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第7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队副队长寒号鸟嘴里一边说着,一边模拟着缅北军突破房门的动作。
  王桃站在一边观察,查漏补缺。
  “办公室的们给他们留条缝,要是关着,不好判断他们是开门还是踹门。”
  “蜜獾,也不一定,他们可能会先来上一梭子。”寒号鸟站到离门一米远,做了一个扫射的动作。
  “所以,要给他们留条门缝,逼他们做战术动作,左边一个人把门推开,旋转半圈靠在墙上,这里……”王桃指了指墙上某个位置,又指了指另外一个位置,“还有这里会靠着一个第三人。”
  “在门上装个机关,然后把这三个点的墙上掏出一个洞,在里面安装定向延迟爆破炸药,按照缅北军的军事素养,0。4秒延迟比较合适。”寒号鸟补充道。
  王桃走到办公室门三米远的位置,指了指几个位置说道:“他们的第二梯队应该会守在这里,最少12个,最多不好估计,不知道他们突击到这里的是新兵还是老兵。”
  “地雷数量有限,根本没多余的埋到这里。”寒号鸟说道。
  王桃指了指边上的一棵树,说道:“不用地雷,矿上还有不少铁钉,把铁钉切成三段,在树上安三个低灵敏度的水平引爆炸弹,墙上炸弹的冲击波会把它们触发的。”
  “蜜獾,够狠,你和缅北军有仇?”寒号鸟轻笑道。
  “哼,口号喊的再动听,也改变不了他们是军阀为祸一方的事实,等着看吧,缅北的百姓过不上好日子,无非就是换个山头,他们还得继续种鴉片,还得继续受穷。”
  “哈,蜜獾,看开一点,他们所处的地域就决定了这里只可能是地狱,上帝,终于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不知道下一站会被派到哪里,我恨透了丛林,希望下一站是城市。”
  ……
  “应该抽时间去各地有地区代表性的农村转转,现在城里和农村的消费情况完全是两回事,两者的消费水平起码相差好几年。”
  在东门老街逛了一圈,看到和香塂几乎同步的服装款式,南易不由地想到了农村,对如今的农村人来说,四成人可以咬咬牙买一台黑白电视机,零点几成人可以买得起彩电,更少比例的人能买得起冰箱。
  如今农民的收入结构人群划分,开厂开店的可以忽略不计,包工头、泥瓦匠、木匠、篾匠、弹棉花、白事佬、铁匠、骟鸡骟猪的兽医、给猪打针的兽医、赤脚医生、养牛犁地专业户、拖拉机手,差不多就是这些人有务农之外的额外收入。
  如果家里几口人都是务农的,种田不会有结余,能来钱的地方只有养猪、养鸡鸭鹅、果树,养鱼不太可能,生产大队是没了,可很多村子还保留着小队,还有不少东西是属于集体的,鱼塘在很多地方都要承担农田灌溉的责任,暂时还没有搞承包。
  如今农村盖房子正处于老式平房、老式木楼板二层房、新式水泥砖瓦小二层的时期,由于要节省钢筋和砖块,通常墙是空心墙,只有门窗附近和要放预制板的高度才会砌上一点实心墙,一套两百平的两层小楼,如果不做阳台,按不同地区应该是介于4000…7000左右。
  如今在农村有市场的产品应该包括:小孩子便宜的文具、玩具和零食,香烟、黄酒、啤酒、五加皮,白酒比较畅销的是杜康、四特酒、地方白,其他还有散装酱油、榨菜头、盐、味精、针头线脑。
  农具、锅碗瓢盆这些东西一用就是几年十几年,衣服主要还是扯布到裁缝那里做,这两年新年男的流行做西服,女的是大衣款式的棉袄,里面的会自己做毛线衣,买开司米的人很少,羊毛衫就更不用说,再里面,棉毛衫、棉毛裤、背心、三角裤,这些是要花钱买的。
  鞋子现在流行的是疙瘩钉鞋(足球鞋)、少林鞋、自己做的布鞋、解放鞋、女孩子小白鞋、冬天自制棉鞋、高低帮雨鞋,旅游鞋、皮鞋、白球鞋(回力款式)比较少见。
  “对农村的了解有点浮于表面,暂时就定在暑假,带着无为一起去。”
  南易边走边思考,刚走出老街就看到疾步快走的冼梓琳,快步迎上去,南易打了声招呼:“冼校长,走这么急上哪去啊?”
  看到南易,冼梓琳驻足,脸上露出笑容:“阿哥,你怎么在这里?”
  “我随便逛逛,你呢,今天不是周末,不在学校呆着,你这可是擅离职守啊。”南易玩笑道。
  “我可不是擅离职守,学校里的同学一起编写了一张汉卡,我刚去了报社,准备在报纸上打广告。”冼梓琳托了托眼镜说道。
  “汉卡,你确定没有开玩笑?文昌围的孩子们虽然聪明,但凭他们还没有写汉卡的本事。”南易笃定的说道。
  “呵呵,阿哥,完小已经毕业好几届了,那些毕业的就不是完小的同学了?”
  “哦,我说呢,这就不奇怪了。”南易恍然大悟道。
  文昌围完小的电脑教育领跑全国,比起美国的学校也是掌握领先优势,早一点有凭借高超计算机水平进入少年班的冼伟森,后面又有好几个和冼济棠一样选择去国外留学学习计算机的同学,要是这些人出大力,完小能写出一张汉卡来并不稀奇。
  有一点南易还是比较欣慰的,文昌围从1968年生人开始,只有寥寥几个没有进入大学深造,其他的不是在国内高校就读,就是公费'完小出钱'去国外留学,村委会走进岔道,完小却按照他的想法一直走了下来。
  而且,其中有大半都在小学期间,甚至是初中阶段跳过级,相比外村人,他们将来都会占据一点年龄优势。
  “阿哥,你等下还要去哪?”
  “还是随便逛。”
  “那……要不要跟我回学校看看?”冼梓琳试探的问道。


第0811章 叶依翠,根已烂
  南易想了一下说道:“今天就算了,明天早上再过去。”
  听到南易的回答,冼梓琳兴奋的说道:“好啊,明天我在学校等阿哥。”
  “嗯,你去忙你的,我继续逛街。”
  告别冼梓琳,南易想着明天要去完小不能空手去,总得给小朋友们带点礼物,他就掉头去了国际商场,路上他想起来并不清楚完小有几个学生,本想给范红豆打个电话,再一想对方在上课,还是算了。
  路上,路过国名银行,南易走进银行大厅,来到自动柜员机'早期的ATM'前,用银行卡取了点钱。
  银行卡有工本费也有年费,收费基本和后世差不多,风格也差不多,各个城市并没有一个统一价,这个时候的十几块钱已经是不小的钱,没有多少人会舍得办一张银行卡,所以,纵使柜台人再多,自动柜员机永远是无人的状态,很难遇到需要排队的情况。
  在国际商场一楼转了一圈,看到化妆品专柜边上有不少女性在排队,不像是等着买东西,也不知道她们排个什么劲。
  上楼,找到文具柜台,南易选定了派克钢笔,他要的量大,走了团购路线,用25块每支的价格买下了100支,付过账,再下到楼下,刚才的疑问就有了答案——化妆品专柜多了一个老外,穿的有点花哨,手里拿着口红正给一位女士涂口红。
  原来是专柜搞了个促销活动,只要买专柜的化妆品,老外就会帮着顾客化妆。
  女顾客们对老外并没有太过关注,反而把注意力放在正接受化妆的那名女顾客脸上,南易往排队的女顾客扫了一眼,发现排在第二个的女顾客看起来有点眼熟,有点像《外来妹》里的某个角色,名字想不起来了,不是女主角一直就没注意过。
  买完东西,南易又去了东园路,这条路上有不少发廊,店门口总会站着娇滴滴的发廊妹,有的看起来挺清纯,有的手里夹着烟,非常老道。
  从街头走到街尾,南易听了无数声的“靓仔”、“帅哥”,占了点耳朵上的便宜,南易并没有在东园路撒钱,走出路口,见到一家溫州发廊,南易便走进店里,坐到一张理发椅上。
  如今的溫州发廊还没有把业务拓展开,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只提供洗剪吹服务,但它又是理发店行业里的一张名片,不少人剪头发只认这牌子。至于看到“溫州发廊”四个字能让人会心一笑的那种理发店,如今还没有诞生。
  '小科普:溫州发廊未必就是温市人开的,一开始溫州发廊就是温市人开的普通理发店,后来有温市老板开了“高级版”的溫州发廊,因为挺赚钱,沾亲带故的自然跟着做。
  一段时间之后,溫州发廊越开越多,在全国风靡起来,于是溫州发廊这四个字慢慢成了一种服务或者说行业的代名词,再进入这行的非温市人也跟着打溫州发廊的牌子,所以,溫州发廊和温市人开的发廊并不能画等号。'
  一个洗头妹看到南易,就走到他身边问道:“老板,剪头发还是干洗?”
  “靓妹,干洗多少钱?”
  “五块。”
  “五块一秒,还是一分钟?”
  深甽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繁华之下,也有鱼龙混杂的一面,有几十块钱一分钟的电话,有上百块的黑旅馆,也有按克/两卖的吃食,按秒计算的服务,遇到好欺负的面瓜,奸商未必不敢按根收费。
  “老板,不要说笑了,我们这里是正规店,五块钱当然是洗完整个头啦。”
  洗头妹笑了一声,拿了一条毛巾就披在南易的后颈,又把理发围裙围在他的前面,接着抬头看了一眼镜子,“老板,我们这里有普通的洗发水,也有好的洗发水,你要用哪一种?”
  “好的是什么洗发水?”
  “海飞丝啦,二合一洗发水,电视上都有广告,还是香塂明星拍的呢。”
  “哦,那就用海飞丝,加一块钱够了吧?”
  “就是一块,老板你等着。”
  洗头妹说着,就从边上的案台拿了一瓶海飞丝,打开盖子挤了点洗发水在手里,往南易的头上一抹,又拿过一个装水的起泡瓶喷了点水到南易头上,一只手先在南易头上转圈圈抹匀洗发水,接着两只手抓啊抓、挠啊挠。
  “老板,你在这里做什么生意?”
  “我啊,卖鸡饲料的。”
  “鸡还有饲料?我们那里喂鸡都是早上一顿米糠加粥,下午喂点谷子,有时候不用喂,它们自己会找吃的。”洗头妹说道。
  “你说的是自己家里养个几只十几只,平时下个蛋,逢年过节杀一只,当然可以这样喂。有人是专门搞鸡养殖的,一养就是几千上万只,再按照你说的这么喂,一年要吃掉多少粮食?再说,一只鸡养一年才能卖,那不是亏死了。”
  “哦,搞养殖和自己家养不一样?”
  “完全不一样,算了,不说鸡,再说我都能闻到鸡屎味了。”南易看了一下镜子,问道:“靓妹,店是你开的?”
  “我哪有这么厉害,我是拿工资的。”
  “工资不低吧?五块钱一个头,五五分成,哪怕是四六分成,一天洗二十个没问题,一天40,一个月就是1200,不比我卖鸡饲料差。”
  “哪有这么多,一天能洗七八个就不错了,分成也没这么高,我只能拿到三。”
  “那也不算少,一个月三百多了,已经赶上干部标准。”
  洗头妹幽怨的说道:“老板,这里是深甽,开销很大的,买两件衣服,在外面吃顿好的,付了房东房租,根本剩不下什么钱。”
  “嗯?不是包吃包住?”
  洗头妹压低声音说道:“我们老板好几家店,住的地方很差,五六个人挤在一个房里,隔壁就住着店里的男人,经常会到我们房里来,谁敢住啊,我自己和老乡在外面租房子住。”
  “喔,黄贝岭还是坭岗?”
  “不是,住的有点远,文昌围知道吗?我就住那里。”
  南易一听,不动声色的问道:“知道,怎么住那么远?”
  “那里的房子好啊,房租和黄贝岭差不多,但是房子新,房间里想要什么都有,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电话,就是要加钱,我只装了电话,和家里联系方便,休息的时候不想下楼,还可以打电话到楼下的饭馆让他们送吃的上来,很方便的,还是内部电话,不用交电话费。”
  “咦?打电话不要电话费?”
  “老板,你不知道程控电话?”洗头妹诧异道。
  “听说过,不太懂,你帮我解释解释,为什么不用付电话费?”南易装相道。
  洗头妹微微摇头,“我也不懂,好像是电话就在自己线里打,不用连到邮电局,反正房东不收我们钱,开通电话,只要交电话机押金,每个月交五块钱月租费,电话费到月底会有单子给我们,账很清楚。”
  “那挺好的,房租和黄贝岭差不多,又有电话,那不是可以租一间下来开公司?”南易眼睛一亮说道。
  “不行的,房东早想到这点了,二楼、三楼就是专门租给别人开公司的,房租要贵好多,还不能月付,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