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是……”
“嗷,是我朋友,顺便来宣传咱们茶山的茶叶的。”
王叔点点头说道。
“好啊!多宣传好啊!咱们茶山这茶叶可是好东西!就是缺少人知道啊!”
说完,王叔立刻拿着毛巾摩挲了一下头上的汗水,说道。
“走走,不吃早饭了,我这就带你们去。”
说完,不容庄秋拒绝,直接进屋拿了钥匙就走了。
不远处停着一辆蓝色的三轮拖拉机一样的东西。
“你们城里来的吧?别嫌弃我们这破车,凑合凑合吧。”
庄秋笑着说道。
“走路来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说车不好呢,哈哈。”
说完,一个纵身就跃了上去。
回身将叶婉儿拉了上来。
而花月楼则脸上露出了一副难为情的神色。
“哈哈哈哈,富家公子哥看到这个怀疑人生了。”
“庄爷,偶尔体验体验我们凡人的生活也是可以的。”
“花老大,请你上车,哈哈哈哈。”
“我怎么看到我二老公的表情这么想笑呢。”
……
庄秋将叶婉儿拉上来之后就找个地方坐了下来。
后头看了一眼花月楼,一副看戏的表情,也没有要拉花月楼的意思。
后者理了理衣服,一副即将赴死的表情。
庄秋笑着说道。
“你要是这不得这个衣服的干净,就等着摔屁蹲就可以了。”
第480章 乌龙茶
花月楼抬起头来没好气的看了庄秋一眼。
随后一个大跨步。
“啪!”
花月楼直接整个人趴在了车上。
庄秋二话不说,顺势一拉,像是拖垃圾一样,把人给拉了上来。
花月楼上车后直接跳了起来。
“小爷我的限定款私人订制的衣服!你要死啊!”
花月楼心疼的拍着自己的衣服,上面被勾破好几处。
花月楼甚至都顾不上摔倒的疼痛了。
花月楼扶着脑袋看着花月楼说道。
“这下好了,衣服彻底坏了,一会儿就不用担心搞脏了。”
说完,前面的王叔也上了车,朝后面大喊一声。
“坐好了!”
话音刚落,三轮车就发出一阵轰鸣声。
随后蓝色的三轮车就便随着花月楼骂骂咧咧的声音,驶出了小镇。
车子在路上行驶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缓缓的拐进一个叫“万家镇”的镇子上。
车子缓缓的停了下来。
“到了,从这里上去,基本上全是乌龙茶。”
说完,王叔到车后面把人接下来,然后说道。
“你们上去让婉儿带着你们跟着老赵头四处看看,我这还得去县里办点事,晚点回来接你们。”
庄秋再三感谢,看着王叔开着车子又走了,众人才缓缓的抬脚往山上走去。
上山的途中,花月楼还是骂骂咧咧个不停,而庄秋则没理他和叶婉儿走在前面。
“其实,平日里咱们还是喝乌龙茶喝的多一些,红茶和绿茶好像近年来更多的被用到其他产品的生产里,成了一种辅料了。”
庄秋听着一旁叶婉儿的说法,也忍不住点头同意到。
“乌龙茶,乌龙茶,为了这点乌龙茶,把小爷我的衣服都搞破了。整个茶山上的乌龙茶加起来都不一定值小爷的这身衣服。”
庄秋听到身后花月楼抱怨的声音停了下来,转头看过去。
“哎,你可别说牛逼,乌龙茶里的名贵品种可是很贵的,还真不是你一件衣服就能够搞定的事情。”
“OK,庄秋小课堂要开始了。”
“我有预感,花老大又要接受庄爷的只是的洗礼了。”
“所以,到底啥是乌龙茶呢?”
“本人也表示很懵逼,现在我只知道红茶和白茶。绿茶和乌龙茶有区别么?”
“你们不记得之前介绍茶叶的六大品种么,绿茶和乌龙茶是不一样的种类,可见是不一样的啊。”
……
叶婉儿笑着看着庄秋说道。
“所以,你连乌龙茶也知道不少是吗?”
庄秋调皮的朝叶婉儿眨巴眨巴眼睛说道。
“刚好知道一点点。”
说完,庄秋说道。
“乌龙茶呢,不是绿茶,算是属于青茶、半发酵茶,其品种较多,是我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什么叫我们国家独具特色的茶叶品类啊。”
花月楼说道。
“就是这种茶叶从发明到后来的发展等方面,基本上都是我们国家独树一帜的东西,背的地方是没有的,其实之前你们老说的东方树叶,虽然都以为是茶叶。但是要是严格来说的话,其实说的应该是乌龙茶。”
庄秋接着解释道。
“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我给你们简单的说一下乌龙茶的历史发展你们就懂了。”
说完,庄秋笑着对直播间说道。
“要说别的品种的茶叶有人吹外国的话,倒是也能够情有可原,但是乌龙茶要是有人跟你们吹国外的好,你们就直接大嘴巴抽他们就可以了。哈哈。”
说完,庄秋说道。
“乌龙茶的前身——北苑茶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
“默默拿出我的小本本记下来。”
“你看,我说什么了,花老大又要被庄爷洗礼了吧”
“哈哈哈,你们看花老大此时一脸懵逼的表情,真是笑死了。”
“花老大表示,直接告诉我值多少钱好吗、”
“楼上的,你真实了!”
……
“《闽通志》载,唐末建安张廷晖雇工在凤凰山开辟山地种茶,初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998年)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扬天下的龙团凤饼。”
“当时任过福建转运吏,监督制造贡茶的蔡襄,特别称颂北苑茶,他在1051年写的《茶录》中谈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续诸焙所产者味佳。”
“北苑茶重要成品属于龙团凤饼,其采制工艺如皇甫冉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要采得一筐的鲜叶,要经过一天的时间,叶子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经过积压的原料无意中就发生了部分红变,芽叶经酶促氧化的部分变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
“因此,说北苑茶是乌龙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学根据。”
“武夷山茶则在北苑茶之后,于元朝、明朝、清朝获得贡茶地位,获得发展。”
“ 现所说的乌龙茶则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制法,改进工艺制作出来的一种茶。”
“ 乌龙茶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
“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 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 而现在全国乌龙茶最大产地当属福建安溪,安溪也与1995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等单位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第481章 知道铁观音吗?
“其实我们平时喝的茶,乌龙茶还是有很多的。”
“每种茶叶的历史要是真要就起来,可都有的研究呢。”
“是啊,庄爷这已经算是很省略的了。”
“默默的为我们国家灿烂的茶文化骄傲一把。”
“是啊,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如果不是庄爷给普及的话,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知道。”
“你们知道么,庄爷的这个直播现在不止是咱们平台给推荐了,现在全网都在说庄爷这次茶文化推广的事情呢。”
“是,我看还有人推选庄爷为什么十大杰出青年。”
“哇,庄爷,牛了呀。”
……
花月楼一直看着直播间的弹幕,自然注意到了直播间的弹幕。
“哟,你现在可以啊,成为正面的典型了。”
庄秋则神色淡淡的。
“不过是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没有什么典型不典型的。”
庄秋说完,便继续往山上走了。
身后的叶婉儿则一脸崇拜的跟了上去。
“看到没有,无形的装逼才最为致命啊!”
“但是人家是真的有装逼的资本啊,要是我们这么装逼,只会挨揍。”
“哈哈哈,楼上的,你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啊。”
“但是,你们看那个妹妹的反应,真的是要被迷死了。”
“别说那个妹妹了,我现在都要被我老公迷死了。”
“老公好帅!啊啊啊啊啊!我爱你!”
花月楼:= =你们这帮花痴。
没几步就到了茶树旁。
此时已经有茶农们穿梭在各层茶树间忙碌着。
双手就像是做木鸟的喙一样,不断的采摘着阶梯间的茶叶。
“这是,铁观音?”
赵贵平半犹豫的说道。
叶婉儿点点头。
“可以啊,还是被你认出来了。”
“说乌龙茶我不知道!但是铁观音我知道啊!”
“楼上的加一,这是唯一一个,在说出来名字的时候我就知道的东西。”
“不不,楼上的不要说得的太满,很有可能你知道的铁观音并不是庄爷要说的铁观音。”
“我也是!小时候老友那种一小包的茶叶看着自己的长辈喝这个东西,上面就写着铁观音。”
“对对,小时候看到的最多的茶就是这个,那个时候还以为这是观音娘娘喝的茶呢。”
“终于!有一个我知道的茶了。”
“哦,怪不得说乌龙茶是现实中算是喝的最多的茶了呢,光这个铁观音我觉得,基本上所有的国人都喝过吧!”
……
庄秋回头对直播间的水友说道。
“你们知道,这乌龙茶有哪些著名的品种么?我要是都说出来的话,只怕你们会发现,你们喝过的乌龙茶可不止是铁观音一种呢。”
“OK,我又一次拿起了我的小本子。”
“庄博士,请开始你的线上教学。”
“庄爷,你能不能留一点牛皮给花老大吹,你看一边的花老大,是多么的弱小和无助啊。”
花月楼:“我是不稀的说,好吗?^_^”
庄秋看了一眼花月楼说道。
“乌龙茶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最著名的就是你们所熟知的铁观音了,其全称应该叫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因原产自福建安溪县因此而得名。”
“安溪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而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
“这种茶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
“铁观音这种茶最开始被人们广为欢迎,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因素就是,这种茶的茶香高且持久,据说是一盅茶泡发七次,仍然有余香。”
“不过咱们日常喝的铁观音到不一定是纯种的铁观音。真正的纯种铁观音是十分的名贵的。”
庄秋缓了缓接着说道。
“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直播间的水友听到这里,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哦~我说呢,小时候喝的铁观音看着也不是很名贵啊,长辈们都到处扔。”
“对对,那个时候连乡下的老房子里都随处丢的是一小包一小包的铁观音,现在想起来,肯定不是所谓的纯种铁观音。”
“别说纯种了,我现在怀疑,根本连铁观音也不是,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普通茶叶,然后滥竽充数呢。”
“对,本人安溪本地人表示,真正的铁观音是很贵的,绝对不会到随处扔的地步。”
……
庄秋看着直播间的弹幕说道。
“教你们几个办法,你们回头就可以品品,自己手里的到底是不是纯种的铁观音了, 省的回头拿纯种铁观音的钱买了二斤普通茶叶回来。”
“对对,这个还是比较实用的。”
“这算是在茶叶里打假么?”
“多一点知识就少受点骗。”
“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啊。”
“默默的拿出我家的铁观音来冲泡,我