Dream Time”咖啡馆的二楼自留地,林茑惴惴不安地站在他对面。
南易看着林茑,心里很是恨铁不成钢,“我知道,这次的事情不怪你,要怪就怪你念得那所大学,去什么地方开分校不好,偏偏要开到提篮桥(监狱)去。你呢,也想学刘贞考硕士,考博士,上进嘛,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全国这么多所大学,你为什么要偏偏考母校分校呢?对母校的感情很深?还是觉得自己的自控能力太差,需要有人管着才能好好学习?又或者,你想换一句问候语,以后见了人不问吃了吗,改成‘报告政府’?”
南易的声音不大,语气也不严厉,但还是让林茑如坠冰川,张口结舌。
见林茑不说话,南易便催促道:“别愣着,把事情完整地说一遍。我很忙,替你擦完屁股马上就得走。”
听南易这么说,林茑也不做小女人姿态,干脆地说道:“有一个女老板叫蔡琳芬,她是做马海毛起家的,很短的时间就挣到2000万,前年她开始做房地产生意,在徐家汇路搞了一块地皮,注册了一家天天地产公司……”
南易打断林茑的话,“等等,你说的就是那个马海毛大王?”
“是的。”
“继续说。”
南易心里暗道难怪刘贞扯到冯秋萍,又扯到了毛线、恒源祥,原来事情和蔡琳芬有关啊。
羊城、深甽、沪海、京城,这四个城市的房地产动态在南易的关注范围之内,平日里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收到一份邮件报告。
这四个城市开发中的楼盘、开发商信息等资料,南易都可以看到,他对蔡琳芬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何况公司名字叫天天,开发的楼盘又叫天富花园,既简单又奇特,令人过目不忘。
“天富花园项目启动后,蔡琳芬的2000万自有资金拆迁一结束就花完了,1993年10月,她从银行贷了4。6亿,去年五月份,资金链再次断裂,断断续续从银行又贷了5亿……”
“你的5000万什么时候贷出去的?”
“今年刚出正月。”
“天富花园才多大的项目,不过就是两栋高层建筑,一栋32层,一栋24层,就算盖好了,毛估一下价值就是5亿出头一点,蔡琳芬的自有资金加上贷款一共10。4亿,那些见不得人的利息我往高算,就2亿好了;
除掉利息,8。4亿的成本盖两栋总价值5亿的房子,蔡琳芬是观世音菩萨,你是她身边的龙女,陪她来人间救苦救难?”
“我……”
“我个屁,你不是蠢就是坏,闸北弄堂里有一个黄浦江一般大的坑,你是真看不见还是装看不见?”南易指着林茑的鼻子喷道:“不管她蔡琳芬前面的贷款是从哪个银行贷的,你会查不到她的贷款记录?
我看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明天我把裤头脱给你,在上面画个妖字,冒充女娲的招妖幡,你是不是敢贷给我10个亿,啊?”
南易也是气急了,这么明显一个坑,什么了不起的关系推脱不掉,就算真有这么个关系,不知道早点和刘贞商量一下对策,非得等到包已经鼓起,脓液都快滋生才知道求援。
林茑鼻子一抽,眼眶里顷刻间溢满泪水。
南易没去管她,起身下到一楼,留出空间让林茑释放一会情绪。
打了个电话给黄榭,很快打听到蔡琳芬的详细情况,原来这个蔡琳芬还是沪海地产界的名人,不是什么好名,其他地产老板都拿她当笑话看。
蔡琳芬到目前的人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7年前,下乡,与小她两岁的丈夫在患难之中建立革命爱情,比她丈夫早四年回城,但却未抛弃丈夫,在丈夫回城之后,两人结成秦晋之好。
第二阶段始于1987年,蔡琳芬在亲朋好友的鼓动和经商大潮的冲击下毅然辞去里弄加工厂的鸡肋工作,将十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全部投入,开了一家小饭店,并起早贪黑地苦心经营,开始其原始资本积累。
一年多后,已成功先富起来并进入万元户行列的蔡琳芬鼓动丈夫也辞了职,两人共同打理生意、扩大经营,很快又在HK区热闹繁华地段开出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饭店。
正当蔡琳芬夫妇准备在致富的道路上疾驰之际,他们的儿子意外淹死。遭此打击的蔡琳芬从此笃信神灵,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不久,他们的小儿子呱呱坠地,蔡琳芬特意拜访高人请求指点。
大师一番相面后,断言此子蔡琳芬之福星,如取名与“天”字谐音,将保佑父母财运亨通飞黄腾达。于是,小儿子理所当然地取名为“添”,乳名唤作天天,并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宠爱,蔡琳芬更是将这种宠爱与厚望发挥到极致,将新建的酒楼命名为天天酒楼。
天天酒楼果然生意兴旺,在著名的乍浦路美食街上长期处于火爆之列。此时,坚信儿子会保佑她财运亨通的蔡琳芬,看准了当时沪海的马海毛生意,果断将酒店生意交给丈夫打理,她自己一头扎进了马海毛批发业。
由于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又借助酒楼经营中结识的人际关系,加上其经营的魄力和良好的信誉,蔡琳芬在马海毛批发业中大展拳脚,一时竟成为沪海马海毛批发业中闻名遐迩的大姐大,几乎垄断了沪海马海毛的进货渠道,无人与之匹敌。
由此,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全国性的马海毛热战中,蔡琳芬大获全胜,其私人资本迅速蹿升到2000万元,步入沪海滩私营企业女强人的行列。
在儿子天天的护佑下,蔡琳芬功成名就飞黄腾达,找到了人上人的感觉。
当时,蔡琳芬当初在里弄加工厂结识,后来在沪海政界迅速成长的一位老友指点——沪海乃至全国进入21世纪后,真正的经济增长点乃高科技产业、汽车业、房地产业,而餐饮业则受经济起伏影响太大。
既然你蔡琳芬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何不把目光放远一点,将资本和精力投入沪海方兴未艾的旧房改造和房地产业中,此乃名利双收之事业。
蔡琳芬怦然心动,她确实正在为2000万资金的去向而犯愁。于是,经这位老友疏通帮助,蔡琳芬顺利地获得了沪海旧房改造第一批地块中的徐家汇路地块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资格。
为了感谢并继续期盼儿子的护佑,蔡琳芬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天富花园。
应该说蔡琳芬在老友指点下果断决定投身房地产业并没有错,房地产业较之餐饮业有着更高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房地产业的经营比之餐饮业的经营,其复杂性、管理难度都要大得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要高得多,而资金的筹集、使用、运作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绝对来不得半点含糊。
天富花园项目上马后,除了设计找了专业的设计院,天天地产大几十号员工里居然没有一个具备房产开发的专业知识,且所有员工都和蔡琳芬沾亲带故。
蔡琳芬要投入地产行业之前,“蔡琳芬要搞大了、蔡琳芬要发大财了”的八卦就在亲戚之间传开,大家都想着过来分杯羹,正好蔡琳芬也是个“老好人”,谁想来都可以来,都给高工资。
蔡琳芬那帮亲戚都是沪海小市民,没有一个和生意沾过边,更别提建筑知识,或许让他们团结协作,垒个灶台还是可以的。一帮乌合之众组合而成的天天地产,会把项目运作成什么模样,用脚指头都能想象出来。
造价将近4亿元,价值超过5亿元的天富花园项目,居然荒唐到连一份开发工程概算、预算都没有,完全是脚踏香蕉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于是,仅仅两栋高层地块的动迁勉强完成,蔡琳芬历时多年辛苦积攒下来的2000万自有资金已然告罄,动迁成本比正常情况超出数倍。
接着,蔡琳芬将整个项目楼盘拆零,分别向12家银行机构抵押贷款,其中包括欺骗性的重复抵押。由于天富花园地理位置极佳,增值潜力巨大,因此银行机构十分看好,对天天地产的贷款申请审核也不甚严密,一些重复抵押的花招都“未能”识破。
以致蔡琳芬手下的那些财务人员各显神通,居然贷到了超过项目总造价的4。6亿元巨额贷款。
在沪海房地产开发普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蔡琳芬的贷款业绩,亦即融资能力使她自己飘飘然起来,以为开发天富花园将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库。资金充足本是房地产开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