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呢,为了方便客人的原则,咱们最好是在市区弄个门面。不过,这样做,咱们就少赚几笔钱。
摊贩,不一定是宝安本地的,大部分应该是外地来的。
他们过来要坐车、吃饭,有些呢,还要住宿,这些可都是钱。让别人赚,不如我们自己赚。
咱们文昌围,可以腾出房子开饭馆、开大通铺的招待所,这钱就落到咱们口袋了。
另外,我还有远景的想法,咱们大队靠海的那里有大片的滩涂,需要规划一块用来建工业区,剩下的部分,可以用来规划成批发市场,先从服装批发开始。
有市场,不但可以收摊位费,而且这人来人往,人吃马嚼,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我只是先给大家描绘一下。
咱们暂时还是要围绕服装厂先干起来,去年的分红是八万,我希望今年服装厂的账上留下充足的资金以外,平均每个社员拿到的分红不低于三百块。
同志们,这个目标很艰巨,但是我们一定要实现。让我们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创造我们文昌围的辉煌。
小小粤省,大大文昌围,我希望有一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文昌围,我们文昌围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八年全国,十五年亚洲,三十年世界。
今天我乾纲独断一回,就立下这个三步走计划。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文昌围的社员只有不想买,没有买不起的东西。”
南易蛊惑性的话语,并没有获得掌声,不过也把众人弄得嗷嗷叫,斗志昂扬。
带着南若玢回家的时候,南易对南若玢说道:“若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需要学会不被别人的大饼诱惑,但要擅长给别人画大饼。
员工就像是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得在前面挂一根胡萝卜,勾着他们往你需要的方向走。
老板和员工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老板利用员工赚大钱,员工利用老板提供的平台给自己赚取生活费。
双方就是互相有利用价值才走到一起,当然,这些话,心里明白就行了。对外说,就得有一个听起来立意更高,站在全人类高度的版本。
比如,爸爸建立文昌围服装厂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自己谋私利,而是为了文昌围全体人员走向富裕,是为了让全国百姓都能穿上新衣服,没有补丁的新衣服。”
“嗯嗯,我懂了,就像我要吃糖,不是因为糖好吃,而是为了让我的嘴里有甜味,这样,我可以用更甜美的词汇去赞美、去歌颂每一个伟大的人。”
“很好,学的很快,继续保持。”
第0037章 下一代
正月初八,南易爬上一棵乌桕树,坐在枝丫上,拿着纸笔,眺望着整个文昌围范围,画着一张简略的地形图。
画完以后,他就在某个位置画了一个标记,然后从树上下来。
“冼叔,我看了一下,这里是最适合建小学的地方。无论从大队哪个角落到这个位置都不会太远,而且,离村中心也比较远,教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南易,你打算建初小,还是完小?”
“当然是完小,我希望这个学校和其他的小学不同。五岁就让孩子们上学,先进行幼儿教育,七岁进入到小学课程。
除了数学、语文、思想品德三门课以外,英语、音乐、体育、劳技、务农、计算机、武术课程也要开设。
其他的是必修,计算机、武术做为辅修,要不要学习,由孩子们自己决定。”
“这其他的我虽然听不太懂,多学点总不会错;可这务农,让孩子们上学,不就是想让他们跳出农门么,干嘛还要教他们这个?
再说了,这个还需要学么?
大队哪个娃,不是从小在地里帮忙干活长大的。”
冼耀东对南易开设务农课程,还真得无法理解。
“这务农和务农不同,我虽然叫它务农,可不是说像我们以前一样,就是在地头瞎干。我要开的这门课程,更确切的说,应该叫农学。
咱们以前种地,知道几月该栽秧,几月该收割。可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点干这个,而不是其他月份,大队有几个人知道?
还不是按照以前留下的传统,还有农技站农技员的教导么?
大队的孩子,以后基本不会留在家里务农。
可不务农,不代表他们可以不懂务农,既然出身农门,就得有农民的样子,不懂务农怎么行。
另外,我也是想着让孩子们吃点苦头,让他们知道种地有多苦,为了不种地,他们才会用心学习。”
南易搓了搓手,拿出一包没拆封的烟,从底部拆开,抽出一根给冼耀东,又给自己叼上一根。
“冼叔,你有没有见过哪里不分三六九等?”
“没有,稻秧都要分三六九,何况是人呢。”冼耀东毫不犹豫的说道。
“是了,没有一样东西对每个人是平等的。
你看看这树,根粗顶细,难道它不想长成从头到根一样粗吗?
它想,可是它不能。
因为只有长成这样,它才能更好接受光照,吸收地里的养分,它才能活着。
人也一样,上天赐予每个人的赏赐有多寡,有的人命好,就占的多点;有的人命不好,就少点。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在这个不平等的社会里,文昌围的孩子们是什么?
他们是老鼠的儿子,她们是老鼠的女儿,你不想看到他们将来还是只能打洞,还是只能修地球吧?
以前是物资不足,国家就来个剪刀差,用来保障城市的供应;现在要发展经济,国家没钱,地方手里也没钱,你说这发展的资金从哪里变出来?
都不用想,等着看吧,除了交皇粮,甭管是以什么名义,咱们还得多交一份。
冼叔,人前显贵,就得人后遭罪。
孩子们想要让自己活得更好,就得比别人多吃苦,先吃苦。”
南易把手往背后一背,看着不远处的深甽湾,吟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四零五零当地基,六零做框架,七零挡风雨,八零做内饰,九零把福享。
从今年开始,凡是考上大学,就可以拿到五千块的奖励;考上宝中拿三千,考上公费中专拿一千五,考上普高拿一千。
其他的在学校获得什么荣誉,都有不同金额的奖励,具体的,你们商量一下拿出一个章程来。
奖励以大队的名义给,不过钱由我个人来出。”
“怎么能让你出钱,还是让大队部来出。”冼耀东一听赶忙说道:“大队部拿不出来,也应该我来出,我好得也姓冼。”
“呵呵,冼叔,虽然我不姓冼,可我拿自己当文昌围人,我出钱也没什么,这个事情就不用争了。钱,就由我来出。”
“那也不成啊,既然你出钱,就得让孩子们记得你的恩,我得让孩子们知道是你出的钱。”
“唉,你想说就说吧,不过不是现在,过两年再告诉他们。现在,太有钱可不是什么好事,我可不想出这个风头。”
显然,南易没想过做无名英雄,他出钱就是想让大家记得他的好,他将来需要用人的时候,被他奖励的人得过来替他效力。
冼耀东就算不提告知其他人钱是南易出的,南易也会引导冼耀东,让他别憋着,要顶着自己的不满情绪去大声的告诉大家。
唉,冼耀东太知情知趣,这让南易又少了一个装逼的机会。
可惜南易已经把将来要用的台词都想好了,得,作废了,改一改,以后用在其他地方。
“行,那就晚两年再告诉他们,大队部先顶着这个虚名。”
“走,我们过去看看这块地方,我跟你说一下,这学校应该怎么盖。”
两人来到南易标记的那块地方,南易指手画脚的开始讲述他的方案,“外面围一个大围墙,开前后两个大门,学校全封闭式管理,只有老师和学生能进,家长没有接到学校通知不能进。
围墙,从这里,一直围到那里……”南易指了指远处,“前面一半是完小的范围,后面那一半,我打算盖一个福利院。
计划生育的风有吹起来了,可大多数家庭都是重男轻女,都指望第一胎能有个男娃,然后第二胎再来个男娃或女娃。
要是国家只许生一胎,第一胎是女娃,或者孩子有缺陷,想多生几个,他们会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打游击啊,跑出去生,生完再回来,国家总不能把生下来的孩子掐死吧?”
“嗯,你说的是一种可能,还有可能,就是把孩子扔了,当自己没生过。
没心没肺的就往路边草丛、山坡上一扔,不去管自己孩子能不能活;良知未泯的,可能还给留个信物、字条,扔到别人家门口。”
“你想帮孩子们?如果真的搞计划生育,全国得有多少人会把孩子扔掉,有多没少,怎么也得是万为单位吧,这么多你帮的过来?”
南易悲天悯人的说道:“能帮一个算一个吧,再说,国家也不会不管,我就是当个替补,查漏补缺。”
第0038章 走,看咱妈去
南易把今年,甚至是明年要做的事情交代给了文昌围大队部,初十的这天他就带着南若玢准备返回京城。
冼梓琳她们学校放假早,开学也早,早两天前就启程了。
牵着南若玢的手,走出文昌围的青石路,刚走到机耕路的路口,一辆蒙皮的212吉普就停在两人的面前。
后座门被打开,笑呵呵的赖彪从车上下来。
“若玢,这是赖叔叔给你的利是。”
唰,赖彪拿出一封利是,看起来厚实,里面起码塞了十来张。
“哈哈哈,你看你这人,真是太客气了。”
南易笑着,先南若玢一步夺过利是,手指使劲一搓,利是的红纸就破了,露出里面大团结的一角。
“小同志,不错啊,出手挺大方,若玢,拿好了,赖叔叔可是封了你一百块,你得记得他的好啊。”
“嘻嘻,谢谢赖叔叔。”
“我说南易,若玢不能再跟着你了,瞧你把她给教的,太现实了。以前,她可没给过我笑脸。”
“废话,以前她对谁都没笑脸。”
“屁,她一见到你就笑。”
“那是我们两个亲,你羡慕不来的。”南易说着,指着吉普车说道:“你老豆的车?”
“不是,小车队的车,正好去羊城接个出差的同志,我们就是搭个顺风车。”
“哦,那咱们上车,别耽误人家师傅的时间。”
赖彪坐副驾驶,南易和南若玢坐后座,车子刚开出,赖彪就往后面递过来一把糖果,“若玢,猪油糖,软软的,很好吃。南易,你也尝尝,以前宝安没的卖。”
“哦。”
南易接过猪油糖,看着糖纸上写着海丯县副食品加工厂的生产厂家名字,剥开糖纸,塞到嘴里,嚼了两下,发现比他以前吃过的味道更好。
“赖彪,你对这个生产猪油糖的副食品加工厂了解吗?”
“不算太了解,我知道这家厂是兼并了解放前的几家老饼铺而成,他们主要做月饼,宝安大半的月饼都是海丯过来的。
听说这个猪油糖还有典故,他们的月饼不是名气大么,每年需要生产的量也多,可过了中秋节,厂里的工人面对一缸缸白花花的猪油就觉得可惜。
五十年代末的时候,便萌发就地取材、生产一种以猪油为原料,新品种糖果的念头。
他们觉得,外地可以生产奶油糖,我们怎不能生产猪油糖?
就这样,经过多次尝试,这猪油糖就诞生了。现在好像不只是他们在生产猪油糖,还有一个什么厂也在生产,技术就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
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就是好奇打听打听。”南易敷衍的回了一句,就转头对南若玢说道:“一次只能吃两块,这是猪油做的,容易上火蛀牙。”
“嗯嗯,爸爸,这糖不粘牙。”
“都是油,滑溜溜的,当然不粘咯。”
车子到了羊城的机场,下车前,南易给了司机两包华子。
“南易,你做事依然滴水不漏啊。”下车后,赖彪就对南易说道:“说吧,你不可能莫名其妙问食品加工厂的事,打什么主意呢?”
“糖果是门好生意,也许将来我会做,那我不得先了解了解这加工工艺啊。”
“做猪油糖么?”
“基本不考虑,你也说了,海丯副食品厂是做月饼会有残余猪油,那他们的成本就相对比较低。我要做,采购猪油就是一笔大开支,成本太高,做这个不划算。”
“也对,什么时候想做了,吱一声,我参一股。”
“算了,我拿你当兄弟,是兄弟就不要一起做生意,不然早晚有一天要翻脸。咱们还是各干各的,守望相助就行,不一定要一个勺子里吃饭。”
“咱们商量着来不就行了,谁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