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归新加坡1995-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上海长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新加坡怡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出资800万美元现金,全盘收购原上海无线电十三厂占地面积17881平方米,建筑面积22990平方米的土地、厂房与设备等资产。
  原来所有职工与技术人员由上海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负责另外安排解决……
  同时,李晓凡找到表妹唐倩倩,在上海新注册成立了由李晓凡与唐倩倩俩人出资的上海怡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中李晓凡占股90%,唐倩倩占股10%。因为1993年国内正式颁布了《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需要至少2名以上股东。
  在新加坡怡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800万美元注册资本金到位,新的上海长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注册后,李晓凡代表上海怡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长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重新与上海复旦大学和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签署了《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合作意向书。
  根据这份合作意向书,四方将新成立一家叫“上海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有限公司”的新项目。
  在这个联海微电子新项目中,上海复旦下属的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股20%,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占股20%,上海怡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占股20%,上海长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占股40%为单一大股东。
  李晓凡在合作意向书中承诺,他控制的上海怡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长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将通过不同的方式,在1996年前至少向《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项目投入1000万美元。
  随后,按照公司章程,上海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有限公司首期董事会推选了五名董事,由倪院士、李晓凡、潘占隆,还有复旦复华和长江集团各指派的一名董事等组成。
  上海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有限公司董事会经过投票,选举倪院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工。
  ……
  新的上海怡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在南京西路1486号原上海无线电十三厂。
  公司注册完成后,李晓凡让吴秀梅从明州过来上海临时负责一段时间的上海公司筹建工作。
  五月中旬,吴秀梅给李晓凡发来了第一批经过筛选的应聘人员简历。
  李晓凡打开电子邮件后,看到其中一个女生照片后吃了一惊,再看着那个熟悉的名字,不禁让他回忆起了曾经的朦胧青春……
第361章 第一次的青春朦胧与卡脖子产业园(求订阅给动力)
  闭上眼睛,李晓凡就似乎会梦到一双修长白皙的少女美腿……
  那是他的青春记忆,那个时候的他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
  当年,在宁东中学上初二时候,李晓凡的班上新转学进来了一位女同学。
  这位新来的女同学来自明州市区,她穿着不仅很洋气,人很漂亮,而且成绩超好,期末考试门门第一,把原本一直占据班级第一的李晓凡拉在了后面。
  后来,李晓凡他们才知道这位叫杨飞燕的女同学父亲当时是从明州市里部门过来新上任的宁东县领导。
  那个年代,女生的发育普遍比男生要早。
  李晓凡的印象里,到了小学五年级,班上的女同学们个头已经比他们男生高了。
  等升学到初一,女生们个个高了他们一截。
  那时候,县城与农村里的女生们都比较野,皮肤都偏黑,穿着也比较土气。
  在遇到杨飞燕之前,李晓凡一直对女生没有啥感觉。
  直到杨飞燕的出现,李晓凡的身体底部突然萌发了一种青春意识!
  李晓凡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杨飞燕那天是学校在县里的体育场开运动会。
  早上七点钟,全班在体育场单双杠角落集合的时候,班主任胡老师带了一个穿着时髦粉色运动装的马尾辫女孩给大家介绍道:
  “同学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班里新来的同学,叫杨飞燕!”
  杨飞燕长得很漂亮,马尾辫,挺拔的个子,看上去当时已经有一米六三这样了,亭亭玉立。
  而当时的李晓凡等一帮男同学们普遍身高才一米六左右。
  李晓凡之前从来没有看到那么漂亮的女生,看到杨飞燕后,把他给惊艳了。
  后面更让李晓凡惊艳的是杨飞燕参加年级100米与400米短跑,全部夺冠!
  当杨飞燕穿着合身的运动短裤,在跑道上奋力奔跑,高高的马尾辫高高飞扬的时候,她的英姿把李晓凡给深深吸引了!
  那是李晓凡第一次对女生有了那种朦胧与冲动的感觉。
  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青春,粘湿而躁动、沉闷而自恋,阳光很灿烂,但感觉总蒙着一层雾气……
  李晓凡开始像马小军一样,充满朦胧而躁动的渴望和想象……
  初中毕业后,杨飞燕顺利升入明州市区最好的全省重点中学明州五中读高中。
  而李晓凡为了替舅舅与舅妈分忧,选择了中专。
  从此俩人分道扬镳……
  李晓凡的记忆里,前世杨飞燕在明州五中完成高考以后,进入上海的交大学习,毕业后留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后面嫁给了一位上海本地人。据说这位上海的婆婆非常难搞,她后来的婚姻过得并不幸福……
  现在,李晓凡在电脑上看到了杨飞燕的这份简历。
  她前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目前就在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担任助理工程师。
  惠普公司与上海分析仪器厂去年在漕河泾开发区合资成立了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80万美元,致力于化学分析仪器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及服务支持,其产品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
  到了1999年底,惠普宣布战略性重组计划,从集团内部拆分建立了一家独立的测试和测量公司,包括原来惠普的元器件、测试与测量、化学分析、和医疗仪器业务等部门全部划归这家新的公司,然后独立上市,这家新的公司就是AgilentTechnologies安捷伦科技。
  随后这家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改名为安捷伦科技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成为安捷伦一个的气相色谱生产基地。
  前世,这家公司也是李晓凡的客户之一。
  原来,杨飞燕也曾在这家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工作过。不过,前世,等李晓凡回来上海工作时候,杨飞燕应该已经跳槽离开这家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了。
  这回,杨飞燕应聘的岗位是投资助理。
  李晓凡给吴秀梅的要求是毕业于复旦或交大这样的重点大学,至少两年工作经验,电子或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
  让李晓凡意外的是他们发布在上海人才市场的招聘广告居然吸引到了杨飞燕的应聘。
  根据吴秀梅的汇报,这次应聘公司新岗位的应聘者很多。
  李晓凡知道,最吸引人的大概是他们开出的条件:月薪从6000元人民币起……
  1996年的外资企业,普通的大学生工资水平在2000…3000元左右。
  要吸引到好的人才,就要舍得花钱,而且这些对当下的李晓凡而言都是小钱。
  ……
  三天后,李晓凡飞抵上海参加上海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会议,顺便面试杨飞燕这些应聘者。
  到了上海之后,李晓凡让公司的驾驶员开车,他让吴秀梅陪同先去考察了一圈位于上海西南角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杨飞燕现在上班的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就在这个漕河泾开发区内。
  “李董,你考察这个漕河泾开发区干嘛?”在车上,吴秀梅好奇地问道。
  “我们去考察了再告诉你……”李晓凡笑而没细说。
  当时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东起桂林路,路东有当时的上海邮电通信设备厂,西到新泾港,北临蒲汇塘,南到漕宝路,规划面积大概6平方公里。
  这个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其前身是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周边有交大、华东理工大学等20所大专院校和120多所科研机构。
  负责园区运营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招商部经理热情接待了李晓凡一行的来访。
  招商部经理介绍:
  1988年6月,报经国家批准,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扩建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列为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沿海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1991年3月,国家又批准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当下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唯一具有“双重性质”的开发区。它可以享受享有国家级高新区的政策待遇,又可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李董,至去年1995年底,我们开发区共有企业616家,员工达5。4万人。其中三资企业已达189家。引进项目总投资12。3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7。6亿美元,占总投资的61。54%……”
  “我们开发区不仅政策优惠,地理位置也相当优越,距虹桥国际机场不到7公里,距市中心人民广场才11公里,毗邻内环线高架道路和地铁车站。李董,如果您有好项目,欢迎考虑入驻我们园区!”
  ……
  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回来的路上,吴秀梅耐不住好奇又问道:“李董,莫非你想在这个漕河泾开发区落个项目?”
  “嗯,这个漕河泾开发区的位置相当好,比远在浦东的外高桥、金桥与张江等园区好得太多了。我在考虑,这里可能适合放一个卡脖子产业园!”
第362章 重逢老洋房与你快去换件衣服吧!(求订阅)
  “卡脖子产业,李董,啥意思啊,第一次听说?”吴秀梅好奇道。
  李晓凡笑道:“卡脖子,顾名思义就是被别人卡住脖子,抓住要害,动弹不得,落得一个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的命运!”
  他继续道:“如果引用到我们国内的产业,就是在那些高新技术产业链上被西方卡住脖子的关键硬件与软件。例如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制造芯片的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手机里的射频器件等核心器件、高端传感器、重型燃气轮机、激光雷达、高端数控加工中心、高端轴承钢等等……太多了!”
  “李董,你说的这些高大上产业,我们公司打算去参与?”
  “嗯,我有一些初步的想法。但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慢慢谋划……”
  ……
  魔都的武康路整条路呈弧线,北起华山路晚清重臣李鸿章曾经住过的丁香花园,南至著名的淮海中路。
  沿路租界时代留下来的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是魔都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
  一阵正装的杨飞燕按照面试通知上的地址,一番寻找之后,拐进沿路都是郁郁葱葱梧桐树的武康路的一个小弄里,终于找到了面试的地址。
  这个地方看上去大概是个老洋房。
  外面,长长的围墙内林荫蔽日,里面的洋房建筑被遮挡得难辨真容,但是用“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似乎又觉得太含蓄了点。
  老洋房的大门和院墙颇为朴质与典雅。
  杨飞燕按了电铃,里面工作人员确认过身份之后,打开大门将她迎了进去。
  进入大门之后,眼前豁然开朗,这景色让杨飞燕的内心不禁为之一振,真是个别有洞天的好地方啊!
  里面是一栋被美丽花园包围着的一幢三层砖木结构的独立式花园住宅。
  这栋三层砖木结构的英式花园老洋房,布局正气,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坡屋顶、红平瓦,壁炉烟囱,鹅卵石墙,简洁而不失典雅。
  里面花园整体充溢着浓浓的北欧风情,建筑的外观朴质利落,鹅卵石墙面大方简朴,机制平瓦、陡坡屋面自然简约,与满院子的百年参天大树相得益彰;花园内假山、亭子、苗圃错落分布,这景致看上去一点儿也不比公园差。
  壁炉式烟囱,绛红色的屋顶瓦片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醒目,搭配着院内两棵早已百年的参天大樟树,让人心神荡漾。
  “好美啊!”杨飞燕惊呼道,魔都这地方真是天外有天。
  “这老洋房是你们公司临时租的吗?”她问在前面引路的工作人员道。
  工作人员微笑着轻轻道:“我们公司老板刚刚买的……”
  听着工作人员轻描淡写的语气,杨飞燕的内心:我去,这老板可真有钱!
  怪不得一个投资助理的岗位能开出6000元人民币一个月的高薪来,这个开出的月薪比她现在合资公司部门老大经理的收入都要高。
  进入洋房大厅后,工作人员给她递了一瓶娃哈哈纯净水道:“杨小姐,您先在这里先休息一下,等候我们通知,您再上楼去参加面试……”
  “好的,谢谢!”
  等工作人员离开后,杨飞燕打量起老洋房里面的内饰来。
  室内的原始进口硬木地板、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