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易问道:“你的亲故考上大学的应该不多吧?”
  “很少,大部分并没有参加高考,而是直接参加工作。”
  “都会干什么工作?”
  “工厂、工地、码头、料理店,都不是太好的工作。”
  “有参加组织暴力团的吗?”
  “有。”
  “喔。”南易从资料里分出下面的一半递给韩振赫,“这些你先拿去复印。”
  “是,会长。”
  韩振赫接过资料纸,一头雾水的往南易的书房走去。
  在花园里看了一会资料,南易感觉眼睛有点累,就站起来往树林的方向走去。
  走到树林里,站在一棵孤零零,边上没有其他树的树下,抬头往上看了一眼,然后去搬来一张梯子,爬上梯子从树上摘了几个苹果,又摘了一个和西瓜长得一模一样的“大子栝楼”。
  把苹果在衣袖上擦了擦,南易就送到嘴里嚼了一口,然后自言自语道:“口感差点意思。”
  南易边上的这棵树,被他命名为百果树,顾名思义,这是一棵能结很多种水果的树,如今已经生长过42种不同的果子。
  今年春天的时候,南易又嫁接了七种新果树的枝丫,如果枝丫能茁壮成长,再过两三年应该能生长49种水果,离100种又近一步。
  “爹哋,你不让我们摘果子,你自己又偷吃。”
  南易刚吃下半个苹果,他的身前就出现哼哈二将,摆着的架势,看着像是警察按住了小偷。
  “不是不让你们吃,我是怕你们伤到果树,拿着,吃吧。”南易把手里的苹果在袖子上擦了擦递给两小。
  “爸爸,这棵树好厉害,能长这么多水果。”南无为接过水果就说道。
  “这是科学的力量,也是金钱的力量,爸爸为了学到嫁接这棵树的方法,付给别人好多好多钱。”
  “爹哋,好多好多是多少?”
  “比你们的铁路公司还要多十几倍。”
  “好多哦。”
  “所以啊,你们要好好保护这棵树,不要伤害它。”
  “嗯嗯。”
  两小同时点了点头。
  “爹哋,我们搭树屋好不好?”
  “好啊,你们自己先想好要搭成什么样的,然后我们在一起做预算、做计划,动作要快哦,要不了多久就要下雪了。”
  “嗯,弟弟,我们去画图。”
  南有穷冲南无为吆喝一声,两兄弟就甩下南易往房子那边跑去。
  两小走后,南易就在树林里转了转,挑了一棵适合搭树屋的树,站在那里琢磨了一会,又返回花园继续看资料。
  接着的几天,南易上午和两小忙于搭树屋,下午就去起点孤儿院打转,和自己的义子女们亲近亲近,特别是一个叫南家骏的,明年年初,南易就准备安排他回南韩读书。
  南家骏,原名他自己都忘了,只记得他在兄弟福利院的代号“13”。
  六七十年代,南韩街头有许多流浪儿童和乞讨者,当局认为他们有损南韩颜面,1974年,青瓦台就下达了410号训令,要求各地“监视和保护流浪者”,实则是想把他们“清理掉”。
  在此背景下,收容流浪者的福利院竞相成立,收容的流浪者越多,国家给予的补贴就越高,警察每抓一人也会有相应的报酬。
  而在众多福利院之中,“兄弟之家”福利院接收的流浪者最多,共有3500多名。
  老板朴仁根曾对外自豪的宣称“我们为流浪者提供住宿、衣食和教育,一年之后就让他们回家”,可实际上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一边寻找羙国愿意收养孤儿的家庭,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兄弟之家会向“家庭”收取高额的“防虐待与二次遗弃保证金”。
  一边对流浪者实施所谓的教育,先让流浪者忘记自己的姓名,只记住兄弟之家给予的数字编号,然后教授他们做衣服、做渔网等多种技能。
  等流浪者掌握了技能,朴仁根就把流浪者全部列为“精神股东”,开出一间间工厂,每年为流浪者们赚取数千万美金的利润。
  南易并没有让人去调查过兄弟之家,他所知道的都来自南家骏的讲述,南家骏就是一位被羙国家庭给选中,能够从兄弟之家逃脱的幸运儿。
  不过,他同时也是倒霉鬼。
  虽说在进入兄弟之家前,南家骏就已经是个孤儿,也是个流浪者,流落街头,饥一顿饱一顿,可不管怎么说,他还有自由,且不需要接受死亡率超高的教育。
  天生天养,又堕入魔窟,好不容易被羙国家庭看中,可没多久养父母就出车祸挂了,他自然就是倒霉催的。
  不过,他也是位幸运儿,遇见南易这位伯乐,悉心培养数年,将来多半能成为南韩的财阀之一。
  十二月的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南氏的各种新计划也一个一个实施。
  接下去的几年是南氏在基本盘扩张的几年,也是开始准备砍掉和基本盘无关产业的几年,和农业、高科技、能源不沾边,又没有较好辅助作用的产业,在未来的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内都会砍掉。
  房地产吹响了冲锋号,情策委里和房产相关的人员从金融小组抽调出来,直接成立了一个房产小组,并在房产小组的旗下建立了三个部门:自营、投资、退出。
  自营就是管理自己建立的不动产企业,比如创造力置业、托塔建筑、春申建筑、郑国高码;投资就是会有一笔资金划给房产小组,这笔资金用来股份投资、融资、拆借等金融手段投资其他的不动产企业。
  退出很好理解,对南易来说不动产就是一个涉及数万亿的巨型投机项目,他一直没有在这个行业里深耕的想法,“退出”就是负责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把南氏的资金给撤出来。
  这个时间节点必须把控好,要如同日本的不动产投资,在达到最高点之前的两三年就退出,要退的漂漂亮亮,退出的时候得被别人叫一声“傻帽”。
  同样在十二月,南氏还实施了储备金计划,第一期储备1500吨黄金、500亿美元现金,储备金不会用来经营性投资,只会用来保值性套利,这笔资金留着是用来抵御南氏将来可能遇到的危机,不管是生存危机还是经济危机。
  除此之外,南氏还要构建自己的“三七比例”,加大对基本盘的投资力度,削减手里的资金,让南氏的资产现金配比达到七比三的比例,并长期维持这个比例。
  八十年代的最后两年,会是南氏在土地兼并、高科技、能源大撒金元的两年,也会是更上层楼的两年。
  时光如电,度日如翻页,转眼时间已经来到12月24日,平安夜的这天。
  平安夜、圣诞节是基督的节日,也是商人的节日,但不是犹太人的节日,也不是华人的节日。
  19世纪来纽约的犹太人和华人,身为少数族裔共同经历了很多不公正待遇,曾经也有过惺惺相惜的一段,甚至曼哈顿华埠紧挨着下东城犹太社区,两个种族曾经抱团取暖。
  只不过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犹太人的触角伸到了羙国的各个领域,而华人还是围着餐馆、洗衣房打转,曾经的穷哥们已经阶层不同,尿不到一个壶里。
  不过两个群落之间还有一点维持了很久的联络纽带,那就是每当圣诞节信基督的在家里吃火鸡的时候,纽约的犹太人会选择去中餐馆吃中餐。
  布鲁克林8大道,在连绵的中餐馆中的其中一家,南易一家四口就坐在里面,这条街的中餐馆主要收入就来源于犹太人,自然,对这些大客户,这里的餐馆老板们都会给一定的优惠和便利。
  比如今天这里的餐馆都是犹太人专场,各家餐馆很有默契的只做犹太人的生意,给犹太人腾出场地,等填饱肚子后,还可以把这里变成自助酒会。
  六七点开吃,各自吃各自的,等到了八点半,随着一个酒杯被敲出“叮叮叮”的声音,意味着进餐时间结束,大家可以隔桌搭话,走动起来。
  听着声响,南易端起桌上的炸春卷,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刚才已经先一步看好,处在角落里的空桌。
  今天来这里吃饭,对于南易来说,就和去丈母娘家过年差不多,女婿总是缩在角落,无法融入到其他人的热闹里。
  南易三人刚离开原先的桌子,就有三人往斯嘉丽走去,一老两青。
  这三人南易认识,是麦道夫公司的父子三人——父伯纳德·麦道夫、长子马克·麦道夫、次子安德鲁·麦道夫。
  1960年,伯纳德·麦道夫从纽约霍夫斯特拉大学法学院毕业后,靠利用暑假打工当救生员和安装花园喷水装置赚来的5000美元,并向妻子露丝的父亲借了个办公室,创立了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麦道夫凭借其聪明才智,渐渐成为华尔街经纪业务的明星,如今的伯纳德·麦道夫是证券界响当当的人物,几乎和巴菲特齐名。
  麦道夫公司是斯嘉丽基金的竞争对手,双方都在极力吸收羙国犹太人的资金,暗中已经碰过几次,不过都还保持着克制,只限于正常的商业手段。
  “也是稀奇,这个麦道夫不先去应酬客户,而是先找上竞争对手。”南易嘀咕了一声,把注意力又放到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上辈子,南易就知道伯纳德·麦道夫这个人,一位玩庞氏的绝顶高手,一个骗局居然能被他维持二十年才最终暴雷,让人不得不膜拜。
  知道这个人,又正好成了竞争对手,南易自然会提醒斯嘉丽摸摸他的底细,所以,麦道夫公司到底是什么玩意,南易知道,斯嘉丽也知道。
  当然,目前为止还都是比较正面的信息,毕竟伯纳德·麦道夫还没开始玩他的“层压式投资”,还没有开始坑他的犹太老乡。
  “你好,亚当先生。”
  正当南易父子三人还在分食炸春卷,一个中年人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端着酒杯来到了他们的桌前。
  “你好,库什纳先生,没想到你今天会在纽约。”


第0679章 重大突破
  “上次特琅普大厦会议后,一直留在纽约,库什纳公司的重心在往这边转移。”
  “喔,库什纳先生,这位是?”
  南易示意了一下查尔斯·库什纳边上的小孩子,问道。
  “给你介绍,这是我儿子贾里德。”
  南易冲贾里德·库什纳伸出右手,微笑道:“库什纳先生,你好,我是亚当。”
  “你好,亚当先生。”
  贾里德·库什纳落落大方的和南易握了握手。
  “我给你介绍,这是我大儿子阿德勒,这是我二儿子,你可以叫他南。”
  南易把贾里德当成大人一样对待,向他介绍了一下两个儿子,三个小孩子互相打了招呼后就聊到了一块。
  “库什纳先生,请坐。”南易又冲查尔斯·库什纳说道。
  中餐馆里桌子摆的太多,真要和酒会一样三五成群的站着,这里还真的铺不开,所以,餐馆里如同玩速配一样,人员流动起来,纷纷到其他桌和别人坐着聊天,聊得开心就坐着不走,话不投机坐一会就换张桌子。
  “谢谢,你可以叫我查尔斯。”查尔斯·库什纳道了一声谢坐下。
  “你也可以叫我亚当。”
  “嗯哼,亚当,你怎么看科赫的十年计划?”
  从二战之后,纽约一直在执行一个又一个保障性住房计划,目的就是为了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立意是好的,但是执行的好些计划实际上被地产商钻了空子,很少有实惠落在低收入人群的手里。
  进入80年代后,面对日益严峻的保障性住房危机,纽约市长科赫在1985年宣布将在5年内出资44亿美元建造和改善10万套面向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几周后将目标调整为10年25。3万套。
  这个“十年计划”试图通过出租、转售和维护等多种方式创造更多保障性住房,有意维修衰败社区住房者、有意购买保障性住房者,都可以申请不同类别的资助。
  但因为投入不足、办事拖沓、程序繁琐等因素并未得到有效执行,以至于社区与住房发展协会主席骂娘:“这不是针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计划,得到政府补贴的住房是中产阶级住房。
  问题不是要不要建造中产阶级住房,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问题是谁在前,谁在后,城市应该优先为谁建造住房?”
  这种执行过程中的不重视,也体现在保障性住房政策极易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停摆。
  不过不管好坏,这个十年计划还是启动了,可冲锋号刚吹响没多久,又遇到了今年的黑色星期一,股灾波及房地产市场,传统中高收入者聚居区上东区的住房交易量显著下降,更别提其他区域。
  目前,十年计划已经停摆,下一步会怎么样,南易还没收到风,毕竟南氏又不在纽约从事地产业,只关心房价,对地产建设的政策微调并不太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