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娱乐圈之老炮-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争说道:“我没问题,就按照五百万的资金进行预算,我们五人平摊吧,搏哥、小军,如果资金不够我可以先帮你们垫上。”
  “谢了。”黄搏、岳小军对着徐争拱手致谢。这里面资金最短缺的就属他俩。
  宁皓也为徐争的信任而感到,对他拱手致谢,然后看向秦喻问道:“就按照徐哥说的来分配投资额,秦喻,你没问题吧?”
  “我也没问题,能拿出一百万。”秦喻默算了一下对宁皓说道:“我还要留一部分资金用于阳庆和徐哥这两部影片的投资预算。”
  “就是你上次跟阳庆提的那个故事?剧本也出来了?”听到秦喻的话,岳小军眼前一亮。
  “是的,一共两个剧本,一个是阳庆准备自己执导的一部戏,投资不大,徐哥、我还有宋然我们几个来演,阳庆正在做计划书,预计也要明年这个时候拍摄。”秦喻跟宁皓和黄搏解释道。
  徐争接过秦喻的话,对几人嘚瑟道:“另外一部是哥哥我来执导。阳庆已经拿出一个大纲来,将上次秦喻路上遇到的那些好玩的事,准备全部改到了春运旅途中来,这样更具有喜剧性和冲突性。”
  “是么,不知道有没有我的角色?”一旁的黄搏伸出头,腆着笑脸看着几人。
  秦喻推了他一把:“你小子不要太贪心,宁导的新戏找你做主角还不够你嘚瑟的,我现在都没有做过主角呢。”
  “切,这个戏依然不会然你做主角。”徐争跟着损了秦喻一句。
  “那是我让你。”秦喻怼了回去。
  “因为你演技不行……”
  “信不信我再让阳庆改回去……”
  “你……”
  尽管这个故事是根据秦喻的亲身经历改编,但是在徐争和阳庆碰过几次面后,两人决定把第一版的大纲里人设进行了调整。
  原本第一版大纲男主角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在春运期间前往另一个城市去追自己心爱的女孩,路上偶遇同样前往目的城市进行讨债的民工,两人在囧途中遇到的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现在第二版大纲将学生改成了一个事业有成,有妻子、有孩子、有情人,处于家庭、爱情之间不断徘徊的的中年男子,通过这次囧途最终回归家庭的故事。
  秦喻借鉴了经典动画人物《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人物性格特点,提议把另外一个民工的角色加重,成为并列双男主。利用大老板与小民工的身份反差来增加人物性格上的冲突。将秦喻旅途中遇到的那些趣事安插在两个主角身上,反而会让故事更有喜剧性。
  第二版大纲大致得到了秦喻和徐争两人的一致认可,一个通过旅途得到救赎回归家庭的立意比第一版要深刻不少。现在阳庆正在往里面填充一些情节,将整个故事贯穿起来。
  只是现在的版本的两个主要角色,无论是大老板还是要债民工,秦喻都不太合适,让徐争有些过意不去。阳庆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一直在琢磨是不是再加一个主角,从双人行变成三人行。这个提议被秦喻婉拒了。
  对于秦喻来说,他参与这部影片,是自己作为投资者、制片人的一次尝试,如果过多的参与到剧情拍摄中,反而容易让他忽视一个制片人需要注意的事项。
  秦喻在学校里也了解过制片人的职责,明白制作一部影片需要的步骤。前期筹备、剧本统筹、筹集资金、组建剧组、场地租赁、挑选演员、核算成本等等,一直到最后制作发行后还要核算影片分成利润等等。
  这一系列工作秦喻以前只是听说过,在从业过程中也接触过这些工作,真正上手还是第一次。
  这部影片属于公路剧,不像阳庆制作的那一部小成本影片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封闭区域里进行。目前初步预计,这部戏投资需要在七八百万,甚至超过了《疯狂的石头》。拍摄场地也从北到南经历多座城市,群众演员更是要多达数百位,这对于初涉制片的秦喻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考验。


第316章 点映
  燕京作为华夏首都,历来属于全国各大地产商最为重视的地方,来自滨城的万達集团也不例外。位于朝阳CBD的万達广场就是万達地产在燕京的第一个项目,目前已经全部验收完毕,将于6月30日正式对外营业。
  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作为《疯狂的石头》的发行方,这是他们三方合作成立发行公司后操作的第一部影片,本来只准备试试手,磨合一下彼此间的配合。现在宁皓提出新的发行计划后,让他们看到成功的曙光,也希望可以一炮打响。 
  同样受制于宣发预算,在选择燕京点映场地时,摒弃了国贸影城、环球影城这些需要场地费的影城,而是选中这个号称燕京第一家可以提供五星级观影体验万達影城。
  一拍即合的双方决定在25日下午三点,正式举行点映仪式。共同邀请不少媒体记者,准备互相借势,争取将这部影片和万達影城的噱头炒作起来。
  作为这部戏的导演,宁皓是最先到达电影院,比较尴尬的是现场媒体记者没有几个认识他。尽管凭借《芳草地》、《香火》两部影片也有了一些名头,只是这两部没有获得公映的文艺片知道的人不多。
  随后到来的黄搏知道的人更少,只有看过预告片的记者才明白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些猥琐的男子是其中演员之一。
  看着随后到来的王迅、岳小军等人也是属于不熟悉的主创团队成员,唯一熟悉一点的刘华也是经常在一些影视剧里饰演配角,看着面熟却叫不出名字来的那种。
  随后到达的秦喻和徐争还算是给无精打采的媒体人一些动力。第一次参加这种点映礼活动的秦喻,身穿一件浅色西装外加一件深蓝色衬衫的他异常笔挺,身旁挽着他手臂的宋然也是一身天蓝色的晚礼服,优雅大方。
  这是两人公开恋情以后,第一次出现在正式场合,俊男靓女的搭配,让已经有些提不起精神的媒体记者们兴奋了不少。不断追问两人的恋情问题,秦喻和宋然都没有多做回答。
  宁皓对秦喻感慨道:“还多亏了秦喻,不然我们这个点映仪式就有些冷清了。”
  “宁导,做好成名的准备吧。我预计你跟搏哥再过几天,都会成为明星的。”
  “秦喻,承你吉言啦。”黄搏对秦喻拱手致谢。宁皓只是淡淡一笑,作为导演,他对于成名没有黄搏这样迫切,他希望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够让观众满意。
  随后徐争携陶红到来,郭滔也带着自己的妻子盛装而至。至此主创团队基本全员到齐,随后赶来的基本是受邀前来参加点映的演员、明星们,诸如王保强、孙红磊、段亦弘几人,虽然小有名气,也没引起太多反应,反而不如中影韩三爷、博亚影业的余东、拾捌经纪的王晶花、小马奔腾的李铭以及刚成立不久的万達影业老总叶柠受到关注多。
  其后到达的是《奋斗》剧组众人,这是受到秦喻的邀约。冷战多天的李辰、李晓璐,今天第一次合体出现,脸上也只是一些礼貌性的笑容,并没有太多互动。文璋是自己孤身前来,但是看着同样孤身赶来的马伊俪眼神炽热。彭昙是盯准春晓了,知道秦喻新电影点映仪式邀请了春晓,也找了一个借口跟着追了过来。
  其实不是请不来大咖。
  秦喻原本准备邀请拾捌经纪公司的陈道名、胡君、范兵兵等人前来捧场,只是王晶花在了解他们这部影片的宣传手法后,出言劝阻了,只是安排公司几名新人前来捧场蹭热度。
  燕京的这场提前场点映仪式,如果到场的明星大咖太多,反而会让到场的媒体人分不清主次,更多的介绍参加仪式的嘉宾与明星,反而忽略关于影片本身的介绍。没看到就连投资人刘德桦都没有前来么。按照宁皓制定的计划,他会在29日飞到沪上,参加在沪上举行的首映式。那个才是真正的宣传主会场,拾捌经纪公司这帮明星到时候会一同赶往沪上参加首映礼,更能增加一些热度。
  看到这个情景,在场的记者都有些失望了,准备走走过场吧。看在发行方和万達影城的面子上,过会拿着主办方给的红包和通稿,统一的发到媒体上,帮忙吹嘘一下算了。
  这是媒体人与影视公司相对默契的潜规则,影片上映前的两日基本不会乱说。
  就连《无极》在上映的前两天,各家媒体也是一阵鼓吹,什么“美轮美奂”、“情节紧凑”、“特效大制作”之类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等到真正观众口碑出来以后,这些媒体人才一致改变口径。前面有多吹嘘,后面就有多贬斥。
  媒体人是没有节操的,圈内人都知道。所以宁皓的宣发计划里就没有太过于依赖他们。连开映前连记者采访环节都取消了,一切采访都放到看完之后进行。
  这次点映礼,由中影出面,邀请了在京的多位知名影评人以及博客大V前来观影,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点映,通过这些影评人的专栏,将这部电影的口碑打出去。
  影评人司马剑就是其中之一,本名程俊伟的他,是国内知名影视社区网站“豆瓣网”的专业影评人。
  成立于05年的豆瓣网,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注册用户已经超过十万,虽然还赶不上西祠胡同、第九城市和天涯网,但是以它影音方面的专业性,还是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
  作为豆瓣网的创始人之一,程俊伟依然记得当初的梦想,立志要将豆瓣网打造成华夏第一影音网络社区,只是目前大多数的工作还是要靠整个创业团队亲自来完成。而以笔名司马剑撰写影评的他,在一些影视爱好者之间的影响力很高。
  在所有受邀嘉宾以及发行方人员到场以后,影片就正式开始第一场首映。尽管在后期制作时,宁皓使用中影集团的设备对画质重新进行优化过,但是投映在巨幅幕布上,仍然可以感受到低画质数字DV带来的那种粗糙的颗粒感。
  对比国内不断追求大投资、大制作的国内影坛,身为一名知名影评人,司马剑从第一个镜头就感受到了剧组的窘迫。
  前期发行方给出的宣传文案,这部影片的投资来自刘德桦先生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总共投资也就三百万。现在看来这消息并不是为了宣传而发出的噱头。


第317章 疯狂的石头
  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讲好一个故事,司马剑和一种影评人还是决定看看这名年轻导演讲故事的能力。
  首先出现的是郭滔,在一个诊所进行检查,看着医生身后的水龙头断断续续的滴水。这种隐喻的表现手法可以让司马剑猜测到他应该是患有前列腺方面的疾病。这种镜头语言在学校里都有讲授,此处只能算是及格,并没有太多出奇的地方。
  随着摇摆的镜头从索道下方的山城市区,转到过江索道之上,一个略显猥琐的胖子出现,对着一个美女大谈“母体”、“子宫”之类的伪艺术,在被美女的高跟鞋痛踩之后,将手中的可乐罐从高空跌落。
  接着一个趾高气扬的四眼,身穿一身不太合体的西服,对着玉器厂老板发出威胁,再不搬迁,我就收地。
  随后画面一转,刘华带着两个手下,身着搬家公司的服装,正在帮人搬家,刚下楼发现警察正在贴罚单。
  影片到此大概五分钟不到,就出现了四个场景,近十个人物出场,人物关系也没有明显联系,都不搭着。而且故事线索也很混乱,一个一个故事都是单独的,这让身为影评人的司马剑都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故作玄虚还是把控欠佳?司马剑在自己的影评本上打上了一个问号。
  从第五分钟左右,故事开始出现转折,首先是三人搬家公司的车辆因为违停被交警抄车牌。作为领头的刘华对着两个手下做出眼色示意,才让观众明白,原来这是假扮搬家人员实施入室盗窃。
  银幕上那个梳着中分,时不时还甩一下刘海满脸狠劲的男人,从自己的袖子里滑出一把锤子。从车后向前绕去,准备对警察下手,在众人心忧警察命运时,不远处两辆车相撞了。
  随后的故事发展,让司马剑发现自己刚刚的判断有些草率了。这个一直被他轻视的年轻导演居然巧妙的运用了多线索叙事的手法,将一个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线索串联了起来。
  在玉器厂厂长那里吃了闭门羹的四眼,拿着喷漆在玉器厂的围墙上喷写一个“拆”字,来发泄他的不满。没想到被郭滔的面包车溜坡撞上了他的那辆“别摸我”BMW,将抄牌的交警吸引了过来。
  镜头继续回切,郭滔饰演的角色正是玉器厂保安队长包世宏,私下偷拿厂里的面包车练手,不幸的是车前挡风玻璃被一罐从天而降的可乐给打碎了。下车冲索道破口大骂的包世宏,忘了拉手刹,导致面包车溜坡,一头撞上了四眼的BMW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