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阁楼,人可以上到顶上。
一路绿灯,用220万卢布把房子给买下,新村大街316号就变成了德尔南驻莫斯科名誉领事馆,南易在莫斯科有了一片封闭的安全岛,他这个名誉领事也正式走马上任。
坐在办公室里,翻阅一下德尔南首都帕瓦玛发过来的文件——在苏修境内,一共只有3个德尔南公民,还是一家子,三个月前籍贯还是胡建,现在变成祖籍。
虽然资料上没显示他们来苏修是干嘛的,可南易用阑尾也能猜到这一家三口就是倒爷,就是不知道在这边倒什么玩意。
“本国公民”这边毫无压力,剩下的就是签证的事务,这个也没什么好忙的,德尔南对大部分国家免签,想去德尔南买张机票直接飞过去就成,压根不用跑南易这儿来看他脸色。
没事可干,南易一心为公的状态只保持了两天,第三天又开始忙自己的私事。
端着茶杯,南易带着他叫过来的先遣排克格勃班的库可夫来到院子里,和他谈建立安保公司的事情。
来到一棵苹果树下,原地一跳,南易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凑在鼻下闻了闻,把苹果抛给了库可夫,“和原来的同事联系过吗?”
库可夫拿着苹果在衣袖上抹了抹,送到嘴边咬了一口,“出于保密,没有。”
“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再回先遣排,可以搬回家去住,多陪陪妻子和孩子,也可以联系一下被遣散的旧同事,他们要是愿意离开家乡,我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份工作,嗯,刀口舔血的工作,你清楚待遇和福利,可以直接告诉他们。
若是故土难离,你可以给他们一份工作……”南易顿了顿,接着说道:“你的新岗位是担任命令与征服安保公司的经理,这家公司负责给我们自己的产业提供安保。
为了不引起某些人过度的担心,安保的成员构成里不能有太多的原克格勃人员,最好不要超过20%,主要的成员最好是退休警察、普通退役士兵,以及在职经济警察。”
'①苏修时期的警察其实不叫警察,俄语直译过来是“民兵”,一直到2011年签署联邦法案《关于警察》,俄罗斯才开始改变原民兵的名称为警察。理论上,克格勃才是警察,秘密警察。为了避免名称变来变去,我直接就用警察这个词。
②经济警察是苏修负责保护国家重要大型厂矿、企业的一支武装守备力量,很快就会被改编成国营保安公司,只要花钱就可以雇佣,当然得是合法的事务,“原则上”不可能雇他们帮着抢劫。'
“在职经济警察?他们的身份怎么解决?”库可夫问道。
库可夫原来只是克格勃的武装人员,掌握的是各种战斗技巧,并没有特工的八面玲珑。
“非常简单,你去找一家有经济警察保卫,效益不太好的企业,和企业领导沟通一下,先借调一批人过来帮我们工作。对了,你不太擅长沟通的工作,没事,找个擅长的人帮助你。
命令与征服由你全权负责,我不会再派人给你,只会给你一笔启动资金,从注册开始,所有的事务都需要你去做,这家公司名义上属于你。”
不管是苏修还是俄罗斯都没有放开禁枪这一条,安保公司成立之后,想要申请持枪非常困难,很有必要吸纳一批可以合法持枪的经济警察。
至于命令与征服安保公司,南易是真打算交给库可夫全权负责,他只想让公司发挥安保的基本职能,并不会太过倚重和信赖,谁想掺沙子随便,太过机密的事,并不会让这家公司去执行。
“明白。”
“校花,把钱给库可夫。”
南易吩咐了一句,人爬上了苹果树,观察树杈、树梢上的枝丫,他的嫁接癖犯了,好好的苹果树,他想嫁接上梨枝,而且还得是苹果梨。
……
夕阳西下,半边残霞染天上。
莫丹兵营,三楼的走廊里,南易静静地站立在那里,远远地眺望着天边一抹慢慢暗淡下去的晚霞,上戸雅美站在他的右边正和人通着电话。
扶手上,一根檀香已经燃烧了大半,一节节烟灰掉落,堆砌成一座微型山头。楼道里不时有工人搬着实木床和实木桌经过,协调声,撞击声不时响起,但是南易的内心一片宁静。
南易在走神,在思考。
最多三天,友谊皮革城就可以投入使用,接下去要做的事就是招商,先从配套服务开始,餐馆自营,人已经在等着;便利店也是自营,从瓦西里超市抽调人过来就行;
贵重物品和资金保管服务要升级一下,瓦西里银行直接在这里开设微型网点,用服务质量吸引倒爷们把钱存进银行;
话吧要自营,国际长途的差价还是挺大的,寻呼(喊人接电话)可以按次收费,翻译社和话吧得挨着,可以方便提供电话翻译服务,也可以提供装秘书或其他任何职位的服务;
还要安装程控交换机,给房间提供分机安装的服务,可以赚取话费差价和月租费。
要对外承租的有理发室、洗衣房、浴室、足浴房、录像厅&录像带租赁、医疗站;电器销售店,找个国内的家电厂谈谈,让他们过来开拓国际市场。
物业部门除了提供基本的走廊、室外清扫,还可以提供增值的室内清扫服务;
买了电视、录像机,也不能天天看录像,早上醒来,打开电视机,听一听祖国的电视台一声“观众朋友们下午好”的问候,浓浓的乡音、浓浓的问候,每月仅仅需要付出15美元的卫星有线电视费,相信会有不少人会接受。
当檀香最后一丝都化为烟灰,南易从走神中脱离出来,看到上戸雅美还在通电话,南易示意她继续,自己抬步往楼下走去。
大部分时候,南易只需要指个方向,再定个目标,剩下的事情就是斯嘉丽监督,梁慧文和上戸雅美吭哧吭哧去做,南易说忙,其实一年有大半时间在瞎转悠,仨女的是真的忙,脚不沾地的那种。
上戸雅美人在莫斯科,可管的事也许在南北极,南易让她驻扎莫斯科是为了表明工作重心,但不意味着上戸雅美需要管理的事务就可以撒手。
南易下楼找到第七连的连长瓦图京,和他嘀咕一下搞创收的设想。
等倒爷们住进来,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有人会寂寞难耐找一个莫斯科或者其他地方的姑娘聊天解闷,甭管来干什么,人只要走进来就得交“养路费”。
姑娘们通常都是穿高跟鞋,对路面的伤害比较大,收她们一点养路费,天经地义,收了钱,正规发票是没有的,收据给她们开一张,她们可以拿着收据找客户或者背后的娱乐公司报销。
和瓦图京聊完,南易又在瓦图京的带领下逛起了整个兵营。
莫丹兵营有不少空地还有一片树林,但又没有自己的小后勤,搞养殖、种植之类自力更生的举措,看着空地和小树林,南易打起了搞个小型养殖场和种植场的主意。
莫丹兵营将会住进来几千人,每天产生的泔水供应十来头猪的吃喝不成问题,小树林还可以撒上牧草籽,再养点蚯蚓和蝼蛄,地里种的再分润出一点做饲料,完全可以建立一个五六百头成年猪加三四百头猪崽的养猪场。
南易绞尽脑汁,把莫丹兵营一切可以开源节流的地方都挖掘出来,他的压力很大,每天一睁眼,至少要付出去4。1万美元,不想着多赚点、省着点,一年下来为谁辛苦为谁忙?
进入十月,南易和国家通信委员会的费列宁见了一面,敲定了赶风寻呼台的具体合作意向,资金和日常管理由南易这边负责,基站建设和技术维护由费列宁负责,当然,成本支出还是得南易负责。
南易不但要撒出去50%的干股,还得帮着养一批冗员,没辙,只能养着,“国家通信安全”六个字就是南易绕不过去的坎,还好,冗员不吃空饷,只是要付出的福利绝对大于他们创造的劳动价值。
乂乌,化工路,南国红豆商业地产发展的总裁办公室。
总裁楼玉春手里拿着一封借调函,走着神。
借调函要借调的是公司的副总裁龚自强,人要被借调到莫斯科去协助兄弟单位开发批发市场,一借调就是公务繁忙的副总裁,这不由让楼玉春产生不好的联想。
七月,南国红豆刚接受过财务审计,八月,公司原来的财务被调走,调来一个新财务吴步青,按照以往财务岗位两年一轮换,并且都在年终扎帐之后进行的规律来判断,这次并不是正常的轮岗。
龚自强存不存在问题,这无需多言,他负责的项目成本开支都会多出5%左右,虽然他总有理由借口搪塞,可自己不是傻子,原来的财务不是傻子,南老板更不是傻子。
把人调去莫斯科,是暂时调离,以观后效,还是惩前毖后,杀鸡儆猴?
楼玉春不能不多想,说起来龚自强和他沾亲带故,也是他把人带进南国红豆,一步步提拔起来,真要出事他不好交代。
想着,楼玉春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第七连的食堂,南易和瓦图京坐在一张桌上吃着部队的标准午餐,一点土豆泥,一点圆白菜,两片面包,一杯调配过的红茶就是士兵的午餐,闻不到一点肉腥味。
勺子舀着土豆泥,南易感慨苏修的经济真的不行了,第七连可是近卫师的连队,驻扎在首都,不是边陲之地的边防部队,这里的伙食只有这个水平,可想而知一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部队伙食得差成什么样。
南易想着要改善一下第七连的伙食,让小伙子们餐餐有肉吃,还得有水果,香烟也得供应上,甭管抽不抽,一个月每人发上两条。
正想着,校花来到南易的身后,耳语一声,把电话递给他,南易向瓦图京告了个罪,拿着电话走到食堂外面。
“喂,老楼,什么事?”
楼玉春:“老板,我想问问自强借调的事。”
“问吧。”
楼玉春沉默了一会,说道:“老板,自强和我沾点亲。”
“我知道,72万4136块,这是属于所有股东的钱,其中也有你的一份,你转告他,把钱补上,然后尽快来莫斯科报到,这边急需一个对批发市场懂行的人。”
楼玉春:“谢谢老板。”
“不用谢,老楼,灯红酒绿容易让人迷失,偶尔来一次忆苦思甜,其实挺好,好些年没下地了吧?”
楼玉春:“有六七年了。”
“正好,晚稻该割了,给自己放一个农忙假,回家去帮帮忙,去田埂上寻寻你丢掉的泥裤腿。让龚副总裁大胆的过来,他犯下的不算是大错,我会给他机会。”
说完,南易挂掉电话,回到食堂里继续他的午餐。
与葛翠竹联系,让她派人来莫丹兵营开垦土地、养猪,为下一步去西伯利亚建立农场做准备;把友谊皮革城的业务进行分割,注册了N家公司,然后联系黄三儿,让她在京城进行“特殊岗位”招聘。
“特殊岗位”,特殊在劳动报酬上,公司不但不会支付工资,还会按年度向入职的职工进行收费,也就是所谓的付费上班,有丰富倒爷经验的多收点,应届毕业生予以照顾,可以少收点。
派人去莫斯科大学招聘兼职,时薪1美元,还能拿绩效、提成,好容易就招到几个国内在这里留学的大学生;人到位了还要进行岗前培训,人手不足,部分培训是南易亲自上阵。
理发室的老板是包唤头介绍来的,没钱付租金,南易只能让人家先欠着,等把生意做起来再慢慢给,不过房租可以欠,“工签”的钱可不能欠,一对男女朋友,一个一年1500美元,两个3000美元,友谊皮革城有了第一笔进账。
洗衣房,找了莫斯科本地一个本身从事洗衣房生意的大娘,她和华囯倒爷有过不少接触,看好友谊皮革城的前景,很痛快的付了一年房租,一刻钟都不耽误,签完合同马上入场装修。
事后一打听,大娘还是个犹太人,这让南易不得不说个难怪。
浴室是一门好生意,一年有七八个月都不会缺客人,租金要的比较贵,好几个人来看过之后,都被高租金吓走了,暂时还悬着没租出去。
足浴房的租金要价更贵,可却很好租,第二个来看的人一听是独家生意,赶紧拍板租下。
录像厅&录像带租赁被一个香塂的倒爷租走,他不但看中生意本身,也把店面当成了囤货的地方。
医疗站被一个阿富汗回来的老军医给租走,也不知道他手里有没有治疗淋病的偏房。
绕了一圈,浴室被足浴房的老板给租走,他想搞成一般人洗不起的样子,南易义正言辞的要求人家必须有大众浴室的项目,僵持了几下,最终对方答应了下来。
后勤配套搞定,接下去就是招商。
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二,寒露,宜开业。
只剩下一周不到的时间,南易让包唤头拿着邀请函去倒爷出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