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将近六年的酝酿和鼓动,全民经商热终于降临,现在在北边已经流传出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根据《华国青年报》做的一份调查,现在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前三名依次——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
而排在末尾的选项分别是科学家、医生、教师,“修大脑的不如剃头匠”、“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等浑蛋言论,就是在这时候流传起来的。
等过了年,建立南氏医院和国内研究所的计划就可以开始实行了,“一年一个万元户”、“除了编制,顶级待遇全都有”,只要这两个广告语一打出去,应该有不少人会来投奔。
南易坐在车里寻思着,不知不觉,车已经到了竹园宾馆。
“明天早上八点来接我,送我去羊城。”南易下车后,又对陈于修说道。
“好,我准时到。”
……
12月10日,已经回到京城的南易,骑着一辆二八大杠,拐了个弯去了中关村。
中关村离老洋房没多远,他稍微骑了一会就到了计算所的门口。
嘎吱,他把自行车停下,就看到计算所门口,一个年纪四十来岁,长相和当年写“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之人有的一拼,看着都是儒雅英俊,年轻的时候,多半是一朵花。
中年人在那里摆着摊,卖着电子表和旱冰鞋,还别说,这买卖还行,不时的会有人驻足问价。
南易凑着热闹,推着车子就走到摊位前,抓起几块电子表看了看,还不是什么舶来品,国内自产的。
多瞄两眼,南易就能看出来这电子表是哪里生产的。
现在内地,也就那么三四个厂在做电子表,两个在深甽,一个在东埂O碌囊桓鲈诠懦恰
这表就是东埂哪羌页Р模幢砀巧厦娴谋嗦刖湍芸闯隼础
之所以能看出来,是因为这批电子表的制作工艺,和当初闷三儿倒的那一批一模一样。
南易当初的那家1977电子厂,生产了一批电子表和计算器后,直接就停工,过了一段花时间,机器也拆掉卖了,就卖给了东埂饧页А
“这表怎么卖?”
“八块。”
“太贵了,别人那里都卖五块了,五块卖不卖,卖的话我带一块走。”
“卖。”
“钱给你。”
南易往摊位上扔了五块钱,把电子表往兜里一揣,推着车子就走。
就这么一来一回的问价,南易就知道眼前的中年人柳美良根本不会做摊贩的生意,基本的讨价还价都不会,也有可能根本就什么生意都不懂。
骑着车子,又来到了电子一条街,把车子在路边一停,就走进一家有电脑卖的店铺里。
店铺看着挺大,有六七十个平方,可里面就陈列着两台电脑,一台IBM PC/XT,另外一台还是IBM PC/XT,一台看着是全新的,一台看着被使用过,估计是二手的。
南易一个箭步上前,直接就把新的那台电脑给打开。电脑的说法其实不太对,现在主流的都管这玩意叫计算机。
只见屏幕被点亮,店里的人也已经看到南易的动作,一个看似店员的人抬脚就往南易走来,同时嘴里还喊着:“不要乱动,好几万一台呢,弄坏了你赔不起。”
南易恍若未闻,看着DOS的光标出现,直接就在硬若磐石的键盘上输入一串字母——Black sheep wall。
输入以后,计算机没什么反应,只是字母一串闪烁,光标又另起一行。
南易接着输入——Show me the money。
得,还是没反应,南易赶紧又输入“restart”,屏幕一阵抖动,DOS开始重启。
“哎哎哎,你这个人说了怎么不听呢,四万块钱一台呢,碰坏了,把你卖了都赔不起……”店员已经走到南易的身边,看着屏幕被点亮,气急败坏的叫道。
“四万,你们简直就是抢劫,这玩意在羙国就卖千把美金,按汇率算也才不到三千人民币,你们卖四万,这和抢有什么区别?”
看着店员跳脚,南易就比他跳的更高。
第0345章 中关村的红楼梦
“国外的价格和国内的能是一回事么,三千人民币换一千美金,哪里能换到?你要能换到,我跟你换啊?黑市上都什么价了。”
店员按了一下Power键,把电源给关闭。
“我说你这个同志,这么说话就不对了,你们不是个体户吧?开口闭口黑市黑市,不知道那是犯法的么?不知道那是在挖国家的墙角么?
我看你这个想法很危险,需要接受一下思想教育,还有,你对黑市很了解么,看来平时没少去啊。你等着,别跑啊,千万别跑,我现在就告公安去,让公安来逮你。”
“你哪的,到这儿来耍什么浑?”
“不是哪的,我就是进来转转,怎么,你们这儿不能转?”
“我看你不是来转的,是来捣乱的吧?我跟你说啊,看归看,不要乱动,这玩意贵着呢。”
“得得得,我不动,我不动,看看总行吧。”
“看吧,别动啊,千万别动。”店员还不放心的嘱咐着。
南易也不想找店员的茬,而且他也看腻了,前面那么做,无非就是知道店员不会让他碰电脑,他才耍了一下混不吝。
不得不说,这会卖电脑的利润是真高,就这IBM PC/XT的口岸价也就两万块钱不到,到这里就是四万,对半赚啊。
南易在这家店铺看了一会,就走出店铺来到外面。
鼎鼎大名的电子一条街,如今还是一条土路,路很窄,路的两边都是麦田,这里的店铺和公司也不算太多,而且不管是公司和店铺基本和华科院和计算所脱离不了关系。
也就除了一家,那就是张漩龙的银山。
这时候的中关村企业,不是做代理,就是做倒卖批文的业务,代理业务还不是做一手代理,而是代理的代理,代理的代理的代理。
比如刚才南易去过的那个店铺,根本不是IBM的正式代理,可能也就是四五倒的贩子,这会IBM正眼都不会往国内瞧一下,撑死了一年卖不了几台。
这时候,中关村混的比较好的也就是亰海,这家公司82年年底成立,到了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万的产值,至于利润多少,南易就不是太清楚了。
像亰海这种公司性质太复杂,他们的开支,不能以通俗意义上的公司来推算,开支不清楚,利润就没法推算。
还有一个萪海,混的也不赖,这公司成立于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打出的口号是“科技成果转化”,可做的具体业务却是贸易。
这时候,做PC业务最需要的是进口许可证,即批文,萪海做的主要业务就是倒卖这种批文。
民营企业拿不到从国外进口电脑的批文,但是国营企业有,而且攥在手里没什么用,萪海就去国营企业买批文、倒计算机。
这样做利润最高,处在中关村食物链的高端。
这种做法,也让萪海一直受人诟病,不过这并不影响萪海完成他们的资本原始积累。
可以说,这时候中关村的公司都是打着技工贸的幌子,但是干的都是贸工技的勾当,甚至可以说,只有“贸”,根本没有什么“工技”。
一水的,全都是四五六七八九道的贩子。
南易把整个电子一条街给逛遍,也没有看到毒霸的招牌,这会张漩龙可能没带着他的毒霸公司杀进中关村。
逛完电子一条街,南易又回到了计算所的门口。
时间快到下班的点,柳美良的摊位已经收掉了,南易看了一下手表,就坐在自行车的书包架上等着。
等了一个多小时,计算所里才有一个个拎着公文包的中年、老年走出来,男男女女都有。
先是一个瘦巴巴的中年男人从南易的眼眶里飘过,然后就是飘过一个同样瘦巴巴的中年妇女。
中年男人看着秀儒文雅,长得就像一个科研人才,中年妇女长得就很普通,要是不知道底细,任谁见了她,都不会觉得她是一个科研人才。
这两个人一个叫倪广南,一个叫黄今仪,南易就是想看看两人是怎样的人,来看看他们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如何,他想做一个评估,要不要把自己的钱扔到水里听个响。
芯片和硬件,南易目前可以说一窍不通,他得先看看人,确认人靠谱;然后自己再去了解学习一下相关知识,起码他得搞清楚这两个东西难在哪里,哪些环节又比较费钱,他的钱将会花在哪里。
盯着两人看了一会,有了一个初步中的初步印象,南易又骑着自行车往百花深处胡同过去。
刚到四合院的门口,就见王蒴他们三五个人簇拥着出来。
“南霸天,你怎么来了?”王蒴看到推着二八大杠的南易,叼着烟,斜着眼问道。
“嗐,感情这真成你的点了,你丫的都忘记这是谁的宅子了吧?”
“这是谁的房子重要吗?”
“行吧,不重要,你们这是上哪?吃饭?”南易也懒得和王蒴多扯,略过房子的问题,问道。
“不吃饭,哥几个从中午一直喝到现在,肚子里有食,这哥们是红楼梦剧组的,剧组就住在圆明园招待所,我们正打算去那里转转。”王蒴指了指他身边的一个人说道。
“喔。”南易一听顿时也来了兴趣,“那我也跟你们去看看,怎么过去啊?”
“打车啊。”
一行人打着车来到圆明园招待所。
招待所十分陈旧,四层楼,有个小院,地址就在大水法后面。
南易他们到的时候,里面正热闹,一个个妹子花枝招展的正在招待所门口练功、练形体。
还别说,王蒴在文艺圈子里的人脉还真可以,透过一个认识另一个,这红楼剧组,他居然还认识好几个人。
南易还看到妹子们边上站着几个年纪不小的老学究,要是没搞错,这几个应该是红学会的红学家。
有俩人,南易还见过照片,一个《雷雨》的曹禺,一个《边城》的沈从文。
这些老学究,南易他们没资格去认识,倒是这《红楼梦》的总导演还挺和气,一一和南易这帮来看热闹的打招呼,南易也得以知道原来《红楼梦》的总导演叫成阴。
可是不对啊,他依稀记得《红楼梦》的导演好像姓王啊。
他的疑问很快就有了解答,没一会,一个叫王蚨林的,职衔也是导演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王蒴他们七嘴八舌的聊开后,南易有一嘴没一嘴的听着,就把问题给捋清楚了。
原来是王蚨林去年上鹰国BBC考察,发现鹰国佬把一些名著,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给搬上屏幕,他就萌生了也把四大名著搬上荧屏的念头。
当下内地的电视剧市场并不成熟,只发行过单本剧,没拍过电视连续剧,所以,王蚨林也仅仅是有这样一个念头而已。
之后有一次在和朝廷台台长闲聊的时候,王蚨林说起自己这个想法,没想到居然得到台长的支持。
朝廷台台长问他,如果让他拍的话,会选哪一部?
王蚨林毫不犹豫的说:“《红楼梦》。”
因为在他心中,觉得《西游记》需要特效,《水浒传》、《三国演义》有武打场面,相比而言,《红楼梦》是室内戏最简单。
就这样,朝廷台把拍《红楼梦》这个重担交给了王蚨林。
王蚨林只在青年的时候浏览过《红楼梦》,并没有通篇看过,更没有深入的研究。
要拍《红楼梦》,他就再次拿出原著来阅读,一读,傻眼了,他感觉自己的阅读趣味和《红楼梦》的趣味有着挺大的区别。
毕竟随便阅读和研究透彻拍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王蚨林心中没底,于是,向朝廷台提出找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导演和自己一起来拍摄,领导同意了。
于是,王蚨林就开始寻求外援。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曾经拍摄过越剧《红楼梦》的导演范岑,越剧《红楼梦》一度深入人心,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和喜欢。
可是,范岑来了后,呆了几天,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估计这是对电视剧拍摄,没有多少信心。
于是,王蚨林再次找到了北影厂的成阴大导演,请求他和自己一起拍摄,成阴答应了,于是成阴就成了总导演。
只是,南易不知道的是,没等《红楼梦》开机,成阴导演就会因为心肌梗塞去世,这兜兜转转,王蚨林还是《红楼梦》的总导演。
“我跟你们说,我现在都有点后悔主动请了这个差事,为了让我自己心里有底,为了不辜负这部名著,我给领导提了个条件,给我一年时间脱产,专门用来研读《红楼梦》,不参加任何工作。
这些演员们到现在也没定具体演哪个角色,我给她们办了学习班,一边听大师讲解原著、分析研究角色,一边练功;
过段时间,再让她们自己选择角色,做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