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第7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了会籍,每年还要交一笔不菲的会费,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唯一的好处就是有个地方能结交那些发家比较早,但已呈现颓势,靠一些外在表象继续端着架子不倒的“香塂精英”,南易表示没什么兴趣和他们结交,对关尔夫炫耀会籍的行为,他只能说抛给了瞎子。
  ……
  次日。
  惠泽桑的办公室里,正有两个人来拜访他。
  “惠总裁,我是人才小组赵仁才。”
  “南办,裘精英。”
  “两位,通知我已经收到了,你们可以暂时在我们共富会的办公室办公,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诉我的秘书。”
  “快抛吧。”
  刚刚入关进入深甽,站在陈于修派来的两辆车前,南易对手里拿着硬币犹豫不决的龙卉卿说道。
  “好吧,人头去鹅城,字去珠城。”
  龙卉卿对鹅城和珠城都不了解,没有一个比较,抛硬币听天由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拇指一弹,硬币往半空飞去,在下坠的中途,南易先一步抓住硬币,中指在硬币上摩挲一下,是字,于是,他的掌心一收,凸起的肉推了推硬币,摊开手掌,人头赫然朝上。
  不用怀疑南易手指和手掌的灵活度,数载寒秋的飞针练下来,加上他看文件时喜欢转笔的癖好,手指已经被练得非常灵活,调整一下方向练练偷藏牌,做个老千也问题不大。
  “人头,去鹅城。”
  “不算,我自己接。”
  龙卉卿虽然没看出有什么地方不对,可她就是觉得不对,她能感觉到南易推着她去鹅城。
  “不用麻烦了,鹅城、珠城对你来说没什么区别。”
  珠城只是南易用来表演民主的道具,从一开始,他就准备让龙卉卿去鹅城,不仅有安保公司的罗阳正好是鹅城人的因素,还包括鹅城离深甽近,有事可以随时从深甽叫人过去,另外,也有他自己亲眼在淡水见过传销人的原因。
  “好吧。”
  龙卉卿想了一会,点了点头。
  南易从校花手里接过一个背包,转手递给龙卉卿,“除了身上的衣服和证件,这个包里是你的全家当,行李我会暂时替你保管,你上左边那辆,司机会直接送你去淡水。”
  龙卉卿拉开包上的拉链,看到包里除了两套从里到外的换洗衣服,还有一个透明包包,里面躺着零散的人民币,纸币、硬币都有。
  “你确定不是要整蛊我?”龙卉卿把拉链拉上,撇撇嘴确认道。
  南易面无表情的说道:“你可以选择回去。”
  “我还会得去吗?”龙卉卿转头看了看香塂的方向,把背包往背后一甩,潇洒的钻进左边的车里,一上车,又从窗口探出头,“我就要走了,说句祝福话。”
  “祝福话没有,送行歌给你哼一段。”南易说着,嘴里哼起了调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路漫漫雾蒙蒙,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战友啊……”
  “哼!《戴手铐的旅客》,我在凤凰戏院看过。”龙卉卿不满的冲南易说了句,催促司机开车。
  看着车子驶离,南易转头对校花说道:“打给罗阳,告诉他VIP已经出发,把人看顾好,我不想听到她出事。”
  “好的。”
  上车,一路向西,绕道去看了一眼即将完工的深甽火车站,从深甽(镇)站到罗湖站,再到现在的“深甽”没有站字,南易算是经历了深甽三段铁路的变迁史。
  看过火车站又去看即将完工的机场,中间经过一个学校的门口,看到大门一侧竖挂着外国语学校的牌子,边上还有一块四方的“日本语讲习所”牌子挂在墙上。
  从去年的八月后,更多的日本人出逃到内地来投资,前两年刮起的学英语热潮之后,如今又刮起了学日语的小旋风。
  经过老街,南易在邮政局遣址下车买了一本《深甽青年》杂志,顺手又买了几份报纸,付完钱,一转头就看到墙上贴着几张寻人启事,深甽上空有一道新时光,不时的会降下来,偷走几个人陪它玩乐,被偷走的乐不思蜀,家人们肝肠寸断。
  机场的外观已然装饰一新,只剩下内部的装修需耗费些时日,透过缝隙往里头一瞅,南易瞬间笃定机场会在十月开始营业,这个很好猜,有规律可循。
  离开机场,路过一个发廊,赫然看到阮梅的海报贴在墙上,不是艺术照,背景可以看到黄沙,不消说,肯定是在拍《封神榜》的间隙留下的影像。
  不知道是被哪个孙子卖出来的,南易打算回椰城的时候打听一下,椰城已然成了国内的盗版出版物印刷和集散中心,和图书、海报有关的事情在那里大概率能打听到一点消息。
  华强北人才市场,一走进去就可以看到蜂拥的求职者,一个个衣着看不出太多当下的痕迹,往他们手里塞个手机,混进三十年后的求职人群里也不会突兀。
  只要头上的头发争气,没早早的解甲归田,通常,男性的是三七分,中间夹杂几个中分,四大天王还没出现,对你爱爱爱不完却已经在深甽满大街传唱。
  女性的发型比较多样,披肩、齐耳、齐腰、离子烫、狮子头都有。
  “咦……”
  南易犯贱,一降低视线就看到一个穿着牛仔短裤的男性,这两年,夏日时节,街上总能看见穿着牛仔短裤的男性招摇过市,有些还是紧身的,让南易不得不感叹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流行的速度。
  九十年代初,保守和开放碰撞,短视频平台上需要打马赛克的穿着,当下的大街上都可以见到,虽然凤毛麟角,但真实存在。
  确认一下自己是六零后,南易暗暗吐槽:“一代不如一代,真是垮掉的六五后七零后。”
  过两年把七改成八,再改成九,这句吐槽依然会应景。
  在人才大厅里看了一会,南易走到外面,左右找了找,很快就看到一家打印店,走到近前观察了一会,拿出电话打给陈于修。
  “于修,华强北人才市场边上的打印店,打听一下老板是谁的亲戚。”
  “打印店?你想干嘛?”
  “我想顶下来做。”
  “不好顶,一年不少赚。”
  “知道,不管现在一年赚多少,我出两倍,什么都不用做,每年还多赚一点,别人会乐意的。”
  “那里的打印费比其他地方贵,再贵不会有生意。”
  “不为赚钱。”
  “不为赚钱,那你图什么,亏着玩?”
  “扑街,我有那么蠢吗?知不知道二十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南易使劲瞪了瞪眼珠子,想捕捉到一点葛六亿的神韵。
  “要人才,交八百,人才市场就可以摆个摊。”
  “少扯淡,帮我去打听就是了。”
  “得,你是大佬,我马上去打听。”电话对话的陈于修无奈的说道。
  “就这样,有结果通知我。”
  “晚饭一起?”
  “不了,在东湖丽苑吃,挂了。”
  ……


第0809章 国家破产之日
  九十年代的汉城,人们通常会对一个长相十分帅气的男人冠以“像张囯荣”的评价,在汉城不少人,特别是年轻女人的心目中,张囯荣是全世界最帅的男人。
  在国立汉城大学就有一个学生被女学生亲切的叫作张囯荣,他的名字叫南家骏。
  南家骏很忙,不但要管理生意,还要在学校完成学业。
  南韩的教育又是出了名的内卷,每年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高考'总能逼死和逼疯几个,冲刺阶段,一天睡超过五个小时就会被人骂不用功。
  还好,南家骏的脑子够用,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并没有给他带去太多的困扰,他很轻松的就考入国立汉城大学,主修行政学专业,辅修经济学。
  虽然经济学是辅修,可南家骏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这个专业上面,行政学只求一个及格。
  之所以这么安排,和南韩的前后辈等级观念,以及汉城大学的行政学专业戏称“公务员培训班”脱不开关系,南家骏就读于行政学专业,就意味着南韩的行政单位里会遍布他的前后辈。
  前后辈的基础,加上他新奇迹集团会长的身份,不需要他去主动建立人脉,前后辈就会主动靠近他,围绕他建立一个“校友交际圈”。
  因为在南韩,六十年代被行政手段扶持起来的财阀,早已从仰青瓦台鼻息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目前和青瓦台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相信很快就会后来者居上。
  在南韩行政体系里,若没有财阀在背后提供资金和人脉扶持,想往上走非常艰难,能考上汉城大学,又会选择进修行政学,哪怕学生时期还悟不到这个道理,工作以后摔打几年也应该醒悟。
  无根浮萍,想找个靠肯定要从自己的交际圈找,一拍脑门,哦,我有一个南家骏学弟、南家骏学长、南家骏同学,还等什么,过去团结团结。
  校园里,篮球场附近的看台,南家骏一边品尝着自己的韩定食,手里一边翻阅着读书笔记。
  南家骏吃的韩定食既简单又复杂,八个小鍮器里盛着泡菜,一个大鍮器里盛着一条有国民鱼之称的青花鱼烤鱼,另一个大鍮器里盛着三样泡菜拼盘,鍮器围绕的中央有一个瓦罐,里面盛着大酱汤。
  看起来有十二菜一汤,可就那么回事,除了青花鱼还值点钱,其他的不但便宜,而且量还很少,两筷子就可以完成光盘行动。
  南家骏眼睛始终看着笔记,手里的筷子随意伸到一个鍮器里,夹起一点泡菜就往嘴里塞,嚼了两口,眉头变成一字宽,“永珉哥,打个电话去光州,芝麻叶泡菜的味道不对,多找点有阶层、职业代表性的人进行试吃,改良一下口感。”
  “是。”
  戴着一副墨镜,站在南家骏身后的郑永珉微微鞠躬,应了声。
  泡菜便宜、不起眼,可南韩每个人都离不开,1991年南韩的人口是4329。6万,这就意味着泡菜有4329。6万的潜在消费者,虽说现在南韩的农村很多家庭都会自制泡菜,而且,在市场上还有不少泡菜品牌,实际的市场并没有多大。
  但这是现在,不代表将来,泡菜的利润很不起眼,或者说南韩的整个农业领域都很不起眼,天花板太低,根本没有财阀把手伸到这一块,这就给新奇迹一块真空地带,没有头部财阀当竞争对手,新奇迹可以在农业领域横冲直撞,干点以本伤人的勾当。
  即釜山的土地兼并行动之后,新奇迹在光州又兼并了不少土地,荣山江江畔,一左一右,两个新奇迹蔬菜种植园隔江相望,在它们附近,一座南氏宗家府泡菜制作坊矗立着,专门制作南爸爸牌的泡菜。
  有钱,又有心思,想给自己找个有名望的祖宗还是不难的,一如当年李家的做派,明明都算不上是汉家血脉,偏偏给李氏安了一个老子李耳的祖宗。
  泡菜制作坊之所以会在光州,一是因为光州的泡菜全南韩知名,这里做的泡菜大家都说好,二来,挺凑巧,在光州有一个泡菜世家,这个世家就是南氏宗家。
  南氏宗家没出过什么大人物,早些年还是李氏王朝的时候,还曾经有人进宫当过专门腌渍泡菜的御厨,后来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当下,南氏宗家除了还有传承和家谱,日子过得都不咋的,要么务农,要么做泡菜,出息一点的跑到汉城住屋塔房。
  '屋塔房就是房顶的阁楼,冬天冻死,夏天热死,房租相对比较便宜。'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姓南的,非说自己是釜山那边的南氏一脉,现在要过来认祖归宗,把族谱给续上,不但用嘴说,手上还有行动——出钱翻修宗家府、帮助南氏生活艰难的同族、给南氏聚居的村落修路,诸如此类,做的非常到位。
  穷攀富,千难万难,富认穷,轻松加愉快。
  南氏宗家府拿到了实惠,老人们一听南家骏还想着重塑祖上的荣光,把南氏宗家府的泡菜再做起来,自然是一万个答应,南家骏不是南氏的后裔也必须是。
  就这么着,南氏宗家府的泡菜制作坊建立了,新奇迹占八成股份,剩下的两成属于南氏宗家府,名义上是分配给南氏所有人,但实际上由南氏宗家府的几个老家伙支配。
  至于为什么是南爸爸牌,南易坚决否认和他有关,完全是南家骏出于营销角度的考虑,南爸爸泡菜,浓浓父爱,听着就让人心头一暖。
  要知道在南韩尊卑分明,极少有父亲和孩子能玩成一片,父亲在大多数孩子的心目中,形象永远是不苟言笑、严厉,太多的人患有“缺乏父爱综合征”,一份溢满浓浓父爱的南爸爸泡菜,多少能弥补孩子们缺失的父爱。
  ……
  篮球场的另一头,一个女生手里捏着两张《阿飞正传》的电影票,痴痴的凝望着南家骏。
  女生叫边尚美,蔚山出来的土妞,家境非常普通,长相也很普通,鼻子上还架着一副看起来很土的眼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