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了个高处,眺望整个镇子,把现在的水田、荒地和脑海中的未来建筑一一对应。
华灯初上,南易和左璨才找到招待所就宿。
坮州、温市,一路走马观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海边的高地上拿着望远镜观察渔船进进出出,开出海,和在海上停泊的船只靠拢,然后互相搬运着货物。
“他们这是在走私?”左璨问道。
“对。”
“没人管?”
“法不责众,主要也是饿怕了。七山一水二分田,这里曾经是包揽天下赋税三四成的江南之地……唉,靠种地填不饱肚子。”
“有人往这边过来了。”左璨说道。
“闪人,要是被兜上了,被扔海里喂鱼也说不定。”
南易收拾一下东西,撒丫子就往山脚下跑;左璨也不慢,紧随其后。
到了安全的位置,两人才慢下来彳亍而行。
“老兵,你有看到是什么货吗?”
“太远,看不清楚。”
“我也看不清,不过看轮廓,有衣服、小家电、小五金。昨天我们在乐青看到的那个小集贸市场,卖的就是这些东西。”
温市这里改开后的第一代商人,基本上和这些水货扯不开关系。
他们背着水货在外地兜售,等积累了一定的本金,摇身一变,就变成开厂的企业家,撕掉走私标签,把投机倒把的标签描的更加耀眼。
八大王这会,已经小有身家了吧。
离开仓南,南易两人又回了温市的市区。
……
走遍天下路,难过溫州渡。
这时候,诸多客运码头是温市人旅途的起点,尤其是温市安澜码头,每年的春运那是人山人海,哪怕现在不是春运,人也是摩肩接踵。
人多!
出奇的多!
温市可谓是全民皆商。
这些人貌不惊人,这些人没什么文化,这些人却出奇的胆大敢干,他们让温市这片贫瘠、面积狭小、位置偏隅的城市,以不容置疑的速度、力度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上无限放大。
在没有优惠政策辐射的劣势中绝处逢生、拔地而起,这都是靠这些人从码头这条死水之路发迹。
温市大多数人都是泥腿子下海,与高学历、海归毫无瓜葛,商人的底色大都以“农民”、“小商小贩”渲染。
就是这群人,在巴掌大的温市,顶着“资源禀赋差”的帽子,以彻底弱势的姿态,创造着财富神话,成为经济命题中的悖论。
他们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感召下,以懵懂的姿态,茫然或有意识的走上个体工商户的道路,积攒原始资本。
这是一场本应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温市却自发演变成一出自下而上,由无数个人奋斗史,所组成的空前宏大的经济运动。
第0108章 入土为安
码头上,有长长的队伍在那里排着,南易站在高地上眺望。
这个时间节点,其他地方的农民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工人老老实实在上班,可温市人已经带着他们的生意杀向全国,杀向全世界。
透过望远镜,南易看到码头上的队伍缓缓上前,从大嗓门的售票员手里拿过一张张船票。
调整一下焦距,南易看到小黑板上写着去沪海的船票价格。
“他们都是出去投机倒把的?”
“大部分吧,改开就是摸石头过河,他们全都是石头,会不会沉到河底,都得看老天爷高不高兴。好了,我们也去排队,坐船去沪海。”
南易也不想费口舌给左璨解释哪些算是投机倒把,哪些已经属于政策允许的小商小贩。
在羊城呆了两天,把如今国内生意人的几个集中地算是看了个囫囵,南易和左璨就回到沙角头。
革委会已经取消,各种行政单位名称都有了变化,沙角头已经变成乡,文昌围大队也变成文昌围村。
一路打听,才找到一个偷偷在做白事生意的人。
“老细,有棺材吗?”
“有,要什么木的?”
“普通的柏木就好,成年人的。”
“几时要?”
“睡横死之人,明天是七月初四,宜入殓。文昌围,巳时前能送到吗?”
“可以,要道士吗?”
“要,钱怎么算?”
“棺材三十五,我再给你搭点蜡烛黄表纸;道士的钱,你自己和他算。”
“好,再给我点锡箔纸,两把香,一刀黄表纸,我现在就要带走。”南易点点头说道。
“再加两块钱。”
“行,明天来的时候,你打听一下南易家就行,从西南方向来,棺材停在村外靠深甽湾的滩涂上。”
“好。”
和白事店的老板敲定,又找到偷偷摸摸在卖菜的人,买了豆腐,切了一条双刀肉,又买了一只阉鸡。
回到南宅,南易就给左璨指了指厨房,“那里是厨房,你帮我烧一锅热水,把鸡毛褪了。”
“好。”
左璨去烧水,南易自己去了杂物间,把存放祭祀用品的篮子拿了出来,顺手还拿了一个空箩筐。
坐在院子里,把锡箔纸折成元宝,黄表纸对折。
没多久,左璨就把鸡料理好,南易让他继续烧水,自己接过他手里的鸡,把鸡和买回来的双刀肉清洗干净。
……
把祭品摆好,蜡烛点上,南易拿着香拜拜水井,刚才准备好的元宝和黄表纸烧了大半,才招呼左璨和他一起把井上的青石挪开。
“井底有一具尸体,是当年粤军的一个军官,不知道死多少年了,等会你下去把他捞上来,我去村委会打个电话,让派出所的人过来看看,再把他给入殓。”
“好。”
把尸体捞起,派出所开来一辆吉普车,看过尸体,除了好奇尸体居然没腐烂,南易解释了一下井水很冷后,他们也没觉得什么不对。
南易主动提起尸体由他来下葬,派出所的人就没多事,登记一下,人也就撤了。
不是什么杀人案,尸体他们带走还要负责处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解放也才三十来年,前面军阀混战几十年,再加上后面又有几笔糊涂账,随便找块地往下挖,都能挖出不少尸骨。
这样的事情,派出所的人也是见怪不怪。
“冼叔,认识吗?”
等院子里只剩下三个人,南易就问冼耀东。
冼耀东重重的吸了一口烟,叹了口气说道:“认识,刘家的女婿,我一直以为他跑出国了,没想到死在井里。”
“什么时候死的,你有数吗?”
“估计是宝安解放前那几天吧,不过他这也死的蹊跷,那时候刘家人都还在呢,怎么会死在井里?”
“冼叔,我问句不该问的话。”
“你问吧。”
“当年刘家人,你们弄死了几个?”
“刘家一共七口人,除了最小的那个儿子,其他的都没活。”
“小儿子人呢?”
“跑得快,我估计跑对岸去了,现在在哪就不好说了。”
还留下一个活口,这对南易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个隐患。
地库里,他并没有找到南宅的房契和地契。要是这个姓刘的小子在外面混的不赖,将来回国投资几个亿,再拿这房契地契要回这房子,收回去的概率可是不小。
“哪年生的?叫什么?”
“四五年生的吧,好像叫刘念祖。”
“冼叔,当年你们从这里抄出去的财物,和你们认为的刘家家底,相不相符?”
“什么相符啊,简直超过太多了。”冼耀东颇为遗憾的说道:“不过,大头都被工作组带走了,村里人藏下的并不多,也就是一些袁大头什么的。”
南易点点头,“我们改天再说这个事,我已经定了棺材,明天先把他葬了。”
“南易,你早发现他了?”
“就在那水井里泡着,冼叔,你觉得我搬进来前,会不先查看一下井水能不能喝吗?”
“那为什么?”
“我当时有顾虑,鬼知道你们当年和刘家什么仇什么怨,鬼知道他是不是被你们给弄死的,我还以为你故意不跟我说井里有具尸体呢。
我怎么办,也只能装傻,当不知道呗。”
“怎么可能,要是那样,我不可能不告诉你。当年刘家人都没死在这里,不然,我也不会把这房子卖给你。”冼耀东跳着脚说道。
“算了,事情都过去了。”
诰日,南易就把无名氏给安葬在离柯丽雅不远的滩涂上。
冼耀东也只知道他是刘家的女婿,可并不知道姓甚名谁。当年一个高高在上的军官,估计也不会搭理文昌围的泥腿子们。
在无名氏的墓碑上,南易也留下半段墓志铭——生如夏花之绚烂。
人已经入土为安,可南易还有事情没做完。
他跑去城里搞了点水泥回来,把超出地面的井壁拆掉,在青石上糊了水泥,彻底的把井口给封死,还在青石上覆了一层泥,在上面种上蛇灭门。
如果等探测仪到了,探测不到地下有黄金的话,南易打算过个一年半载再把青石板撬开看看那两只拟鳄龟挂没挂。
除了黄金,这下面就算有其他值钱的东西,对南易来说意义也不大。
特别是什么狗屁国宝级的古董,南易更不希望有,那玩意不当吃不当喝,屁用没有。
把国宝往国外倒的事情,他做不出来;可要在国内出手,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换回五十块钱外加一张证书。
第0109章 潮汕怒汉
“南易你在家啊?”
院门被推开,一颗头颅贴着照壁往院子里打量。
“维宗,又轮到休假了?”
“是啊,现在什么情况你也有数,我们的任务没有过去重了,周末基本可以出去玩。”
陈维宗走进院子,坐在南易对面。
“你来的正好,过几天我打算去海丯转转,你有没有东西要寄回家的,我正好帮你带过去。”
陈继宗摆摆手,说道:“没什么好带的,往常都是家里给我寄东西,我可没东西往家带,你去那边干嘛?”
“不干嘛,听说那边好东西不少,过去长长见识。”
一听南易的话,陈继宗的脸霎时变得五彩缤纷,顿了一会说道:“去了海丯,你还是当心点,我们那边可不太平。有句话是说粤省三大民系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广府沙龙、潮汕怒汉、客家神棍?”
“对,广府人都在粤省最富饶的中心地带,生来就是当地主的命;客家人呢,喜欢做官,出了不少大官;
我们潮汕人,两头不靠,只能靠闯和拼,也喜欢做生意,在外头出了不少潮汕的大商人。”
“我知道,香塂有一个姓李的,很有钱,就是你们潮汕人,还有好几个有钱人也是你们那边的。还有那个什么很有名的探长,姓吕对吧?”
“是,这些都是潮汕人,我们那里现在很多人都在走水,下手可黑着呢。南易,你要是不小心惹上他们,可容易把命丢在那。”
南易呵呵一笑,“听你这么一说,快把我给吓尿了,要不,我还是不去了。”
“哈哈,我说的严重了,你只是过去玩的话,也没多大事。不该看的别看,不该听的别听就行。你可以先去我家见见我爸,让他叫人陪你出去逛。”
“呵,听你这么一说,你爸在你们那还是个人物?”
“不瞒你说,他还真算的上是一个人物,等你到我家见到人就知道了。”
陈维宗没有直说,这让南易有了猜想,陈维宗的爸爸多半是个村长,还兼着族长房头什么的。
要说宗祠氛围,潮汕说第二,国内没有其他地方敢说第一。
南易打探道:“维宗,只知道你是碣石镇的,还不知道你是哪个村的呢。”
“南陈村,好像胡建那边还有一个北陈村,和我们是同一支,我们这支一千年前迁到海丯。”
“哦,我要真过去,第一时间先去你们村拜访你父亲。”
“行啊,你出发前和我说一声,我打个电话回去。先不说这个,我难得放假,陪我去市区逛逛。”
“行啊,你走路来的?”
“嗯。”
“那我去借拖拉机,咱们开拖拉机去。”
“那最好了,我来开。”
……
“耀东,这南易回来已经两天了吧,往常都是回来第二天就开会,这次他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是不是对我们有什么意见了?”
村委会,冼耀华对冼耀东说道。
“不要瞎猜,他能有什么意见。服装厂发展的挺好,自从《庐山恋》上映以后,销量一直在提高,厂里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就算有什么新计划,也不用赶在这个节骨眼实施。”
“服装厂是挺好,可食品厂的机器都运回来了,现在可是一点进展都没有,要做什么,他也没放话啊。”
“这个啊,他跟我提过,先做山楂片和果丹皮,原料都是山楂,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呢。等下个月初,就可以派人出去收山楂了。”
“你怎么不早说,下个月初出发,那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